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Sunday, July 22, 2007
  神仙也有想家时
香港观察 曹景行 2007年07月18日


从太平山顶俯瞰香港
回归后的香港安然无恙

香港回归十年,过去一个月两地媒体的报道排山倒海而来。

看完一大堆文字后发觉,最有意思的收获,是得知倪匡先生已经重回香港定居了。他最近还接受了我的凤凰卫视同事许戈辉专访,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大陆观众,也就第一次有机会通过《名人面对面》节目,看到活生生的卫斯理作者是何种模样了。

按照香港社会的习惯,倪老先生和笔者一样都被归入"上海人"之类。他当年为了"避共"来到香港,九七前好几年又因"避共"移民去了美国的旧金山。此后的许多日子里,香港读者主要通过他的好友蔡澜在《苹果日报》副刊中的专栏,断断续续知道他在"番邦"的生存状态。

蔡澜经常给倪匡打电话,讲得最多的事情是倪匡最近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好玩事情,每次也都以一连串的"哈哈哈哈------" 收尾,这种无忧无虑神仙过的日子,实在叫人羡慕不已。没料到,神仙也有想回家乡的时候。对倪老先生来说,他想的老家不是上海,而是那个使他成为倪匡的地方 --香港。

这也说明,过去十多年香港即使不再受英国人治理,大致状况与他离开时没有多大分别,仍然是他最中意的地方吧。不只是倪匡, 许许多多当年为逃避九七而移居他国的香港人,也都陆陆续续又回流香港;官方拿不出确切数字,有人估计是30万,也就相当于八九十年代全部外流香港人的一 半。最新的动向是,九七前随父母移民出去的第二代香港人,甚至一些移民出去后才出生的第二代,现在已经大学毕业有了工作,也开始出现回流。

有趣的是,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香港"移民回流"时也首次承认,当初多数香港人对回归共产党当政的祖国,实际上是心怀惧怕, 而不是欢欣鼓舞。像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栏目《新闻调查》,就专门作了一期香港人从国外回流的节目。采访中,主持人长江问到当初为什么要移居他乡时,受访者的 回答都离不开一个"怕"字。

他们移民去的那些国度,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一定都比香港好许多,但时间长了,又都感到还是香港好。给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那对移居南非的夫妇,他们的新房子比香港要大上几十倍,只是一次全家被当地人绑架的经历,就破坏了全部的移民梦。

香港的小商贩
大多数香港人的生活并未发生太大改变
如果计算一下香港回归对香港人的得与失,获得最大好处的应该是大老板、大企业主。他们早就是狡兔三窟的世界公民,根本不需 要考虑移民他国求保险,九七还没到,他们就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机会,大举北上投资,与大陆的"红顶商人"携手共同发财。九七香港回归之平顺和平静,与此 大有关系。 至于下层的香港人,既不怕被"共产",又无财力可以移民他国,也就不去想这种事情了,最多为赶申领BNO(英国海外属地公民)护照的末班车,通宵去排队交 钱罢了。他们既然移不动,也就没有什么得失,不管今天香港谁当家,仍然过着"手停口停"的日子,"縣食"要紧,还是香港最好。

最吃亏的就数那些有点积蓄、有点资产的香港第一代中产阶级了。他们不希望香港回归,担心共产党会毁了他们已有的地位和利 益,担心下一代会过上大陆以前的那种日子。特别是1989年后,香港社会对回归的恐惧达到新的顶点。于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同事、朋友纷纷移居他国时,也 就下了决心放弃辛辛苦苦得来的事业、职位和住宅,加入了移民大潮。一家移民公司的经理告诉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长江,92、93移民高峰期他们公司一年就办 了四五千人出国,而这样的移民公司在香港何止一家!

移民之后,有的香港人融入了当地社会,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也有的,也许是更多的,则无法延续过去的人生路径。他们中不少人坐满了三年"移民监",又看看香港,觉得北京真的会在香港搞"一国两制",于是等不到九七就又返回香港。

只是,他们已无法用原先的价钱买回过去那样的住宅,多数也不可能重获过去那样的工作职务。有人找到新的工作,立即被公司派 去大陆赴任,心中一定苦笑:"当初为了躲避九七而去了外国,现在反而提前回归中国了。"他们为取得"政治保险"而付出的代价,也许是下半辈子再也无法追补 回来的。

有位当年负责香港回归事务的北京退休官员承认,九七前北京主要精力放在了稳定香港上层人心方面,忽略了做中产阶级的工作。 不知道今天接替他的官员,是否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香港回归十年中发生的许多波折,实际上都与中产阶级的心态相关。什么时候香港中产阶级的人心都"回归" 了,香港也就真正回归了,邓小平说的"五十年不变",也许就包含了这一层意思吧。

Label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