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意識形態碰撞 山雨欲來風滿樓
2011-11-05 吳康民 hmng@puikiu.edu.hk

【明報專訊】今年是中共中央作出否定文化大革命和評價毛澤東的《決議》發表30周年。內地的改革派有一股要求重新評價毛澤東和加速政治改革的呼聲。與此同時,「左派」也以「唱紅」為掩護,重唱高舉毛澤東旗幟的高調。這種意識形態的碰撞,顯示社會矛盾的深化,給人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30年前,中共中央全會作出一個《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當年政治氣氛底下,能作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的結論,不失為一個中肯的評價。

「領導者錯誤發動」是主,「反革命集團利用」是副,這是明擺着的事實。領導者暗指毛澤東,反革命集團明指四人幫和林彪一伙。主次分明。《決議》中也明確指出﹕「毛澤東同志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階級鬥爭的理論和實踐上的錯誤發展得愈來愈嚴重,他的個人專斷作風逐步損害黨的民主集中制,個人崇拜現象逐步發展。」「文化大革命這一全局性的、長期間的『左』傾嚴重錯誤,毛澤東同志負有主要責任。」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同一決議中,又能得出毛澤東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結論呢?

從毛澤東倡導和指揮的反右,大躍進、三面紅旗、反右傾直到文化大革命,這種種極左的運動,害死了幾千萬人,上億人家破人亡。經濟上不是大躍進,而是大倒退。這能說他功大於過嗎?更說不上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了。

斯人已去 重評無期

到了1993年,鄧小平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中曾指出﹕1981年的《決議》,是受到當時黨內,社會上形勢的局限的,部分歷史是不實的,不少同志是違心地接受的。他還說﹕「對毛澤東一生的評價,可以在我們這一代走後,作全面評價。」

時間過去多年,鄧小平這一代革命老人,都已故去,今天是不是重新評價毛澤東的時機?

在這裏,需要對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增加一個深層次的分析。

建國以後,許多工農幹部入城,蛻變成官僚,逐漸脫離群眾。而文革以前的歷次政治運動,總是針對着普通群眾和一般幹部,針對知識分子和民主黨派。罔顧實際情况的大躍進和公社化,造成「三年饑荒」,把老百姓推向絕境。這種種極左行動,都是下級幹部執行的。而與此同時,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造神運動,又變本加厲。終於最高領袖一聲「造反有理」,廣大群眾多年積累的民怨便一下子爆發起來。這是除了領袖錯誤發動,反革命集團利用之外的第三個重要原因。

懷舊情緒基於不滿現實

現在,懷念毛澤東時代的,也不僅是一些「左派」,部分群眾,也都有懷舊心理。當他們對現實不滿時,當他們目前的利益受到損害時,當他們上訪得不到要領或反而受到逼害時,他們都會感到今不如昔。

多年前,北京、廣州的的士不少在司機座前掛上毛澤東像。你問他,開頭他說為了保平安,後來又說毛的時代社會清廉得多了。好幾年前,重訪韶山,覺得湖南毛的老家一帶,毛澤東熱也很厲害,證明崇毛有一定社會基礎。

毛澤東治國無方,瞎指揮有罪。但以個人來說,他應該說是一位有哲學理念的戰略家,一個有文采的詩人和寫論文的高手。而他對權術的運用,更在歷代帝王之上。難怪他自詡﹕「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其霸氣躍然詩詞之上。

《決議》在評價毛澤東方面有不少違心之論,直至今天,再評價遙遙無期,頌毛之風又起。另一方面,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淪亡,更助長樹立毛澤東旗幟的氣焰。

思想解放 力爭民主

要正確評毛,防止極左思想回潮,需要思想解放,發揚民主。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有多次思想上的大爭論,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客觀標準開始,到市場經濟、私營經濟的地位等等的討論,都在爭論中推動了社會前進。而把一些問題列為禁區,掩蓋矛盾,終於有一天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而要有思想解放的土壤,又必須有民主的環境。民主牽涉到政治體制的改革,這都是在多年來明的暗的引起爭論的大問題。

廣東曾在4年前由省委書記和省長牽頭,成立「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領導小組」,聲稱討論要取得政策性的成果。往後《南方周末》連續發表了多篇評論思想解放的文章,指出要為解放思想殺出一條血路來。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當年開拓4個特區有3個就在廣東。現在這個「思想解放」的調子在廣東唱起,我們希望廣東真正能起一個示範作用。堅持思想解放應敢於與「左派」的頌毛崇毛唱對台戲。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