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Wednesday, August 29, 2007
  六年花17億美元:美國打造駐伊拉克機器人部隊
撰文 David Isenberg
2007/08/29, 週三, 亚洲时报

華盛頓 --- 戰爭每每考驗著人的許多方面:例如意志、決心、英雄主義、犧牲精神。同時,戰場也為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尤其是科學技術,提供了絕佳的試驗機會。從第一塊用作武器的石塊,到長矛短劍,再到火藥,化學、生物及核武器,每場戰爭都服務於軍事系統和武器的改良。

美國特別依賴其將科技轉化為軍事技術的能力。這不僅是因為美國的科技基礎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還因為這種能力能彌補因兵力少於對手造成的劣勢,尤其是在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

如今在伊拉克也是這樣。前五角大樓掌門人拉姆斯菲爾德,曾提出了“軍力改造”計劃,其中一環是打造一支高科技數碼力量,科技因此在伊拉克戰場上扮演主角。伊戰甫一打響,各式各樣的美製軍備系統就陸續閃亮登場,有用於對付簡易爆炸裝置的設備、抵禦地雷伏擊車,有可發射導彈及衛星制導聯合攻擊炮的“捕食者”等無人駕駛飛機,還有作為美國陸軍快速戰鬥旅的核心戰鬥平臺的“斯瑞克”輕型反坦克導彈發射車。

不僅如此,根據由國會資助的美國“國防機器人技術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Defense Robotics),美國政府計劃在2006-2012財年撥款17億美元,打造一支派往伊拉克執行任務的機器人部隊。

事實上,美軍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了數千個機器人系統。其中一種是IRobot公司生產、重19公斤的“PackBot”炸彈處理型機器人。 “PackBot”活像一個小型坦克,運用兩套履帶行動,能爬樓梯、鑽山洞,能穿過各種類型的崎嶇地形;還安裝了一個化學傳感器,讓部隊在進入建築物和洞穴之前,查看裏面是否有化學武器。

可對付簡易爆炸裝置的,還不止“PackBot”一個。2004年2月,五角大樓開始在伊拉克部署無人操作機器人,包括10個Matilda,22個 Packbot,58個Vanguard,43個Talon及20個微型Andros。當時,在美軍車隊行經的多條路線,簡易爆炸裝置層出不窮,令美軍聞之喪膽,還被稱為“頭號殺手”。這些機器人的任務是,一旦發現爆炸物,立即進行處理。它們還裝有“干擾器”,遇到威脅時能噴出一股氣流或水,將之清除。

將這些機器人投入實戰試驗,只是權宜之計,美軍還正式制定了計劃,購買一種便攜式機器人系統(Man Transportable Robotic Systems)。該系統主要由一個操作控制系統和一個遙控器裝置組成。系統部件小而輕,以便適合一個兩人小組可以攜帶著它,在半崎嶇的地形上行走500 米以上。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偵測,將來會被升級為可執行其它同爆炸軍火相關任務的機器人。

目前在伊拉克投入使用的機器人,還有美軍2004年首次部署的“龍行者”(Dragon Runner)。“龍行者”是個四輪裝置,長約30厘米,寬不到30厘米,高12.5厘米,重量僅為4公斤;該裝置遇到牆會翻側,即便從三層露高的窗戶被扔下也安然無恙,還會爬樓梯。發明人哈根介紹說:“龍行者是最輕的、最小的、最能適應高低不平環境的便攜式機器人系統,可以實現現今常用的遠程操作。”

《國防》雜誌本月刊有報道稱,美國陸軍已經悄悄在伊拉克部署了一種攜帶步槍的機器人。迄今為止,投入使用的SWORDS(Special Weapons Observation Remote Reconnaissance Direct Action System)已達到三種。SWORDS配備一把M249步槍,由一名士兵透過終端進行遙控。不過,目前還沒有關於此類系統用於實戰的報道。

這些系統都有一個共性:它們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動系統,都得有個人躲起來進行遙控。不過,這種局面很快會結束。英國《衛報》8月8月的一篇文章稱,人類世界正向著類似電影《終極者》裏展現的場景發展:機器人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美國國會已經制定了一個目標:力爭在2015年前,將三分之一的地面戰鬥車升級成無人操縱系統。

這番豪言壯語,卻帶來一系列複雜的問題。國際公約《武裝衝突法》規定,無人操縱系統不能在無人操縱的情況下發射武器,無人操縱的戰鬥車,明顯與這條公約相悖。然而,隨著配備武器的機器人不斷推陳出新並投入使用,要求提高機器人選擇及摧毀目標自動化程度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若有人覺得這種擔心是杞人憂天的話,最好看看2002年美軍提出的一個新的法律解釋。相關理論由海軍水面戰中心(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總工程師坎甯(John S Cannin)提出。他呼籲將所有武裝機械裝置的目標鎖定程序,設置為只瞄準武器、不瞄準手持武器的那個人。打個比方,一個自動裝置發現一名手持AK- 47的叛亂分子,那麼它可以自動發射武器摧毀那支AK-47;可如果那名叛亂分子因此喪生,這就被視為所謂的“附帶傷亡”。

本文作者David Isenberg是“英美安全信息委員會”(British American Security Information Council,BASIC)的高級分析員,“爭取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聯盟”(Coalition for a Realistic Foreign Policy)的成員,獨立研究院(Independent Institute)的研究員以及美國智庫防務信息研究中心(Center for Defense Information)斯特勞斯軍事改革項目(Straus Military Reform Project)的顧問。

編譯 寸草心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