美国证交会放弃对外企监管?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杰里米•格兰特(Jeremy Grant)
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欧盟内部市场专员查理•麦克理维(Charlie McCreevy)昨日步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华盛顿总部的玻璃中厅时,踏上的是一条通往世界最强大市场监管机构之路。外国官员经常将这个监管机构挂在嘴边。
麦克理维和其他欧洲官员来到华盛顿参加与美国监管机构和银行家举行的年度会议。但他们不是作为外来者,而是日益受到平等对待。
这是因为,在过去一年,SEC对外界的态度发生了微妙但却意义重大的转变。
一个标志是,SEC员工正在大力宣传一个激进的观点:外国经纪商和交易所向美国客户提供服务时无须再受SEC的监管。相反,SEC也许已准备好在外国经纪商和交易所寻求向美国客户提供服务时,依赖于海外外国监管机构对其实行监管。
如果这个观点得到采纳,它将结束过去74年SEC奉行的美国投资者保护政策。这项政策是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崩盘后制定的。
多年来,股票交易基本上纯属内政,几乎没有必要与外国监管机构打交道。但美国投资者对外国资产的强烈兴趣,跨境股票交易所的整合,以及交易技术的进步,几乎完全清除了进入全球市场的实体障碍,这使SEC的许多决策者相信,SEC的政策指导原则必须是合作,而不是孤立。
SEC已经与外国监管机构——从中国到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达成了一连串合作协议。
SEC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Christopher Cox)强调了监管机构合作的必要性——对于这个通常被视为不愿与外国同行打交道的人,这是一个显著的转变,将会受到外国企业和监管机构的欢迎。许多外国企业和监管机构时不时会感到自己被SEC视为二等公民。
SEC前主席哈维•皮特(Harvey Pitt)表示:“我认为,我们显然看到了一个非常开明的观点,即有必要进行全球合作,同时承认,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市场监管原则领导者的美国,并非唯一一个知道应如何进行监管的国家。”
美国期权清算公司(Options Clearing Corporation)负责政府关系的高级副总裁苏珊•米利根(Susan Milligan)对这一转变表示了欢迎:“以前,美国周围有一堵高强和一条巨大的护城河。”美国期权清算公司为SEC监管的6家美国期权交易所进行交易清算。
最近数月,SEC采取了大量行动来支持这一转变,考克斯在全世界的穿梭往来便是明证。他承认:“快速全球化的势在必行,迫使我只能以与前任全然不同的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
去年12月,SEC降低了非美国企业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退市和从SEC除名的难度,从而绕开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Sarbanes-Oxley),解决了一个长期争论的焦点。同月,全新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指引出台,这应当会降低在美国上市的美国和外国公司执行有争议的404条款的难度。
不过,促成SEC改变思维的最大动力,却是纽约证交所(NYSE)最近对泛欧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Euronext.liffe)的收购,以及落败的纳斯达克(Nasdaq)对伦敦证交所(LSE)的收购。
两笔交易让欧美监管机构展开了一轮紧锣密鼓的联系,因为它们需要决定:跨越多个时区运营的交易所即将出现,监管机构该如何应对这一前景。
考克斯认为,这些事件是“这个世界日益收缩的重要体现”。他表示,两年前,“很少有人关注证交所的跨境整合,国际投资‘零售化'的影响,以及国际电脑犯罪为证券法实施带来的后果”。
他警告说,如今投资者可以随意选择在哪里交易,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实施证券监管的能力受到考验。
“各国监管机构必须迎难而上——保护投资者,提升资本形成所依赖的市场诚信。我们确实没有选择。毕竟,没有一个全球监管机构能代替我们做这些事。”
一些人怀疑,SEC率先促进全球监管的趋同,是否出于这样一种动机:确保美国在其标准为国外所采用的过程中能从中受益。但麦克理维认为,转变过程让欧洲得到了一个教训:“欧洲要能够处理好自己的内部事务,这点非常重要。我们在让27个成员国取得监管协调方面遇到了极大的难度。我认为,美国正在发生的变化对我们是一种鼓舞。”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