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Wednesday, February 28, 2007
  China does not need a new growth engine

By James Riedel

Published: February 20 2007

The old adage –“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 does not seem to apply to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In spite of China’s record-setting growth rate over the past 25 years, it is widely argued that it relies too much on fixed investment as an engine of expansion.

Some analysts say China should rely more on technological change, which, unlike investment, is not subject to diminishing returns. Others suggest that domestic consumption should replace investment as the growth engine. Some say China relies too much on exports, the alleged culprit being an exchange rate policy that keeps its currency “undervalued”.

.....................

The res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FT.com subscribers only
http://www.ft.com/cms/s/2b0b3258-c0f6-11db-bf18-000b5df10621.html

 
Monday, February 26, 2007
  我让票贩子撞了腰~~
我与车票~~票贩子~~

海子铁路网社区 铁路之星

  昨曰清晨,我还享受在节曰的气氛中睡懒觉,电话响了,是我的一个朋友从吉林梅河打来的,求我帮助买两张去广州的车票.我赶紧打电话,给那些往曰里能给我写条子的人,说给我写个条吧,我要用两张广州的票,对方回答我,你就不要想了,今年路局王占柱在局办联席工作会上有讲话,任何领导都不准写条子要票.车票一律到窗口出售,你去车站窗口吧.我连续打了三个这样的电话,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回答.其中一人是我的直系亲属,他说,你就理解吧,你自己去想办法吧.局长有话,谁还敢啊?我当然能理解,他爬上这个领导岗位,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不容易.我还能说什么呢?.......


还是我自己去车站吧,我先去沈铁分局总站路的售票点,那里只有两个售票员在那很悠闲的坐着,门口有两个女的正忙着找人帮着放鞭炮.请问,"有没有25号以后,去广州的车票".回答说"没有""有26号的吗?""也没有".那什么时候,开始卖呢?"回答是:"不知道!"望着空无一人的大厅,我只能向车站走去.路过邮政大厦时,我情不自禁地向那里走去,想起自己也曾无数次拿着条子从那里买到车票.我想看看那里现在是不是还有人拿着领导的条子在买票.那里比以往冷清了许多,只有5,6个人在排队,我近距离的看看他们都拿什么样的批条,有省政府的,市政府的.都是铁路惹不起的.我知道,这里什么票都有,可是你没有批条,说什么都是没用的.有的只是无奈.在那里转了一圈,无可奈何的我向车站售票大厅走去.沈阳北站售票大厅分上下两层,大厅里黑压压的全都是人,电子显示屛上显示26号去往广州,上海,北京方面的车票已售完,广播也在不断重复的播送,请旅客不要在排队了,请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我无法估计有多少人在排队,但是我的感觉,人多的,让我窒息.喘不过气来.挤出售票大厅,我给的我的朋友打个电话,告诉他买票的情况.我的朋友特豪爽,他说多花点钱,只要能买到高价票也行.

  平曰里,广场那些票贩子围着你,"要票不?"今天想找,还都没了影.我在广场走了两个来回,搜索着每一个像票贩子的人,一个40多岁的妇女进入我的视线,请问大姐,"广场上卖车票的人,他们都到哪去卖了?"她很警觉的说"不知道"我说"以前广场有的是卖票的,什么票都有,等我想用了,今天怎么连个人也看不见.不知道都跑哪去了.""她说"你们公安部门的还买不到车票啊?"

 我说"你看我像公安的吗?"

她笑着说"挺像的,像便衣警察."

  "哈哈~~大姐怎么看谁都像警察啊?""你真的不是吗?""真的不是"

 "你想去哪儿?""我想买两张广州的票."

  "一千元一张.""能便宜点吗?给你八百一张."

  "不行,我们也有成本的,合不上的,我们是顾人排队买的,一次只能买三张,能卖出去.我们能赚到钱,卖不出去,我们就得退票,退票就有损失.再说了,你要也不一定能有啊!"

  "好吧,那你帮我联系两张,但是必须是真的,不能给整假的."

  "肯定不是假的,这你放心."她开始不停的打电话,让来人送票.

  我在冷冽的寒风里等了两个多小时,我的风湿腰痛在隐隐的发作,渐渐的有点支撑不住了,为了朋友那两张车票,我只能在坚持一会.她还安慰我,你去麦当劳那里坐一会吧,那里随便坐.不撵的.她让我在一边等着,她不停地和广场上那些人在交谈,我想,那些人也许都是她的同伙.在地下超市门口,有一个小伙子把票给了她,那人迅速离开.她走过来,把票给我.两张票,一上一下.我只带了1600元,正常情况下,2张票是1100元也就够了,我心里承受的底线,2张票加500元也就算可以了.我再和她讲价也是讲不下来,她说她的票一张就能卖到1500.给我的已经很低了.我说,我真的没带那么多钱.她说,那你回家取, 我给你留着,我说,那你跟我回家取吧,我让我家里人送过来.好在我家离车站很近,她对我住的小区也很熟.一路上,我在和她交谈,她说她是个打工的,他们有自己的公司,有一群人在工作,各有各的分工,大家共同承担风险,老板负责出资,每家的老板都投入上百万资金在周转,都是顾人在排队,还需要供给他们盒饭, 还有方方面面的打点.车站上有很多家在运作春运的车票.她说当地抓票贩子的,她们都认识.会躲开他们,现在不好躲的,都是换外站的人来沈阳.都是不认识的.她说她的大老板会通知她们注意,有外站暗访的人来了.我说,"得了吧,压根就没想抓你们,要想真抓,你们还能跑得了啊?就连我这么笨的,都能看出来你是倒票的.".......她说她对需求的客户也很谨慎的,一般不会被抓.分手的时候,她给我留个电话,让我下次用票再找她,我说,你这一刀宰我的已经够狠了......她说,下次给我便宜点......


  车票~~大家都企盼着在特定的时间拿到的登车证,我在冷冽的寒风里,心甘情愿让人宰了900百元,还得送上一句~~~谢谢~~啊!!!

Labels: ,

 
  China’s very different online world
By Dan Ilett
Published: February 12 2007

The Boxing day earthquake, centred on Taiwan, sent shockwaves through Asia’s telecoms networks. Even now, businesses in China report a loss in productivity because of slow downloading and poor access to applications such as internet phone calls (VoIP) and e-mail.

Underground and undersea cables were damaged in the quake, which measured 6.7 on the Richter scale, and telecoms providers have said it could be weeks before full service is restored.

“Communications has been a real nightmare for the past few weeks,” says Sage Brennan, a market analyst for Shanghai-based Pacific Epoch. “It’s really screwed everything up.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to shift files around has been difficult.

“I know companies that have been losing 20 or 25 per cent productivity because of this. The problem is that it may be working now, but you can’t rely on it.”

Despite these recent problems, China has come to rely on the interne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perhaps more quickly than any other country.

Five years ago, barely anyone there was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But last year alone China’s internet population increased by 24 per cent to 137m people online, according to the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Yet while that number is high, it barely accounts for one tenth of China’s population of 1.3bn – 200m of whom live on less than a dollar a day.

Although most of the growth has come from cities such as Beijing and Shanghai in the east, second and third-tier cities such as Nanjing, Dalian and Guangzhou, are coming online, and not far behind are some rural regions.

Cheng Peng, a PhD technology student at Tsinghua University, arrived in Beijing 11 years ago – just after his family bought the first telephone in his village. “Ten years ago, students didn’t know what the internet was,” he says. “We couldn’t even get internet access five years ago, but now, even farmers know the word.”

As you would expect, China’s internet look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merica and Europe. According to iResearch, 80 per cent of Chinese surfers use the search engine Baidu, while just 36 per cent use Google and 26 per cent Yahoo.

Taobao.com, the consumer-to-consumer e-commerce version of the Alibaba business trade site, now accounts for about 80 per cent of individual online user transactions. Part of the reason is that Taobao, and sites such as Baidu, have been tailored to Chinese cultural requirements.

For example, unlike eBay, Taobao prices start high and buyers haggle to get them down; it offers an escrow service to ensure the buyer is happy with the goods before payment goes through; and people can buy in groups.

“On Taobao, friends get together and negotiate with a seller,” says Porter Erisman, VP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for Alibaba. “Sellers love it because they shift in volume and buyers like it because they get a discount.”

Mr Erisman believes that e-commerce is helping rural parts of China to skip high street shopping and move straight online.

“Right now in China, retail is limited by physical expansion,” adds Mr Erisman. “And retail was inhibited by regulation for a long time. Now, you have a growing middle class with high levels of disposable income and they can buy something when it comes out, instead of waiting for it to come to a shop near them.

“I was talking to a woman the other day who showed me all the jewellery she’d bought on Taobao, but said her favourite item she’d bought on it was her dog.”

Further iResearch data says that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spent $35.5bn on “online services” in 2006. Spending on online advertising rose more than 50 per cent to $638m in 2006, from $423m in 2005.

Because of the low cost of labour, marketing organisations have started to employ people to post information and adverts on public forum websites and blogs.

Instant messaging, blogging and posting messages on website forums have become extremely popular online activities, as has online gaming.

Tencent QQ, for example, is widely used by younger communities, with some people building groups of up to 1,000 people. “It’s just like Chinese MSN but faster,” says Xu Shan, an English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Peking. “It’s very popular because you can personalise your online character with shoes, hairstyles or accessories.”

Personalisation of applications is also an important selling point online. Free online games, such as the Korean import, Kart Rider, have also become popular with internet café communities. The online driving game gives players a free character, which you can pay to alter, or upgrade the vehicle.

But what about censorship? While internet companies such as Microsoft and Yahoo have been criticised for adhering to censorship policies, is it really possible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monitor the amount of content being published?

“The perception in the west is more extensive than the reality,” adds Mr Brennan. “There’s plenty of content and opinion, more than one entity could censor. China’s filtering mechanisms are pretty easy to get around, but people don’t necessarily want to, as they have a lot here already.”

But not everyone is happy about the new methods of expression. Mr Cheng believes that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has led to people forming hasty opinions.

“Everyone can speak out and give their opinions now,” he says. “For most Chinese people, behaviour has changed.

“We are used to thinking as one person but now everyone can have an opinion and express their views. I’m not very happy about that because everyone is so eager to put their view across, it’s often too simplistic – with either just yes or no. I think that’s very dangerous for us.”

Copyright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07

Labels: ,

 
Wednesday, February 21, 2007
  气候危机
2007.02.07 财经

  全球变暖已经逐步从“幽灵般的威胁”转变为现实挑战。世界已经醒来,中国还未做好准备

  □ 本刊记者 王以超 发自北京 本刊特派记者 严江宁 陈晋 发自瑞士达沃斯 李昕 发自美国首都华盛顿 徐可 发自香港

  另一个达沃斯?

  1月24日至28日,位于瑞士东部阿尔卑斯山区的旅游小镇达沃斯,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度过了酷热难耐的2006年夏季之后,今年的达沃斯再度感受了“暖冬”,直至论坛开张前两周,小镇才迎来了第一场瑞雪。年会照例在雪花纷飞中召开,与会的各国各界要人们照例踏着积雪赶往会场。然而,2000多名与会者却比往昔更急切、更强烈地关注着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话题——气候变化。

  引人注目的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在开幕上首开此题。今年的G8会议即将于6月在德国举行,默克尔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就明确表示,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是G8(由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加拿大八个国家组成的“富国俱乐部”)以及欧盟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三天后,1月2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同一个论坛发表演讲时表示,英国将在2050年前削减6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作出姿态的绝对不仅仅是政治人物。尽管包括雀巢公司CEO彼特·布莱贝克(Peter Brabeck)在内的少数企业家仍然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紧迫性心存犹疑,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从有色金属巨头美国铝业到低成本航空公司EASYJET都纷纷表示,即使政府不采取措施,商业界也有责任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粗粗统计,在本次论坛期间,有多达17个专题讨论涉及到气候变化问题。无怪乎有人说,2007年的达沃斯聚会不仅是WEF,也可算WCF(“世界气候论坛”,World Climate Forum)了。

  从1990到2007

  其实,对于2007年,达沃斯也许仅是个引题而已。

  世界经济论坛结束后第二天,1月29日,为期四天的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十次会议,就在法国首都巴黎正式开幕。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之一、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主持了开幕式。

  最让世界关注的,则是在达沃斯会议结束后的2月2日,IPCC正式拉开了发布其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序幕。由第一工作组完成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科学基础部分,在正式发布之前,就被认为可能“震撼世界”。

  这份由全世界超过2500名顶尖科学家参与并共同完成的报告指出,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的大部分温度上升,有很大的可能性(超过90%)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这种变化,最起码在过去1300年中都是很不寻常的。

  报告警告说,即使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稳定下来,海平面持续上涨的趋势仍然会持续数百年之久!这对于伦敦、纽约——当然也包括上海等沿海大都市而言,无疑意味着长期威胁。因为一旦格陵兰冰盖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米,这几乎让地球回到了125000年前。

  IPCC成立于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建,职责是系统地评估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等信息。目前IPCC下设三个工作组,第一工作组负责评估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致力于回答全球变暖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对未来预测;第二工作组负责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人类社会在这一影响面前有多么脆弱,以及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第三工作组则希望找到具体可行的办法,来遏制或者减缓气候变化。此外,IPCC下面还设有一个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负责计算、编制各个国家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以及土地利用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等。

  今年4月、5月和11月,IPCC还将陆续发布第二、第三工作组所完成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以及用于决策指导的综合报告。

  从1990年IPCC发布第一份评估报告至今,科学家通过不懈的努力,越来越逼近气候变化的真相:1990年发布的第一次评估报告,初步给出了全球变暖的科学基础;1995年的第二次评估报告,第一次清晰地指出了人类活动已经对全球气候系统造成了“可以辨别”(discernible)的影响;2001 年发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新的更强的证据显示,过去50年观察到的大部分变暖现象,可能要归因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

  那些认为人类导致全球变暖仍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的怀疑论者,也许现在可以自我怀疑了。

  危险的气候

  “气候,也许是科学家所面对的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张称意博士说。气候不仅与人类文明的兴衰息息相关,与整个地球物种的演化也有着无法割舍的关联。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球历史上几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都与火山喷发或者天体撞击导致的气候剧变有关。即使如此,地球的气候与很多星球相比仍然温和得多。这一切,得益于地球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大气层。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上,带来最原始的能量之源。一部分太阳光会被大气层或者地面反射,地球在被照射之后也会以红外的长波方式向外辐射能量。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汽以及一些其他气体对于这种红外辐射却有着非常强的吸收能力。地球向外辐射的能量因之在一定程度上被“截留”下来。地球表面以及靠近地面的大气层,也因而变得有如温室一般,这被称为“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感谢温室气体的存在,否则今天的地球将比现在冷33度。这样的场景,几乎想象一下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同样地,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也足以带来气候的巨大变化:浓度太高则“截留”了太多的热量,使得气候偏热;太低会导致“截留”的能量不足,不足以保暖。

  幸运的是,正如2006年3月26日美国《科学》杂志所指出的那样,自冰河期结束以后的1万多年中,地球气候保持了相对稳定。科学家认为,这为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演化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今天的现实却是,人类的行为正在改变着这个极其重要的“文明参数”。

  科学家第一次发出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警告,可以追溯到1896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瑞典化学家阿列纽斯(Svante Arrhenius)指出,每年因燃烧煤炭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将会造成气温的轻微上升,长期积累下去就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上升五到六摄氏度。

  虽然从19世纪末期开始,世界上一些地方就出现了全球变暖的迹象。但在当时,这仍是一个类似先知般的预言。阿列纽斯的观点当时并没有得到认同,实际上,到了1910年,多数人认定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论。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观测,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才逐渐被主流学术界所认同。而到80年代,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气候挑战之一。

  在工业革命之前,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水平一直稳定在280ppm(ppm指百万分之一)左右。但在过去250年内,根据IPCC在2001年发布的报告,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经济行为,这个浓度已经上升了31%。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整个地球的表面温度也已经上升了0.6度。IPCC最新的报告显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2个年份,有11个都出现在过去12年中。

  “京都回合”

  1990年IPCC第一份评估报告的发布,以及当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终于把气候问题从学术界推向了国际政治舞台。

  在IPCC开始为气候变化设立科学支点之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如何去采取行动。这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单独行动,而是整个国际社会的艰难选择。

  与全球贸易谈判相比,气候谈判的难度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贸易谈判对于参与者而言,往往还是有明确的即期利益可供追逐;但气候谈判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都是看不到任何短期利益的。相反,要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就意味着要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或者采用成本更加高昂的节能技术等,这都需要即期的巨大投入。

  所以,气候谈判从开始就注定是一条“荆棘之途”。

  1990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就气候变化问题作出决议,决定就制订“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行谈判。谈判从1991年初开始,据当时代表中国参与谈判的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骆继宾回忆,谈判异常艰苦,“经常为了一个句子,甚至两个字,都要争论上一两个小时”。

  到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峰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5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终于正式签署了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性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称公约)。这一公约于1994年3月正式生效,但并未提出任何约束或者强制性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次年春天,在德国首都柏林,所有公约缔约方举行了首次会议,并且通过了《柏林授权》(Berlin Mandate)。会议决定,将通过两年的分析和评估,找出一个经济和环境兼顾的方案,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引人关注的是,《柏林授权》也沿袭了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原则,不考虑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强制性减排范围内之内——尽管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会逐渐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毕竟,这些国家经济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以往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一时期总是不可避免地与污染相联系。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程度,应该低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等目标。

  但很显然,这也为未来新一轮矛盾埋下了伏笔。这是后话。

  1995年正式公布的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为气候变化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科学依据,也为谈判增添了新的压力和动力。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1997 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各方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

  根据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要实现在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5.2%。其中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则要完成降低7%的目标。

  次年11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缔约方会议上,本来希望把在京都悬而未决的问题做一个彻底的了断。但人们很快就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远超当初的想象,于是决定推迟到2000年。

  事实证明,两年之后在荷兰海牙,气候谈判重新变成一场政治角力。美国提出种种建议,比如允许其通过森林和农业用地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来代替减排额度,并且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国家的责任问题等。以英国为首的一些欧洲国家为了在最后时刻挽救这次会议,愿意与美国取得妥协。但在丹麦和德国等“强硬派”的推动下,欧盟整体上拒绝了美国的提议。海牙会议最终以崩溃收场。

  根据原定计划,将于2001年7月在德国波恩重开谈判,但2000年底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的布什政府上台。新政权的第一个重大国际举动,就是于2001年3月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

  继美国之后,在发达国家中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仅次于美国的澳大利亚也宣布退出,原因是它拒绝接受5%的削减目标,而希望在2012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的)增长幅度控制在8%。

  美、澳先后退出,对于《京都议定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许是汲取了其中的教训,各方随后采取了更为灵活、务实的谈判策略,并最终于2001年底举行的第七次缔约方大会上,达成了《马拉喀什协议》(Marrakech Accord)。

  至此,历经四年多的风雨,《京都议定书》终于具备了可操作性。但是,要真正生效,还需要至少55个成员批准,并且要求这些成员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要达到所有发达国家1990年总量的55%。

  这同样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2005年2月16日,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批准之后,《京都议定书》才终于等到了正式生效的时刻。

  此时,距《柏林授权》,已经过去了几乎整整十年的时间。

  碳交易崛起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的最大亮点,无疑是碳交易市场崛起。

  温室气体主要由碳燃烧所致,一般用“碳交易”指代“温室气体交易”。各个减排义务国将各自的减排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产业部门和企业中,体现为每个排放主体的减排量;各个企业可以选择内部消化,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额度。

  2005年1月,欧洲排放贸易体系(EU ETS)正式启动。欧盟委员会环境专员斯塔夫罗思迪马斯(Stavros Dimas)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过这个市场,政府和企业都可以购买自己需要的碳排放额度。

  他承认,由于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初期分配给一些企业的排放额度可能超过了其实际需要,导致交易价格在2006年夏天出现了异常波动。但迪马斯对《财经》记者强调,他对这个市场充满信心。他预计,仅在2008年到2012年期间,欧盟各国政府就将在这个市场花费28亿欧元,购买5.5亿吨的碳排放额度。

  数据显示,排放贸易体系极大地降低了欧盟国家兑现《京都议定书》的成本。目前,欧盟在这方面每年只需要支出29亿欧元到 37亿欧元;而如果没有这一交易体系,可能支付的成本将大为提高。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olas Stern)在他去年10月完成的轰动一时的全球变暖经济影响评估报告中,也给予了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很高评价,认为值得在全世界加以推广。

  除了发达国家内部的排放贸易体系,在2001年7月的波恩会议上达成的“灵活机制”,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一机制鼓励发达国家与没有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碳交易。

  “清洁发展机制”(CDM)从2005年开始启动。这一机制鼓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温室气体,减少排放的数量可用于抵扣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视做本国减排指标的一部分。由于发展中国家减排成本较低,发达国家可以以较低的代价达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及先进技术,可谓“双赢”之举(参见《财经》2006年第21期“与CDM共舞”)。

  另外一种“灵活机制”,是发达国家与中东欧转型国家之间的“联合履行”计划(JI)。这一基于具体项目的减排合作,显然也可以大大降低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

  实际上,即使在那些并未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自愿性的碳交易也蓬勃兴起。其中最为典型性的,是创建于2004年的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2003年启动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GGAS)。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金额约为110亿美元。但在2006年前三个季度,整个交易金额就比2005年全年翻了一番。

  2005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还要高出8%。如果仅仅依靠内部消化,这就意味着在2012年前,日本需要削减12%的排放量,这种难度是不可想象的。但多种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存在,使得日本履约成为可能,因为它完全可以通过CDM,从中国、印度等国购买大量的减排额度。

  2月1日,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在一份报告中乐观地预测,在未来五年中,出现全球性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可能性“超过了50%”。

  气候的觉醒?

