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欧罗巴
财经时报 实习记者 高韬 2007-07-16
2007年的夏季,中国企业的收购单上突然丰富了起来:飞机厂、机场、机床厂、机械厂、集装箱厂……向来“静悄悄”的中国资本,正高调挺进欧罗巴。而这其中上演的诸多故事——或成,或败,或顺利,或坎坷——都值得回味体会。
庞玉良唤醒了人们对于欧洲并购的探索欲望。
2007年7月5日,中国商人庞玉良在德国,向帕希姆等53名德国议员介绍如何将原有的“什未林-帕希姆机场”扩建成“帕希姆国际机场”。这位在中国几乎不为人知的河南人,将耗资10亿元买下该机场的永久经营权。
这只是中国企业欧洲并购中的一个项目。仅2007年6月一个月,中国就出现了数例对欧洲进行的大规模并购——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对外宣称将并购空中客车集团旗下的六家欧洲工厂;中国国际集装箱集团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完成了对荷兰博格公司的收购……
黄皮肤的“新主人”
事实上,全世界都对欧洲兴趣盎然。加拿大汤姆森集团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2007年上半年,是有史以来全球并购重组活动最为活跃的半年,也是四年来首次在并购重组的规模上超过美国。著名并购研究机构Dealogic的数据显示,欧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并购市场:今年欧洲已宣布了3198宗并购案,而美国只有2001宗。
来自新型市场的资本是改变这一流向的重要原因。中国正是这股力量中最重要的一支。英国研究机构“资本经济”专家Mark Williams对《财经时报》分析道,“中国在非洲、南美收购的大部分是资源性企业;在美国的收购一半会受到政治和民意影响;只有欧洲,拥有中国人需要的技术、市场和高质量工人。在欧洲的收购是对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汉鼎世纪总裁王涛对《财经时报》分析,中国在未来的20年内,以对国际企业的并购为主要形式的资本输出,将形成一个逐步增量发展的趋势;到2030年,中国企业对欧洲的资本输出,将占国内资本运作总量的相当比重,并在国际资本市场占有一定的地位。
“挺进欧罗巴”始于2003年,当时欧盟经济非常不景气。例如德国,其失业率创下了二战以来的新纪录,超过500万人失业。欧洲各国迫切需要用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为吸引中国企业投资,欧洲各国政府都制定了针对中国投资者的特别措施。当年,中国对欧投资趋热。据德国《商报》透露,中国当年已超过美国,成为德国企业的“最大买家”。
据统计,近6年来中国在欧洲项目的投资额增长了4倍。在德国汉堡一地,现在就有350多家中国公司;伦敦成为了中国在欧洲投资的头号目的地,连英国老牌汽车企业罗孚公司都已被南京汽车公司收购;意大利西西里如今已有1200多家中国企业,钱江集团05年还接管了有着95年历史、以生产电动车和摩托车闻名的意大利贝内利公司;而在瑞典,过去4年中中国的投资项目从零增至50多起,2005年年底,中国超过德国成为瑞典最大的投资国。
中国资本的涌入,让欧洲数量巨大的企业正面临着从白皮肤“旧主人”向黄皮肤“新主人”的转变。《中德经贸消息》2006年第8期中的报告提到, 2005年共有 18 家外国公司落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该州商业发展与技术转让局称其中中国新建了 7 家公司。石州是德国北部偏远的州,经济状况相对其它州逊色不少,即便是这样的地区,中国企业也同样能看见商机。
法国《费加罗报》报道称,中国正成为法国“沉睡品牌”的救星。中国人让那些“沉睡名牌”的拥有者兴奋不已,并对未来的新主人充满期待。《财经时报》获悉,2006年,法国最大皮革厂濒临倒闭之前,该企业负责人首先就来到中国推介自己。
谁的盛宴?
