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马来西亚的深圳特区
英国《金融时报》约翰•伯顿(John Burton)新加坡报道
2007年3月29日 星期四
马来西亚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Abdullah Badawi)表示,拟在柔佛州南部建立的依斯干达经济特区(I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将通过提供廉价经营场所,对新加坡发挥出像中国深圳对香港同样的作用。
但依斯干达同样和这个中国经济特区一样,也是推进经济改革的实验室,就像深圳上世纪90年代所做的那样。
阿卜杜拉最近宣布了多项激励措施,鼓励外资到依斯干达投资。其中一项是放宽有利于马来民族的“扶弱政策”(affirmative action),这一政策常被视为马来西亚吸引海外资本的最大障碍。马来民族是马来西亚的多数民族。
按照马来西亚的新经济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外国投资者必须将企业30%的股权交给当地的马来人合作伙伴。马来西亚政府将对依斯干达特定的服务行业取消上述规定,其中包括医疗、旅游和教育行业。
法国里昂证券(CLSA)首席策略师克里斯多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表示,阿卜杜拉的声明“是来自马来西亚最新也最引人注目的好消息”。马来西亚也将放宽外汇规定,取消房地产利得税,以促进资本流入。
与依斯干达项目有关的官员表示,马来西亚将进行更广泛的改革,以扭转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的局面,这些让步是改革中的先头措施。去年马来西亚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14%,至40亿美元。
放宽“扶弱政策”规定可能遭到执政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简称巫统)的强烈反对。由于拥护马来民族权利,实施缩小马来人与华人收入差距的政策,巫统自1957年以来一直是马来西亚的执政党。华人在马来西亚是少数民族。
阿卜杜拉希望通过在柔佛州实行经济改革来减少政治阻力。柔佛州是巫统的政治据点,也是马来西亚许多内阁部长的故乡。
一位官员表示:“如果我们能向他们展示,这项政策能增加外国投资,使他们直接受益,他们也许会接受更多变化。如果在柔佛州取得成功,我们就能将改革引入马来西亚其它地区。”
马来西亚遵循了类似策略来削弱新经济政策,建立了不实行“扶弱政策”规定的经济特区,包括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和金融服务业经济特区。但在马来西亚希望减少对制造业的依赖时,服务业仍是一个政策堡垒。
依斯干达顾问组成员、马来西亚前副总理穆萨•希塔姆(Musa Hitam)提出了更大胆的改革措施,建议在新经济区废除新经济政策。
仍有人怀疑马来西亚能否将承诺坚持到底。地方政府一直受到干涉投资运用的指责,例如对聘用外国工人加以限制。阿卜杜拉已承诺推出措施,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以预防这类问题的出现。
马来西亚政府还希望通过要求外国投资者向依斯干达缴纳社会福利基金来赢得地方支持。这项提议的主要受益人是马来人。政府官员们表示,潜在外国投资者尚未对这项提议提出反对。
依斯干达定下目标,计划在未来20年从中东和日本等地吸引1050亿美元投资,用于支持在这个面积3倍于邻国新加坡的地区,建造主题公园、养老院和大学。
最大的投资来源可能是新加坡,因为柔佛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得多。但新加坡投资的飙升,也可能引发马来西亚的民粹主义不满情绪。自1965年结束了短暂的结盟以来,两国的双边关系一直颇为紧张。
由于当地人担心大量新加坡人涌入依斯干达,马来西亚已被迫放弃了有关允许外国人免持护照进入依斯干达计划的讨论。
花旗集团(Citigroup)驻新加坡经济学家Chua Hak Bin表示,依斯干达拟议进行的改革“增加了新加坡的机遇和经济空间”,有可能扭转跨境贸易和投资下降的局面。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希望在柔佛附近和邻近的印尼廖内群岛开发一个廉价的制造业腹地。
但Chua Hak Bin表示,依斯干达强调为服务业而非制造业提供鼓励措施,“似乎不是为了弥补新加坡的缺陷:土地短缺,地价高昂。相反,目标服务产业似乎更多地是要与新加坡竞争,而不是互补。”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