  全世界都在经历一场“气候觉醒”。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统计,2005年是1850年开始有全球气象纪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仅略低于1998年。但1998年,全球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厄尔尼诺(El Nino,因赤道海面的异常增温而造成的气候反常)现象。科学家们普遍认为,2005年的全球气温实际上已经是史上最高。

  在《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之前,年初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气候变化已经被认为是全球面临的第三大挑战,仅排在贫困以及公平的全球化之后。7月,在苏格兰鹰谷(Gleneagle)举行的G8峰会上,气候变化也与援助非洲一起,成为最重要的话题。

  这一年,在美国和中美洲,罕见的飓风夺走了超过3000人的生命,其中就包括卡特里娜(Katrina)。这场于2005年8月袭击美国的飓风,也是美国历史上造成损失最为惨重的风暴,超过1800人死于这一极端性气候事件,以百万计的人被疏散,经济损失更高达800亿美元以上。

  尽管这一飓风与全球变暖的直接关系还存在争议,但不少科学家都警告说,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从长期而言,美国可能会越来越频繁地遭到高强度飓风的威胁。

  事实上,虽然美国政府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但包括加利福尼亚在内的很多州以及城市,都制订了自己的减排计划。以加州为例,其目标是到2020年,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

  虽然不管是商业界还是普通公众,对于全球变暖仍有一定的疑虑,但在美国,气候变化的觉醒已经上路了。

  美国去年以来进行的几次民意调查都显示,超过七成的公众对全球变暖给予了认同,并且认为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鼓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连一些保守主义宗教团体,也开始呼吁政府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限制。

  回想1995年,美国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气候专家本杰明桑特(Benjamin Santer)仅仅因为参与了当年发布的IPCC评估报告,就在国内遭到了猛烈的批评,就不难明白十年间的转变是如何巨大了。

  在商业界,虽然仍有埃克森美孚等能源巨头坚持强硬立场,但直面全球变暖已渐成气候。

  2007年1月22日,由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起的“美国气候行动合作组织”(USCAP)正式成立,其成员包括了雷曼兄弟、美国铝业(Alcoa)、英国石油美国公司(BP America)、卡特彼勒(Caterpillar)、杜克能源(Duke Energy)、杜邦(DuPont)以及佛罗里达电力和照明公司(Florida Power & Light)等。该组织向将在第二天发表国情咨文的布什总统呼吁,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美国通过立法来舒缓、停止和扭转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

  耐人寻味的是,连一直宣称全球变暖在科学上还存在争议的布什,在1月23日的演讲中,也首次使用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这样的字眼。

  美国著名环保组织西拉俱乐部(Sierra Club)的国会说客梅琳达·皮尔斯(Melinda Pierce)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华盛顿遭遇到了有史以来最暖的一个冬天,这给了人们更多的直观感受。

  当然,更重要的是,随着去年11月民主党在国会选举中胜出,整个华盛顿的政治气氛也已经开始转向了。

  美国参议院前任环境和公共事务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詹姆斯·因霍夫(James Inhofe)一直声称,所谓全球变暖是“史上最大的愚弄行为”(greatest hoax of all time)。在这种情况下,邀请《恐惧状态》(State of Fear)这样的赝科学著作的作者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堂而皇之参加环保听证会,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在民主党控制国会之后,因霍夫的主席一职由民主党人芭芭拉·鲍克索(Barbara Boxer)接替。

  “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或许美国选择强制性减排最终将不可避免。”美国“保护环境”(Environmental Defense)组织国际顾问安妮·派松克(Annie Petsonk)说。

  2006年10月30日,英国政府正式发布了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olas Stern)主持完成的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给出了迄今最为清晰的图景: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不能及时采取行动,那么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将堪比世界性大战以及20世纪前半叶曾经出现过的经济大萧条。届时,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都有可能灰飞烟灭。

  激进的欧洲已经在酝酿进一步的行动。欧盟环境专员迪马斯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说,要稳定全球气候,发达国家必须在2020年前削减3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达沃斯的演讲中也重申了这一目标,即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将在2020年前完成30%的削减。这比《京都议定书》更具雄心。

  中国角色嬗变

  在目前的《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印度、巴西等国家一样,不必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相反,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等,中国还可以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CDM项目最大的受益国,其所占的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国家。

  但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被推到舞台中央的时刻越来越临近了。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不管是英国首相布莱尔还是德国总理默克尔,都在讲话中强调,应该建立一个包括中国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内的新排放体系。因为在批评者看来,《京都议定书》最大的“洞”,就在于它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任何约束。

  布莱尔强调,即使英国一点温室气体都不排放,也仅能削减世界总量的2%,还不足中国在两年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量。如果没有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经济体参与,任何新的体系“都没有现实的成功可能”(earthly hope of success)。而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到2009年,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此前,斯特恩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也强调,要稳定温室气体的水平,发展中国家也必须做贡献,即在2050年,把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的增长控制在四分之一的水平。

  然而,承诺之路对于中国而言绝不容易。

  实际上,中国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潜在的严峻程度。1990年,中国就在当时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下面,成立了以国务委员宋健为组长的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统一协调中国的气候变化对策,当然也包括外交对策。

  在1998年中央机构改革之后,这一小组被重组为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由当时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任组长。2003年,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成为第二任组长。

  分析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小组由原来的环保部门转到国家发改委下面,显然是中国政府认识到了《京都议定书》可能带来的长期、复杂影响,以便加强在气候谈判时的统筹兼顾。

  2005年6月,叶笃正、刘东生、何祚庥、孙枢、孙鸿烈、巢纪平、吴国雄和秦大河等八位中科院院士,联名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了设立国家气候变化科学特别顾问组的建议。在最高领导层批示之后,今年1月12日,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无疑,由12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清华大学等顶尖专家组成的该委员会,将为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决策,提供更多技术层面的支持。

  这种关注度的提升,并不仅仅来自外部的压力。全球变暖的影响,在中国已日渐显现。

  与美国首都华盛顿颇有些类似的是,在刚刚过去的1月,北京的气温也创了50年来的新高。在可能导致气温偏高的各种因素中,被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受全球变暖的大环境影响”。事实上,在过去50年内,中国东北北部、内蒙古以及西部盆地,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4度以上。

  对于拥有庞大的农业人口的中国而言,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刘颖杰博士告诉记者,山东等中国主要的冬小麦产区近年冬季气温一直偏高。如果将来这种趋势加剧的话,很可能会影响粮食产量,因为温度高造成水分蒸发严重,同时升温也对病虫害防治带来负面影响。

  在过去30年中,中国境内的冰川已有八成以上出现了退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郑度曾在去年6 月下旬考察了西藏波密,那里冰川退缩的速度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对《财经》记者说,如果冰川继续退缩,注入长江上游的径流可能就会减少。而对于西北干旱区,冰雪融水更是最重要的依靠。

  郑度更大的担心,则来自全球变暖对于青藏高原的影响。在他看来,“世界屋脊”上雪盖的面积与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在2000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陈乾金研究员就发现,凡是青藏高原当年冬季多雪,次年夏天长江中下游出现洪灾的可能性超过了三分之二;凡是当年冬季少雪,次年夏天出现旱灾的可能性则超过了七成。

  从去年至今,长江流域很多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以及江西等地,都在经历着百年不遇的旱灾,这是否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退缩,甚至积雪变化有关?如果这样的话,这是否意味着就长期而言更加严峻的考验?

  也许科学家还需要更多的工作来回答这些问题,但很显然,即使对于中国普通百姓而言,全球变暖已经不再是遥远的、幻影般的威胁了。

  改良还是革命?

  1月26日夜,达沃斯一个小而温暖的饭店,窗外是久候的雪花,咖啡厅里聚集了20多位谈兴未已的午夜漫谈者。他们当中有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一位美国前财政部长。他们迅速地找到了兴趣的交集——气候变暖。

  ——200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Engle)认为,应直接对碳排放征税;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Steve Chu)的看法是,虽然目前尚不可能被政客们接受,但也许可以公告将在多少年后征税,以便企业们调整行为。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悲叹中离题——美国在对碳征税这个议题上远远走在了欧洲后面,原因是欧洲有更好的社会保障网,而更好的保障使人们更勇于面对风险。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Robert Summers)迅速把话题拉了回来,他认为征税最困难的还是如何把发展中排放大国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下:如果不对发展中国家排放征税,就可能给予其产品以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而要把他们纳入进来,所需要的成本又可能是这些国家难以承受的。

  ——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则指出,不一定需要全球统一的对碳排放征税框架,也许国家之间双边谈判就可以……

  这场发生在达沃斯的雪夜漫谈,由此进入下一轮唇枪舌剑。

  正如学者们所洞察的那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无论是否采取措施,都不会是免费的,“马上采取行动也许将是代价最小的”。欧盟环境专员迪马斯告诉《财经》记者。

  不过,如何采取行动,这是一个问题。所有的设计,都绕不开《京都议定书》遗留下的一个“巨大黑洞”:在未来的架构中,是否应该把发展中国家包括进去?如果要的话,那么是什么时候,2012年《京都议定书》一期目标完成之后,还是更远?

  换句话说,到底现在需要的是一种改良,抑或是革命?

  在达沃斯,与会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Achim Steiner)暗示,应该给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时间,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公平问题”(a matter of fairness)。毕竟,工业革命以来,北美和欧洲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超过了总量的七成。

  迪马斯也认为,今后的谈判还应该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内进行,因为现在“还看不到更好的替代方案”。当务之急,是如何使得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

  这也正是与会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想表达的。他在发言时称,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内各国应增加交流,“对话而不是谈判”。会后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张承认,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能源消费水平必定相应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会增加,这个趋势是客观存在的。但他也强调,中国实际上已经在致力于节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不能因为环境问题,就根本不发展。要统筹兼顾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张晓强补充说。

  多位专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由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成转变,资源禀赋又不同于大部分现有发达国家,加上数据和资料的缺乏,现在就预测中国需要多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足以支持现代化进程,仍然为时过早。

  “我们当然注意到全球变暖对中国的影响,毕竟,中国不是生存在地球之外。但不管谁贸然去承诺减排目标,影响经济增长怎么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如何为“共同的地球”,承担“共同而又区别的责任”(公约确定的原则)?中间的度又在什么地方?除了可以预料到的更加艰巨、漫长的多边以及双边谈判,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正如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高广生撰文指出的那样,在全世界迄今提出的20多种排放权分配方案背后,各种利益的纠葛可想而知。

  即使按照斯特恩的说法,要把中国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在比1990年高四分之一的水平,恐怕中国也难以接受。毕竟,1990年对于发达国家已经是经济稳定增长之后的基准点,而对于中国来说,才刚刚是一个经济腾飞的起点。

  据中国科技部、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称,中国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不宜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不过,这一分析完全基于中国的内部考虑,或许并未充分考虑到气候变化作为国际社会关心的最主要议题之一将带来的外部压力。比如说,一旦美国未来重返谈判进程,中国肯定将承受更加巨大的压力。

  当然,中印等发展中的人口和排放大国,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一些学者认为,为什么要按照国家而不是按照人均来划分碳排放配额?倘如此,即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排放国,但人均碳排放也还只有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涛对《财经》记者表示,按照这一规则,发达国家将可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额度;后者则可以获得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而有可能顺利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即使这样,也有人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仍不够公平。毕竟,这还只考虑了人均增量部分,没有考虑到存量部分。更何况,中国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经济以及贸易模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也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准备好了吗?

  科学家警告说,全球气候变化有可能在未来十多年中就接近“拐点”(tipping point)。一旦不采取措施,届时这种改变将再也无法逆转;但很显然,不管是世界还是中国,都还远未做好准备。

  在达沃斯进行的现场调查就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有超过55%的人认为,在人类面临的所有重大挑战中,对于气候变化的准备是最不充分的。

  按照《京都议定书》,对于2012年之后的减排方案的谈判,应该在2005年就启动。虽然缔约方先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以及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两次会议,但整个进展显然不能令人满意。欧盟环境专员迪马斯说,按照去年11月内罗毕会议的决议,各方应在2008年完成对《京都议定书》体系的重新评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在达沃斯也发出警告,除非各国政府采取重大举措,否则新一轮的气候变化谈判几乎肯定会面临崩溃危险。

  在中国,虽然政府设定了雄心勃勃的节能目标,即在2010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但从刚刚过去的2006年来看,每年4%的分阶段目标无法兑现几成定局。

  2006年12月26日,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外交部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但知情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气候变化虽然很多部门都在参与,但优先级别都不高,至于对策,更是多集中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距离真正的可操作性,仍然有相当的距离。

  2006年下半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北大环境基金会主席江家驷一直在推动中国气候交易所的建立,以便让中国通过市场机制探索减排之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张称意博士对此提议表示赞同。

  他认为,现在距离2012年至少还有三四年的“窗口期”。通过这个交易所的建立和运作,中国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运行中的缺陷。

  目前,从《财经》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出于多方面的顾虑,相关部门对此并不十分积极。中国目前的准备,可能连相对保守的气候危机都难以应对,更不用说“最糟糕的情境”(the worst case scenario)了。

  “最糟糕的情境”并非全无可能。

  根据2月2日最新发布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到2100年之前,海平面可能会上升59厘米左右。一般认为,IPCC的报告要兼顾到各方的立场,往往都比较保守和谨慎。真正的情况或许更为严峻。

  以学术界普遍谈论的全球变暖“正反馈循环”(feedback loop)为例,此次报告中,只部分包括进去了水蒸汽的增温作用以及植物固碳能力的下降。随着温度升高,海洋的蒸发加剧,而水蒸气本身也是一种高效的温室气体,增温效应要远大于二氧化碳。

  同样,一旦温度升得过高的话,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会减弱,也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沉降速度下降,浓度升高。

  还有更多可能的正反馈机制在,比如在湿地、冻土、湖泊和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以及富含碳的沉积物。而其主要成分甲烷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高出21倍。早在200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气候学家辛德尔(Drew Shindell)就警告说,甲烷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可能比IPCC之前的估计要整整高出一倍。一旦全球变暖导致永冻土退化,并且这种升温逐步传导到深水、深海的话,大量甲烷的突然释放,很可能会极大地加快气候变化速度。

  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各种极端性气候事件的大幅度增加,这将是一个梦魇般的场景。届时,决定人类命运的,很可能将不是历史经验,而是现在的准备程度。

  虽然这一切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正如《科学》杂志所说,这一切,都是有很可能“真实发生的事件”(probable event),而不仅仅是“假想中的可能性”(hypothetical possibility)。

  全球变暖将如何改变中国?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在21世纪将继续明显变暖,其中中国北方冬天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

  与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将升温1.3℃到2.1℃;2030年,年平均升温为1.5℃到2.8℃;到2050年,年平均升温将达到2.3℃到3.3℃。

  作为对比,过去100年中,中国的升温幅度仅为0.5℃到0.8℃。

  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到3%,到2050年可能增加5%到7%。北方降水天数增加,但受到气温上升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状况还会加剧。

  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下降5%到10%。到本世纪后半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以及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

  在未来20年到50年中,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由于气候暖干,三江平原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都将减少,濒危物种增加,大面积沼泽湿地将变成草甸湿地。

  长江三角洲附近的湿地,则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导致面积减少,质量下降,潮滩地被淹没和侵蚀。

  未来50年,青藏高原80%到90%的岛状冻土会发生退化,表层冻土面积会减少10%到15%。

  内陆湖泊将加速萎缩,那些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比西藏、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而扩大,后因冰川缩小融水减少而萎缩。

  预计在未来50年中,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

  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因此,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洪涝灾害,都将加剧,旱涝等灾害出现的频率也会增加。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沿海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群都有可能遭到破坏,咸潮入侵以及土地盐渍化都将发生。

  随着热浪频袭,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会增加。此外,心血管疾病、疟疾、登革热以及中暑等疾病发生范围和程度,也都会增加。

  全球性高温的持续,将刺激中国的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挑战。

  此外,温度升高导致冻土融化,也会影响到青藏铁路的安全。

  中国拟制定计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或再升温2.4度 专家呼吁政府“更有所为”

  全球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网民关注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格林兰岛冰盖消失

  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是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减排义务