无论是Tompson Financial还是专业并购网站Dealogic,都很难搞清楚,在欧盟25个国家里,中国到底并购了多少企业,因为大部分中国商人行事低调,很多收购活动都是“静悄悄”的。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王炜对此颇有感触,“在德隆、TCL受到广泛关注的并购案失败后,赴欧并购的中国企业在经营形势未明朗之前,大多刻意保持低调的对外宣传。”
不过,无论如何“静悄悄”,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并购终究是一场盛宴,只是其中国企、民企盛宴上的菜肴不尽相同。
国企显然是对欧大规模并购的主力军,目前除了TCL和沙钢外,几宗大收购都是由总部位于北京的几家央企完成的。2006年,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以4亿欧元的价格实现对全球最大的动物营养添加剂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的全资收购。这是迄今中国企业收购法国企业的最大一笔交易。之后,其又以4亿欧元并购克罗地亚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项目,并追加投资47亿元扩大产能。两项收购金额合人民币80亿——蓝星实际已成为投资欧洲金额最多的中国公司。
王炜分析称:“至今为止大型项目的投资主体多为国营企业。他们在规模上有一定优势,在投资政策方面也得到中国政府的一些倾斜性支持。”
民营企业虽是欧洲并购的活跃势力,但规模大部分偏小。王炜介绍说:“目前为止大部分中国企业并购的规模在1千万欧元营业额左右,上规模的并购案例每年在德国只有三个。”
“很显然,中国国企在欧洲的投资和民营企业是不一样的。中国国企处于强势的市场地位,所以要获得欧洲最好的资源;而民营企业一般是为了技术或简单的生产线。”Mark Williams对《财经时报》分析。
中国企业在欧洲并购主要集中于机械、零部件制造、服装等少数几个行业。美世管理顾问公司执行董事Jeff MacCorkl表示,“制造业一类的行业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超过国外企业,因为这些行业在海外的利润空间非常小,有的甚至只有1%。在中国则完全不同。”
“中国企业凭借生产成本优势去收购欧洲或者是北美的公司,这些公司恰恰是因为生产成本过高而运营不好,但是本身有很好的技术。”Jeff MacCorkl说:“中国的人力、制造成本优势和欧洲在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相结合,这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对接“老欧洲”
欧洲在向新经济转型时,原有的制造业因为人力成本的居高不下而显得疲惫不堪,破产或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成为必然的选择。
《财经时报》记者从一张表上看到,被中国公司收购的8家德国著名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中,Welz 、Lutz、 Schiess 、Kelch & Links 、Grosse Jac、 Adolf Waldrich六家企业卖给中国人时已破产,而Dürkopp Adler、F.Zimmermann这两家企业则是因为“增长不足”、“业绩不好”。
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的丧失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事情就是,欧洲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同时生育率很低。很多有着百年历史的老企业找不到继承人而不得不关闭,卖掉已是最好的结果。《财经时报》得到的一份数据表明,德国每年因继承人问题而倒闭的企业达5.3万个,这个数据在法国、英国差不多是德国的一半。
事实上,从瑞典到西班牙,每年都会有很多工厂破产,欧洲成了一个巨大的二手工厂市场。但收购二手工厂仍然可以使中国企业获得急需的技术。一家中国企业曾收购了一家法国公司,老总买回来第一句话就是,“让我们技术上缩短了二十年。”
商务部2006年年度报告显示,欧盟一直是中国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也是去年中国技术引进的最大来源地。2006年,中国从欧盟引进技术占国内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近40%,接近中国从日本、美国技术引进的总和。
“我们这些并购没有吃亏”,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梁训瑄说:“沈阳机床厂并购了德国的希思,用很少的钱拿到了十多万平米的厂区,1万多平米的厂房,真是很便宜。”
除了技术以外,由生产线带来的产能扩大也是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原因。2001年底,江苏省沙钢集团以3000万欧元的价格买下了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子公司多特蒙德钢厂全部设备。两年半之后,这个被称作“从莱茵河到扬子江”的整体搬迁已经基本完成,沙钢产能由此开始大爆发:从2003年不到600万吨的产能,扩张到2005年的1200万吨,2006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500万吨,超过武汉钢铁集团跃居全国第四。
