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Friday, January 15, 2010
  谷歌"退出门"始末
2010-01-14 23:54
http://hi.baidu.com/secway/blog/item/c7e030169113114120a4e93d.html

2010年1月12日 谷歌单方面取消与中国作协原定当天举行的第四轮会谈

2010年1月12日夜间 Google在其博客发表一篇英文博客, 大意为"Google受到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 "Google已经决定不愿再对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查", "如不能在此前提下与中国政府达成协议, 考虑关闭Google.cn和在中国的办公室".

2010年1月13日 Google.cn取消了对关键词的过滤, 最典型的一个搜索链接为*四,搜索即可看到大量当年相关事件的图片

1月13日 (美国时间12日),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态: 1. 敦促中国政府回应Google关于知识产权受到攻击的声明 2. 希拉里将下周发布一项新技术政策,以帮助全世界的人民访问自由的没有审查的互联网

1月13日 中国国新办发言人表示, 正在对谷歌退出事件, 搜集相关信息

1月14日 (美国时间13日), 美众议院议长力挺Google:谷歌评估中国业务的举措给其他公司树立了榜样

1月14日 下午, 中国外交部对此事作出回应(大意): 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的发展, 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依法开展业务

1月14日 赌博公司对Google退出门开出盘口, 赔率3:1, 如果谷歌中国说到做到了(2012前),那么现在每押上1美元,就会收回4美元

1月14日晚23:00点, 笔者再次验证Google.cn的liu四图片搜索时, 不再显示敏感图片. 是Google.cn再次开启过滤(?) 目前还无法得知是否所有过滤已经开启。

1月15日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 无论谷歌对其中国业务最终的决定如何,都不会对中美两国关系产生影响。中国将继续支持外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但外国投资者必须尊重中国的国情. 他表示,中国监管部门尚未收到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的通知

1月15日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表示,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信息的自由流动变得更加重要,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在他看来,谷歌竭力维护的原则不但在道德人权层面上很重要,在经济上也相当重要

1月15日 美共和党议员呼吁思科、微软和雅虎效仿谷歌的做法,全面评估其在中国的业务. 一些议员还表示,希望谷歌此举能够促使国会领导人组织进行一项立法投票,以便通过立法阻止美国科技公司与海外专制政府进行合作
如果这一措施获得通过,则一旦美国科技公司被要求向海外政府提交客户信息,这些公司就必须上报美国国务院。

评论索引:

1月12日, TechCrunch著名女评论家Sarah Lacy发表题为Google’s China Stance: More about Business than Thwarting Evil的文章.

文章大意: 1. Google在中国生意做得不好, 假如它真的做到70%的市场占有率,它会这样撤出吗?

2. Google已经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否则它不应该以发表英文博客的方式来和中国政府"协商"

1月13日, TechCrunch Paul Carr的文章, Google’s position on China might be many things, but moral it is not. 如题, Google这个举动,扯什么都可以, 但别扯什么"道德"的大旗. 你要是认为协助中国过滤是在be evil, 而你又声称不愿作恶, 那你四年前干什么去了? 你为什么当初会选择配合中国政府的要求? 为了抢占市场,作恶了四年吗? 如今市场没占到,又想立牌坊吗

如果民众想为谁鼓个掌, 那也应该是向twitter和facebook, 而不是Google

1月14日, 多名Google竞争对手做了简短点评

Steve Ballmer, Microsoft CEO说,每一个大的机构都在被攻击着,我不认为互联网的安全状况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HP的CEO Mark Hurd说, 中国市场很大,来自中国客户的需求,是美国科技界去年主要的支柱之一。我不认为Google所描述的攻击对IT业的发展造成了什么威胁。

Google将何去何从?是自食其言,收回当初的声明?还是(被)关闭google.cn? 撤出中国?

Labels: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