Labels: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邓小平的“三十年”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吴晓波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法国思想家、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格森曾说: “说社会的进步是由于历史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只是在这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来赋予的。”

邓小平无疑就是伯格森所谓的“某个人”。

1997年2月19日,当93岁的邓小平去世的时候,中国这艘东方巨轮已经驶过“历史的三峡”中最惊险的一段。在去世之前的二十年,他一直是中国改革大戏中的“男一号主角”,而去世后的十年,他的思想仍然在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走向。

邓小平是在一种怎样的环境中,将已经在意识形态的沙滩上搁浅的中国重新推入商业运动的大海的?其艰巨与反复,恐怕是后来者很难身同感受的。这是一个在必须坚持的时候,毫不含糊、分寸不让,而需要迂回的时候,身段无比柔软的政治家。

1978 年底,召开了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在大会上,邓小平出人意料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论述。科学大会报告的起草人之一胡平回忆说,报告在党内高层传阅时,有人建议把此句改成“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队伍”,邓小平听了汇报后,只说了10个字:“这处意见一个字不能改。”

后来出任国家副总理的李岚清当时受命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谈判引资事宜,美方提出合资经营(joint venture)概念,“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若要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李岚清的第一个反应是,你是大资本家,我是共产党员,我能同你“结婚”吗?他当即将谈判做成简报,上报给国务院和中央政治局,其他领导同志都在报告上简单地画了个圈,意思是“看到了”,但是态度是没有的,只有邓小平批了几个字,“我看合资也可以谈嘛。”

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关于路线的争论已趋白热化,即便是很多高级干部都对大会的方向茫然无知,后来担任过国家经委主任的袁宝华回忆说,十二月初,他和政治家邓力群、经济学家马洪到日本访问,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袁先生,中国允许不允许外国去投资建厂?”他左问邓力群,闭眼不答,右盼马洪,紧嘴摇头。最后他硬着头皮说,“记者先生,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要认真考虑。”第二日,转机回京,全会召开了。袁后来说,我们感觉得到斗争的激烈程度。

1981年前后,中国出现第一次宏观调控,三年前上马的上海宝钢项目受到重大争议,一些人大代表联合提议让项目下马,一些已经签订的合作也被迫中止,《纽约时报》在报道时用了一个很疑问的标题:《上海真的需要钢铁吗?》。便是在这一时刻,邓小平一锤定音,终于保住了这个改革开放后最大的工业建设项目。

在1990年之前,邓小平事无巨细,管理半径非常之大,他要为小岗村的土地承包合同定性,要为首钢与地方政府的纠纷排解,要为松下幸之助的进入中国牵线,要为荣毅仁的中信公司护航。在做出所有决定的时候,他唯一考量的标准就是:它是否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步。

邓小平被称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过,他并不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先知”,相反,是一个最善于时势来改变方向的智者。李光耀曾经评价说, “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领导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尽管他只有5英尺高,却是人中之杰。在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时,他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想法。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一度想靠大量引进外资来振奋中国的经济。在他的指示下,中央政府曾经策划过一个庞大的10年引资计划,计划引进600亿美元的外资,其中包括了120个大型项目。他委派谷牧等人遍访欧美各国,寻求合资意向。然而,这个浪漫蓝图很快就被证明是行不通的。邓小平很快就改变了思路,他当即决定在南方——那里有中国大陆唯一的外来资本跳板香港——设立“窗口”,通过特区的方式逐步地引进外资。而在国内改革上,一方面加快国营企业的体制松绑,另一方面对民间经济的活跃持乐观其成的放任态度。

邓小平深知,在一个转型时代,任何变革便意味着对现有体制的突破,因此“天然”地带有违反现行法规的性质,这其实不是某些人的“原罪”,而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原罪”。因此,在处理任何突破性事件时,邓小平往往采用的是“拖一拖,看一看”的态度。

他对傻子瓜子年广九的处理方式就很让人印象深刻。年是安徽芜湖的一个小业主,1979年,因为生意兴隆雇佣了10来个雇工,国内媒体开始热烈争论他是不是个资本家,是不是在搞剥削。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小,但其实却很严重的争论,当时国内类似现象已非个例。如果认可,则违背《资本论》的“经典论述”,如果堵死,则民间经济发展无从谈起。邓小平用的办法让所有人都感觉意外,他说,“不能动年广久,一动就人心不安,群众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第二年又有人将年案上报到他那里,他只批了6个字,“放一放,看一看。”

这一放就是7年,到1987年,雇工超过8人的民营工厂比比皆是了,在那一年的中央5号文件中,私营企业的雇工人数才被“允许”彻底放开。

1984 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当时,关于特区的争议如火如荼,有人报告中央,在深圳特区,除了五星红旗是共产党的,其他都已经变色了。在考察期间,邓小平马不停蹄遍走特区,一路上不讲话,不表态,参观时也很沉默,不露声色。到蛇口工业区时,袁庚汇报说,他们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整个工业区的口号。在那时,这也是一个很敏感的、明显带有铜臭气的口号。袁庚当场“将军”,自然希望老人家给一个明确的肯定。然而,邓小平眉毛一动,欲言又止。机灵的袁庚只好用自问自答的语气说:“不知道这个口号犯不犯忌?我们冒的风险也不知道是否正确?我们不要求小平同志当场表态,只要求允许我们继续实践试验。” 此言一出,全场大笑。主政深圳的梁湘一路陪同,总是希望邓小平给予一个肯定的意见,邓对他说:“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中,你讲的这些情况我都装在脑子里,不过不发表意见。” 邓小平在深圳的表现,可谓意味深长,他用行动表明了自己支持的态度,却又在言辞上留下空白,给不同意见者留足了面子。

邓小平给后人留下了一系列的名言,如“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其起点与宗旨都一脉相承。


当邓小平离去的时候,人们最大的遗憾是老人家没有看到他在晚年一力促成的香港回归,那满天烟花中有一朵专为他开放。

邓后十年,中国商业环境的变化早非昔日可比,但是,最重要的变革脉络和逻辑却似乎仍然未改。

中国之崛起终于成为了公认的现实,如今它已经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国营企业的改革命题在他去世十年后已告一段落,或许如今形成的格局非当年所想,但是其大舍大得之策略却颇得真传;上海的繁荣也是邓小平晚年最关注的命题之一,他对这座城市所寄予的厚望正在变成事实。

不过十年以来,很多他没有看到的事件也正在考验着后来的中国改革者。

就在他去世的当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当时正好在泰国,他驱车前往曼谷的阿素街参加一个约会,此处是泰国的华尔街,倒闭了的金融机构多数在此。当他的轿车慢慢经过这些破产了的银行时,每过一家,司机就喃喃自语道:“垮了···垮了···垮了··· 垮了”这些泰国银行成了新的全球化时代的第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泰国危机导致整个东南亚,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大幅贬值。中国大陆的人民币保持了稳定,但是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都相继损值大约30%。

亚洲金融风暴彻底改变了中国公司的成长路径。邓小平一直试图通过机制创新和体制松绑的方式来改造僵化的国营企业,但是一直到他去世的时候,成效似乎仍然不太明显,大面积的亏损以及拯救乏力一度让决策者束手无策,邓小平在晚年似乎支持财团型企业的模式,在他的支持下,一些在市场上渐渐具备起竞争力的新型公司被允许进行实业与金融相结合的新试验,他对首钢的非钢化财团型改革就比较的欣赏。然而,亚洲金融风暴让中国决策者彻底了思路。在邓小平去世一年后,国营企业开始大踏步地退出竞争性领域,而在若干个资源性领域则保持强势的垄断姿态。这种垄断效益成为邓后国营企业成长的最大特征。1998年到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从23.8万户减少到15万户,减少了 40%。与此相关联的另外一组数据是,从2004年到2006年的三年间,央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年均递增21.4%;利润增长140%,年均递增33.8%;上缴税金增长96.5%,年均递增25.2%;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提高了5个百分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在 2006年《财富》杂志新出炉的全球500强名单上,有13家中央企业入选,比三年前增加了5家,而中石化、中移动等则成为全亚洲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

邓小平将民营公司的崛起,称为是意外的“异军突起”。发生在中国乡村的工业化运动,是当代企业史最让人惊奇的一幕。在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农村,数以百万计的乡村工厂如雨后春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并成为瓦解计划体制的最重要的力量。邓小平深知,在一个转型时代,任何变革便意味着对现有体制的突破,因此“天然”地带有违反现行法规的性质,这其实不是某些人的“原罪”,而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原罪”。因此,在处理任何突破性事件时,邓小平往往采用的是“拖一拖,看一看”的态度。他对民营企业的宽容态度,成为这支草莽力量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邓后十年,民营企业的规模仍在膨胀之中,而其被边缘化的命运似乎并没有改变。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已经与邓小平时代有很大的差异。

他用将近15年时间让中国走出了短缺经济的状态,而如今的领导者则面临产业提升和承担大国责任的新挑战。世界银行在2005年的报告如此评论中国:“没有哪个国家曾在垃圾制造方面经历过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增长。现在重庆10天的建筑成果,相当于15个曼哈顿的克莱斯勒大厦。”有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每天新建房屋面积占到全球总量的50%左右。一年的房屋总量相当于俄罗斯全国现有的房屋面积,在全球20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16个,其未来的资源消耗量极有可能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在资本市场、房地产、能源等由国家控制着主要资源的领域,似乎仍然没有走出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规律。

另外一个让邓小平无法预料的现状是,一直以来非常“弱势”的人民币如今已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硬通货,当巨大的升值压力扑面而至的时候,决策者应当如何应对并避免风险,已经成了一个十分富有挑战性的命题。邓小平晚年留给继任者的一个理念是“韬光养晦”,这是一个十分中国式的、充满了中庸气质的战略思想,也充分体现了这位十分善于妥协和揉合的、晚年心境已日趋平和的老政治家的超人智慧。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如何在国际上避免风险的不二法门。

邓小平没有看到的最重要的事实是,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以及它对全球经济格局所形成的革命性的冲击。在他去世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才刚刚蹒跚起步,而十年后的今天,它们已成为中国经济最耀眼的群体,马云、丁磊、陈天桥等更为年轻而阳光的互联网企业家似乎已经替代十年前的张瑞敏、倪润峰等等,成为新的商业英雄。如果把中国变革看成一个棋局的话,也许很多演变都在邓小平的谋划之中,然而,互联网则作为最为陌生和突然的一个力量出现,它显然已成为最大的变局因素。

到今天,中国仍在体制的转型期内,任何突破和变革都意味着对现有制度的创新,也就是带有“违规”或“违法”的本质。这是中国改革最迷人的地方,也是造成众多灰色现象的原因所在。因此,加快法制化的建设,以开放和全球化的思路来变革中国的制度,显然是一个十分艰巨和必要的任务。

如今的中国已经出现了两大特征,一是国有资本与跨国资本紧密融合,这很可能最终形成国家商业主义,二是强大私人资本环境中的弱小私人公司。这是一个仍在激烈巨变中的、充满了未知的国家。

中国仍然在“历史的三峡”中航行,我们也许将一帆风顺,也许将遭遇更险恶的激流。然而,邓留给中国的“思想遗产”,却仍然散发光芒。从1978年到1997 年的二十年中,邓小平思考中国问题的起点始终是,“中国不能乱。”这也是中国改革最后走上了一条非比寻常的渐进式道路的原因。他在晚年更是一再提及,“稳定压倒一切”、“共同富裕”以及“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等重大议题,这些思想与当今中国打造“和谐社会”的理念宛若一体。

1986年9月,邓小平在谈话中提及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他当时完整的表述是:“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至今,我们仍然艰难地行走在他的这段语境之中。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言,“在任何一个国家,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邓小平用富有技巧性的领导才能,实践了上述的观点。作为一位务实的政治家,他并没有提出系统化的社会改造理论,然而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二十年,用独特的坚持和迂回,催生了一个新的商业国家的诞生。
 
  老李伯伯讲以前的春节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记者:薛莉 实习生:高婕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70岁的李钧荪是标准的世家子弟,被亲友尊称“老李伯伯”。从宁波到上海做生意的父辈创立“万源祥”棉布公司,生产、经销棉布,产品行销南洋诸国。母亲的娘家则拥有著名的“皇后”牌绒线。在大家庭长大的李钧荪看来,以前和现在过年很不一样,这种变化大致以1956为分界线。

“春节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至正月18日才结束”

以前我们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送灶神,大年夜之前要把祖宗的画像请出来,是那种长幅的大画像。每家每户都会抓紧在年三十前把家里整理打扫好,因为大年初一第一天动扫帚意味着把一年的好运气扫出家门,是不吉利的。

大年夜吃年夜饭的时,我们会点起香烛,摆出供品,在凌晨十二点准时放炮仗,当时叫做‘百子炮',也就是如今的鞭炮。那时候,我们这些家里的小孩子就喜欢放鞭炮、赶热闹,享受春节大家庭热热闹闹的气氛。大宴一般都设在家里,六大张桌子坐着大约六七十人。厨师是从外面请来的。我外公家的厨师还给蒋介石家烧过饭,但因为他烧的菜偏甜,后来就不用他了。年糕师傅总有精妙的手艺,用大榔头敲着砧板制作着形态各异的年糕,‘元宝'和‘十二生肖'形状的年糕最受我们小孩子喜欢,大人们当时就怕我们在厨房捣蛋,时不时赶我们离开这个年夜饭的厨房重地。

过春节的时候小孩子们拿到的红包主要装有银元,分为大头银元(袁世凯头像)和小头银元(孙中山头像)。在年初一的时候,我们要磕头祭祖。现在电视中有些成年男子也穿着马甲,但事实上这是小孩子穿着的,一般是十岁之后穿蓝袍子黑马褂去拜祭。

正月初五要接财神。一般会在盘子里放两条活鲤鱼,因为鲤鱼有个别名叫做‘元宝鱼'。上海人不吃这种鱼,迎接和供奉完财神后也一定要去城隍庙将这鱼放生。

正月十三是上灯夜,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十八是下灯夜,春节到下灯夜才算过完。在闹元宵的时候我们会放烟花。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这句词就是形容元宵佳节大家放烟花的热闹情景。

过年时大人们会给我们小孩子从城隍庙买大花脸面具、宝剑大刀和长枪等,而且这时候还很讲究口彩,所以我们还会吃年糕汤,是用江浙一带的“塔苦菜”(塔菜)和年糕一起煮的汤。年糕就是年年要高的含义,塔苦菜就是借谐音“脱苦”表明不再苦了的意思。小孩子过年时一定要去两个地方拜年,年初一早上去祖父祖母家拜年,年初三去外公外婆家拜年。

“现在改过圣诞节了”

这些繁琐的过年方式在解放后至1956年都没怎么变过,但是在1958年“除四旧”等政治风向的影响下,我们这个大家庭分散到了全国各地工作居住,之后的春节就以在自己小家庭中庆祝为主了,也烧香敬祖先,但简单多了,主要就是年三十吃一顿年夜饭,自己在家里烧的。

如今我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大部分亲戚也都在国外。两个孙女每年的圣诞节和暑假都会来上海看我们,儿子儿媳也会在圣诞节期间一起过来。所以我们家现在圣诞节比春节还要热闹。

李钧荪夫妇今年会两个人在家里过大年夜。这个春节对他来说,和平时的日子没什么不同,最多也就是出去散散步。倒是客厅里摆着的一棵大圣诞树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热闹。对他们来说,与即将到来的春节相比,半年后的暑假更值得期待。因为那时又可以见到美国回来的孙女了
 
  回家团圆不等于有家庭观念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孙杨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你过年回家吗?”“你过年出去玩吗?”是中国大城市办公室里春节期间的流行语。前者是针对父母居住在外地的新移民,后者则是针对当地居民的。

事实上,在春节期间,上海、北京、广州之类的大都市显得比平日冷清许多。相当一部分新移民离开这座工作的城市,回家和亲人团聚了,也有相当一部分当地居民选择阖家外出旅游。但是在这个由中国人创造的全球最大规模的短期移民潮期间,大部分家庭阖家团圆的现象并不能掩饰平时大城市居民家庭观念缺失的事实。

传统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但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更注重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家庭则在不经意间被疏忽了。

一次和一位美国朋友在上海的餐馆吃晚饭。四十多岁身为全球销售总监的他环顾偌大的餐厅,奇怪地问:“为什么每张桌子上都没有小孩子?”他得到的解释是:小孩子都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呆在一起,晚餐是用来商务应酬或朋友相聚的,小孩子在场不方便。经常到中国出差的他还有另一个诧异:“中国的餐馆都很大,而且在晚上都挤满了人。”

他的诧异让在座的中国人也很诧异。因为长期以来,已经没有人有时间意识到晚饭不和家里人吃而是在外面和朋友和客户吃是一种不常规的行为。甚至会有人不自觉地认为,每天回家吃饭,是一种不太成功的表现。

我的朋友Nadia是500强公司中国区的公关经理,在上海工作,家在北京。因为工作的关系,一两个月可以出差北京一次,顺便回趟家。她每次出差都住在家里,却基本没有和家人交流的机会。Nadia不无遗憾却又无可奈何地说:“出差总是很忙,还要跟朋友聚会。上次回去,临走那天妈妈问我,你就不能在家吃一次饭吗?”。而即使像Nadia这样还是令许多人羡慕的,因为至少她在父母面前出现的频率还不低。

而我采访过的一位500强中国区总裁,一位德国人,在被总部派到中国四个月后,就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接到中国来。当中这四个月,还是因为要等到孩子放寒假才能转学而耽搁的。之前这段时间,他就在两地不停的飞。在中国工作的日子,他要飞往全国各地,员工基本看不见他。即使这样忙,他还保证每个晚上都给母亲打一个电话。至少在我这个中国人眼里,他比一般的中国人更顾家,并且以此为傲。

与他相比,春节回家团圆的中国人更像是在履行一种生活规律。反正所有的人都在和亲友相聚,那自己也随喜一回吧。

和美国大片中宣扬的“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家庭”不同,现代的中国人更渴望的是实现自我。或许等到“自我”被开发得差不多了的那天,家庭才又会成为时尚。那时候的春节会让平时为工作拼搏的年轻人,在春节回家时多一种坦然。
 
  在海外过春节的甘苦经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殷紫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圣诞节前忙着给方方面面的人写贺卡,包括儿子的幼儿园老师。刚把“Merry Christmas”的一个大写M落笔,就听到老公惊叫,“啊呀,她大概是印度锡克教的,应该写‘Happy Holidays'才更稳妥呢!”

