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Friday, August 11, 2006
  女性对女权主义的反对战
2006-7-23 0:43:12 · 来源: 新京报

  美国爆发女权主义大争论,并非所有女性都喜欢女权主义

  国是个大国。不过,国人不太注意的是,美国也是一个女权大国。在美国,与女权有点关系的事件,常常演变为政治和社会热点。所以,当民主党批评布什在阿富汗行动不彻底、没有逮到拉登时,布什会说:但是我们解放了那里的妇女。如果有人质疑:美国人帮忙撰写的阿富汗新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必须有20%为女性,是否超越了当地的民情?布什都不用亲自出马,他的民主党反对派先就“消灭”了质疑者。

  既然女权至上,就会有人把各种事情都往女权上扯。女人坐家带孩子,似乎很不女权,但辩护者说,“女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于是全职母亲立刻女权了———由此甚至形成了美国女权主义者的一个流派“自选派”。最近,以新一代妇女为主的自选派和主张女男经济平权的传统派,展开了一场女权主义内部的大争论。

  一位名叫琳达·赫什曼的退休哲学教授,在调查上世纪六十年代女权主义狂飙突起后出生的新一代高学位女性职业选择时,意外地发现,她的样本中,结婚十年后有85%的女性辞职回家。赫什曼谴责她们浪费了自己的潜力,并且背叛了女权主义理想。她把这些批评,总结为6月里出版的一本新书,《工作去:为世界妇女宣言》。被该书激怒的全职母亲们奋起回击,一时分外热闹。

  这场争论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时代特色。一边是精英赫什曼,出书之外,在电视和报纸也有发言权。自选派的抗议电话打到电视节目,但一般人哪是哲学教授的辩论对手?三句两句就被赫什曼扫平了。精英虽然明理,无奈草根人多,自选派纷纷上网,用博客攻击赫什曼。美国人说话比较克制,但是“我对着琳达竖中指”之类的话,还是有的。赫什曼只能报以冷嘲:这些全职母亲反正有的是时间,我们有工作的女人没空讲废话。

  赫什曼新鲜之处是她对年轻女性的建议:嫁一个各方面都不如你、特别是挣钱比你少的男人,这样,即使夫妻中有一方要辞职带孩子,也轮不到女的。

  只是人们都说“女人是感情的动物”,要女人为了女权主义“理想”而牺牲自己的感情,大概是不现实的。赫什曼再能说会道也办不到。这还真不如让自选派将社会改造的战场转入家中,给男婴穿上粉红套装,坐着粉红推车招摇过市(美国习俗,男婴用天蓝色,女婴用粉红色);对女孩则不买洋娃娃买卡车模型。儿子稍大一点就谆谆教导他:你要像尊重自己的母亲一样尊重每一个女人。

  □李雾(旅美学者)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