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07
  香港深圳融合:兩地建立共同資本市場?
撰文 Olivia Chung, 亞洲時報
2007/12/10, 週一

香港---11月21日,深圳公佈了《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草案,首次將與香港共建國際大都會的目標,列入長期發展的宏圖中。這標誌著,在一輪又一輪的探討之後,深圳終於開始向建立深港大都會的目標邁進了。草案說,深圳將與香港一起努力,將兩地建設成一個國際性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該方案將上報國務院審批。

在未來發展藍圖中,建立共同的資本市場,是深圳與香港面臨的首要任務。草案說,將積極探索深圳金融機構通過香港進入國際金融市場,同時繼續吸引香港金融機構在深圳設立分支機構,作為進入國內金融市場的跳板。草案還建議,兩地的證券交易所可通過密切合作,吸引海內外企業在內地與香港同時上市。

分析人士認為,要實現草案所描述的光明前景,需要克服重重困難。例如,現時人民幣仍不能自由兌換,而中央仍嚴格控制著深圳與香港之間的資金流動。再加上兩地截然不同的法律體系,要想建立一個共同點資本市場,必須先構建一個統一的法律基礎。

儘管如此,草案的出臺已表明,深圳已向著這一長期目標,邁出了第一步。

多年來,深圳官員與學者一直主張加快與香港的融合。今年8月,香港方面也終於做出了積極回應:與香港政府關係密切的智庫“智經研究中心”率先發表了《建構港深都會》的研究報告,稱港深2020年的GDP,有望超越倫敦和巴黎,成為全球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超級大都會。

10月,香港特首曾蔭權也在《2007—2008年施政報告》中稱,“香港必須加強與中央及內地省市的整合,並全力推動港深共建大都會。”

在加強深港合作方面,深圳的藍本提出了六方面目標:一、共同構建世界級都市區;二、完善深港金融合作機制;三、積極建設深港創新圈;四、加強與香港在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的合作;五、改善通關環境和跨境交通;六、加強兩地在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和監督管理方面的協作。

為建設深港大都會,深圳政府強調甘願做“綠葉”。在提及發展金融產業時,草案寫道,深圳願為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扮演“後院”的角色。草案的目標之一是,將金融業發展成繼高科技之後,深圳另一項戰略性支柱產業。

根據草案,深圳將建設一個多層次資本交易市場,包括主板市場、中小企業板市場、創業板市場、場外交易市場和債券市場。草案指出,只有與香港加強金融合作,深圳的金融市場才能得以發展,才能成為“港深大都會及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的有機組成部分”。

草案說:“逐漸實現兩地金融業融合,不僅是為了滿足深圳改善金融業的國內要求,更是香港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迫切需求。”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梁鳳儀說:“從香港自身條件看,憑一己之力很難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只有聯合內地,合兩地規模、效率,才能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她是在與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唐傑會面時,發表這番話的。

深圳非官方智庫“綜合開發研究院”(CDI)的資深研究員張玉閣認為,共建大都會對港深兩地來講是個雙贏。實現深港一體化後,它的總面積將達到3,200平方公里,總人口2,000萬左右,將大大改善雙方的基礎設施、貿易、金融條件,儘管深圳在政治體制上與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有所不同。

香港中文大學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教授段樵(Tuan Chyau)說,面臨被邊緣化風險的香港,應加強與深圳的經濟合作,才能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

經濟發展飛速的大陸,不僅把香港視為物流與貿易中心,還在不遺餘力地吸引香港人才與企業。過去,香港是大陸吸引國際投資者的跳板,為內地企業的資金募集地。如今,跨國公司可以直接投資內地;在中國工商銀行等企業以“A+H”成功上市後,中央更是轉而鼓勵大型國企直接在內地上市。

在持續高增長和企業成功改制的刺激下,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數目大幅增加,也引發巨量資金流入中國的股市,為紅籌股及海外企業在國內上市創造了必要條件。目前,中國正考慮修改上市制度,為紅籌股回歸A股鋪路。

國內股市的高估值,是紅籌股急於回歸A股的主要原因。截止11月中旬,上證綜合指數在過去12個月裏飆升了176個百分點;A股的平均市盈率達到了40倍,令相對的H股價格出現了很大的折讓。

國企股(包括紅籌股在內)在香港股市的比重,遠遠超過了本地的藍籌股。截止去年11月底,共有85支紅籌股在香港掛牌,市值達到了2萬億港元,佔總市值的 21%。中央推出國企僅在內地上市及鼓勵紅籌股回歸的政策,無疑將引發香港股市的資金大量外流,從而動搖其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有一些評論員說,應將香港與深圳兩地的股市合併為一,但立即遭到了香港學術界與政界人士的反對。他們認為,香港證交所是個上市公司,深市卻為中國政府所有。

因此,又有人最近建議香港、上海和深圳三家交易所,可在維持各自的股權和組織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共同開發一個交易和上市平臺,讓A股和H股企業可同時在三家交易所上市,而投資者則可自由選擇其中一個市場進行交易。

但段樵認為,這將觸及人民幣自由兌換,以及大陸限制投資者與金融機構流動的問題。他說:“除此之外,還有考慮不少技術難題。比如,三方的上市、結算和監管體系各有不同,A股與H股的投資者也不能在對方市場中買賣。”

不過,他指出,一旦大陸與香港建立起一個單一的股票市場,這有可能成為全球最活躍的交易市場之一。

據《南華早報》報道,香港、上海、深圳三地股市的交易額,在今年前7個月達到了1.03萬億美元,緊隨紐約交易所(12.95萬億)、納斯達克(7.03萬億)、倫敦(4.26萬億)和東京(3.61萬億)之後。

9月7日,香港特區政府大舉增持港交所股權至5.88%,成為第一大股東。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是大陸與香港兩地通過置換來掌握對方交易所戰略股份的第一步棋。

在被香港政壇形容為世紀之戰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被喻為泛民主派代言人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取得了最終勝利。然而,這對深港大融合未必是個好消息。在九七回歸之前,擔任政府高官的她與其他親英官員,曾堅決反對加強與大陸的經濟聯繫。

深圳的草案已通過了建設部審批,料將獲得國務院的支持。下月中旬,深圳市長許宗衡將率政府代表團訪問香港,有望簽署包括關於“深港共建國際大都會”、深港創新圈、基礎設施建設等在內的多項協議。觀察家表示,香港政府需認真審議“港深大都會”方案,才能贏得香港市民的支持。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說:“香港市民當然無任歡迎加強與內地的經濟融合,但不希望看到任何政治層面的變動,因為這將危及香港的法制,衝擊他們現有的生活方式。”

其他學者認為,在正式協議達成之前,香港與深圳已在船運等領域向著一體化管理的目標邁進。

“我們已感受到了某種意義上的合併,”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教授戴高禮(Michael DeGolyer)說,“香港與深圳的港口早已合併了,因為它們由同一間公司控制著。”他是香港過渡期研究計劃的成員,研究香港回歸後的種種變化。

他認為,儘管香港人會從建設性的角度去審視“港深大融合”(如可為污染等問題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但他們絕不會容忍目前的政治體制發生任何變化。

譯者:章彊

Labels: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