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Sunday, November 20, 2011
  中国外交必须引进“惩戒”手段
作者:叶海林 2011-11-20

中国必须引进新的“惩戒”手段,因为为了化敌为友而进行的努力假如没有辅之以必要的威慑和惩戒,基本上只能沦为向敲诈勒索者支付的“平安钱”,而用钱买平安当然是越买越贵的。

 在今年美国重返亚洲步步设局、亚洲有关国家选边站队势力重组的过程中,在中国周边已然形成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谁让中国闹心,就会有人来关心,比如眼下和印度打得火热的越南,再比如美国的传统盟友菲律宾,外交上都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另一方面,谁让中国放心,就会有人想办法让这些国家闹心,比如被美国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巴基斯坦,再比如在西藏问题上立场清楚而国内政局很不清楚的尼泊尔。

  这种局面的最新体现是在夏威夷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美国大力推销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重点吸纳对象和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工作重点出现了很大程度的重合,越南等国因此游刃于中美之间,堪称左右逢源。

  对于这种中美外交资源配置的“聚集现象”,一种解释是尽管国家大小一律平等,但有些国家显然比另外一些国家更“平等”些。越南、菲律宾等国相对于老挝、柬埔寨等国的确或者市场更大或者战略位置更加重要,其实既是地区霸主又是世界霸主试图利用的棋子的印度也是如此。

  中国需要给予这些国家超过本地区其他国家的重视,毫无疑问是有理由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上都是如此。和他们加强合作有助于扩展中国的利益,同时与他们交恶也会使中国付出更大的代价——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表面上所谓对中国更加重要的国家,并不等于是对中国更加友好的国家。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国家往往在本地区也以大国自居,有自己的地区利益诉求和地区战略,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中国的对外行为使然——中国以稳定周边环境为目标的危机处理式的外交思维使得周边国家拉拢美国或者受到美国拉拢,甚至只是表现出受到美国拉拢的姿态都可以在得到美国积极回应的同时,引起中国的重视,并从中得到好处。

  “稳定”成了部分周边国家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可居的奇货,其结果便是近年来中国周边出现的中国“越谋求稳定便越不稳定”的态势。

  这种态势的另一个负面结果则是,那些原本在对华关系上立场清楚而友好的国家发现自己的立场并没有获得来自中国的积极回报。中国有限的外交资源被优先使用于危机管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不存在危机状态的地区力量投入的相对匮乏。这就从反面给那些暂时没有成为中国优先外交目标的国家强化了示范效应。或许作为中国的挑战者或者挑衅者,在外交上更加有利可图?假如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国周边地区被普遍化,对中国的外交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仅仅是为了防止示范效应的产生,中国也必须改变对外行为的危机管理心态,这倒不是主张中国不再以防止周边国家倒向美国为目标,而是主张中国在防止周边国家被美国所拉拢时不再以示好为手段,而是要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尺在周边建立一个新的中国“坐标系”。

  这个坐标系仍将不得不以美国外交为参照系,但要摆脱旧有的“越谋求稳定便越不稳定”的态势,就必须更新为坚定地以中国的利益为核心标尺,以此定调与周边国家的远近亲疏。

这个坐标系的关键运用中应该涵盖新的“奖励”手段——也就是将外交和经济资源优先投放给——那些对华友好的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老朋友。对老朋友古道热肠的人才会吸引到更多的新朋友。而将朋友按照重要性分成三六九等的结果只会使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至于出于化敌为友的目标而不断向对手示好的行为方式,逻辑上可能说得通,道义上也很高尚,实践中却往往不靠谱。

  这个坐标系中也必须引进新的“惩戒”手段,因为为了化敌为友而进行的努力假如没有辅之以必要的威慑和惩戒,基本上只能沦为向敲诈勒索者支付的“平安钱”,而用钱买平安当然是越买越贵的。

  具体到眼下热闹得很的TPP及其对中国与东盟关系可能产生的冲击,中国的应对策略或许应该从集中力量和美国博弈谁的主张在整个东盟范围内更受欢迎——在经贸领域表现为谁能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措施和环境,调整为竖起自己的标尺,向那些愿意与中国保持更密切合作关系哪怕是无法和美国开展合作的国家提供中国所能提供的优惠措施,以形成与中国合作利莫大焉的正向示范效应。换句话说,与其花费不菲的外交经济资源争取某些已经参加TPP的国家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关系,还不如将资源投入到那些不会参加或者暂时不打算参加TPP的周边国家,让他们感受到没有TPP,一样可以过上好日子。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