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Sunday, November 13, 2011
  日本加入TPP对中国的影响
2011年11月09日
日本亚太政经调研中心理事长 蔡成平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目前,要不要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已成为日本国内讨论最热的话题。

当下的日本正处于战略分歧点上。预计野田佳彦首相将在11月12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开幕时表明加入TPP的意向,但在此事上,日本国内舆论存在严重对立。

日本若加入TPP,美日GDP总量将占TPP加盟国GDP规模的91%,TPP将成为事实上的“美日自由贸易协定(FTA)”。这不仅将左右日本未来的政治经济方向,还将影响东亚地域统合,打乱中国的东亚战略。

对于是否加入TPP,严重对立的日本政界出现再次重组的趋向。10月25日,日本全国农协向众参两院提交反对加入TPP请愿,签名支持的国会议员多达356名,其中201名自民党众参议员中166人署名,408名民主党众参议员中124人署名。在执政的民主党内,野田佳彦、前原诚司、菅直人、仙谷由人等人极力推进,而鸠山由纪夫、渡边恒三、原口一博等则明确反对。自民党内的河野太郎、中川秀直等赞成,而森喜朗、大岛理森、町村信孝等则公开反对。其他政党中,除“大家的党”外,公明党、共产党、社民党等都公开反对。

内阁省厅也多“屁股决定脑袋”,缺乏大局观,多以部门利益为重。如日本内阁府试算认为,若签署TPP,10年内日本GDP将增加2.4-3.2万亿日元,农林水产省则认为将损失约11.6万亿日元,且将导致约340万人失业;经产省则认为,日本若不参加TPP,韩国一旦同美、中或欧盟签署FTA协议,日本 GDP将损失10.5万亿,失业人口增加81.2万。

被誉为“财界首相”的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认为,“不加入TPP,日本将沦为世界的‘孤儿’。”竹中平藏、高桥洋一及大川良文等亲美派学者也力主签署 TPP。全国农协会长茂木守则发起了全国性的抵制TPP运动,日本医师会警告“加入TPP,日本的医疗将被卷入‘市场原理主义’,按收入分配医疗资源,最终将导致‘全民皆保险’体系的崩溃。”斋藤环、中野刚志、藤井聪、三桥贵明等学者认为“加入TPP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

但事实上,日本是否加入TPP的背后,是中美两大国的较量。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随着欧美地区经济状况的恶化,中国需将重心调整到扩大内需和寻求多样化的外部市场上,尤其是对推动中日韩缔结FTA情有独钟。

中日韩三国的GDP规模约占世界GDP的20%,东亚GDP的70%,但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区域内高达40-70%的贸易依存度相比,东亚三国的贸易依存度只有约25%,特别是中国对日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度从2005年的21%下降至2011年的16%。东北亚区域内贸易的潜能巨大,尤其是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中国欲实现产业升级,与日本的合作将必不可缺。

日本对签署中日韩FTA态度消极,讨论停留在计算利益得失层面。而中国的崛起让世界充满了不安,周边各国对一个政治体制及价值观均不同的“异样大国”心怀戒备。中国的FTA战略除了谋求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确保资源供给等利益考虑外,更多的是对政治及外交利益的考量,即通过加强经济纽带,缓和“中国威胁论”、抑制“台独”倾向、改善周边环境。这与鸠山由纪夫提倡的“东亚共同体”及韩国主张的“Asia Community”如出一辙。

但是,如果原本就对缔结中日韩FTA不热心的日本签署了 TPP,中国的东亚战略就将陷入被动局面。美国积极推动TPP,除了要分享亚洲高速经济增长外,更看重的是掌握亚太区域统合的主导权。作为东亚势力的“平衡者”,美国担心各国过度依存中国。凭借TPP实现“重回亚洲”,与日本及东盟结为一体,是美国的战略重心所在。美国在推进NAFTA交涉时,受国会、工会、非政府组织等施压,曾制定了严格的劳动标准和环境标准,迫使加盟国推进“自由化”改革。在TPP问题上,美国也设置了中国难以“达标”的苛刻标准,这将让中国陷入战略被动局面。

为此,中国必须考虑向周边各国“分散风险”,充分利用自身巨大的市场优势,继续推进中日韩FTA及“东盟+3”等东亚战略;同时,应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尽快转换为内需主导的经济模式,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否则,在“内忧”与“外患”之下,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存在风险。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为松下政经塾素志研修项目唯一的中国人成员,对日本政商界做过大量的采访取材,新著有《优衣库与柳井正》等,微博为http://www.weibo.com/cpcai)

本文编辑刘波bo.liu@ftchinese.com

Label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