这就是美国,融汇了来自世界各地各个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大家的风俗习惯有相似、更有不同。每隔一段时间,你总能在不同的社区或广场遭遇到你并不熟悉的节庆仪式,有些哪怕只是挂一个简单的横幅或标语;而你的朋友中,也总有隔三岔五招呼你品尝老家的节日大餐的。

吃,在很多民族和宗教节日中,总是必不可少的一大庆祝项目,这一点真可谓是“民以食为天”。而中华民族的春节,越来越被西人所熟悉,多多少少要归功于大街小巷泛滥成灾的正宗或不正宗的中餐馆们。从以吃中餐为时髦、喜欢吃中餐,逐渐发展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倒不失为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归化工程。连眼下风头正劲的美国电视美女厨师瑞秋·瑞(Richael Ray)的烹饪杂志,都在二月刊上介绍怎么包小馄饨、炸豆腐干,并且在红纸上写个“福”字庆祝春节呢。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反倒没有瑞美女那样的热情和耐心,自然更不比她的专业精神,不过回想每年在海外的春节,倒也离不开吃。记得以往在国内的春节,最害怕看到的就是一大桌子吃不完的菜,无论那是在家里还是饭馆里。可人一远离故土,那副顽固不化的中国胃就做起怪来,那些在国内毫不稀罕的小菜,到了国外都成了万分想念的稀世佳肴。

随着华人的“全球化”现象,我即便旅居遥远清冷的北欧,也能在当地的亚洲超市找到不少中国菜和佐料。到了美国,大型华人超市的规模就更别提了,一头钻将进去,会以为自己身在上海。年关一到,擅于经营的商家更是不失时机地推出受华人宠爱的年货,而我们这些平时做饭总是以简单方便为主的,这时候也不免受气氛的影响,东挑西拣地大肆采购一番。

虽说中国人扎堆的社区或社团会组织些庆祝晚会,大城市的唐人街也有不同规模的庆典甚至游行,但落在偌大个西人世界里,春节毕竟不过是无数少数民族节庆中的一个,虽有特色却也无甚突出,节日气氛自然不能和西方主流节日相提并论,更何况华人上班族们春节并无假期,所以到头来,和亲朋好友聚一聚,撮上一大顿,总归是年度重头娱乐项目。

我们这个小家只有我一个嫡传炎黄子孙,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实在是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但是叫上一帮子老中老外朋友胡吃海喝地过个中国年的野心可以说年年都有,而且总是极受欢迎。这种饕餮老土行径放在国内,定是要被人耻笑的,有点生活水准的人平时都吃腻了,过节了还这么没品位?可在国外,就不同了,老中们平时总是贪图方便吃西餐,好容易有个机会可以大呛油锅、煎炸暴炒的,岂能错过?而对于像我先生那样身为中餐爱好者的老外们来说,同样是个换换胃口的好机会。因为就在不久前的圣诞节和西元新年期间,他们的口舌和肠胃早就被一成不变的老三篇节日大餐给折磨坏了。而头天做上一大堆,再吃上一周剩菜这样的家庭节日传统好像是全天下充满爱心的妈妈们的通病,也是对本族传统食品一年一度最有力的倒胃大行动。

于是,香喷喷的春节聚餐便借着天时地利人和隆重登场。凭着出国后练就的“三脚猫”厨艺,我家的春节家宴总是靠超市的半成品、各种调料酱汁,以及就地取材本土化了的菜品撑台面。饺子和汤圆当然更是速冻产品,其深刻含义就由我口传普及,而不必通过和面拌馅亲手体验了。唯一算得上正宗的,大概要算清蒸鲜鱼了,而“年年有余”的好彩头和万万不可“阴沟里翻船”的迷信总能唬得餐桌上的老外们一愣一愣地不敢贸然乱动筷。诸如此类的年菜说头常常被从未深究且记忆残缺的我吃得兴起而拿来信口胡诌,不过是饭桌上的余兴节目哈哈一笑而已,而我先生那一款毫不搭调的自创甜点——巧克力冰淇淋+芝麻汤团倒也颇有人缘。

眼看着今年春节又要到了,而我们在新城市安顿了新家没多久,连挤超市的劲头都没有,更别提油烟四起了。好在这里多的是颇具规模的中餐厅,倒是仍然可以呼朋唤友地订上一桌,体会一下人声鼎沸热气腾腾的大食堂气氛。这对于久居海外的中国人来说,又是一幅备感亲切、且值得怀旧和感叹的场面。
 
Thursday, February 15, 2007
  [抄袭] 哦,印度
http://my.donews.com/keepwalking/2007/02/15/wpjugvdhnsplgjdfuujpyuloqzhuztswjcqq/

by Keepwalking

老白批评我了,他指出,我写blog太勤。老白的批评我必须接受,我少写点,比较大段地抄抄。

前两天看了连岳转贴的一篇《南方农村报》的报道“印度:穷人的天堂”。 凡读后,必有感。我的读后感就是:靠,这不是和谐社会么。

记得论证“优越性”的时候,中印的比对,是绝少不了的论据支撑。据说中印的可比性包括:都是文明古国,近代起都落伍了,上世纪中叶都独立了,现在又都是人口大国。各搞各的结果呢,有人表述为:

· 中国人均GDP达1700美元,而印度仅600美元,落后中国15年。 (2005年的数字?)
· 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二,手机拥有量世界第一,彩电、电脑显示器、煤、水泥、化肥、钢、粮食、棉花、油菜籽、水果、肉类等产量世界第一(光制造业就有100余项第一);印度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贫民窟随处可见。
· 总体看,中国温饱早已解决,印度仍有30%的人吃不饱饭。
· 中国文盲率4%,印度却高达35%,各党竞选只好用“大象”、“自行车”图案代替文字,让人们“看图识字”去投票。

不过好像比对的内容,没说“穷人的天堂”里的那一嘟噜事儿。

倒腾电子书的时候,在网上瞅见一本“感受印度” 的不完全版。平日里对这类标题没感觉,这次不得不心血来潮捋了一眼。书中讲的一些事情,可以把《南农》营造的和谐“中和”掉若干,比如活活把“贱民”打死等。不过也有隐约呼应的,比如:

印度贫富悬殊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最,1400万人口的孟买,竟有770万人住在贫民窟里,比例高达55%。然 而, 两极如此对立的印度,社会治安状况却总 的不错,犯罪率并不高。……印度穷人尽管很多,却基本上没有拐卖妇女和儿童的现象,没有集体偷渡的现象。尽管印度数亿人口没有脱贫,许多人露 宿街头,以乞讨为生,但非法出境的案件实在不多。没有人靠当“蛇头”、做“人贩子”为生。……印度医院用血靠捐献,社会上有负责捐献血 的慈善组织,愿意捐献者事先登记在册,需要时通知其到医院捐献,自愿捐献者不乏其人,医院不买血,穷人也不卖血。
还有其他方面的事儿:

从印度政府总理以下,任何官员乘坐的都是同一牌子、同一款式、同一颜色的国产车,几十年来都是如此,以至老百姓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乘外国车、高档车的都不是当官的。印度火车里程比中国长,但没有票贩子,也没有假票。

在印度,手机拥有者比中国少得多,但印度手机早已是单向收费。

除了电影、马戏,印度其他演出,对观众来说都是免费的。印度不少剧场只有发票窗口,没有售票窗口。 我曾在印度欣赏过维也纳交响乐团、莫斯科芭蕾舞团、南非歌舞团和许多其他演出,包括印度歌舞的演出,和其他观众一样,我从来都是凭领的票入场。孟买十多个 剧场,常年如此免费演出。

印度公立学校的学费便宜得不可思议。例如,公立中小学校每个学生每月学费平均仅40—50卢比(约合人民币8元),印度90%以上的中小学生都在公立学校就读。来自穷困地区的大学生一般都享有助学金。但是,既然收费不贵,为什么印度有那么多的文盲,这又是一个 谜。

公立医院对所有人都是免费的。

印度生活用水、办公用水没人装水表,也没人收水费。

印度还有个奇怪规定,印度的农民可以随便进城,在一个地方居住了30年以上,这个地方就可以属于你。所以在印度的城市里有大片贫民窟。这是由于城 乡没有隔断。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医保等。

印度乞丐很多,却极少抢劫。

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世道。

不过对于这本书作者在其他场合谈及的类似情况,有这样的评价

贫富差距到处都有,犯罪与贫富关系关系或大或小,自有其规律,没必要先粉饰了别人再说事儿。这种使馆上班族退下来混钱的文字,还非要扯上些社会学仿佛多有深度。远不如妹尾河童来的有趣。

“感受印度”的作者是一位外交官,所以评论者有“使馆上班族”的叫法。而且要知道,人家的指责不是平白空论,有亲身经历为证:

切,我在印度就被抢了两次:东边大吉岭山下面siliguri,走在铁轨上,三个半大小子,手上的GPS、录音笔、手电,被他们掠了就跑,我背包太重追不上,报警被扯皮,不了了之;后来半夜火车到新德里,被蹬三轮的拉到偏僻地方又要行抢,直接用三脚架打跑。孟 买没去过,新德里的使馆区,中国占了整整一个街区,相对满街跑三轮的德里,使馆的车子显然高了好几个档次,这么扎眼的车有人抢才怪(谁见过 有人去东交民 巷抢奔驰的么?)。而且袁大使们去的都是高尚景点,治安也自然要好的多。与其说乞丐素质高、不”仇富”,不如说印度等级制度森严,穷人们不敢”犯上”罢 了。四级种姓且不说;火车上卧厢和硬座的列车员,其职位差别就仿佛两个等级,前者对后者跟训孙子似的。就好像上一篇里的徐霞客,一个打骂一个惧怕,都认为 理所当然,这样的贫富关系,又有什么值得中国借鉴的?

我只好再说一遍,这是个很难解释的世道。

用另一件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的事情结束这篇阅读抄袭笔记:

在印度,土地是私有财产,不象中国那样土地归国有,就无法象中国有些地方中那样强制拆迁,这就限制了高速公路的 发展。此外,在城市的建设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他们只能另外找个地方建新城,这就出现了诸如新孟买等城市,这种制度确实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是它这种制 度却有效的保护了文物古迹和老百姓的利益……

——————

未解决:马英九的“洁癖”下场是不是也可以做另外角度的观察,比如,是洁癖战略或战术的在此时此地的溃败。

(2007.2.15)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对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认识
学习时报 2007-2-12 高伟

银监会最近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 融机构准入意见”。“意见”的出台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是放活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举措,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 的重大突破。考虑到金融改革敏感而又复杂,牵扯面广,在“意见”的实施过程中,有些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个意见适用于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的县 (市)及县(市)以下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以下统称农村地区),而放宽准入后新生的农村金融组织是按市场化原则运营的, 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偏远落后地区金融环境较差,新生的金融组织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生存下来,农村金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前提,这就需 要将资金贷放为能盈利且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并保证信贷资金的回收,还要加快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在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真正能够盈利的企业 和项目少得可怜,如果完全按照商业化原则发展金融组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意见”实施后,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组织和贷款子公司等商业性金融组织组织能不 能在落后地区扎根?能有多少在落后地区扎根?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能否得到有效改善?还有待观察。我认为改善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不单纯是个金融问 题,需要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财政的资金扶持,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资金回流,需要全社会的群策群力,等等。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 机构准入后,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金融监管还只是停留在县一级,每个县三四个人,监管力量不足,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不可能 一蹴而就,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农村金融中一些问题也不是放宽市场准入就能解决的,比如:涉农贷款的期限偏短等问 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农村金融调查结果显示,农信社贷款以短期贷款为主,短期贷款占当年贷款余额的比重都在60%左右;对农户与企业调查中也反映,大 部分农户和企业贷款都是短期贷款,贷款期限在10~12个月。信用社长期贷款的投放不足,使得农村企业的长期投资只能通过自有资金或亲友资金满足,往往限 制和延迟了农村企业的投资,制约着规模农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后,我相信在农村能新生一批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组织和贷款子公司,这 有利于加强农村金融竞争,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但很难改变涉农贷款期限偏短的问题,因为村镇银行等金融组织的资金规模较小,其发展壮大还需要一个过程, 短期内不具备发放中长期贷款的实力。笔者建议探索和发展土地金融制度。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土地开始的。农村金融改革不能 与土地脱节,否则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从金融角度看,农村金融各种问题的根源是风险 与收益不匹配,系统性风险严重,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金融是通过资金的融通、流动创造价值的一种活动,只要是金融组织,就要讲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就 要讲回报,资金就要从回报低的地方流向回报高的地方,如果任其自然,就很难逆转这种趋势,1994年到2004年农村存贷差额累计达到40876.52亿 元(尚不包括乡镇企业存款);2005年为农村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共从农村转移了1.87万亿元人民币;2005年底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余额达到 8839亿元,并转存中央银行。在农村资金大量流失的同时,大量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造成农信社“一农独大”,垄断地位不断强化,以2005年底的数 据为例,如果将三农贷款局限于农业、乡镇及收购贷款三类,则农信社贷款占50.96%,其中农信社占所有农业贷款的81.78%,乡镇贷款的 58.52%,农信社的贷款占农户正式渠道贷款的71.8%。由于缺乏竞争,农信社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完全处于“强势”地位,针对农户的贷款利率偏高,放 宽利率限制后,部分农信社的贷款利率一浮到顶,农民承受的利率压力比较大。这就是说,农信社在农村中的垄断地位是自然形成的,是客观存在的,存在的就有其 合理性,就很难打破。打破农信社的垄断,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有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我认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是降低和分散农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 险,这是根源。在农村金融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其它措施很难取得长远绩效。放活农村金融市场,不是一“放”了之,仍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政策优惠,大 力推进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保障。

 
  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另一种解释

学习时报 2007-2-12 赵燕菁


分税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创新。 正是这项伟大的改革,使地方政府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财政实体,各地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中国经济也由原来中央政府一台“发动机”推动为主,演变为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多台发动机共同推进。 “区域经济”成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

但也正是由于“分灶吃饭”,各地政府拥有了越 来越多自己的利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无法回避的事实。于是,越来越多的“检查组”,“督察员”从京城派往全国各地, 越来越多的权利被上收中央,垂直领导的部门也不断增加。“看住地方”,似乎成为宏观调控的政策核心。

把宏观经济失控归咎于地方政府,是一个容易的借口。但如果不能对地方政府的行为的深层原因作出正确的解释,就依然无法找到解决中央与地方府“博弈”的正确途径。

政府的角色

要理解政府的行为,首先就必须对政府在经济生活中角色,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可以被当作一个“经营 空间的企业”——通过为其行政边界里的经济人(居民、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法律保障、公共安全等),获取经济收益。政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收 益。第一是对行政辖区内的经济活动收税;第二是直接出让配套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土地。

一般来讲,税收主要是用于经常性的公共服务,如法律、治安、教育、消防、基础设施维护等;土地收益则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如七通一平。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是统一,其中一项出现缺口时,就要用另一项的收入加以弥补。

在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开发规模很小,少量开发也是以民营机构为主,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上;中国由于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体现政府职能上,往往是开发与服务并重,甚至开发的职能更重(类似早期的香港或新加坡)。

像所有市场一样,这个机制的如果要运行良好,关键取决两点:第一是竞争,政府之间必须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第二是定价,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提供,一定要能够通过某种途径获得利润。

政府的竞争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看来,政府对经济事务的介入越少越好。因为政府作为赢利的机构,会通过自己垄断的地位,排除竞争者,从而使社会产品的提供无法实现收益最大化。政府自身并没有改进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动力,更不会主动从赢利的生产(服务)部门退出。

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打破了这个魔咒——政府的大规模介入,不仅没有降低城市服务的质量,反而创造了大批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城市。优良的基础设施和低廉的税负,使得世界各国的企业趋之若鹜,物美价廉的产品,席卷世界市场。

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世界上罕见的,激烈的政府竞争。

中国改革开放,并不是从弱化政府公权力,并大规模私有化开始。

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来自于央地分权 后,地方政府强大的盈利冲动和激烈的相互竞争。正是这种竞争,将市场信息传递到政府部门,迫使各地政府退出市场、压低成本、改善设施、提高效率。其结果 是,中国地方政府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从欠账累累的落后状态,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比肩的城市基础设施。

对比一下缺少地方政府竞争的印度、拉美等国 家,就可以发现,专注于赢利的政府,往往要比专注于选票的政府,更能推动地区经济的成长,并最终可以为本地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福利。可以说, 正是由于激烈的地区竞争,使得中国政府的效率和基础设施迅速提高到可以和其他经济竞争的水平。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央政府也是世界范围内的 一个“地方政府”。像其他国家的中央政府一样,无时不面临着其他中央政府的竞争。目前多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都集中在“改革”上,但对“开放”带来的效 果却研究不多。从参与全球竞争角度看,“开放”甚至比“改革”更重要。正是由于开放,使得中央政府面临其他中央政府的竞争,由国家计划经济包办一切的模式 才被打破。

这就意味着,在全球化的今天,政府并不像现代 经济学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绝对垄断的组织。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必须像其他普通的企业那样,改进其服务,提高其效率。否则,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就会 “用脚投票”,流动到“更好”的地区。经济学理论在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时之所以失灵,就在于没有意识到政府的企业本质。

竞争体制创造核心竞争力

既然是竞争,就一定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国家 政府之间是如此,地方政府之间也是如此。 不能因为中央政府垄断地位削弱,地方开始维护自己的利益,或在竞争中,有些地方处于劣势,出现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就轻易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都是“恶性 竞争”。在垄断竞争模型中,次优的生产者,并非是简单的“失败者”。因为恰恰是由于环伺在“成功者”左右的这些“失败者”,使其不敢利用垄断地位,降低产 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

在这个意义上,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杀价”,推出各种“优惠”,就不再是“过度招商”或“恶性竞争”,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些看上激烈,甚者“残酷”的竞争,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投资地。

日本企业之所以在国际上有强大的竞争力,不是由于他们在国内受到保护,而是因为他们首先在国内进行远比其他国家更残酷的竞争。同样,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力也是来源于残酷的区域竞争。正是这种竞争制度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

非盈利的组织,不一定会比逐利的企业,更好地 服务公众利益。面对激烈竞争的企业,要比基于道德自愿的组织,有更强大的动机改进其质量或服务。同样,所谓“民选的”政府,也不见得会比非民选逐利的政府 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只要存在市场竞争,政府就一定会像一个普通的企业那样,以加倍的努力和更高的效率,“讨好”其“客户”——纳税人(企业或居民)。

实践表明,那些由于政体原因,只能将“讨好选 民”作为施政核心的政府,完全无法像中国政府一样,高效率地参与对国际资本和技术的竞争。从种意义上来讲,激烈竞争的地方政府,不仅不是导致国家利益流 失、宏观经济失控的罪魁祸首,而是中国在技术水平、资源资金十分匮乏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公共产品的定价

地方政府目前存在的问题(重复建设、大规模圈占耕地、推动房地产扩张),并非源于地方政府基于地方利益导致的“无序竞争”,而是源于有缺陷的竞争规则――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限定的收益渠道和方式,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

现在,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之所以围着开发商和 企业家转,并非由于其特别喜欢企业或开发商,而是因为在现行的制度下,除了少量个人所得税外,地方政府无法直接向居民征税。于是,企业(而非居民)就成为 公共服务的主要客户——“纳税人”。面对激烈的竞争,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的方式,间接地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换句话说, 政府职能的“缺位”,不是由于“思想观念”出了问题,而是由于公共产品在定价方式上存在制度上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政府没有真正独立的财政, 政府服务的好坏几乎完全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支持与否。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支持,主要通过工业项目配套的方式提供。因为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取决 于工业企业的利税上缴。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好坏,几乎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从上级争取来项目。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开始通过“包干”等方式与地方政府分成。特别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式“分灶吃饭”,地方政府政府成为具有自己利益的真正的“经营实体”。地方政府的财富和行政效率也随之大幅提高,激烈的竞争也由此开始,。