欧洲市场也是中国企业并购的目标之一。2005年,葡萄牙费拉斯·平托纺织公司曾意欲转让,买主中国企业看中的资产正是该公司的纺织工厂和仓库,它们能作为向欧洲其他国家出口纺织品的基地。
梁训瑄也认同这一观点,“并购欧洲企业,要依靠这些桥头堡或跳板,来推介自己的具有市场竞争实力、但又缺少对外媒介和外销渠道的产品。一句话:真正融入国际营运大网络。”
利用欧盟在诸多领域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将其作为迂回进军中欧、东欧等新兴市场的“桥头堡”,通过并购交易或直接投资,建立大型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网络、管理中心和技术中心,这种并购战术可以拓展自身的扩张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说,他们之所以收购杜可普·阿德勒公司,看中的正是其“百年老店”的品牌和销售渠道,从而利用对方的品牌打入欧洲主流市场。
另外,绕开贸易壁垒,也是收购的一个原因。这点在电子行业和纺织行业尤其突出。欧洲律师事务所承接中国企业的主要业务就是帮助中国公司在欧洲注册代表处。这些机构将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进入欧洲市场。
欧洲获与惑
中国企业在欧洲要收获的不仅仅是技术、品牌和市场,从长远来看,政府、产业业界和民众的认同感也非常重要,因为这将决定中国企业未来是过客还是常客。
北京第一机床厂给德国人带来了惊喜。该厂厂长崔成志向《财经时报》介绍,“我们与并购对象的管理层、工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因而并购德国科堡公司后,运行平稳。在此基础之上,公司的订单增加了150%,员工从500人增加到了570人,今年还打算多雇佣60人。”德国当地主流媒体用“订单繁荣”、“中国带来的幸运”来描述这一变化。
在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量)意图收购德国凯狮公司的时,也大量投入感情投资。当时哈量的竞争者有来自德国和日本的公司。“凯狮的所有者对凯狮非常有感情,象嫁女儿似的到各个候选婆家都去调查了一番。最后对”哈量“最为中意。”梁训瑄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传出消息哈量不能收购凯狮时,凯狮的人都哭了,其中有一个胖胖的很和蔼的德国女人因此都病倒了。”
不过,初步建立起的好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欧洲人对东方资本的固有警惕。对于热衷在接盘欧洲企业“二手资产”的中国公司,有些欧洲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德国之声》在对2004年的并购市场进行总结后,表达了中国公司要“买空德国”的担忧。同时法国人也质疑中国人的收购行为。
政府的态度比媒体更直接。7月5日,德国财政部长培尔·施坦布吕克呼吁,要对关键性德国产业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外国资本的收购企图。他希望不仅要限制外国国家基金“入侵”,也要对私人投资加以限制。这些行业是银行、能源、交通、物流、邮政和电信。德国总理默克尔不久前强调,在出售企业问题上,应该考虑在一定框架内出台相关的法律措施,注意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投资。
德国黑森州州长罗兰·科赫说,他希望采取更好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德国企业被外国国营企业收购。他特别点名说,中国或俄罗斯正在试图用“金钱购买政治影响力”,这是德国所不能接受的。
除了政治压力凸现以外,规模偏小、偏爱行业容易引起纠纷这两大问题,将会阻碍中国企业在欧洲的长远发展。
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赵闯此前表示,中国企业已初步积累了开展跨国经营的经验和能力,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自有资金不足。
仅以钢铁行业的收购为例,印度钢铁制造商米塔尔收购欧洲最大钢铁企业阿塞洛时耗资325亿美元;印度塔塔钢铁集团以76亿美元的代价拿下了英国康力斯公司。而目前中国在欧洲的收购最大一笔不过4亿欧元。
“就目前来说,营业额两亿欧元以下,并购额部超过3到4千万欧元的德国企业比较适合中国企业的并购,当然,中国企业的并购步伐会越跨越大,这些数字要动态的、历史的去看。”王炜说。
中国企业偏向于制造业,比较容易引起摩擦、带来了敌意,最为要命的是,人力资源成本一旦难以降低将导致亏损,TCL陷入泥潭原因就在于此。而欧美企业和印度则在通信、新能源等受欧洲国家欢迎的行业上开疆拓土,规避了风险,又得到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