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Sunday, March 25, 2007
  邮储出世能否修成农村金融正果?
2007-03-25 00:54:05更新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夏欣

邮储银行负责人表示:“目前邮储银行将主要开展零售业务和稳健经营低风险资产业务。”虽然同样定位于以零售和中间业务,但邮储银行的特色决定了其将主要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

3月20日,酝酿了7年,历经9个多月的筹备,存款余额达1.6万亿元的中国第五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目前中国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
  
邮储银行负责人表示:“目前邮储银行将主要开展零售业务和稳健经营低风险资产业务。”虽然同样定位于以零售和中间业务,但邮储银行的特色决定了其将主要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
  
另据记者了解,邮储银行已经向银监会递交申请,希望尽快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试点。此外,邮储银行的农村金融部也在筹建之中。

初期主攻低风险业务
  
经过20年的发展,截至去年年底,邮储网点为3.6万个,其中2/3以上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是中国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邮储银行可以全面办理商业银行业务。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银行法专家曾钢博士表示,短期内,邮储银行直接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展开全方位竞争的可能性不大。邮储银行应利用覆盖城乡的网络资源优势,先从基础业务做起,比如开拓经济发达、金融活跃的农村地区的零售市场
  
而希望邮储银行在农村市场有所作为,似乎也更符合监管当局的想法。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上曾透露,央行在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方面将有若干举措,其中包括邮政储蓄的改革。
  
“我们希望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邮储银行负责人在描述邮储银行市场定位时补充说。
  
2006年,银监会就批准当时的邮政储蓄开始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试点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这也改变了一直以来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形象。从今年3月1日开始,距最初试点不到一年时间,邮政储蓄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将全面扩展至全国(西藏、青海除外)。
  
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透露:在已经发放的14亿元贷款中,目前还没有一笔坏账。

探索农村金融新模式
  
也许只是巧合,邮储银行开业当天,中国银监会也同时批准了汇丰、渣打、花旗、东亚银行等4家外资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开业。为了表示诚意,东亚银行甚至表态,不会对任何客户设置门槛,即使只存100元也欢迎。
  
在中外资银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刚刚成立的邮储银行要想生存乃至胜出,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与突破方向尤为重要。邮储银行方面表示:“在发展零售业务,稳健经营低风险资产业务的同时,待条件成熟时,将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开展对公存款、发行金融债券、稳步发展信贷业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认为,邮储银行之所以选择实施“二步走”战略,即先做“零售与中间业务”,然后再开展“公司业务”,关键是由于其目前的现状是典型的“两条道,中间空”。他解释说:两条道是指邮储银行上有总行,下有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中间空是指邮储银行的省分支行(机构)尚未设立。因此,邮储银行要扬长避短。

另据记者了解,设立省分支行的工作是邮储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挂牌后,邮储银行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分支行的组建工作,并先行在东、中、西部进行试点,并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国推广。
  
针对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业务方面做得不太成功的情况,郭田勇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农村的金融业务模式。一方面,农民对小额信贷的需求十分强烈,另一方面,农民可能无法拿出能够到银行质押的东西。这是现实情况。因此,他建议,邮储银行在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时,应该着力探索“无质押贷款”,借鉴孟加拉国小额贷款创始人穆罕默德·尤纳斯的经验,探索出一套贴近"三农",且适合农村的金融业务发展模式。

Label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