1994年的央地财政分权,是改革史上的一个 里程碑。这次分权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大部分公共服务(普通教育、医疗、绿化、交通等)都下放给地方政府;第二是税收的大头集中在生产环节。在这个环节里, 中央政府又通过增值税的方式获得收入的大头(75%)。目前,地方税已经从分税制改革时占20―30%,下跌到10%左右;第三是税收外的土地收益,非正 式地界定给了地方政府。

这就意味着土地收益,成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经济来源。

现在的很多分析认为,正是因为地方政府获得了 土地的经营权,才导致了后来的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强大冲动。于是不少人得出结论,耕地的大量占用,是由于地方政府压低地价,过度招商;房价居高不下, 是地方政府与银行、开发商一起推高地价,导致地价上升。结论自然是更严格的监督、土地收益分成、限制土地指出科目等方式,上收地方政府地权。

这种貌似有理的分析,并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地方政府会有压低地价招商和抬高地价卖地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行为。

地方政府之所以会在不同的土地市场上,有完全相反的行为,问题出在土地收益实现的途径。由于缺少财产税这一经常性的主体税源,地方政府只能依靠一级土地市场一次性的土地收益获得土地收益。

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长期的连续行为,而 土地收益是一次性的即时交易。为了支持公共服务的开支,地方政府必须找到一个途径,将一次性的收入,转变为长期的可持续的现金流。这个途径就是工商业的税 收。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厦门这样的城市,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商场和办公楼,但政府却宁可放弃巨额收益,坚持将滨海的高价值地段,用于酒店、办公这些可 以持续获的现金收入的用途。

由于商业需要通过工业创造自身的消费(企业和 职工带来的服务需求和本地消费)。大力招商,鼓励工业就成为所有地方政府扩大地方收益,维持公共服务的不二法门。地方税收和地价是地方政府可以支配的“私 房钱”。在不影响国家税收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这两个费用的减免,来获得相对其他地方政府的竞争优势。

但这种杀价并非是无限的。谁能够将价格降到最 低,取决于谁的效率更高。一般来讲。处于优越地理环境,具有高水平管理的城市,能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反映在一级房地产土地市场上,就是较高的 楼面地价。一级土地市场上的高收益,使得地方政府可以更多地补贴工业土地,使之价格更加具有竞争力。反过来,工业的大规模聚集,又为一级土地市场带来更多 的需求,进一步抬升地价,为地方政府反哺工业创造条件。

所有税收的本质,最终都是地租。卖地和租地, 不过是获得土地收益的不同手段。地方政府“零地价”招商,并非像学界和媒体描述的那样是“不计代价”的行为,而是有目的地将一次性收益转变为经常性收益的 理性经济行为。地方政府拼命招商,不仅不是被媒体妖魔化的“追求短期政绩”,相反,是一种对本地经济长期发展负责任的做法。

工业土地市场上均衡的地价,不是越低越好,而 应当刚好是次优的地方政府排除出竞争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企业在市场所能获得的最优价格。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工商业税收、一级土地市场收益和工业补贴(地 价和税收减免)是统一计算的。政府的净收益是所有收益的加总。工业的补贴只要能够通过税收和商品房市场创造出更多的收益,即使工业土地价格极低甚至“零地 价”,也是一种合理的经济行为。

理解了这种追求长期收益造成的产业循环关系,就可以理解地方政府在工业土地和商业土地市场上,两种完全相反的定价行为。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越发达的地区,工业地价反而可以越低――因为低工业地价和高商业地价是地方政府将一次性收入转变为经常性收入的两个连续的环节。

地方政府的行为是一个整体。单独评价任何孤立的环节(低工业地价或高商业地价),都会得出地方政府非理性经济行为的错误判断。

实际上,中央政府也是地方政府竞争的间接受益者。为了竞争,地方政府用自己在一级土地市场上获得收益,大举投资基础设施,并以低价土地的方式,对工业进行补贴,使我国工业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竞争力。其结果是直接导致工业税收大增。

由于我国税收的大头在生产阶段,根据新的分税 制,中央政府又获得大头。使得中央财政近年来,以超过GDP增速的幅度持续大规模增长。而这又同地方政府近年来在一级土地市场上收益快速增加密不可分。低 工业地价和高商业地价,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中央税收的超速增长,来源于地方政府地租收益的转移。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解释税收何以能够超过经济增长速 度,持续地大幅增长。

现在有部门建议禁止地方政府低地价招商,限制政府一级土地市场收益的支配,企图以此给地方投资和圈地降温。这实际上是一种没有理解市场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的笨拙做法。

校正税收缺失

人们很容易想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其他市场 经济国家的地方政府,没有如此强烈的“市场冲动”和“招商狂热”?为什么他们能够退出竞争性的领域,而专注于公共服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发达市场经 济国家的地方政府,有着与我国地方政府不同的收入渠道和方式。那就是他们的收入主要不是来自一次性的土地收益,而是来自可持续的经常性收益――财产税(物 业税)。

所谓财产税,是泛指一系列以财产市场价值为税基的政府税收。这类税收在发达国家,大多属于地方税。

以美国为例。联邦税以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三大直接税为主,辅之以消费税、遗产和赠与税、关税。州政府的税收以销售税、总收入税为主,辅之以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消费税、 遗产税以及其他税种。

地方政府则是财产税为主体,辅之以销售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种以及规费。由于固定资产是一种不易折旧、快速增值的资本形态,积累效率极高, 同时其难于隐匿,征收成本低,因而能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税源。财产税在地方政府收入中的比重高达75.98%。

在我们进行国际比较时,一定注意中国的地方政府和外国的地方政府,在职能上有很大差别。

如果我们把城市看作一个社区的话,发达国家的 地方政府就相当于物业管理公司。城市政府只要改进本地的治安、绿化、供水、供电、交通等,辖区内的物业就会随之升值,服务得越好,物业的价值就越高,政府 所得到的财产税就会越多。反之,服务水平降低,居民外迁,物业贬值,政府的收益随之减少。如果进一步恶化,居民就会通过选举“解雇”政府,换一家服务水平 更高的“物业管理公司”。

而我国的城市政府,更像一个开发商。由于无权 收取物业费(财产税),所以他的收入是一次性的。为了维持小区今后的服务,就必须将七十年的物业管理费,贴现到现在一次收齐,然后通过买店面(相当于工 业)获得经常性租金收益。这时,城市政府的地价就必须非常高(相当于土地出让时,许诺了70年的无偿售后服务),然后通过招商引资(而不是本地财产增 值),将一次性获得的收益,转化为经常性的长期收益。

在这个经济流程中,中国的地方政府的公共服 务,主要不是靠居民直接支付,因此,政府并不需要发达国家政府那样“看业主的脸色”,而“业主”(居民)也无法像发达国家的居民那样通过投票,以纳税人的 身份,监督政府改进服务。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经常处于缺失状态。

很明显,除非中国的地方政府能够将收入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经常性的财产税,直接为其提供的公共服务定价。否则,现在地方政府的职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从生产转向服务的转变。现在,广受抨击的地方政府行为就依然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我的出差酒店越住越差?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吴迪
2007年2月13日 星期二


财务给我发来最新的报销标准,鉴于公司刚刚起步,还没挣钱,出差的酒店房费限制在500元/晚以下。我说,哪用得着啊,我都“如家”、“锦江之星”好久了(都是广告置换来的,还有三十多间,且用呢),再下去就要直奔车马店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过去十几年里,我的职业生涯一直在往高处走,可是出差酒店是垂直往低处流,势不可当。

本人先是混奢侈品行业,戴比尔斯钻石中心,好日子都是那时候过的。为了显示钻石王国的豪气,出门必须住五星级,明明是大中华区的年会,非要到越南去开。一上班,就让我到瑞士洛桑培训两周。洛桑是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所在地,奥林匹克湖畔,有一个超五星酒店BEAU-RIVAGE PALACE。年头久远,硕大的铜制房门钥匙,出酒店要交给前台。看门老头七十多了,是座历史丰碑,告诉我戴安娜跟她男朋友约会也住这里。

酒店外观虽老旧,但是室内却很现代。那时我正好情场失意,躺在六尺宽的大床上,倍感孤独。每天回来床上新放的一枚瑞士巧克力,是唯一有人进来过的痕迹。

戴比尔斯总部在伦敦,出了希思罗机场递给出租车司机酒店地址,通常都会赢来一个“哇塞”的表情。某次去的也是个超五,也是超有历史的,大堂狭窄,可是司机告诉我这是麦当娜唯一看得上的伦敦酒店。公事一完,自费从麦当娜御用的酒店马上搬到最便宜的B&B(只提供bed & breakfast),我居然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我还住过公司的员工宿舍,在高级住宅区买下的两排联体公寓,自然也是老房子。狭长的楼梯,墨绿的暗花墙纸,很英国,好像应该有休·格兰特从上面走下来。有专职的管家保姆,操着标准伦敦音说“May I help you, sir ?”(联想起《大腕》那个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段子)。

中国人在欧美出差,最大的问题是那个中国胃,西餐吃上三天就上火。在泰国就没这个问题了。某次去曼谷,奇怪的是公司没安排有历史的酒店,住了超IT的THE PENINSULA。我整整花了一个小时才搞明白所有的按钮,然后泡在浴缸里,咳嗽一声,墙上的电视就开了。不过,我还是跑到旁边那个类似上海国际饭店的有历史的酒店上上下下瞻仰了一遍。有历史才有范儿,这是东家传送给我的观念。

除了出差,一年一次的公司OUTING也是大手笔。在马来西亚的兰卡威我们住的是喜来登的beach house,两个人一间独栋的房子,出门50米可下海,早上有猴子过来跟你要吃的。

我住过的最不像五星的五星是东京的PRINCE,房间小得没法说,日本居住空间的拥挤由此可见。办完公事我自己玩,就找了个便宜的家庭旅馆,还宽大点。

后来我去《ELLE》杂志工作,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媒体行业。凭着《ELLE》在时尚界的威名,客户接连不断地邀请出国,一年足有六七次。不过,行程都安排得很紧,住的也就是HILTON、MARRIOTT之类的商务酒店。有次卡地亚请去巴黎,下了飞机也不让倒时差,马上就安排看工厂看商店直到看红磨坊,晚餐一直吃到11点,困得我啊,眼前晃着上身全裸的美女,却直打磕睡!如此看着光鲜的苦差,我后来能推则推。

再后来的工作不需要出差,再再后来就是现在了,如家快捷、锦江之星的干活。某次在重庆,让司机找鹅岭的锦江之星,他费了老劲找到了,说:“这是啥子酒店嘛,明明是招待所。”某天,锦江之星突然停电,一片漆黑了10分钟。我不敢动,靠着笔记本电脑照明。早上五点被一阵嘹亮歌声吵醒,原来附近有个军营。

我记得写《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周励,在书里炫耀她在瑞士住的酒店海明威也住过,好像这样她就多了不起了。类似的逻辑真是有趣,好像睡在海明威睡过的床上,就能沾到他的仙气一样。有朋友打趣我的一年不如一年的酒店史,我丝毫没感觉,对我来说,只要酒店能洗热水澡,床单干净,都一样。公司给的待遇和我个人的财力,是两码事。只是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却并非人人都能明白的。
 
  Taiwan drops ‘China’ in identity move

By Mac William Bishop in Taipei and Mure Dickie in Beijing
Published: February 12 2007

Taiwan on Monday formally stripped the word "China" from the names of two of its most high-profile state-run companies, a move intended to emphasise the island's separate identity from its mainland rival.

"Changing these names is a small part of our effort to make Taiwan a full, normal country," Chen Shui-bian, Taiwan president, said at a ceremony to mark the rebranding of the island's postal system as "Taiwan Post".

Beijing, which claims sovereignty over Taiwan and has threatened war if it formalises its current de facto independence, did not immediately respond to the renaming of the postal system and of China Petroleum Corp, which is now named in English "CPC Corp, Taiwan".

However, Beijing has repeatedly denounced Mr Chen and Taiwan's independence-minded ruling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for pursuing what it calls "creeping independence" and "de-Sinification".

The decision to strip references to China from the names the national post and oil companies as well as other state owned companies has also drawn opposition from the US, Taiwan's strongest international supporter and the final arbiter of the island's security.

"We do not support administrative steps by Taiwan authorities that would appear to change Taiwan's status unilaterally or move toward independence," US State Department spokesman Sean McCormack told a regular press conference on Friday.

A precipitous decline in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commanded by Mr Chen has helped to cool tensions with China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by killing his dreams of rewriting the democratic island's constitution.

However, the renaming of the postal system and the island's biggest oil company - which did not require approval by the legislature - will fuel Beijing's concerns about how Mr Chen might use his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before his term ends in 2008.

Taiwanese officials have defended the renaming effort by saying it will prevent Taiwanese companies continuing to be confused with those from the Chinese mainland. Opposition party leaders criticised the move, saying it would increase tensions with China and waste taxpayer funds.

Many Taiwanese have long resented the widespread use for state companies of names that either directly refer to or evoke China, a practice imposed by the authoritarian Kuomintang government that fled to the island following defeat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 in 1949.

However, the renaming has been opposed by Taiwanese who share the KMT's goal of eventual reunification with the mainland.

Mr Chen's ceremony at a Taipei post office was accompanied by chanting and placard-waving protesters, mainly members of the postal service's labour union and a scattering of pro-unification activists and KMT politicians.

Chinese state media last month denounced as "exceedingly dangerous" a planned revision of the charter of Taipei's world-famous Palace Museum that will remove a statement at its top that the artefacts it owns come from Beijing's Forbidden City.

Labels: , ,

 
Monday, February 12, 2007
  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出处:不详

一路风景虽美,却不能由你浮光掠影般粗粗浏览,只有住得贴心,旅程才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就比如有人追求舒适享受,有人追求浪漫情调,还有的就是期望着能在 酒店里遇见一批志同道合、能够吃饭喝酒侃大山的江湖好友……旅途中的一次次停留,是小憩身心,与美景进行心灵交融的驿站。

  还记得徐克的电影《新龙门客栈》,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汇聚在同一个地方,屋外漫天的黄沙,关上门,客栈里面却是精彩非常,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起上演。

  住江南的枕水楼阁,你会知道那里的人为何会生活得如此闲适;眠大理的白族民居,你会知道那里的人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风情;宿黄土高原的窑洞古院,你会知道那里的人为何会如此纯朴善良;卧凤凰的吊脚楼,看到水里漂浮的菜叶,你就会知道吃饭的时间到了……

  我们甄选了国内在自助游旅行者中最享有盛名的十家客栈进行报道,地域涵盖了全国最著名的八个自助游目的地。

  入选理由

  口碑:极好。它们的名气在热衷于自助游的“驴友”之间口耳相传,是旅途中小憩的不二之选。

  价格:不贵。自助游需要经济的选择,一百多块一间房,几十块一张床已经是上限。

  舒适:如家。不要求豪华,但是要求舒适,像家一样的感觉最好。

  格调:品位。它们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旅人们停留歇脚,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住得原味系列*

  来到这样的旅游地,客栈本身就成为了一种风景。它们通常都占据了景致最好的一个角落,住到其中,推窗而望,眼前便是最美的一幅画。

  凤凰 沱江人家客栈 就这样倚在沱江边上


  九曲回肠的沱江,静静的亘古流淌。而紧挨其旁,与之相依为命的,便是这自然古朴的沱江人家。

  沱江人家客栈地处凤凰古城中心的回龙阁旁,屋体临河依山而建,是典型的吊脚楼建筑。走进客栈,透过古旧的木格窗棂,或倚在阳台栏杆上,凤凰古城的美景,如虹桥风雨楼、万寿宫、遐昌阁、万名塔等,便一览无余。

  客栈是凤凰最早开办的家庭式旅馆,规模不大,但是很好地利用了凤凰古城的自然资源。每间客房都是清一色的杉木板壁和木格门窗,临江而居,人不 出门,就可以观景。角楼走廊小巧别致,充满自然气息。大厅宽敞明亮,客人们都喜欢聚集在那儿,或喝茶、或聊天、或看渔船点点从江中划过,或听乡下人悠悠扬 扬唱古老的山歌。

  客栈主人以前是沱江河上的打鱼人,他总说只有“厚道做人,诚信做事”才会赢得客人的肯定,因此,对每一位来客栈住宿的客人他都是以诚相待。

  地址:凤凰县沱江镇回龙阁13号 电话:0743-3224558

  玩家体验:“它是一座紧邻沱江的吊脚楼,各方面的设施都算是众多家庭客栈中数一数二的。三人间带独卫,热水器可随时洗澡,被褥干净、窗明几净。”

  “一楼的客厅陈设简朴,当中正好支下一张餐桌。要吃什么尽管在早上和包大爷、包阿姨讲,晚上回来时热腾腾的饭菜就做好了等着你。味道不错,价钱也公道。”

  “客栈正对虹桥,搬一把木椅到露台上,一江清水半面廊桥三分天空进入眼帘:细雨微风岸,桅樯独夜舟,随着这丝丝细雨,你会渐渐沉入到一种历史的苍茫。”

  精品点评:这里与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家“夺翠楼”一墙之隔。客栈里有一个观景台,是拍摄沱江和虹桥的绝佳地。还有,老板包大妈人非常不错,绝对是凤凰旅游圈儿中口碑不错的“名人”。

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凤凰 翠翠客栈 好一段静谧时光

  翠翠客栈坐落在沱江最美的那一段。它也是三层楼,地道的木格子窗和木皮装饰的墙上,挂满橙黄的玉米和鲜红的辣椒。

  翠翠客栈的三楼是一个五十平米的大露台,沱江在下面轻盈地流淌,可以看见过江的石墩桥和木板桥,还有残破的木水车和古老的北门城墙。每天可以 细听的,除了潺潺的流水声,就是女人们用拍板洗衣的声音。远处的虹桥隐约在雾中,有两个为经过的游船唱歌的可爱苗族女孩,她们异常清脆的歌声,散淡地穿过 江面的水气,缭绕在悠然的江面上。

  地址:凤凰县沱江镇老银哨014号 电话:0743-3261026

  玩家体验:“当我看见它的时候,古城开始下雨,而且再也没停过。当湿漉漉的青石板把我引向它低矮的木腰门的时候,我就已经喜欢上了它。”

