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Thursday, May 10, 2007
  贝克特的“环保外交”说明了什么
学习时报 □刘诚君

4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首次把环境问题作为讨论内容,就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公开辩论。这标志着环境问题的政治化趋势上升到了新高度。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英国外交大臣玛格丽特·贝克特主持了这次会议。她在发言中说,国际社会需认识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应着手共同探讨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贝克特详细阐述了把“气候安全”作为英国外交新战略重点的构想。分析人士认为,英国政府采取这种新的外交策略,一方面是出于工党想在大选中取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英国想在国际舞台上改变外交形象、提升外交地位的需要。

现年64岁的贝克特被称为工党“伟大的幸存者”,自1974年以来,贝克特就在政坛上沉浮起落。贝克特经历过1960年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沙佩维尔种族大屠杀,后来促使她进入政坛正是沙佩维尔种族大屠杀。之后贝克特成为了一名冶金学家,加入了交通和普通工人联盟,1970年贝克特通过参加工会运动正式加入工党。1974年哈罗德·威尔逊任英国首相时期首次入选国会议员,但在1979年不幸将国会议员的位子给“丢”了。1980年,贝克特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成为工党民族执行委员会成员,但由于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掌握着国家政权,贝克特并没有多少参政的机会。1992年,贝克特成为工党首位副主席。1994年,时任工党主席史密斯病逝后,贝克特成为工党代主席,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女主席。虽然在她的带领下,工党的声望有所提升,但是在随后进行的选举中,贝克特还是被布莱尔取代了。1997年布莱尔上台后,提出“新工党”的政治理念,许多“老工党”都受到了“冷遇”,贝克特是为数不多的几名“老工党”之一。工党执政后,贝克特先后担任过贸易和工业大臣,工党下院领袖和环境大臣,在内阁重组之前,贝克特在布莱尔内阁中任职已有9年。

去年10月她在一次阐述英国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当布莱尔首相请我担任这一职务时,我相信,他也相信,如今成为一位可信赖的外交大臣意味着严肃地对待气候安全。” 布莱尔的工党政府在伊拉克战争和其他一些中东问题上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导致了国内民众的极度不满。英国国内民众认为,政府的决策不仅使英国士兵命丧他乡,而且为极端势力煽动反英情绪提供了借口,破坏了英国安全,还导致了英国外交地位下降和外交形象受损。为了在国内的党派竞争中和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主动,工党急需扭转外交政策方向,在一个国内和国际公众认同的外交领域有所作为。

布莱尔和贝克特等人选择了环保和气候问题。贝克特自去年5月上任以来,不断利用各种机会,包括她在联合国大会发言等国际场合,大打“环保外交”牌,宣传英国新的“外交主张”,借此增强英国的声音,树立新的外交形象。贝克特不久前在德国发表演讲时指出,世界上的重大安全挑战不能都归咎于气温升高,然而从“9·11”事件中应当认清的是,西方不可能不受其疆界以外混乱局势的干扰,全球变暖会加剧引起这种混乱的紧张与冲突。“气候变化使世界上最动荡地区的资源急剧减少,从而造成一种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的新动向。”从英国外交政策把“环保”叫得如此响亮,可以看出,一方面,目前英国各党派都把“环保”作为获得民众支持的一个重要“斗争”领域,工党在这方面也丝毫不甘落后,努力显示其在推动全球环保方面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无论在英国国内还是在其他国家,人们已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因此这对工党来说是一个比较安全、不容易引起争议的外交领域。此外,美国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不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作法遭到了大多数国家和美国国内舆论的批评。因此,打“气候安全”这张牌也有利于改变英国外交“跟着美国跑”的形象。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逐渐成为政治话题,使人们的传统安全观发生了一些改变。在过去十几年中,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家间政治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次英国把气候变化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进一步增加了环境问题的政治色彩。环境问题涉及各国的经济利益,因此随着环境问题政治化程度的加深,国家之间将围绕环境问题产生新的冲突与合作。

有专家预言,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将重新塑造各国之间的关系。英国正在推动国际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并力争在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