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Wednesday, August 09, 2006
  Google网上淘金
商业周刊中文版

随着Google的市值一路飙升、聚敛的财富足可敌国,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在改变着科技产业的行为模式。但它何时才会开始大规模业务扩张呢?

在线搜索巨头Google公司的股价在2005年11月17日冲破每股400美元的高点后,一个新的金融星系已在世人面前呼之欲出。Google的市值达到了1200亿美元,两倍于紧追其后的竞争对手雅虎公司,如今对于为数众多的机构和中介公司来说,Google所带来的巨大潜在商机犹如地心引力一样令其无法抗拒。Google股票的市盈率达到70倍,是最有价值的交易通货之一。公司如日中天的发展势头吸引了大批企业家、风险投资人以及投资银行家,他们对 Google趋之若鹜,纷纷希望通过提供新服务、出售创业公司或推介新战略来与之达成交易,借此从中分得一杯羹。

Google效应已经影响到硅谷的风险投资人和创业公司之间颇为微妙的平衡关系。目前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人把精力放在四处寻求那些能够填补Google投资组合缺口的技术和服务上,而不是着眼于扶植创业公司并使其尽快上市。他们往往对偌大的市场置若罔闻,而一味将目标锁定在Google上,希望将其作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这一现象也令这些创业者倍感压力。《PE Week Wire》是风险投资圈内的权威杂志,其编辑丹尼尔·普里麦克说:“很多企业家把目光投向风险资金,最终目标是希望被Google收购。这和5年前的上市热潮相比可谓是180度的大转弯;现在Google的地位堪与当年的纳斯达克相媲美。”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干脆绕过风险资金,希望直接将自己出售给 Google。

Google效应的影响力也波及到了华尔街,虽然势头不强,但威力不容小觑。从诸如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之类的巨头到类似艾伦公司(Allen & Co.)这样的中等规模银行,各种类型的投资银行派出的说客把Google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Mountain View)总部的门槛都踏破了,它们意在博得公司高管的垂青并借此推销自己的兼并、收购、融资和战略建议。此外,一些小银行也企盼沾上Google的光,与为数不少的借着Google而身价陡升的网络新贵签约。

困扰这个星系联盟的一大桎梏是:目前Google尚无意与别人进行大宗交易。虽然它有段时间曾对网络电话巨头Skype科技公司(Skype Technologies)颇感兴趣,但还是被eBay公司在2005年9月提出的26亿美元最终报价吓退了脚步。实际上截至目前,Google最大的一笔交易是在2003年斥资1.02亿美元收购在线广告新贵Applied Semantics 公司。迄今为止,Google对大笔交易并不感兴趣。波士顿兼并与收购事务所Revolution Partners的总经理罗德·兰根哈根说:“蜂拥而至的人都快挤破门了,但Google目前还只能算是一个潜在的大买家。”位于纽约的投资银行 Jefferies Broadview的技术银行家亚历克·埃利森补充说:“并购目前还不是它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在兼并方面的无所作为可能会使Google面临巨大风险,其资产神话终会代替过眼黄花。在这个问题上,雅虎和Double click公司就是前车之鉴。1999年,与Google实力最为相近的上市公司雅虎曾拥有1150亿美元的市值,但它却放弃了收购eBay的机会。如今,雅虎的市值已缩水近半,落在了eBay之后。网络在线广告巨头Doubleclick公司在1999年鼎盛时期的市值达到了140亿美元,但它却裹足不前,并最终于2005年4月以区区10亿美元的价格被一家私人股权投资公司收购。

当然Google也不能只因为这些因素就出手进行大笔收购交易,大规模的购并对于它来说确也存在隐忧。就连华尔街对Google前景最为看好的Piper Jaffray公司的网络分析师萨法·拉什特奇也说:“要是Google收购美国在线或eBay公司的话,其股票势必会受到影响。”Google公司企业发展主管戴维·德拉蒙德说:“我们不会仅仅为了圈钱来寻求并购机会。”

尽管如此,事实却证明大规模购并的诱惑的确让人难以抗拒,尤其在Google的战略地位受到威胁时更是如此。2005年12月20日,Google和时代华纳旗下子公司美国在线共同宣布,前者将斥资10亿美元收购后者5%的股份,此举标志着微软在这场角逐中彻底败北。对Google来说,与美国在线的业务是笔大生意,在2005年上半年占其26亿美元收入的11%,而Google更加看重的也许是可以通过美国在线获得诸如时代公司和有线频道HBO等姊妹公司的大量网络内容。