  精品点评:单单看到客栈的名字,就让人心里有一丝颤动。凤凰对于我们,是歌声中的“等等等等”,是沈丛文笔下翠翠的背影。或许只有住到这里,才可以听得见她们的心跳声。


 婺源 老屋饭店 油墨香里有人家

  被称为“江南第一砖雕”的老屋饭店,是一幢有一百八十余年历史的老屋。走近老屋,门槛上的砖雕镂空地雕出了“琴棋书画”“忠孝节义”,这似乎 雕出了主人的心境。其中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透露出一种徽派文化情结。跨过石槛,越过木门,进入“四水归堂”的天井,与清冽的巷风邂逅之后,抬头可以 看到庄重的楷书横匾上写着“礼耕堂”三个镏金大字,看得出主人是以“耕读”传家。金字黑底的楹联表述着主人的人生理想:“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 只是读书”。

  最让人向往的还是深藏在后院中的秀楼,天井下的“美人靠”给人无限的遐想。虽然如今已是“人去楼空”,但是现在你可以在这楼上的房间里投宿,体会一下当年“大家闺秀”的感觉。

  地址:婺源县江湾镇晓起村 电话:0793-7297402

  玩家体验:“夜幕降临,河边人家的屋里射出星星点点的灯光,潮湿的空气中,我就在这旷远的水乡阡陌中沉沉睡去。”

  “像婺源晓起这样美丽的乡村太少了。独依客栈高楼,眺望夜色中的村子,那种闲情随意得像风。”

  精品点评:在婺源,最难得的体验就是这种牧歌田园式的乡土气息,而老屋饭店就是这样贴切的去处。尤其可贵的是,婺源尽管地处江西,但是受到徽派文化的影响甚浓,老屋就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Re: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宏村 居善堂旅社 迷失在古香古色中

  “居善堂”几乎是宏村里保存最好的老建筑,它没有做成旅游景点实在是有些可惜,但是对于旅游者来说,这却是一种幸运。

  居善堂在宏村这个牛形古村落的西北角,不大,一条四季长流的山泉水从居善堂门口流过,这其实就是宏村牛形结构的牛肠子,它对于居善堂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宏村传统观念里面有“水能生财”的说法,而位于流水前面的楼梯就成为了“聚财梯”。

  居善堂内雕花古楼遍布,木墙、木窗、木雕古床尽显浓厚的历史韵味,住在其间,仿佛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中;而厅堂后面的水榭花园,古朴又不失典雅,假山亭台、花园鱼池,有几分江南园林的感觉,许多客人都喜欢在这里的树阴下喝茶、下棋,或者就是坐坐传说中的美人靠。

  地址:安徽黟县宏村镇宏村上水圳6号 电话:0559-5541218

  玩家体验:“雕花古楼、木墙、木窗,年代久远的老式雕花大床,尽显浓厚的历史韵味。投宿于这里,让人迷失在历史中,分不清楚梦时醒时。”

  精品点评:住在这里,最值得享受的就是那一张老式的雕花大床,如果拿到北京来,就是件价值不菲的古董。

  另外,这里包吃包住,不用费心找饭馆。
Re: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寻找情调系列*

  喜欢这种客栈的人身上通常都有一些文化气,或者音乐,或者美术,再者甚至就是简简单单为了看书;而店主通常也都是精于此道的人物,大家聚在一起,除了旅游,更重要的话题便是那种生活的情调。

  这样的旅店客栈有很多,尤其集中在丽江、阳朔那些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孕育的地方。


  泸沽湖 朵朵客栈 飘忽在天堂与凡尘之中

  朵朵客栈的门口有一张木椅,是当地人聚集聊天之所,也是客人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的地方。摩梭年轻人晚上去跳舞前或跳完舞后也常来店里翻书看,或者听音乐。那时这里不像客栈或酒吧,倒更像是村里的文化活动站。

  朵朵客栈里的音乐有两种,一种是好的,一种是很好的。古典或流行,东方或西洋,JAZZ或民谣,都让小屋中始终飘荡一种类似藏香的安逸,和屋 外的蓝天、碧水、星空一样纯粹和安详。有时是BRIGHTMAN用清丽的声音表述索尔唯格对远行亲人的思念,有时是ARMSTRONG特有的磁性缓缓的告 诉你:“What a wonderful world”。

  朵朵客栈的书和音乐相比并不逊色,有多种旅游杂志和记录主人及朋友出游的册子,还有足以让你打发一个下午灿烂阳光的散文小说。

  这个初看和当地格格不入、细细品味却会感觉相得益彰的小栈,创造出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如果不是在朵朵客栈,相信许多人在泸沽湖畔断不会有如此的放松与愉悦。

  在客人面前朵朵总是大大咧咧的,办店的辛苦并不给别人看到。而对于未来的计划朵朵也没有告诉别人——也许朵朵不会在这里长留吧,喜欢时来倦了 就走已经是一种让人羡慕的生活态度。这有点像摩梭人的走婚,承诺显得多余,一切顺其自然。有走的就有来的,整体社会仍能维持良好的生态循环。

  阿金和小岚是店里请的两个年轻的摩梭小姑娘,她们闲时也喜欢翻书看,脸上总带着浅浅的笑,看不出生活有什么烦恼,这种快乐也感染着每一个到店里的人。

  地址:宁蒗乡永宁乡里格村 电话:0888-5881026

  玩家体验:“屋外蓝天、碧水、星空,给人纯粹安详的感觉。屋内藏香、音乐、小狗,让人在安逸享受中咀嚼真正的情调。”

  “这里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丝毫不会让人感到缺憾。到户外走入当地人缓慢的生活,或者就坐在店里望着店外蓝蓝的天和清澈的湖水,心里是一片久违了的宁静和空白。”

  精品点评:在泸沽湖边有好几家很有名气的客栈,比如朵朵家、比如扎西家、比如格则尔家,有的是外乡人来这里开店,有的就是摩梭人经营,虽然经营目的不同、风格各异,但是它们都是泸沽湖的子民。

  在网络评论里,它们都是自助旅游者趋之若鹜的对象。
Re: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大理 MCA HOTEL 尼玛的小小极乐世界

  跟着大家走进一个院子,不时可以看见用英文写的路标——不用猜,这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MCA了。

  院子的格调,一下子就把人震住了。清澈的游泳池,茂盛的棕榈树,几个老外正在进行游泳比赛。一个全身涂满橄榄油的法国妹躺在一旁的砂石上,闭目养神。那是份超然物外的恬淡,也许此刻她的心情就恬淡如水吧。

  酒店的主人尼玛是藏族人,对绘画有种天然的热爱。当浪漫的尼玛在街上开了完全属于自己的MCA,他对朋友们说:“我想建一个小小的极乐世界。”

  MCA是一座庭院式建筑的酒店,类似于乡村旅馆。一进门,就可看见一个小小的休闲庭院。蓝色的乒乓球台、随意摆放的竹躺椅,堆在游泳池旁的香 蕉和椰子散发出阵阵清香。每天,来自不同地方的游人都能在这个充满鸟语花香的小院落喝到最香的咖啡,吃到最正宗的西式点心,欣赏到上千首网络音乐。在每个 周末,这里还举行盛大的Party,包括自助晚餐和烧烤。

  跟一般旅馆不同的是,MCA还有一个艺术中心,包括画室和餐厅,所以常常有一些艺术学院的学生来MCA住宿。这些背着画架,留着长发,穿着个性服装的学生的到来,给MCA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文化色彩。

  地址:大理市大理古城文献路中段 电话:0872-2673666??

  玩家体验:“客栈南边房屋为传统中式;北侧二层楼则别具风味,尤其是阁楼房间,屋顶用原木搭着,有股原始的气息。”

  “蓝天、白云、青山,在院子里你就可以将大理的美丽好好欣赏一番。”

  精品点评:MCA的艺术中心是整个酒店最难得的精髓。人们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走到一起,这样的住宿气氛最值得去体会。
Re: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制造梦想系列*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对于这些客栈的主人来说,客栈与其说是营生的手段,倒不如说是他们构筑的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当经过多年的漂泊以后,这便是他们的家,接待着来自于五湖四海的朋友,共同制造最初的梦想。


  丽江 老磨房客栈 爱上丽江的理由

  在许多人眼里,老磨房客栈是丽江最好的一家客栈之一: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拾级而上时,有人热情地帮着拎起行李,本以为是客栈的伙计,后来才知道那小伙子是已经入住近两个月的一个房客,院里的人们互相打着招呼,自然而亲切。

  冲洗罢坐在院内的棚下小憩,风生腋下的感觉,水声就在耳边,隔栏看去,栗木桥板下的溪水湍急,溅起白花花的细浪,当得知这就是玉龙雪山上融化 的冰水,心底、身边更是多了份清凉;抬眼望去,透明的顶棚上落满鲜红的花瓣,那是一棵几乎笼罩了整个院子的老树撒落的,长着很奇怪的叶子,开着很奇怪的 花,店主Peter苏说这是一种梧桐树,专招凤凰的那种,整个丽江古城里只有两棵。

  绿茶,在透明的杯子里翻滚着,是主人免费招待客人的,清香和周围的景色一样容易让人陶醉。那个帮着拎包的小伙子指着门口的凉亭,“如果下雨,你可以在那里看人听雨”。他一定是那样做过了,那应该是一种美妙无比的感受吧。

  老磨房的主人Peter本来也是来自于异乡的游客,当他在丽江呆了一年多,从四处游荡到每天看书走访纳西人家,他终于深深被这里的文化所折服,留下来,开了这家小旅馆,每天面对来自于五湖四海的旅人。

  之所以把它命名为“老磨房”,是因为旅馆设在中河这条急流的旁边,门口曾有丽江古城里唯一的水磨房。

  地址: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百岁坊64号,剑南春文苑猜字壁对面

  电话:0888—5103244

  玩家体验:“楼上楼下的客房都是木结构,地板踩起来吱呀作响。房门上有雕刻精致的花,纹,窗户纸上写着看不懂的东巴文字。角落里一方小平台,堆着书,栏边有藤椅、有吊床,桌上不知名的小花灿烂开放。”

  “这里最贴心的是可以免费上网,如果你和老板老苏混得铁,还可以免费刻录光盘。”

  精品点评:老磨房里有厨房、冰箱,很干净,可以自己动手做菜。
Re: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丹巴 丹巴庄园 寻梦人的第二天堂

  几个人原是素不相识的驴友,在旅途中认识的,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几年间一同走过许多地方。当他们走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这个叫丹巴的地方, 便停下了流浪的脚步,这里有世界上最美丽的乡村……谁也不能说清楚当时每个人的心里受到了怎样的震撼,驴友们只做了一个共同的决定:在丹巴开一个自己的庄 园。

  这是几个年轻人筑梦的地方。丹巴庄园的铺陈摆设充满了十足的个人气质:墙上、屋角摆放着几幅放大的照片,照片的相框非常别致,是用木头手工雕 制而成的。沙发和茶几也全是木制的,茶几给人的感觉就是将一截圆木直接剖成了两半,平的一面经过加工变成了茶几的表面,上面树的纹路依旧清晰可见,沙发上 铺着叫不出名的动物皮毛,坐上去暖暖的。

  墙上的照片,无疑是这间屋子的主题。这些照片,或是丹巴的碉楼,或是丹巴的藏女,或是丹巴的民居,抑或是丹巴的山水。看得出来,照片的主人疯狂地迷恋着丹巴,要不,他们怎么会用7年的时间,来换取这一瞬间的美丽?

  地址:丹巴县章谷镇(县城)索断桥 电话:0836-3521075

  玩家体验:“这是一座园林式的院子,完全不像一间酒店。整个院落临河而居,柳树成阴,有种世外桃源般的清静。”

  精品点评:丹巴又被人称做是“美人谷”,看美人,赏美景,任思绪天马行空——这里是每一个人造梦的地方。
Re: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丽江 望古城饭店

  只要听到这个名字,就应该明白这是一个怎样的去处——“望古城”自然是可以看到整个丽江古城的全貌。

  来到望古城饭店的门口,就可以看见几幅大照片,都是丽江古城的全景照片,而上面却写着:“我家风景”的字样。

  “真的有这样的风景吗?”如果问门口的小姑娘。

  “是啊。”她肯定就会这样回答,“这些都是在我们楼上拍的。”

  既然有如此的视野与景致,那么这里自然就成了许多游客的投宿客栈首选,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在早上与丽江古城一同醒来,看着漫天雾霭渐渐散去,远方的玉龙雪山露出她的真实面容。

  当然,如果是享受型的游客就不适合来这里,因为要想住下,从四方街过来就要爬五分钟的山路,虽然并不太陡峭,但是为了这屋顶的风景,累一点也值得。

  地址:丽江市古城区新华街黄山上段64号 电话:0888—5106180

  玩家体验:“在客栈的二楼,躺在床上就可以眺望古城全景和雪山,景色真是美得一塌糊涂。”

  精品点评:这里的床位很抢手,最好提前预订。另外,饭店的老板很喜欢养鸟,尤其是会说话的鹦鹉。
Re: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阳朔 望江楼客栈 望西街烟雨迷蒙

  走在阳朔街头,烟雨凄迷,四周青山都掩映在水雾中。有人说,西街是让一个人醉生梦死的地方,来到这里,100个人有100个故事。

  就好像这座望江楼,坐落在西街旁边150米的地方,不远处就是一间挨着一间的酒吧、咖啡屋、小客栈、工艺品店。当年店主梦想着能够经营一间像 家一样的酒店,如今他们已经可以每天在楼上的栏杆前守望着西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每一个投宿的客人就好像是远道而来的故人,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着不同的故 事。

  望江楼客栈共有11间客房,很小,但住的多是常客,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客栈很贴心的是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独立电话号码,而在楼下备着自行车,前厅摆着电脑,可以上网,想用的话,打声招呼就可以。

  地址:阳朔县阳朔镇滨江路15号 电话:0773-8829676

  玩家体验:“望江楼客栈的阳台是一个好去处,视野极好,可以观赏迷人秀丽的漓江景色,一句话——心旷神怡。”

  精品点评:这家客栈的舒适度很不错,有家的感觉,又有星级宾馆的设施,特别设置的观景阳台是店主的匠心所在。
Re: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

(完)
 
Sunday, February 11, 2007
  从中国春运谈起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魏城 (作者电子邮件地址:weicheng_ft@yahoo.co.uk )
2007年2月12日 星期一


春节又快到了,春运又开始忙起来了。

这两天上网,看到中国新闻网刊登的一张照片,照片说明这样写道:“2月10日,从北京开往重庆的T9次列车上,硬座车厢人满为患,夜晚车厢洗漱间挤满了没有座位的乘客以及行李。”

据中国媒体报道,仅仅在2月10日这一天,全国铁路客流量便达到370万人,全国民航客流量也达到53万人;仅仅在北京一地,这一天的铁路客流量就有24万人,上海铁路局更为繁忙,10日当天发送旅客63.8万人。

难怪列车洗漱间都挤满了人。

随着除夕夜的临近,未来几天的春运客流量肯定会更为“惊心动魄”。有关方面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21亿7千万人次,中国传媒称之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潮”。


都是人口流动惹的祸?

中国春运的种种画面,不过是把近30年来神州大地上规模日渐宏大、节奏日趋频密的内部大移民现象形象化、集中化罢了,当然,也把当代中国人口大流动所暗含的紧张和冲突给戏剧化、公开化了。

文革结束后,特别是1992年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随着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的日趋拉大,也随着官方户籍管制的日渐放松,中国出现了主要基于经济原因的大规模人口流动。

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流动人口迅猛增加,在过去10年里,流动人口大约增加了1倍,目前已经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接近1.5亿,其中80%以上是农民工。

其中少数农民工,再加上其他各类农民家庭出身的社会阶梯攀爬者,有幸成为“非农业人口”。官方数字称,过去七年来,中国每年平均新增城镇人口215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但绝大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尽管已经在城里工作、生活了许多年,但在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中,他们仍然是“乡下人”。

在中国经济学家张曙光看来,恰恰是中国目前“只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不准许人口自由迁徙”的做法,导致了每年春运火车站内万头攒动的“盛景”。

张曙光所定义的“人口自由迁徙”,就是指合法的长期迁居。他建议中国废除造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户籍制度。“一旦允许农民工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定居,成家立业,很多人就不会再劳民伤财回老家过年,春运问题不解自消。” 张曙光如是说。

但是,在那些主张保留户籍制度的人眼中,春运期间火车超载的场面虽然不太可爱,但毕竟比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大城市中遍布贫民窟、街头睡满了衣衫褴褛的穷人的景象好得多。

中国门户网站网易曾经就取消户籍制度的利弊展开过一场网络讨论,一位反对取消户籍制度的网友这样写道:“取消户籍管理,会导致人群向发达地区流动,盲目的人群会呈放射状衍生于城市周遍,这样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市政建设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就业机会有限,找不到工作的家庭将比在原籍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对早先来到发达地区的已就业人口的生活水平也会有强烈的冲击。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印度的孟买就是很好的例证。上海刚刚消除的棚户区,不仅会在上海重新出现,同时也会在沿海地区蔓延。”

最近,北京决策研究基地课题组在《前线》杂志上撰文称,现有的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外来人口的流入。如果马上取消户籍制度,人口流动会更加容易,将有更多的人进入北京。因此,户籍制度不应马上取消,而应进一步规范户籍迁入制度,在积极引进急需人才的同时,限制户籍迁入人口过快增长。


一纸户口难捆大活人

然而,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即使不取消户籍制度,也无法阻止外来人口流入北京等大城市,除非中国完全回到改革开放前那种连外地游客、出公差者进京都要单位开介绍信的计划经济时代。

例如,如今北京的餐饮业、美容美发业、建筑业、家政服务业等行业基本上都被外地人和农民工包下来了,一方面是因为北京市政府有意识地放松了对人口流动的严格管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些有户口的北京市民的确需要外地人和农民工提供的廉价服务。仍然保留过时的户籍制度,并不会把已在北京的庞大外来人口吓跑,只会让北京成为一个不平等的双层社会:上层是有北京市户口的“一等公民”,下层是没有户口及其相应福利的“二等公民”。

计划经济时代除外,中国古今所有的历史都表明:仅仅靠一个户籍制度是很难把人捆住的。例如,明朝也曾实行严格的保甲制度,但亦未能把农民固定于一方土地之上。蔡美彪《中国通史》载:“明初对户口的管理,极为严格。无路引私渡关津,要从严治罪。但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和赋税的繁重,无地少食的农民被迫逃流外乡,寻求生路,被称为‘流民'或‘逃户'。荆襄一带是流民聚集最多的地区。成化时,这里的流民已达150万人以上。郧阳地区,在湖广、河南、陕西、四川四省交界处,延蔓数千里,山深地广,有大量空闲荒地,外地流民多来这里屯聚开垦,官府难以禁止。”

流民现象的背后自然是经济动因,或逃避战乱灾荒,或寻觅更佳生路,所以,尽管当时官府严令禁止,后世又被城里人讥为天性守旧、难舍故土,但中国农民为了生存,即使在小农经济时代,也不乏“闯关东”、“走西口”、“湖广填四川”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迁徙壮举。

人口自由迁居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农业社会欲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更需要鼓励、而非限制农民进城,这已是尽人皆知的道理。美国经济学家乔治·包杰斯认为,就世界范围来说,如果世界各国敞开大门,任由移民进出,那么全世界的GDP将猛增25%。中国经济学家都阳也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 20%-25%是由于劳动力自由流动而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所致。还有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如果中国取消现行户籍制度,从而使劳动力充分自由地流动,每年将会额外带动中国经济增长两到三个百分点。

如果全球性的人口自由迁居因国境的存在还无法完全实现,那么,无论是为了权利平等,还是为了经济发展,中国至少应该在自己国家境内废除导致城乡对立的户籍制度,充分实现中国宪法所规定的本国所有公民的迁徙自由。


废除户籍制度的利弊

然而,反对中国取消户籍制度的人并不全是维护城里人既得利益的特权主义者,也并非都不清楚或都不在乎人口自由迁徙可能带来的经济益处,他们主要的反对立论有二:“贫民窟论”和“社保论”,论证理由都很实际,摆出的困难也很真实:如果中国废除了户籍制度,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那种大城市贫民窟密布的情景在中国城市重演怎么办?如果中国取消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界限,所有生活无着的进城农民申请目前只有城里人才能享有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怎么办?

