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寻求内地商机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刘励和(Justine Lau)
2007年1月19日 星期五
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开发初期,为了制定其首个城市规划,曾向梁振英(Leung Chun-ying)等香港专业服务领域的从业者征求建议。
那个时候,梁振英还是一个年轻的房地产测量师。当听到深圳的规划人口为30万时,梁振英和他的同事们惊呆了。当时,这个位于中国广东省、毗邻香港的地区不过是由零星几个村落组成的小镇,总人口仅2万人。据梁振英回忆,当时的深圳还没有小汽车。
梁振英和他的香港同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怎么会有30万人去深圳?” 他们问道。但他们没有想到,25年后,深圳已经是一座拥有1000万人口的城市了。
梁振英表示:“因此,包括我在内,我们这群人对深圳现在的拥堵负有一定责任。”后来,梁振英成了中国内地新兴专业服务市场上的先驱,并成了香港重要的政界人士。目前,他是香港特首的咨询机构——行政会议(Executive Council)的召集人。
这些专业人士坚信,中国内地需要他们的专业知识。在此激励下,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办了具有爱国倾向的“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 (Association of Experts for the Modernisation of China)。梁振英回忆道:“我们不是唯一一批(到大陆的专业人士),但我们是第一批。”
2001年,梁振英创立了游说团体——香港专业联盟(Hong Kong Coalition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继承了“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的精神。该联盟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中国内地专业服务市场的开放。他们希望,内地能够进一步向香港和海外的建筑师、医生、律师、地产代理和其他专业人士开放。
实际上,中国内地目前只有一个专业服务领域实现了对外资的广泛开放,这就是房地产领域。这可以说是一种机缘巧合,与梁振英上世纪80年代末为上海提供咨询服务的经历密不可分——当时,上海正在进行中国内地的首宗土地公开拍卖活动。
梁振英回忆道:“当时,上海市领导对我表示,‘为了使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运转起来,我们需要一家类似贵公司的公司。如果你们肯来设立分公司,我们会给你独资企业身份。'”
然而,梁振英的合伙人却对这个机会不感兴趣,于是,这位经验丰富的测量师不得不婉拒了上海市政府的好意。梁振英说:“当时真的非常为难。”但上海市领导随即告诉他,如果他以后自己开公司,还将享受这种待遇。
1993年,梁振英真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梁振英测量师行 (C.Y. Leung Co.)。公司成立后,他重新联系了上海市的官员:“我给上海打电话说,‘你猜怎么着?'”
“这件事含有一堂道德课,”梁振英说道。“我们这个行业,是唯一一个允许(外商)独资的(专业服务领域)。”
梁振英的公司在上海当地报纸《解放日报》上刊登了招聘广告,招聘20名员工,每月工资850元人民币(当时大约相当于100美元)。在广告刊登的当天,就有大约200人亲自送来申请,第二天又收到了200份申请。
后来,梁振英的公司与英国DTZ的亚太业务和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Edmund Tie & Co)合并,成立了戴德梁行(DTZ Debenham Tie Leung)。目前,除了香港和台北业务以外,戴德梁行在中国内地拥有11家办事处,员工4000人。
去年底,在伦敦上市的DTZ出资4200万美元,收购了其他合伙人的股份,但梁振英依然持有该公司4.6%的股权,并将继续留任DTZ亚太区主席一职。
梁振英承认,与其它专业服务行业相比,他所在的行业很幸运。房地产顾问进入内地的时间较早,当时,内地该领域还处于真空状态,不会像成熟行业那样存在阻力。他表示:“那时,没有来自当地的竞争,因而就不存在阻力。”
然而,尽管香港和内地签署了一系列开放服务贸易的协议,但在其它行业,香港和海外的服务专业人士碰到了许多障碍。
“建筑师在中国基本上只能出售他们的设计,”梁振英指出。“他们不能实施这些设计,也不能从事项目管理。”
在梁振英看来,中国针对专业服务公司的法律框架还不完善。“那是个完全不同的体系。我们认为,香港的体系更加适合中国……香港的合伙制公司制度有很多值得中国内地学习的地方。”
梁振英还认为,中国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对于香港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他表示:“我们需要出口我们的服务,而且我们也有可供出口的专业技能。”他补充称,香港出名的港口,就是其未实现潜能的一个绝佳例证。
梁振英坚持认为:“我们一直说,香港是全球主要的航运中心之一。我说不是。香港是个集装箱港口。从本质上说,香港只是个货车运输中心。”他所说的货车运输,指的是卡车运输,将集装箱从珠江三角洲的工厂运到香港葵涌(Kwai Chung)码头,一次运一个。
梁振英认为,长期来讲,香港不能作为集装箱港口与成本更低的深圳港进行竞争。因此,香港必须集中精力,学习伦敦,做一个真正的航运服务中心,不仅有海事律师、保险公司,还要吸引大量船舶来此注册。
“伦敦是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航运中心,但你看不到一艘船,”他表示。“香港货车司机的下一代不能再做货车司机了。如果到时候还是这样,那说明我们还没有成功。”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