与美国在线的联姻将把Google带入到一个未知的领域。一些分析师估计美国在线的业务价值200亿美元,其中包括令人垂涎已久的、价值120亿美元的门户和搜索业务。这个搜索业巨头通过扩大合作的方式不用费吹灰之力便能成为大赢家。

当Google在一年多前首次出售其股票时,这种战略的不可预见性在其企划书的隐晦声明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公司创始人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说:“从长远看,我们会将资金投向那些可能带来10亿美元进账的项目,只要成功的几率能够达到10%。他们进而补充说:“如果我们在一些看上去风险很大或是未知的领域押上些小赌注的话,不要大惊小怪。随着风险报酬率的提高,我们也会考虑一些通常不会接触的领域,尤其当初始投资额较小的时候。”这席话给人以很大希望,但对未来的合伙人和生意伙伴而言仍是迷雾重重。

蓝筹股投资银行的高管们习惯于养尊处优,而Google却不会自动给予它们这种待遇。高盛公司的遭遇便是明证,在布林和佩奇察觉到这家公司在交易时私下游说Google最大的风险投资商以谋求更大的股份后,就果断地将高盛公司从管理Google首次公开募股的精英团队中踢出局了。这家投资银行从此陷入泥潭苦苦挣扎。高盛公司对此缄口不言。

“粉墨登场”

实际上,自从布林和佩奇于1998年合作创建公司之时起,他们就对华尔街的做法极为不满。他们旗帜鲜明地宣称,Google将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和价值观来运作。他们在2004年8月发布的首次公开募股文件更像是一个宣言,而不是通常那种千篇一律的财务样本。通过把首次公募活动策划成一场改进版的荷兰式拍卖,他们对华尔街传统的“相信我们可以解决一切”的做事方式嗤之以鼻。

然而,许多银行家都坚信,尽管Google公司惜钱如命,但只要挤进以Google为核心的天地里,财源就会滚滚而来。“这是由投资银行引发的一轮淘金热,”Perseus公司的鲍德温作此评论,他大声念着企划书,并用手指点着统计图表上广告和媒体业数据的跃变。那些趋势变化可能是由Google主导的,但它们却预示着整个媒体业一些根本性的结构巨变。对于精明的投资者和交易人而言,无限商机就孕育在那些混沌之中。

2004年美国广告支出总额约为3000亿至4000亿美元。其中网络在线广告的支出只有100亿美元,甚至不及黄页广告业务的投入。相比之下,报纸和直销电话广告市场总额分别是其5到9倍之多。然而,据福里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称,美国家庭平均上网的时间占他们在各种媒体时间的30%,而互联网广告花费仅占全部广告花费的5%。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多长时间了。据美国互动广告局(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和普华永道公司称,在最近一个季度,在线广告收入上涨了34%,2005年总收入可望增长25%,至少达到120亿美元;相比之下,报纸的广告收入2005年只增长了不到3%。鲍德温说,Perseus公司签下了6个门户及电子市场的交易,将继Google之后受益于收入的重新分配,并将于 2005年完成至少30单生意,是上年的两倍。

Google自己的银行家们已经注意到了公司1200亿市值所蕴含的商机。代理Google的艾伦公司的银行家昆西·史密斯说:“毫无疑问,很多公司在借着Google大发其财。”他以Advertising.com公司为例,指出这家电子市场客户有40%的收入来自Google。在艾伦公司的帮助下,该公司于2004年6月以4.3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在线。在2005年9月16日Google价值42亿美元的二级股票发行会上,Google另一家主要银行的主管向感兴趣的机构股东们进行陈述时敲定的网上在线广告市场份额的数字是5%。“我告诉他们:‘哦,我的上帝,我们刚刚才粉墨登场。以后广告业的变化将会惊天动地。’”

在硅谷生物链上,第一个对Google的走势予以高度关注的是风险投资商,他们的命运现在和Google紧紧连在了一起。对于风险投资商来说目前的处境很尴尬,他们对Google的感情很复杂,既不屑又嫉妒。那些称之为Google人的,在硅谷这家来钱最快的公司里工作,他们当中很多人得益于公司市值的飙升而挣得个盆满钵溢。公司有免费自助餐厅,是由Google以前的厨师创办的,这位身价百万的厨师曾为Grateful Dead乐队的杰里·加西亚工作过。Google公司还有排球、足球、滚轴溜冰等设施,锻炼之后,Google人可以在餐厅用餐或享受现场按摩。年轻的 Google人过分看重这些福利待遇让那些阅历丰富的风险投资商们困惑不已。其中有人咕哝道:“要是我再听到一个蠢货抱怨他的煎蛋卷,说他厌倦那些精选的物件,我会……我也不知道会怎样。”

