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Sunday, September 02, 2007
  港深融合与岛民心态
2007年08月30日
BBC
香港观察


香港夜色
来自深圳的青年劳动力有益于香港经济发展

香港智囊组织"智经研究中心"提出港深融合为超级国际都会的建议,包括简化深圳居民来港旅游及求学手续、兴建连接两地机场高速铁路、开发边境地区等。

建议马上就在香港引起纷纷议论,因为众所周知,"智经"是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御用"智库,它作出的这个建议,大可视之为曾荫权本人对香港未来路向的蓝图。

最近香港的"西部通道"正式通车,其中有一点并不太引起香港人注意,但在政治上却别有意义的,就是边境上的联检大楼位于深 圳境内,香港海关也在中国内地的土地上办公,却行使香港的管治权。这里,间接表示香港的法律第一次越过边境,在大陆的国境内实施。在概念上这是一大突破。

曾荫权是个聪明人,提出这一步必然已获北京方面相当程度上的支持,否则这种涉及中港关系的大事,贸然提出,随时会被中央严斥为"胡说八道",吃不了兜着走。但他所预料不到的,这个大胆的建议提出后,并未得到香港人的大力支持,反而招来不少的怀疑、恐惧与批评。

本来,从香港和中国的角度来看,港深融合,利远远大于弊。如此的好事,香港人为什么没有倒履相迎呢?还是那个老问题:恐怕大陆人到来"分薄"香港的资源,抢掉香港人的饭碗。

香港人不知何解,近年来岛民心态越来越甚,排外主义越来越浓,对外来的新人和新事物,往往视之为洪水猛兽。

深圳的人到香港来,不错会增加港人就业的竞争性,假如没有新的人到来,当然就没人来竞争了,但职位照样是可以丢掉的,香港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职位还不是一样跑到别的地方去?过去三十年来,香港数以百万计的工业职位,不就这样跑掉了吗?

直面竞争

香港街景
香港人担心深圳移民会抢了自己的饭碗。
外地来的人,不光是来抢职位,他们同时也带来了工作机会和消费力。特别是深圳人,多半是来自全国的青年技术人才,他们加入了香港这个先进的资本主义系统中,应该更能发挥所长,在香港创业或催生更多新的企业和行业,创造更多的新职位,更可帮助香港的经济转型。

深圳人平均年龄较低,学历则较高,可解决香港人口老化和高级技术人才短缺的两大不足。香港的年龄最大族群,战后"婴儿潮"一代,将会在今后十年内退休,人口老化的压力已迫在眉睫。深圳人这批年轻新血的加入,大可舒缓香港面临的困境。

至于有人担心香港的社会设施和福利制度承受不了,更是鼠目寸光。深圳是当今中国最先进城市之一,部分基建比香港有过之而无 不及,特别是医疗,不少香港人也跑到深圳去看医生和牙医。何况深圳人青壮年居多,对医疗和贫穷福利的需求,平均肯定比香港人为低,他们的加入,可大大有助 香港的税收,间接将新血液注入了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至于住屋,你见过现在深圳有大批人露宿街头吗?何况深圳可供发展的土地,比香港要多得多,使将来香港 人的居住环境,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港深大融合,当然远远不是这么简单,但从反应中所看到的港人心态,却使人感觉到,香港真的不变不行了。

说句实话,如果深圳和香港融成一体,占了便宜的,应当是香港人。香港人对新来者(不管是来自深圳、上海还是世界上什么地方)之疑虑重重,正好说明了港人的缺乏自信--再没有数十年前父辈攀山涉水到香港来开创新天地的勇气和奋斗精神,这一点,才是香港的最大隐忧。

不敢面对竞争的城市,只会在别人的不断进步中被淘汰,香港人若是认为自己还不是一碰即破的脓包,为什么不敢接受这个挑战呢?

Label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