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Sunday, April 22, 2007
  不要借钱给富人
作者: 明月照京 2004.9.14

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突然打电话来说要借钱。如果是别人也还罢了,他来借钱不禁叫我惊诧莫名。并非是因为俺俩关系不好,其实俺俩关系一直不错,也不是因为此公从前借过,别人向他借钱还差不多,而是因为这位老兄是大家都知道的富翁。于是我说兄弟你开玩笑呢吧?你借钱?跟我借钱?你丫要再这样拿我开涮我可跟你急。电话那头倒真急了,说哥们儿,真的真的,我这有笔挺急的生意,周转不开了,多则一个月,少则俩星期,一定照还,一定照还。我说就算你急,也没找对门儿呀,我像是能借你这么多钱的人吗?

钱自然是没有借给他。其实他要的数虽然不小,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努努力还是可以的。但是我这人天生没有向别人借钱,也没有借给别人钱的习惯。如果一旦欠了人帐,心里必定像装了个什么东西,整天忐忑不安。偶尔借点小钱给别人,也从来没有期望人家能还。当然了,到今天为之,我不欠别人,别人也不欠我。

但是毕竟人家开了口。自己没有努力不免心中揣踹,好像做错了什么事。于是就不免在遇到另外朋友的时候唠叨唠叨。不想朋友听了,哈哈大笑,说你呀你呀,亏得你还在商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呢,这点事儿居然都不懂,真是书生啊,没救了。

遭了一番奚落,自然心中不服,但是人家说你不懂,不服也没法,只能请教。

朋友道,你知道富人为什么富吗?你也别瞎猜了,告诉你,借钱是致富的一大法宝。不过你可别误会,我不是说美国人那种借钱的方式。在咱们中国,最富最牛的人是谁?上市公司的老板呀!你见到过吧?上市公司的老板,个个出门双眼朝天,一副富可敌国的气概,买前门楼子这种事儿对他们来说好像都是小菜一碟。可是你去查查他们的账,我敢说,有一多半账上的钱都是从银行借来的。你知道吗,他们丫一年的公司利润还不够还银行的贷款利息的呢。

银行为什么借?你又不懂了。这里头有一个潜规则。你要是借了银行三五百万,你是孙子,银行天天逼你还债。可是,要是你借了银行20个亿,银行就变成了孙子。你还不了债,没关系呀,银行接着借给你。对他来说,你前面的债还了,就是大家平安,至于以后,谁知道谁倒霉呀。这时候是他求着你,你不借是不给他面子呀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好多上市公司的老板好好的就失踪了吧?找不着总比下监狱强吧?

我不服,你说的那是上市公司,全中国上市公司有几个呀?

朋友道,好,咱不说上市公司。刘晓庆公司知道吧?因为逃税不但美人坐牢,公司也完了。出事儿之前那公司牛吧?刘晓庆,她的兄弟,七大姑八大姨牛吧?哪个跟前不是乌央乌央的围着一群?可她那钱是哪儿来的?是“借”国家的税呀!这一查出来,一罚,得!底儿掉!

我还是不服,说你说的这些都是大公司,想跟我借钱的那位充其量也就算上个千万富翁,还是人民币。跟人家能比吗?

朋友笑道,一样一样。不管富人大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钱都特忙。越是穷的人,越是不愿意把钱出手,挣了钱恨不得一张张贴在肚皮上。而富人之所以富,恰恰在于他们的钱每一天都在外边“干活儿”。干什么活?结婚生孩子呀!银行的利息跟通货膨胀相抵,钱放在银行基本上是贬值。富人们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容不得钱的懒惰。你的那个朋友,并非没钱,而是他的钱都在忙得不可开交,一动就会有损失,所以一时半会儿没法救他眼前的急,所以他就只能借了。不过,一般说来,他们“缺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借。首先做的也是借,实在借不到了,再自己想办法。这个逻辑,和一般人相反。

哦。我似有所悟。自言自语说,既然他们常借常还,我还是应该借给他,反正他会很快还的。说实话,当初不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他不还我不好意思上门讨债。那对我可是个大数。

朋友听了,又笑,说,你可别指望他们能按时奉还。这话可不是特指你的这位朋友。借钱给穷人,穷人一般会想方设法还给你。给富人则不同。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上面说过的,他们的钱都太忙。并不会因为你借了钱给他了,他的钱就不忙了,照样。只要忙,他就没法还给你。他每天会有无数“特急”的生意。他不是不想还,而是实在没有“闲钱”还给你啊。再者,在富人心里,你的这点钱简直不是钱,你别看他借的时候可怜巴巴,过后就忘了。你还别向他讨,不信你试试,讨两次,朋友就做不成了。他会告诉你是因为你看不起他,因为你太小气。

我没话讲了。暗自庆幸自己歪打正着,而且还因此学到了这样一番道理。忽然觉得自己不那么书生了。于是又不免在其他朋友面前感叹一番、炫耀一番。万没想到再一次遭到朋友的嘲弄:你刚知道啊?这些不都是半夜里瞎子都能看见的吗?

我赶紧,闭上自己的“鸟嘴”。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