当然,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倒是风险投资商们觉察出了Google人的傲慢自大和目中无人。毕竟,风险资本家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姑且不论他们从中赚取的巨额利润,正是他们挑选、支持、培育并资助了从eBay到思科乃至Google本身这些大名鼎鼎的网络技术公司。而Google对他们就如同买主对卖主一样居高临下。

即插即用式收购

风险投资商们诟病Google的其他理由是:它目前已成为硅谷风险投资商的一个竞争对手。Google凭借雄厚财力,在与风险投资商竞争时,可以轻易出高价抢先签下创业公司。企业家们会因此而放弃风险投资商的帮助,转而凭借自身力量艰苦创业,同时将获益的希望寄托于Google的收购。例如,Google 直接从创始人手里买下了博客托管服务网站Blogger.com专有的Pyra实验室和无线玩家Android公司。据了解这桩交易内情的人说,下注收购 Android公司主要是为公司网罗形形色色的人才,包括之前创立了手机制造企业Danger 公司的工程师奇才安迪·鲁宾。有消息称,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的佩奇加快了这起并购的步伐。

的确,Google非常乐意收购那些尚未启动销售和市场战略的创业公司,并把那些完全专注于技术的公司看成是更好的培养对象。它更愿意选择收购规模较小的本地技术团队,把它安插到总部下面简单易行。例如2004年,Google以未知金额抢购了Keyhole公司,这是一家紧邻山景城的数字地图公司。其技术团队继续从事研发,在6个月内,Keyhole公司为Google著名的地图工具提供了卫星技术。而另一方面,Google则放弃了大量的外地收购,很大原因是出于对整合的担心。

Google正在为企业家们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硅谷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U. S. Venture Partners的巴里斯·卡拉多甘如此评论道。卡拉多甘说他正密切关注着一群正在研发在线广告高级专业工具的企业家们,这些人希望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项技术卖给Google。他哀叹道:“以前,你需要风险投资商的帮助。现在你只需10万美元就可以创建一个基于Linux的数据系统,不用风险资金也能长期维持下去。”

Google内部职员的境遇未必强于公司外的专业精英。几位内部人士指出,公司的等级制度森严,在这里商务人员就是二等公民,而代码研发工程师则高人一等。他们坚称最终将证明这将严重制约Google未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他们认为企业研发团队工作效率低下,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比销售人员和交易人更具影响力。

在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一位应聘Google的银行家也给出了相同的结论。他指出:“他们缺乏专注精神,并对商务人员存有偏见。他们的交易战略满天飞,并且一味抱着‘如果有机会,就会紧盯不放’的态度。”这位最终没能如愿上岗的应聘者是华尔街的技术并购专家,他试图转投Google门下是为了变换一个工作环境,体验一种更加宽松的生活方式。他把整个应聘经历形容为“混乱、官僚和僵化”。9个多月的翻来覆去和无数次的长途旅行令他筋疲力尽,就在快要瓜熟蒂落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测验搅乱了一切。公司研发团队突然打断计划,交给这位银行家一台便携电脑,让他用40分钟时间来评估一笔生意、列出一个战略买家并向整个团队提交一个案例。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德拉蒙德对Google排斥商务人员的说法坚决予以了否认。他说Google已经将很多MBA和银行家招至旗下,并经常对其交易战略进行评估。他补充说:“在某种程度上,感觉我们收购的手法很像思科或通用电气公司。”

显然,Google目前还不能与那些公司相提并论。对于像Google这样有着如此规模、影响力和商业需求的公司来说,其内部风险投资手段的匮乏让人吃惊。尽管在它的产品链里也多有亮点,但德拉蒙德承认说:“我们不可能凡事都做得尽善尽美,我们不足的地方别人就会乘虚而入。”毕竟是刚开始,要想与雅虎的门户网站一较高下,Google无论在广度、深度和厚度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想在点对点电子市场与eBay、在软件应用领域与微软这样的巨头比肩,也是一样。

尽管问题重重,但不要指望那为数众多的投资银行家、风险投资商和企业家们会偃旗息鼓,放马南山。蛋糕实在太大了,每个人都想分得一块。借用Google主页上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你感到幸运吗?

作者:罗本·法扎德(Roben Farzad)和本·埃尔金(Ben Elgin),与凯瑟琳·扬(Catherine Yang)于华盛顿

翻译:夏芳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