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美印日等五國軍演:意在遏止中國插手印度洋?
撰文 Sudha Ramachandran
2007/08/15, 週三,亚洲时报

班加羅爾 --- 印度、美國、日本、澳洲和新加坡五國的海軍,將從9月4日起,在孟加拉灣進行為期5天的聯合軍事演習。作為該水域歷來最大規模的海上演習,此舉在周邊地區掀起的相信不僅僅是漣漪。

在這場代號為“馬拉巴爾07”的聯合軍演中,美國將派出13艘艦船參加演習;其中包括核動力的“尼米茲”號航母(上月它在印度欽奈港停靠了幾天,在印度引起了軒然大波)、“小鷹”號航母、“芝加哥”號核動力潛艇、兩艘“提康德羅加”(Ticonderoga)級導彈巡洋艦和6艘“阿利伯克” (Arleigh Burke)級導彈驅逐艦。

東道主印度則會派出7艘軍艦,包括“維拉特”(Viraat)號航母。此外,印度空軍的“美洲虎”(Jaguar)戰鬥機、印度海軍的“海鷂”(Sea Harrier)垂直起降戰鬥機及“維拉特”號航母上的“海王”直升機,也都將參加這次演習。

至於日本與新加坡,將分別派出兩艘驅逐艦與一艘護衛艦,而澳洲將派出一艘護衛艦與一艘油輪。

當然,在演習中佔據主角的仍是印美兩國。它們從1993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行“馬拉巴爾”聯合軍事演習。雖然在印度1998年進行核試驗後,該演習一度中斷,但從2002年起,印美兩國再次恢復“馬拉巴爾”軍事演習。

雖然說印度海軍與美國、新加坡舉行演習已有10多年,但它只是到今年4月,才首次與美日兩國舉行聯合軍演。4月16日,印、美、日三方在日本房總半島水域,舉行了聯合海上軍演。印度與澳洲海軍之前也曾舉行過聯合軍演,但像“馬拉巴爾07”如此規模的卻是第一趟。

作為印美兩國的第13次聯合軍事演習,印度官員稱,“馬拉巴爾07”特擴大了演習隊伍,加入了其它國家的海軍,更首次將演習地點搬到了印度東岸的水域。

印度馬德拉斯德基督教學院的副教授、新加坡防務與戰略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普拉巴卡爾(Lawrence Prabhakar)說:“此次演習,旨在加強參演艦隊之間的相互協調能力。”演習將包括進攻與防守任務、水面戰與潛艇戰、海上封鎖及打擊海盜等海上恐怖主義的行動。

是次海上演習的地點,是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所在的東部港口維薩卡帕特南(Visakhapatnam)與安達曼-尼科巴群島(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之間的水域。值得一提的是,這裏距馬六甲海峽非常近。

在談到此次演習的意義時,普拉巴卡爾說,孟加拉灣處於印度洋與東南亞水域的交匯地。“它是經過霍爾木茲海峽的油輪進入馬六甲海峽之前的必經之地。”

馬六甲海峽連接著印度洋與南中國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在海上貿易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天,全球約四分之一的油輪會從這裏進出;這些油輪供應了中國進口石油的一半及日本、南韓與台灣95%的進口石油。到2020年,馬六甲海峽的航船密度,將從2004年的9.4萬艘增加到14.1萬艘。

中國雖然不是孟加拉灣沿岸國家,但它通過加強與孟加拉國、緬甸的海上關係,以確保能通過這一水域。中國在孟加拉灣與印度洋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已引起了相關國家(特別是印度)的嚴重關切。

普拉巴卡爾認為,這次的聯合軍演無疑是要向中國海軍傳遞一個信息:“中國海軍日後若進入印度洋,是不可能無人過問的。”

一些分析人士則把9月的聯合軍演視為美、日、澳、印7月發起的“四方倡議”的延伸。除了新加坡,這次聯合軍演的參與國,均是“四方倡議”的提出者。

2004年南亞特大海嘯後,美、日、澳、印四國成立為一個核心組織,參與對受災地區的人道主義協調行動。它們聲稱,共同救災的經歷為它們走在一起奠定了基礎。

但中國並不買帳。北京認為,四國聯手絕非僅為救災這麼簡單;它表示,“四方倡議”就是一個亞洲版的北約組織,一個旨在遏制中國崛起的聯盟。

今年4月美、日、印三方聯合軍演期間,北京就直言對此不滿。一個月後,在5月24日馬尼拉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第四次安全政策高官會議上,四國提出成立聯盟的“四方倡議”,引來中國的不滿,更要求美、日、澳、印解釋它們聯合軍演的目的。

四國極欲消除中國方面的猜疑。例如它們均強調,提出“四方倡議”並非針對中國,僅限於討論一些共同關注的話題。日本之前將聯盟的做法稱作“繁榮與自由之弧”,而印度則宣佈,有關倡議“沒有安全意味”。在上月訪問印度時,澳洲防長尼爾遜(Brendan Nelson)還表示,堪培拉僅支持將倡議限制在貿易與文化領域。

在4月的美日印聯合軍演後,日本也竭力安撫北京的不滿情緒,稱演習並未針對任何第三國,不過是個善意的演習。印度則強調,它在派艦隊參加美日聯合軍演後,也派出了兩艘驅逐艦,與中國北海艦隊舉行雙邊演練,聊作安撫。

無論如何,“馬拉巴爾07”註定會引起比4月聯合軍演更嚴重的爭議。上周,中國外長楊潔篪據說已向印度外長穆吉克(Pranab Mukherjee)表達了北京對“四方倡議”的擔心。有趣的是,據說當時穆吉克本來表示,希望中國能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楊潔篪話鋒一轉,提到了“四方倡議”的問題。

當下,印度還希望在加入核供應國集團時得到中國的支持,不然其核貿易將面臨種種限制。新德里自然不願此時挑起北京的怒火。另外,印度也渴望解決兩國長期以來的邊界問題。在這一時刻惹怒中國,顯然是不明智的。一位退休的印度外交官稱:“新德里不願被看作是為打擊中國而四處結黨。”

幸運的是,鑒於在中國均有著相應利益,“四方倡議”的其它三國,也不願在此時同北京“撕破面皮”。因此,美、日、澳與印度一樣,都謹慎地走在高空鋼絲上。

(章彊 編譯)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