反驳“贫民窟论”,似乎比较容易。其实,在法律上、字面上废除户籍制度之前,中国早已在具体操作上放宽了对外来人口涌入城市的限制,外地人和农民工相对自由地进城打工,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并没有因此“长”出一片片蘑菇般的贫民窟,这大概是因为城市有关部门在具体操作上松中有严:控制外来人口,松;禁止违章建筑,严。我不相信,今后仅仅因为废除字面上的户口制度,贫民窟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城市中“冒”出。

不错,中国的贫富差距远远大于欧美发达国家,一旦完全放开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中国大城市的景观可能更像里约热内卢或孟买,而非更像纽约或伦敦,但是,如果中国政府不去人为地压低大城市的物价、房价和其它生活成本,与此同时又严格禁止随地搭建简陋住房,如果中国政府的税收政策能够有效地调节企业的地域分布,使之不再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如果中国其它中小城市也能提供更多的谋生机会,展现更好的生活前景,那么,市场经济本身也具有自发调节流动人口去向的功能:大城市昂贵的生活费用,自然会迫使那些在城里找不到工作或入不敷出的外乡人告别“伤心地”,另寻它地,另谋生路。

不过,反驳“社保论”,就不那么容易了。中国的城市户口簿,的确不是一纸简单的身份证明,它附带了许多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权利和福利,所以,保留户籍制度,也许会因此吓退一些有心却无胆进城冒险试试运气的农民。一旦废除户籍制度,中国的立法者和执法者就要面对一个非常现实、也非常棘手的问题:既然全中国人都变得平等了,都可以自由地择地而居了,那么,他们是否也要给所有愿意进城的农民提供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和退休金?如果提供,那么,这种示范效应是否会诱使那些尚未进城、留守农村的农民大批涌入城市?

这的确是非常实际、非常现实的困境,主张废除户籍制度的人显然难以仅仅用平等原则和经济理由来说服反对者,在他们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之前,匆忙废除户籍制度,的确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弊端。

具体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和退休金,在中国最终确立城乡合一的全民社会保障制度之前,奢谈废除户籍制度,显然也是不成熟、不现实的空想。

网上一位中国网友说得好:“如果仅仅取消户籍制度,而不改变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城乡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等制度安排,这样的户籍改革恐怕只具有象征意义。”

其实,任何公共政策都有利弊,所有的政策选择都是衡量利弊:利大还是弊大?如果利大,那就值得兴利除弊:一方面审慎制定一套消除弊端的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最终实施改革措施开辟道路。

行文至此,我仍然认为,权衡利弊,中国的户籍改革还是利大于弊,而且利处远远不限于解决一年一度的春运瓶颈问题。

Labels: , ,

 
Friday, February 09, 2007
  上海人无法习惯北京之 & 北京人无法习惯上海
上海人无法习惯北京

1. 好说不做,特别以北京男人为代表,吹得滔滔不绝,做事不着边际,光说不

练。
2. 北京的人行天桥要走很长的路,甚至拐几个弯才能到马路上。
3. 北京女人比上海男人还要男人,看着帅哥眼睛直勾勾。
4. 北京人吃饭不会AA制,让你搞不清楚这顿饭到底该谁掏钱。
5. 营业员有时候太亲热,见你就叫姐,宝贝儿。
6. 地铁没有空调,手撕票,交通还有月票。
7. 菜的分量太多,两个人去点菜,永远都要打包。
8. 北京太脏,马路宽得只适合车跑,不适合人走,而胡同居然比上海的马路还
宽。
9. 中南海5克的叫"点5",8克的叫"点8",10克的居然不叫"点10",而是叫"点零"

10. 进门吃饭,放声大喊:欢迎你,把人吓个半死。你走的时候,还会吓你一
跳,齐呼呼地冲你嚷嚷,欢迎光临!然而服务质量低下。
11. 一到春天,沙尘暴和柳絮起来的时候,北京妇女们就用纱巾把头裹得跟火柴头
儿似的。


北京人无法习惯上海


1. 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把上海人,外国人,香港人,台湾人,有钱人以外的人都

称为"乡下人",太过势力眼。
2. 小肚鸡肠,对金钱斤斤计较,身戴大金链子,买菜还跟小菜农砍一分钱掐一根
葱。
3. 上海男人遇事跟个娘们似的只会站着吵架。
4. 上海人占据多数的公司,公司里就只说上海话。
5. 上海停车费很贵,10元/小时。
6. 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太客气,上车要说你好,下车还说谢谢,就是从头到尾不跟
你聊一句天。
7. 在上海买包子和馒头是个大问题,因为上海人馒头包子分不清,有馅没馅都叫
馒头。
8. 上海女人出了名的势利眼、物质女郎,嫁人只认存款,宁肯在家吃咸菜也要买
LV包包。
9. 上海女人还好斗,上个超市做个公车大马路上谁踩谁一脚,出门一趟随时都能
见着高八度吵架的上海女人。
10. 说话为人不痛快,戒备心理太严重,说话做事处处防着你。
11. 大家开会,只要有一个老外,所有人都会说英文,上海人崇洋媚外。
12. 左转上海人叫大转弯,右转上海人叫小转弯。只分大小,幼儿园水平。

(引用完)

北京人有"大爷"情结,给足我面子,我两肋插刀,不给我面子,你是天王老子我也
不伺候。别误会,这种"大爷"情结,并不是让别人都当孙子,而是大家一块儿当"爷
"。不管你是大亨、大腕儿、大干部,我是小司机、小服务员,也不管你花多少钱买
我的服务,这都是两个"爷"之间的交易,相互尊敬的底线很高。谁也不能颐指气
使。这一点从出租车司机的服务便能看出来(这恐怕也是现在唯一还保留着大量北
京本地就业人员的服务行业,同时也是外地人最不习惯的一点

上海人有自恋情结,甭管事情多砸锅,我都能摘清楚,不是我的错。只要不是我的
错,我就完美。然而角色感很强,服务一定做到位。那种骄傲感,蕴藏在服务的专
业精神里。别以为你享受着优质服务就等于拥有100%的恭敬。除非你是既专业、又
挑剔的"刁客",除非你在那个行当的见识比他还强,否则,休想让服务于你的人心
服口服。

北京人感情用事,"尽力而为"当先,真的办不到,对不起,不是哥们儿不帮忙,实
在是哥们儿尽力了。这个放在商业社会,有点儿坑人。

上海人凡事要先"讲讲清楚",但只要"讲清爽"了,就言出必行,守信用。所以,跟
上海人谈事儿累,但执行轻松;跟北京人谈事儿舒服痛快,但执行费劲。

所谓"势利眼",其实两个城市都有,又都没有。只不过衡量的标尺不一样。比如择
偶,上海人的"门当户对"是经济方面的,北京人的"门当户对",是家庭背景、教育
水平方面的。所以,北京人不嫌对方清贫,上海人则不怕对方有所谓"政治污点"
、家庭问题之类。

这一点,也可以用一个不高雅的例子来反正。最常见的骂人话是什么?在上海:小
赤裸,骂人没衣服穿,小瘪三,骂人食不果腹,总之是骂穷。在北京:小丫挺
的,骂人是丫头养的私生子,至于王八蛋、兔崽子、杂种操的。。。都是在骂出
身。听起来,北京骂得虽然过瘾,但也更恶毒。

至于崇洋媚外,也别一棍子打死。这确实跟两个城市的历史背景有关。可以说,在
外国人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北京看到的是火烧圆明园,上海看到的则是先进文
明。沦为租界的地方多了,为什么不说青岛崇洋?为什么不指责天津媚外?上海这
个都市本来就是由租界兴起的。所以从文化上说,近代上海并不纯粹中国,成长的
血液里面,本身有西方因子。

而对于工作语言,北京和上海是两个极端。有时候和上海的商业伙伴来往电子邮
件,明明双方都是中国人,可信件却永远英文。我这边呢,一笔或者一口流利英文
一出,事情变得容易办。北京恰恰相反,越来越有老外要是不会中文,就找不到工
作的趋势。并不是北京人都不会英文,而是较真儿,你在中国混,凭什么不学中
文?
 
  中国的西式“富人新村”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安杰丽卡• 维德海克尔(Angelica Wiederhecker)

2007年2月9日 星期五


乍看上去,松江新城(Songjiang New Town)与过去10年中在上海郊区涌现出的其它许多小区并无太大差别。在几幢豪华独栋别墅的庭院旁边,林立着一座座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摩天大楼。新修的道路非常宽敞,目前尚未出现车水马龙的景象。

然而,在新城的一个角落里,却充满着惊喜。在一片修剪齐整的草坪旁边,矗立着一座新哥特式教堂,尖顶足有200英尺高。角落周围有一间酒吧和Cob Gate炸鱼薯条店。沿着街道再往前便会看到一个个红色的公用电话亭。

欢迎来到泰晤士小镇(Thames Town),这座英国风格的乡村小镇,代表着繁荣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上的最新潮流。这座风景明信片式的小镇融合了乔治王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同时加入了些许仿都铎王朝(Tudor)建筑的痕迹。该项目耗资50亿元人民币,由英国阿特金斯集团(Atkins)负责设计,完工后最终可容纳约1万人。精心粉刷的房屋、洁净的鹅卵石小路和采用隐蔽布线的雕饰街灯,与中国多数城市小区的喧闹拥挤形成鲜明对比。

上海恒和置业有限公司(Henghe Real Estate)董事长何青(James Ho)表示:“我们不希望建造与上海其它现代建筑一样的东西,而是希望建造一些反映文化、历史和传统感觉的东西。”

该项目的一份宣传册称,它将成为“现代城市名流的新聚居地,以及成功和尊贵人士放松身心的最佳选择。”

泰晤士小镇及其所在的松江开发区仅仅是上海城市改造规划中的一小部分,政府官员将该规划称为“一城九镇”。

上海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市区内依然充斥着大量外来民工。上海市政府的解决方案是,在郊区建设9座卫星小镇,其中一些位于之前基本未开发的地区。在几座新开发的城镇中,还设有展示社区,旨在将全球各地建筑风格融汇其中。

因此,除了位于上海市中心西南30公里的松江泰晤士小镇以外,在上海市中心以北28公里的罗店,还有一个具有北欧风情的开发项目。该项目主广场周围是狭窄的街道,两旁矗立着带露台的别墅,线条简洁,窗户高大,外墙都采用柔和的彩色和灰色。在向西约32公里的安亭,坐落着一座德国风格的小镇。该项目由法兰克福公司Albert Speer & Partners负责总体规划,其创始人是希特勒(Hitler)最青睐的设计师之子。这座小镇的设计灵感来自包豪斯(Bauhaus)建筑的发祥地魏玛,其功能性和现代气息特别符合上海等大都市的周边环境。意大利和西班牙风格的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

许多小镇不仅具有特定的风格,其经济活动也有明确主题。松江曾是上海最初的居住区之一,还是宋代许多著名艺术家和诗人的故乡,这里将被改造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大学城。目前,7所大学正在逐步迁往此地,或在这里建设校区。预计安亭将成为上海汽车行业的中心。德国小镇毗邻大众(Volkswagen)一座汽车年产量逾45万辆的工厂。这里有众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耗资27亿元人民币新建的上海1级方程式(Formula 1)赛道距此也仅一步之遥。

这些项目现在还处于初期阶段。恒和置业表示,泰晤士小镇的很多单元已经提前售出,但记者最近参观时发现,周围除了施工人员很少有其他人,遍布上海的罗森(Lawsons)便利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已经开业的商铺之一。

尽管如此,开发商仍然相信,这些仿西式小区将很快赢得上海新富们的青睐。它们认为,在中国的地产繁荣中,上海是最大的热点,而且拥有自己住房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他们既渴望获得新投资机会,也热衷于拥有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住在某些特别的地方,将自己和同辈区别开来。

举例来说,北欧新镇(Scandinavia Town)的开发商Golden Orchid公司,就在着重强调该项目的环境多么宜人。罗店周边地区是湿地和土路,路两旁林立着五金商店和废品回收站。然而,开发商对为新社区留出的区域重新进行了精心的绿化。令小镇引以为荣的是,它拥有一个只供居民使用的湖泊和码头,而且还将建造一个36洞的高尔夫球场综合设施。

Golden Orchid的高管吴庭(音译)表示:“很多人都会愿意住在这样的地方,远离大城市的紧张和污染。”

不过,小镇传达出的讯息有时并不协调。在该开发项目的样板间中,摆放着一架大大的白色三角钢琴,而在外墙上,有一条用汉字写的广告牌:“北欧风尚,钻石品味”。

尽管上海人均年薪已达到3.1万元人民币,但购买这样一套欧式住宅,仍是一大笔钱。泰晤士小镇中一套乔治王时代风格的别墅,价格超过600万元人民币。在罗店,面向码头、面积较大的北欧别墅价格甚至高达800万元人民币。吴庭称,销售情况显示,它们很受香港人的欢迎。

即便价格如此之高,恒和置业和Golden Orchid也很难获得高额利润。由于缺乏熟练工人,加上建筑标准较为严格,该项目的建筑成本比上海市中心的普通项目高出50%。事实证明,复制外国建筑风格极其困难。泰晤士小镇的一些房子不得不重建两次、有时甚至三次,才能令开发商满意。

何青表示:“我们不是英国人,而是中国人,因此就存在学习成本。”他为自己公司创造的“小英国”感到自豪,但他承认:“我不能保证,这一定是一个在经济上非常成功的项目。”

鉴于上海的殖民历史,这种开发欧式项目的新浪潮,遭到了一些讽刺。在外国列强于19世纪中期占领这座城市后,它们建造的建筑与现在郊区的那些没什么区别。在原法租界的道路两旁,仍然梧桐成荫,雅致的公寓与人们在巴黎见到的那些并无二致;而在上海的其它地方,还留有都铎公馆式的大型别墅,市中心还有一座根据歌特式德国城堡结构建造的宾馆。

在共产党1949年收复上海后——当时解放军准备进攻罗店,即现在北欧新镇的所在地——他们试图抹去这座城市中浓厚的欧洲资产阶级味道。作为一种象征姿态,外国租界富丽堂皇建筑物中的居民被驱逐出去,取而代之的是农民和士兵。相反,今天上海周边拔地而起的西式小区,是获得政府批准的——这一信号表明:如今在中国共产党内部活跃着不同的想法。

这并不意味着泰晤士小镇等项目没有遭到强烈批评。例如,反对者认为,建造如此多的仿欧建筑,正将上海变成一系列小型的迪斯尼乐园。“在过去几年中,出现了一种滑稽现象:开发商在不断建造欧式建筑。中国人使用这些名字和风格是很滑稽的。”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教授阮仪三表示,“中国人需要自己的风格。”阮仪三还是中国保护文化遗产游说团体的主要成员。

有些人还质疑,这些卫星城能否在上海周边创造出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城市圈,将市中心和较偏远的城区联系起来。他们认为,这些高档居住区太孤立、太造作,很难建立起这样一种联系。

交通是个大问题。尽管松江按计划将于2007或2008年开通轻轨,而且预计在2009年之前,一条新地铁线也将在距北欧新镇一公里处设置停靠站,但这些社区都未与上海公共交通网络相连,这意味着在市区内工作的居民都要长途通勤。从罗店到市中心,非高峰时段需要1个小时,其中一些道路路况很差,泰晤士小镇甚至更远。安亭距市区也有很长的车程,尽管附近的经济更为活跃,能提供一些离家近的工作机会,但一些住户已经在抱怨了。

尽管如此,许多热衷于此的中国人显然还是被这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小区吸引,他们认为这些小区在某种程度上比传统的中国建筑更为精致。在泰晤士小镇的绿地上,一对正在拍结婚照、第二天就要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们希望我们的结婚照有一个特别的背景,这里十分理想。”即将成为新娘的张玲(音译)说,“结婚仪式上我未婚夫会穿苏格兰方格呢短裙。”她身着长长的白色婚纱,腰间点缀着一条红黑相间的格子呢腰带。预计泰晤士小镇的哥特式教堂,将举行很多婚礼。开发商的宣传册上说:“我们正在建造一个神圣的婚礼区。”

同日,一群来自中国西南云南省的游客,在路过时临时停了下来。一位游客解释说:“我们觉得这里真的很美,就要求司机停下来,让我们转一转,拍些照片。”

这些开发项目将依然仅仅能吸引外地游客的好奇心,还是能成为真正的繁荣社区,仍须拭目以待。
 
Wednesday, February 07, 2007
  今天的日本,10年後的台灣 -不老革命
遠見雜誌 作者:企劃/楊瑪利、黃漢華、林孟儀 攝影:陳應欽 2007.2 /不老革命


越洋直擊/日本人口減少的新時代

「如果以1996年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為基準的話,到2100年時,日本人口會從1億2000多萬

降低至4900萬;3000年時將剩下500人;再到3500年時,將僅存1人。」——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


棘手!人口蕭條更令人恐慌


從2002年來,日本經濟逐漸復甦;二次大戰後最年輕的51歲新科總理安倍晉三,自去年9月上台以來,也展現出新活力……。

但其實這一年多來,日本社會一直有個潛在的深層隱憂,揮之不去。

而同樣的隱憂在約十年後,也將襲擊台灣。


現象〉50年少3000萬人,老年比例達四成

就在2005年聖誕節前夕,街頭巷尾聖誕歌響個不停,1億2000多萬個日本人正在規劃一整年最重要的跨年長假該如何度過時,12月22日晚間電視新聞裡,厚生勞動省宣布:從2005年起,日本正式變成一個人口減少的國家;該年度人口減少近2萬人。

最讓日本人恐慌的是,厚生省試算,到2055年,日本人口將剩下不到9000萬人,比現在減少約3000多萬,而且老化程度將超過40%,到那時候每迎面走過來的十個日本人,就有四個是65歲以上的高齡者。

這個消息對目前65歲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近20%、高齡人口總數近2600萬人,老人總數已比台灣總人口數還要多的日本而言,無異雪上加霜。

老化、少子、再加上人口逐漸凋零減少,日本的未來該怎麼辦?

