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两周前访华期间,得到了新的保证:未来数月内,(中方)将取消持续了一年时间的对外资投资于金融领域的限制。
为了应对像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林(Merrill Lynch)和摩根大通(JPMorgan)这样的华尔街重量级对手,中国券商正争相上市,它们的重点是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为业务扩张筹集资金。
目前中国仅有两家证券公司通过IPO在国内上市,一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另一家是在本世纪初,它们分别是在上海上市的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和规模较小、在深圳上市的宏源证券(Hongyuan Securities)。但现在,资产规模位居中国第二的证券公司国泰君安(Guotai Junan),可能在年底前成为率先加入上市阵营的公司。
紧 随其后的是招商证券(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东方证券(Oriental Securities)、国信证券( Guosen Securities)和光大证券(Everbright Securitie),这些券商都打算在获批后尽快上市。目前这些公司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有关上市前3年连续盈利的监管规定。
中国券商行业2004年总计亏损150亿元人民币(合20亿美元),因此要想上市的话,至少一些公司将需要来自中国证监会(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的特批。不过外界认为,这一点可能能够做到。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分析师孟原(Isaac Meng)表示:“证监会希望券商上市,因为这会增加券商资本金,并提高治理水平。”
至少有20家券商曾试图通过并购陷入困境或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来绕过三年持续盈利的规定。但一位监管当局消息人士称,尽管证监会 “支持券商通过IPO上市,但并不支持借壳上市,因为它们太难控制”。
迄今为止,只有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完成了借壳上市。两周前,在上海上市的壳公司都市股份(Dushi Gufen)正式更名为海通证券,使这家券商可以通过增发从市场募集资金。
第一家尝试借壳上市的券商是广发证券(GF Securities)。不过就在上周,这家公司原总裁及其他几位高管,因涉嫌延边公路(Yanbian Expressway)股票的非法交易(内幕交易)被逮捕。延边公路是广发证券的借壳对象。
广发证券被认为是国内经营最好的券商之一,这使人对在准备迎接外资竞争之际,管理不善的中国证券业所面临的挑战有了深入的认识。
每家大型国际投资银行都打算打入中国市场,加入高盛 (Goldman Sachs) 和瑞银集团( UBS)的行列。这两家投资银行在去年中国政府的禁令出台之前,先行达成了交易,获得了(中国)投资银行业牌照。
随着股市成交量再次接近5月份时的峰值水平——当时中国股市成交量超过了所有其它亚洲市场的总和——以及外界预计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市场,上述情况并不难理解。
在外资被挡在门外时,国内券商利润大幅飙升。
今年上半年占据国内经纪市场6%份额的国泰君安,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倍,升至39亿元人民币。
海通证券上半年利润增长了9倍,至20亿元人民币,中信证券激增550%,宏源证券的同期净利润更是飙升了2200%。
译者/李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