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Friday, April 24, 2009
  亚洲必须摆脱民主陷阱:思维的盲点与误区
2009年4月24日
亚洲周刊 笔锋文章


民主有时候会被极端主义者用来合理化自己的不择手段,于是选举暴力、民主暗杀暴力、群垄暴力会趁势而起,当民主只被窄化到剩下选举,则民主只不过是替贪污滥权开了另一扇大门。

亚洲经济的成就惊人,它在全球所佔的比重也日增,然而只要一谈到「民主」,各式各样的情结即告出现。由于中国大陆尚未民主化,为了避免让大陆的「不民主」有「理由」,于是人们对亚洲民主所滋生的乱象,或者视若不见,或者轻轻略过,或者就是简单地认为是各国的特殊问题,而不能对民主做出建设性、反省性的深层思考。这是一种思维盲点,它妨碍了人们走向更好的民主之路。

民主作为一种普世价值,自有其颠扑不破的道理。但由各国的民主实践,人们也必须认知到,民主其实是个抵抗与自我期勉的过程,而不是个图腾。民主决不廉价,把民主看得太简单的人,民主的贺礼是不可能降临他们头上的。

当今的亚洲,在民主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有些国家甚至有可能大幅度倒退。亚洲这些负面样板,当然不能用来当作「反民主」的理由,但由亚洲正在发生的这些事情,的确也证明了西方理论里所谓「民主陷阱」的存在,不容忽视。民主需要许多因素整体配合,否则即难免所希望的结果未见,不希望的结果却纷至踏来。这就是「民主陷阱」,目前的亚洲,正在上演的即有:


其一,乃是南亚的印度,随著国会大选,种种「选举暴力」已告表面化,迄至目前,两天死亡人数即已约五十人,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民主选举国家,选民高达七点二亿,整个选举期高达一个月,届时死亡总人数恐怕逾千。过去长期以来,印度每逢大选,死亡人数总在二、三千人左右徘徊,选举暴力之盛让人叹为观止。

而印度选举暴力猖獗,当然是有原因的:(一)印度的政治运作毫无规范,形同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当民主只有选举,选赢的就有了一切,为了赢得选举当然也就无所不为,以及无所可不为了;(二)印度的阶级、宗教、种姓、地域矛盾至为严重,因此印度自由化后,不但小政党多如春草,以这次选举为例,小政党即多达一千多个;

更严重的乃是各式各样的激进组织或游击队组织也告大增,这代表了印度还没有藉著选举而凝聚社会之前,整个社会就因为选举而加速解体,印度选举,上焉者买票贿赂,下焉者威胁施压,甚至还相互杀来杀去。由于目前印度已没有独大的政党,这种解体的乱象也就一直持续并扩大。


其二,则是正发生在东南亚泰国的「民主群众暴力」。泰国近两年多来,随著政治斗争的持续与扩大,群垄也分为红衫军与黄衫军两个都自鸣正义的群垄势力。他们相互刺激,日趋激进,最后变成为所欲为的准暴民团体,他们以「人民力量」为名,动辄要求一个政府下台,纵使这是个刚刚透过合法选举而组成的政府亦然,特定的群垄团体把自己极大化,大到如此程度,这早已不是民主,而是暴民了!

最近,黄衫军乱完之后红衫军跟著乱,甚至干扰到东协(东盟、亚细安)高峰会会场,终被政府及军警强力驱逐,另外则是黄衫军领袖之一的林明达座车也遭到伏击,被射近百发子弹,身受重伤,侥倖逃过死劫。泰国的民主已被黄衫军和红衫军这两个将自我极大化,也将抗争手段绝对化的群垄组织所绑架,这种「人民力量」,其实已和民主无关,而是一种暴民政治了。


其三,则是在台湾及南韩正在发生的「元首贪污弊案」了。台湾的民选领导人陈水扁以及南韩的卢武铉,他们都出身清寒,后来也都以「人权律师」、「民主斗士」的身份窜起。但他们获得权力后,却把他们所宣称的「民主」丢到了脑后,这种情况在陈水扁身上特别严重。

他和家人亲信贪污腐化无所不用其极,国家的资产、政策、官位,无一不可标价出卖,它的整个官邸也俨然成了权力与金钱的交换中心。他所涉及的许多弊案,到了今天还未追究完毕,另外则是卢武铉家人亲信的弊案部分也将侦结。不久后即将收押,并可能判决有罪。

由台湾及南韩的例子,它显示出「民主」乃是一种複杂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通往权力之路的手段。如果人们不能体会这一点,则在他们有了权力后,就会忘掉了民主,绝大多数新型民主体制,都在民主化之后反而贪腐滥权盛行,即在于这些社会都把民主窄化了。

由亚洲所出现的这些负面样板,提醒了人们:民主诚然是人们之所欲,但它其实是个非常昂贵,必须整个社会付出极大努力始配享有的东西,在民主的道路上有太多陷阱存在,民主有时候会被极端主义者用来合理化自己的不择手段,于是选举暴力、民主暗杀暴力、群垄暴力会趁势而起,当民主只被窄化到剩下选举,而不能将民主价值渗透进每个部门,则民主只不过是替贪污滥权开了另一扇大门。民主的道路上陷阱重重,每个社会又怎能不格外戒慎恐惧呢?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