12月22日晚上看到新聞時,住在東京的安福清子,跟許多日本市井小民一樣不禁深皺眉頭。60歲的她當年一結婚就生小孩,但現在 她的長子結婚都四年了,還不想生小孩;小兒子更遲遲不婚。「人口減少是大家不婚、不生小孩造成的,我家也是這樣,我都懷疑能不能抱到孫子!」安福清子感 歎。


隱憂〉勞動力下降、經濟體衰退、政府破產


退休後離開日本、定居台灣花蓮的64歲丸山忠夫,回憶一年前透過衛星電視看到這個新聞時,臉上立即失去了笑容。還在領日本老人年金的他,第一個反應是,「年輕人愈來愈少,沒有人繳稅,我的年金恐怕也會愈來愈少,日子難過囉!」

第二天日本各大報紙,《讀賣新聞》《日經新聞》《產經新聞》《每日新聞》等都以頭條報導這個日本最新、最棘手的頭痛問題。NHK、TBS等重要電視台也紛紛邀請人口專家預測20年後的日本。

2006年新總理安倍晉三就職時,企業界對他的建言也大多與人口、老化減少有關。

「人民可能被過去兩年的經濟成長矇蔽了,以為日本已經走出蕭條,事實上日本需要創造一個新的經濟體制,否則無法持續成長。我們應該開放移民到日本來,」前新力(SONY)執行長出井伸之說。

「目前日本人最深層的憂慮,就是無法過有品質的退休生活。政府赤字、預算不足的退休年金都需要改革,」美林証券東京首席經濟學家柯爾(Jasper Koll)說。


革命!舉「日」參與的人口加法

自從人口減少的訊息發布後,一年多來,日本政府、企業到民間組織、以及一般個人,幾乎「全民總動員」地積極抗老,一場「人口的加法革命」正在日本各個角落蔓延開來。


凝共識〉政壇、企業、媒體、社團總動員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近幾年積極推動台灣與日本科技交流,每年至少訪問日本四次,他的感受是,「我每次去,看他們的報紙、電視,跟日本企業領導人談,幾乎每天都在灌輸這件事情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發展,整個社會對這件事情是有共識的,一直不斷提出新的對策。」

蕭萬長觀察,日本職場向來重男輕女,但為了因應人口及勞動力減少的新時代,也開始推動兩性工作平權,甚至在公司內附設托兒所,希望吸引女性就業。「日本企業過去是多麼的嚴肅,哪來這樣的溫情主義?但是現在也不得不,」蕭萬長笑說。


台灣老人比例今年將超過10%,再過十年左右,也將邁向人口減少的新時代。「跟日本比起來,台灣的警覺性與積極性都不夠,」蕭萬長說。

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也觀察到,日本政府非常積極想要克服老化、少子危機,2003年甚至在內閣府總理下增設「少子化擔當大臣」一職。

而這一年來報紙頭條常常都是少子、老化、人口減少的相關報導,日本把這個問題幾乎當成國家的頭條大事在處理。

有一次一則新聞,還讓許世楷深深感動。由於日本街頭上看得到的孕婦、小孩比以往少很多,公園裡曬太陽的老人已經超過嬉戲的兒童,有一次一位老人家竟然對公園裡玩耍的小孩子敬禮,說「謝謝你,謝謝你來到這個世界。」那報導不知讓多少日本人欷噓。


擬對策〉從抗老術、催生令開始著手

嚴格說起來,日本人從1990年代初期,就已經在抗老了。只是儘管步步為營,人口減少仍然比厚生省原先預期的2007年,還要早兩年發生。

過去十幾年來,日本就一直被全世界公認是人口老化最快速的國家。一來因為戰後生活條件大幅改善,日本平均每人壽命延長到80多歲,堪稱世界最長壽的國家;但同時,子女出生率卻又快速下降。

1947年~1949年的戰後嬰兒潮,日本一個婦女生育4.32個小孩;1990年前後,已經下降到1.54個;到1996年只剩1.41個;直到2005年底再下探到1.26個。

老人長壽加上生育減少,問題愈來愈嚴重,「對於老人我們不能說減少就能減少,不但不能統統抓去消滅,還要好好安養他們,」一位日本政府官員開玩笑地說,因此應付人口問題只剩下鼓勵婦女生育了。

從1994年開始,日本老人人口已占總人口14%。勞動厚生省便推出第一代鼓勵生育計畫。至今十幾年來,日本政府對於老化少子政 策,可說一波接一波,愈來愈猛,牽涉的層面也愈來愈廣。從鼓勵生育,延伸到勞動政策、老人安養、老人介護(照護)保險,甚至正熱絡討論該不該開放移民。


拉抬生兒意願,厚生勞動省推「天使計畫」

在鼓勵生育方面,十幾年來日本政府不斷加碼,希望年輕人可以無憂無慮的多多生小孩。

1994年,厚生勞動省推出的第一代「天使計畫」,著重在增加便宜而方便的幼兒托育體系,讓年輕夫婦安心生小孩。十年來日本全國約增加了50萬個托兒設施名額,但是出生率依舊下降。

到了1999年,天使計畫再加碼為「新天使計畫」。除了強化托兒所等設施外,同時以政府的力量鼓勵日本人追求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因為日本上班族工作時間都太長了,沒有家庭生活,男生平均每天帶小孩時間只有48分鐘、做家事時間只有25分鐘,沒有幫手,讓太太們也都不想生小孩,」內閣府少子化擔當參事官補佐田中茂樹,翻開人口白皮書的統計表笑著說。

為了鼓勵工作與生活平衡,厚生省在1998年設立了日本企業重視的「家庭友善獎」(Family Friendly Award),讓員工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

政府對育嬰假與福利也是愈來愈高。

原本日本已經有法令規定,女性生育時,可向企業請一年育嬰假,但是沒有薪水。1994年推動天使計畫時,改為可領1∕4薪水;到2001年再加碼為可領40%薪水;今年10月起,甚至要再提高到50%。

「50%還是不高啦,瑞典婦女生小孩,可以在家一年領七成到八成的薪水,歐洲做的比日本多太多了,」田中茂樹說。


加碼育兒資金,政府1.7兆支援準爸媽

2003年,政府再通過「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在內閣府直接成立少子化部門,甚至後來增設少子化大臣一職,再次加碼鼓勵生育相關措施。

今年初《遠見》記者訪問日本,內閣府正計畫從4月起,正式啟動預算高達1.7兆日圓(約5100億台幣)的鼓勵生育計畫。

「像這麼大的預算還沒有見過,」官員田中茂樹說。新計畫將從婦女懷孕開始,到產檢、生產、托兒、養育、小孩求學等,政府將全面介入補助。

最大的一筆費用將是,新生兒及未滿兩歲的幼童,每個月政府會發給父母5000日圓的育兒金,第三胎將發1萬日圓,直到小孩滿12歲為止。

又如孕婦產檢,以前有兩次免費,現在增加到至少四次。而生產時的政府補助金將可達35萬日圓。

現在的日本可說是「求子若渴」。在1月12日的《日經新聞》頭條,報導政府正希望全國各地的商家,提供父母親享有購物折扣,全國各地響應的商家已經超過1萬個。

在各種誘因刺激下,2006年底日本出生率首見提升,新生兒比2005年增加2萬多個,「但是這會不會只是一時現象,我們還要再努力,」媒體透露日本政府的戒慎恐懼。


轉型!加與減後的日本新貌

鼓勵生育是日本抗老的最重要措施,但是隨著老化而來的各種問題,日本也是亦步亦趨在因應中。

例如,面對逐漸增加的老人,原本一直由稅收支應的老人福利,政府逐漸負擔不了。因此,1997年起日本積極參考國外作法,在2001年推動介護保險制度。

凡40歲以上,日本人都必須每月繳交費用,到年老有介護需求時即由政府支付一半以上的費用。

另外,人口減少還有一項深層的隱憂是,未來日本的工作人口也將大幅減少。


加人力〉300萬勞動力人口,迎戰團塊退休潮

日本第三大廣告公司ADK研發本部,近幾年來,一直深入專研老化議題如何影響民眾。ADK情報開發局長中川浩一拿出數據指 出,在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7到1949年出生的人被稱為團塊世代,共有806萬人。若再加上前後兩年出生的廣義團塊世代,就超過1000萬 人,「這群人是目前日本最有錢、最有經驗的一群人,」中川浩一說。

然而這1000萬、占日本勞動人口超過1∕10的企業精英,從今年起邁向60歲,陸續集體退休,對日本產業競爭力將帶來何種衝擊?

1月初的《日經新聞》,頭版頭條的標題寫著:「2007問題」。

台灣恩益禧(NEC)公司總經理垣村真一就說,「2007問題」已經成為日本的專有名詞,代表團塊世代將從2007年集體退休,對日本很多公司的營運都將造成衝擊。

針對勞動力將不足問題,厚生勞動省也從去年開始擬定方案。據厚生省統計,到2015年時,日本勞動人口將減少405萬人,政府計畫從三方面下工夫,搶救至少300萬勞動力人口。

一是從目前高達200萬人、34歲以下的日本飛特族(Freeter;自由打工族)中,拉回至少80萬人變成全職員工;二是讓家庭婦女增加就業,找回130萬名勞動人口;三是讓日本老人可以再就業,目標約50萬人。

「這樣加起來,十年後只會少100萬人,至少不會短缺400萬名勞動力。其實很多人都想就業,政府都可協助,」厚生勞動省事務官足立匡志指出。


減束縛〉挑戰單純血統傳統,廣納外來人才

因應老化,政府除了全面總動員外,這個問題也正挑戰日本傳統的價值觀。

一直以來,日本非常堅持「單純血統」。中經院董事長蕭萬長就記得,越戰期間有很多越南難民逃出尋求庇護,像美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國都願意接收難民,但日本人卻只願意出錢協助,不願意收容難民。

直到今日,日本不僅尚未開放藍領外勞,也少見白領外國精英。台灣都已經成立移民署了,但是,日本這個先進國家根本沒有這樣的部 門,「從大學教授到企業主管,只能零星看到幾個外國人,99%都是日本人,」專研人口問題、以《人口減少經濟時代》一書成為日本經濟類暢銷書作家的政策研 究大學院大學教授松谷明彥說,這是日本根深蒂固的民族性。

但是包括松谷明彥、前新力執行長出井伸之等日本有識之士,愈來愈多人在挑戰這個觀念。

「鼓勵生育效果終究有限,再怎麼提升婦女生育率,從1.26回升到1.45就達上限了吧!但是日本可生育的婦女總數是快速在下降 的啊,」松谷明彥從電腦裡找出數字支持他的論點——2000年時,日本25歲到39歲可生育婦女共1274萬人;今年剩下1194萬;再到2030年將剩 下789萬。

「30年後,母體減少了500萬,人口減少是注定的啦,」松谷明彥認為政府除了鼓勵生育,更應該啟動優秀人才的移民政策,才是解決之道。

其實,過去十幾年來,日本的外國移民,已經悄悄在增加中。

三個月前美國《Newsweek》就以「這就是新日本」為標題,報導日本新移民面貌。報導指出,過去15年內日本外國人從88萬 6000人,已經增加到200萬人,占總人口的1.7%。許多勞工是企業專案申請進來了,例如豐田汽車愛之廠區就引進5000位日本籍巴西後裔,彌補勞動 力不足。

不過日本的外國人比例跟許多先進歐美國家比起來仍偏低。例如加拿大外國人占17.4%,美國10.4%,德國8.7%等,因此許多人希望更開放才對。


第三年紀價值觀,讓老人愈活愈年輕

老化危機,讓整個社會出現了總人口數超過2000萬、3000萬的長壽老人,這個事實也讓愈來日本人倡導新的人生價值觀。

開設企管顧問公司ODS、今年70多歲的山口峻宏就是知名的思想創新者。30年前他將「life style」(生活型態)的觀念第一次引進日本,十幾年後全日本人都知道這個詞的意義。

十幾年前當他自己也要邁向老年時,他自創「第三年紀」(The Third Age)來統稱退休高齡者。

在訪談中他反問記者,「中文有什麼更好的詞來形容老人嗎?」山口峻宏覺得,傳統使用的高齡者、老人、銀髮族這些字眼,都有負面涵義,因此他才要創一個更貼切的詞。

所謂第三年紀是指,人生的第一階段是被別人撫養與栽培;第二階段是要去貢獻給家庭與社會;到了第三階段:退休之後,就應該為自己而活。

自從創了第三年紀後,山口峻宏積極在日本社會推廣他的想法,鼓勵老人要自己過得好。他尤其建議一生只會工作的日本男人,退休之後應該學學日本女人,享受精緻的文化生活:美食、旅行、聽歌、票戲。


今天的日本,十年後的台灣

對於日本各企業摩拳擦掌欲爭取的老人商機,山口峻宏認為,文化產品的商機,應該會高過文明產品。因為這類產品大家都有了,但是文化產品,對日本退休男性來說,需求相當可觀。

像山口宏峻這樣鼓吹新生活價值觀的日本人,也愈來愈多。

儘管日本不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減少的國家,在1992年時,俄羅斯已經宣布人口正逐漸減少。但是日本絕對是全世界第一個同時面對快速老化、少子化與人口減少的國家。如何因應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與學習的焦點。

台灣會不會是繼日本之後,第二個面臨同樣問題的國家?

答案是極有可能,因為台灣的老化速度其實不下於日本。

2006年台灣婦女生育率只有1.12,比日本還要低(。預計台灣老人人口占比從10%到20%只需花20年時間,不僅比日本的21年還要快,更遠超過法國、瑞典、英美等先進國家。而且,預計約十年後,台灣也將進入人口減少的國家。

從今天的日本,看到十年後的台灣。但是日本從政府、企業、到個人,上上下下無時無刻在討論對策的氛圍,台灣卻還沒有。

台灣是不是也該趕快啟動人口的加法革命?
 
Tuesday, February 06, 2007
  London ‘most dangerous capital in EU’

By Sarah Laitner in Brussels
Published: February 5 2007

London is the most dangerous capital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 which to live, a survey of crime in the EU has found.

More than three in 10 respondents had been a victim either of theft or assault in the city during 2004,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Lisbon emerged as the safest EU capital, with 10 per cent of people affected by crime.

The rising affluence of some London residents was a reason for the city’s increasing crime levels, according to one of the report’s authors.

The survey, conducted by a consortium including Gallup and UN agency Unicri, asked 1,200 citizens in each country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of crime, rather than using official police data.

Its authors acknowledged the figures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varied widely from the numbers of crimes recorded by police.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18 of the EU’s 25 countries, London was more dangerous than Istanbul or New York.

The UK, Ireland, the Netherlands and Denmark were the leading crime hotspots. However, levels of “common crime” such as vehicle theft, burglary and assault, continue to fall across the EU.

Fifteen per cent of European citizens were a victim of common crime in 2004, against 21 per cent in 1995, the study found. Yet three in 10 Europeans did not feel safe on the streets.

Crime in the UK overall was decreasing from 1995, but not as fast as in the rest of the EU. Britain was the most burgled country in the EU, although it had more burglar alarms than any country except Ireland.

The report covered 15 “old” EU countries, as well as newer members Poland, Hungary and Estonia.

 
  South Korea tries to clip wins of the chaebol

By Anna Fifield in Seoul
Published: February 4 2007

In the 1960s and 1970s, South Korea’s chaebol propelled the country’s explosive growth, helping to transform it from one of the world’s poorest countries into an Asian tiger.

Now, South Korea is the world’s 10th largest economy yet the family-run conglomerates have become what some see as untameable beasts in need of reining in.

“The chaebol have become too powerful,” argues Kwon Oh-seung, the chairman of the Korean Fair Trade Commission and the anti-trust regulator leading the charge to stop what he sees as the conglomerates’ distortion of the Korean economy.

But rather than pursue a crackdown on the chaebol, South Korea’s government is pushing a plan to ease the regulations that govern the conglomerates and the often tangled shareholding structures via which their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control vast industrial empires, often with formal shareholdings of 5 per cent of less.

The National Assembly is due this month to consider a change that would see the number of companies subject to cross-shareholding restrictions fall from 343 units of 24 chaebol to just 24 companies belonging to seven groups.

Under the current regulations, chaebol affiliates with assets of more than Won2,000bn ($2.14bn, €1.65bn, £1.09bn) belonging to groups with assets of more than Won6,000bn are prohibited from holding more than 25 per cent of shares in an affiliated company.

Under the proposed revision, only chaebol with assets of more than Won10,000bn will be affected. Furthermore, the cross-shareholding limit will be relaxed to allow companies to hold up to 40 per cent in affiliates.

The finance ministry says the move is intended to encourage corporate investment, which is forecast to slow sharply because of economic uncertainties caused by the strong won and December’s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e view is backed by industry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Federation of Korean Industries, the country’s 30 largest business groups expect to invest Won52,000bn this year, only 0.6 per cent more than in 2006.

The finance ministry argues that any efforts to tame the chaebol would potentially hobble an already slowing economy. Indeed, within South Korea there is a fear that the country’s GDP would not grow without the chaebol.

But Mr Kwon, whose efforts to push through stricter cross-shareholding limits have been stymied by the government, argues the new rules will simply help distort the Korean economy further. Mr Kwon says the current limits can already see affiliates control 40-45 per cent of a chaebol company while owners technically hold just 5 per cent.

“The affiliates of large business groups can survive even if they are not competitive,” he says. “I wanted to make the market function properly so that all those who make quality goods can survive in the market.”

Many analysts say it is time for Korea to wean itself off its dependence on both the chaebol and on manufacturing, for it to start developing the service sector, and to allow small and medium size enterprises – which employ 80 per cent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 to grow.

The huge size of the chaebol is being called into question, especially as Samsung and Hyundai Motor prepare to install third-generation chairmen, a process aided by complex webs of cross-shareholdings.

Mr Kwon argues that in Korea “power is concentrated in too few hands”, singling out Samsung, Hyundai Motor, Hyundai Group, LG, SK and Doosan as the main offenders.

Samsung, the biggest chaebol, now has more than 60 affiliated companies – ranging from hotels and a securities trader to shipbuilding and petrochemicals – and accounts for almost a quarter of the Korean stock market’s capitalisation and more than 20 per cent of total exports.

“When I compare Korea with other countries, like the US, the UK, Germany,– I see that large business groups here have the power to hamper the functioning of markets so I am very concerned,” Mr Kwon says.

The chaebol have vehemently resisted attempts to curb their power. Lee Seung-chol of the FKI chaebol club argues that the restrictions on large business that the FTC wants to pursue are simply “wrong”.

“Even though big companies dominate the domestic market they don’t dominate international markets. In a global, open economy, market share does not equate to market power,” he says.

But analysts see logic in Mr Kwon’s calls for stricter monitoring. “The resources that the chaebol can deploy are massive compared with their potential competitors,” says Hank Morris, a business consultant in Seoul. “So it makes sense for the government to play referee and be on the look-out for dirty tricks.”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