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Saturday, August 26, 2006
  马来西亚社会及投资环境简介
2005-10-18

  自然人文环境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气候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中央,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台湾省的9倍,是由13个州组成的共和国,其中11个州在马来半岛,另2个州是在东部的沙巴及砂劳越;人口有2,510万人;气候属赤道型,终年气温变化不大,每日均温在22℃~32℃,年分干、雨两季,无台风、地震等天灾。

  首府、工商业中心、种族、主要语言

  首府:吉隆坡(KUALALUMPUR)誗工商业中心:吉隆坡(KUALALUMPUR)、槟城(PENANG)、新山(JOHORBAHRU)、怡保(IPOH)为主要城市;浮罗交怡(PULAULANKAWI)为自由港;纳闽岛(LABUAN)为境外金融中心。

  主要机场:吉隆坡雪邦国际机场、槟城、古晋(东马砂劳越)、KOTAKINABARU(东马沙巴)。

  种族:由马来人(58%)、华人(26%)、印度人(8%)及其它少数民族组成之多元种族国家。

  宗教:回教、佛教、印度教、天主教及基督教等,并以回教为马国之国教。

  特殊人文:马来西亚为多元种族国家,其中马来人大部分信奉回教,华人则与一般华人社会之宗教信仰相同,印度人以信奉印度教为主。

  主要语言:马来语为马国之国语,英语及华语亦甚通行;吉隆坡华人则以粤语为主,印度人多习淡米尔文。



  政治制度

  政体:君主立宪之联邦政府,由13州组成,最高元首由9个州之元首-苏丹共同推选,5年改选一次,不得连任。最高元首仅有少数统治权,首相为全国最高行政首长。

  国会:分为参议院、众议院两院,参议院70席,由13个州议会各选出两席,余由最高元首及首相指派,任期3年;众议员由人民普选产生,共193席,任期5年。

  政党:现今执政党系由13个主要政党组成,称为国民阵线(NA鄄TIONALFRONT),主要成员有巫统(UMNO,马来人政党)、马华公会(MCA,华人最大政党)、民政党(PMMP,华人政党)、印度国大党(MIC,印度人政党)等,反对党则有回教党(PAS)、民主行动党(DPA)及公正党等。

  法律:马来西亚因曾为英国殖民地,故其政治、法律、教育等制度均沿袭英国制度。


  天然资源

  马国天然资源丰富,除石油、天然气及森林资源有大量出口外,其棕榈油及胡椒之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位,橡胶产量为世界第三位,锡产量为世界第四位。

  经济投资环境

  经贸概况

  1.主要进口项目:热电游子管、其它电子及电器产品、办公用机器及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电器及零配件、通讯设备及零组件、电机及其零配件、汽油、测量用仪器、平轧钢制品等。

  2.主要出口项目:热电游子管、棕油及其制品、办公用机器及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通讯设备及零组件、原油、液化天然气、电器零配件、石油制品、专业用科学控制仪器、木材及木材制品、成衣及橡胶手套。

  3.主要进口来源:日本、美国、新加坡、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德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4.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新加坡、日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泰国、中国台湾、荷兰、韩国、印度。

  主要经济政策

  1.实施外汇管制: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发生金融风暴,马国政府于1998年9月1日宣布外汇管制,并于同年9月2日将马币兑换美元之汇率固定为3.80比1。近期马币跟随人民币政策,改为采取盯住美元等一篮子的浮动汇率制度。

  2.放宽制造业新投资计划之股权分配限制:

  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后,马国政府为吸引长期外人直接投资,放宽制造业新投资计划之股权分配限制,外资可享有100%股权,且无外销比例之限制。目前该项放宽限制措施仍继续维持。

  3.整顿金融业:马国中央银行于1999年3月起,分阶段将马国商业银行的数目合并为十家,于2000年12月31日顺利完成合并工作,并规定每家主导银行的最底资本额为20亿马元。

  4.颁布资本市场大蓝图及金融领域大蓝图:

  马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于2001年2月颁布“资金市场大蓝图”(Capital Market Masterplan);中央银行则于同年3月颁布“金融领域大蓝图”(The Financial Sector Masterplan)。该二大蓝图均于2001年起分三阶段实施,期使马国于2006年后成为一个全面开发的资金市场,并于2007年后让国内银行及保险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竞争。

  5.实行振兴经济措施:马国政府于2001年3月27日公布多项新经济配套措施,增加财务支出30亿马元,采取刺激国内需求的方式,以应对美国经济成长减缓的冲击;2001年9月25日宣布另一项振兴经济配套措施,拨款43亿马元,以便在全球经济因美国遭受恐怖分子袭击而呈现衰退之际,马国国家经济能够继续维持成长;2003年5月21日再公布“新振兴经济配套”,总共注资73亿马元,以应对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及随后爆发的“SARS”疫情对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6.续采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内需:

  马国2004年度国家财政预算案总额为1,099亿9,000万马元,全年预算赤字133亿9,500万马元,占国内生产总额3.3%,为连续第七年出现赤字的预算案。

  7.公布“马来西亚—我的第二个故乡”计划:

  马国自2002年3月18日起放宽外国人前来该国长期居住的条例,同时将原有的“银发计划”更名为“马来西亚─我的第二个家”,新措施的条例为:

  1.年届五十岁或以上的申请人:(1)夫妻申请人其中一人年届五十岁或以上,可选择:在马国本地金融机构或银行存有定存RM150,000.00;或证实每个月不少于RM10,000.00之固定收入。倘获核准,将核发5年观光签证,同时附上多次入境签证。

  (2)单身申请人,可选择:在马国本地金融机构或银行存有定存RM100,000.00;或证实每个月不少于RM7,000.00之固定收入。倘获核准,将核发5年观光签证,同时附上多次入境签证。

  2.年届五十岁以下申请人(必须向马国移民厅总署提呈申请)

  (1)申请人夫妻其中一人年龄五十岁以下,须:在马国本地金融机构或银行存有定存RM150,000.00;以及证实每个月不少于RM10,000.00之固定收入。倘获核准,将核发5年观光签证,同时附上多次入境签证。

  (2)单身申请人,须:在马国本地金融机构或银行存有定存RM100,000.00;以及证实每个月不少于RM7,000.00之固定收入。倘获核准,将核发5年观光签证,同时附上多次入境签证。

  重要开发计划

  1.纳闽国际境外金融中心(LabuanIOFC):

  在东马沙巴州附近的纳闽岛设立的境外金融中心,提供税务优惠以吸引外国及马国金融、保险、投资等机构前往设立相关分支公司。

  2.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MSC):马国于1996年5月15日宣布将吉隆坡与国际机场之间占地750平方公里的地带设立为“多媒体超级走廊”,并提供优惠奖励,吸引跨国高科技信息软件业者进驻。至2004年3月,在MSC计划下注册的公司已超过999家,实际运作的公司约一百多家,其中台商公司有3家。上述注册公司中,687家为本地公司,286家为外国公司,本地与外国合资者26家,其中有55家世界级公司。

  3.生物谷(BIOVALLEY)发展计划:

  为带动马国的生物科技工业成长,2003年5月马国政府正式于电子信息城(CYBERJAYA)的南边设立“生物谷”,全区占地计2,000英亩,计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拟设立三所核心国家学院:农业生物科技(Agro-biotechnology)学院、药剂及营养(Pharmaceuticals&Nutraceuticals)学院、基因及分子生物(GenomicsandMolecularBiology)学院,预定于2006年完成;第二阶段拟成立马国相关研究机构。马国政府欢迎外资公司或科学家前往生物谷进行研究与开发,目前正制定政策及奖励措施,例如无限制雇用本地及外国员工、提供新兴工业地位、豁免生物科技配备之进口税及保护智慧财产权等,以期吸引外资前往生物谷投资。目前据悉已有来自中国大陆及日本的公司与本地公司正在筹备联营计划。

  马国投资环境有利因素

  1.承袭英联邦制度,政治稳定,法制完备。

  2.基本设施良好,通讯发达。

  3.英语普遍通行,华人可讲华语及方言,语言沟通便利。

  4.劳工素质高,马国政府禁止罢工。

  5.制造业外资可享有100%股权。获马国工业发展局(MIDA)核准“新兴工业地位”(PioneerStatus)之外资,可享有5年投资抵减及税务减免优惠;获准在“多媒体超级走廊”投资之外国高科技信息业,除可拥有100%股权外,亦可享有10年投资抵减及税务减免优惠。

  6.马国在东南亚地理位置适中,往来东盟各国(现有成员十国)皆十分便捷。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逐渐落实后,区内贸易成本降低,在马国投资可就近开发区内约5亿人口之市场,或利用区内各项资源开发第三地市场。

  马国投资环境不利因素

  1.近年马国缺乏一般劳力及技术人才,且工资逐渐上涨。

  2.马国政府原则上不给予外国投资者永久居留权。

  3.马国已不再享有输美及输欧盟之GSP优惠关税。

  4.马国基本上已不十分适合劳力密集产业的设立。马国劳力密集产业的定义系以资本额除以所雇用员工人数,其值低于5万5,000马币者(约人民币11万元)。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