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自我平反六四
亞洲週刊 二十三卷二十二期 (2009-06-07)
鄧小平南巡,落實沒有趙紫陽的趙紫陽路線,也使中國可以期盼沒有胡耀邦的胡耀邦路線。人性是沒有斷層的。 這是觀察六四事件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恰恰是人性的一線曙光, 穿越了血腥和痛苦的長夜,也見證了星雲大師和許家屯的奇緣。
因為星雲和許家屯本來就是兩個世界的人物。星雲是佛教高僧,許家屯是無神論者。星雲與國民黨高層關係密切,而許家屯則是共產黨的高幹。但正如法國大文豪雨果所說,在一切革命原則之上的,還有人道的原則,而他們僅僅是在香港灣仔的一次飯局中邂逅,即結下了生死相依的緣份。
這也許是六四事件中溫暖人心的一幕。在政治鬥爭的末路中,只有佛門可以投奔,只有一面之緣的和尚可以投靠。而他們的緣份,也在六四二十週年的當兒,展示中國在「後六四」發展中的奇特軌跡。
研究六四歷史的學者,都不會不同意:六四當天最後下達開槍命令的是鄧小平。這也使他在晚年中背負了歷史的罵名,但也恰恰是他,在生命的最後歲月中,作出了巧妙的安排,實質上自我平反六四,讓「沒有趙紫陽的趙紫陽路線」落實,也讓和胡耀邦關係密切的胡錦濤接上了班,當了黨的最高領導人,也讓當年和趙紫陽一道的溫家寶接任總理,成為政府的最高領導人。
事實上,在一九八九年的六月五日,當全球中國人都陷入了絕望的深淵之際,沒有人會預料到二十年後的中國是這樣的光景: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中國的汽車產量和銷售量,第一次超越了美國。中國在全球化體系中擔任重要的角色,不僅被譽為「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也成為金融海嘯中力挽資本主義狂瀾的一股力量。
這當然是因為鄧小平九二年的南巡,在經濟領域中悄悄地推動了一條「沒有趙紫陽的趙紫陽路線」,經濟上全面放開,融入了全球化的經濟體系,而在政治上則是不搞爭論,擺脫了意識形態之爭,解放了中國民間的巨大生產力,創造了這十幾年的經濟奇蹟。
這是巨大的歷史諷刺,中國在六四悲劇的土壤中,意外地用鮮血澆灌出艷麗的市場經濟花朵,擺脫了教條的束縛,也提升了全民的生活品質。但滿園經濟的春色,卻掩不住政治改革滯後的痛苦。權力不能制衡,貪污腐敗事件也上升到共和國歷史的高峰,而當前在網路上沸騰的「鄧玉嬌刺殺淫官案」,更反映民間對政治變革的渴望。
這也是歷史期待拐點的時刻。讓沒有斷層的人性,來呼喚一度斷層的政治改革。今日的中國,是否可以出現一個「沒有胡耀邦的胡耀邦路線」,完成二十多年前中國未完成的政治改革?被視為師承胡耀邦的胡錦濤,是否可以展現「二胡」的魅力,尋回飄遠了的時代共鳴?■
邱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