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看海外华人经济
中国网 | 时间:2000 年07 月31 日 | 文章来源:
经济全球化有三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大型跨国公司经济;一是移民族群经济;一是无政府经济。大型跨国公司在西方主要涉及飞机制造业、汽车工业、金融业、煤钢联合体等;移民族群经济主要是指传统的犹太人族群经济和现在比较引人注目的海外华人族群和海外印度人族群经济;无政府经济主要是指拉丁美洲地区出现的贩毒、非法移民、走私、倒卖护照和国际洗钱等。在这些趋势中,海外华人族群的经济活动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大的兴趣。尽管还没有很系统的研究专著问世,但零星的研究在全球化经济的各种论著中已可以读到了。《海外华人经济研究》(单纯著,海天出版社)是第一本在中国内地出版的海外华人经济研究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该书作者认为,海外华人经济的三个主体分布区域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一、在除新加坡外的东盟新兴工业化国家内,华人族群经济以原材料加工、日用工业品生产、商品零售批发为主。这是因为在西方殖民化的时代,华人在那里的经济活动主要限于中间商和矿场及种植园中的简单体力劳动。待殖民地宗主国淡出、东南亚的民族国家独立时,华人便利用原来积累的资金、技术和商业及社会关系从事进口日用品和初级工业品的生产,并在这些领域形成了较大的经济优势。二、以华人族群为主流的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形成了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金融、转口贸易、旅游、房地产、管理服务以及科技产品零部件加工等方面的经济优势。这些地方的华人经济之所以能够突破地域狭小的限制而获得较大的国际经济份额,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它们周边的中国内地市场、东南亚区域市场,由此进而扩大到亚洲和全球市场。三、海外华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移民国家,当然,主要还是美国,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潜力的电子高科技产业。享誉世界的美国硅谷就有三分之一的公司为华人所拥有。通过全球华人的商业网络运作,世界三分之一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为华人所占领。
作者明确指出,海外华人经济的形成历史和特点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立国的社会,其文化价值观是按士、农、工、商这四个等级进行优劣排序的。华人经济在东南亚的最初形态是小商小贩和工厂及种植园的苦力。待经济条件改善之后又开始购置地产和经营农场。但凡经济条件许可,华人族群总是要为自己的后代谋求一条读书接受教育的出路。这是中华民族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尊重知识、崇尚贤人政治的体现。因此,与其他移民族群相比,华人族群的后裔在文化教育的水准上几乎总是最高的。随着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地位方面的改善,华人移民族群,特别是新生代的华人,在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将越来越突出,海外华人族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潜力也将越来越大。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海外华人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指出海外华人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海外华人引进资金和技术;一是通过海外华人引进市场经济运作的理念和基本原则;一是通过海外华人商业网络将中国经济连接在世界经济的整体性分工合作之中。中国已经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中国制造”已经通过全球华人商业网络进入了国际贸易体系,这为中国入关和WTO接受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准备和实践基础。
关于中国人的民族性和海外华人经济的关系,作者在其著作中也指出,与其他族群相比,华人族群并不把民族的人种、地理位置概念置于民族的文化概念之上。在海外社会中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纽带的中华总商会总是在各方面对华人社会产生着最主要的影响。海外华人更趋向于通过体现中华传统的三缘或五缘文化开展经济活动。对海外华人来说,无论自己加入了哪国国籍,也无论自己的华人血统纯度怎样,只要还认同中华文化,那他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成员,他就会寻求通过环球华人商业网络开展经济活动。这一特征见诸于世界华商大会、世界客属总会以及国际潮汕人大会等海外华人的民族性聚会,表现都十分显著。
该书没有对华人高科技产业经济列专章评述,没有将海外华人与海外犹太人、印度人、波兰人作比较,可视为美中不足。(李竹青: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所教授、北京国际科学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