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闲评
Thursday, June 28, 2007
  Equality could prove taxing

By Tom Mitchell in Hong Kong
Published: June 19 2007, FT

China’s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passed by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March 8, should have surprised no one.

Beijing had long telegraphed its intention to unify the disparate tax rates paid by foreign-invested and domestic companies, with the former paying as little as 15 per cent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taxed at 33 per cent or even higher. Shanghai-based Bank of Communications, for example, is estimated to have paid a 70 per cent tax rate in 2004.

Under the new law, all companies will be taxed at 25 per cent. Foreign investors who have campaigned for “national” – by which they mean equal – treatment when it comes to market access could hardly complain. “The new tax law provides a level playing field,” says Becky Lai, a tax services partner with Deloitte.

If the enforcement of a new unified rate was as far as the new law extended, adapting to it would be easy enough. But beyond the law’s headline changes, its small print contains important provisions that could force foreign companies to alter their China investment structures radically.

Under China’s old tax regime, investors could take refuge behind borders. If a company was not incorporated in China then it could rest assured that it would have few if any mainland tax liabilities. “Because money is mobile you can [book]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anywhere,” Ms Lai notes.

This made life easy for everyone from Hong Kong-based companies with cross-border “contract processing” operations to investors domiciled in popular tax havens, such as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No longer. Under China’s new tax law, a company’s “place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will determine liability. A Hong Kong-based company whose executives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across the border, in effect exercising control there, could be deemed to be operating in China and therefore liable to its higher tax rates.

As a result, it is crucial for such companies to establish a real presence in Hong Kong and be able to demonstrate that they exercise operational control from the territory.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Hong Kong companies that outsource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to “contract processing” factories across the border.

“If you are a contract processor you [could be deemed to] have a permanent establishment [in China]. You have to pay Chinese tax,” says Lee Chee Wing, also a tax partner with Deloitte. “They (the Chinese tax authorities) are really waving a red flag.”

Mr Lee notes that even Hong Kong-based investment bankers who spend much of their time doing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work across the border could be deemed liable. “The Chinese would just say ‘thank you very much’,” he says.

Ms Lai adds: “You need to hire people [in Hong Kong]. You need to create some kind of presence in Hong Kong.” Otherwise, she says, “you might be falling into the [China] residence trap”.

For companies and executives that do split their operations and time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 to limit potential liabilities Mr Lee and Ms Lai recommend “ring-fencing” their activities in both jurisdictions and documenting “where you do what at what time”.

Investors with export-only contract processing operations should also consider restructuring them into 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which would allow them to sell into China’s domestic market.

China’s new law could also make life more complicated for investors based in tax havens that do not have double tax agreements with China. At present, such companies do not have to pay withholding tax on their China investments. As of January 1 , however, they will be subject to a 20 per cent withholding tax.

“This is quite a serious development for them,” Ms Lai says.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has a disadvantage because it doesn’t have a DTA [with China].”

Beneficiaries of this crackdown should include tax-efficient jurisdictions that have already concluded DTAs with China. Examples include Hong Kong, Barbados and Mauritius, all of whom have agreements with China that cap investment vehicles’ withholding exposure on dividends, interest and royalties at 5-10 per cent.

Hong Kong and Mauritius-based investors are also exempt from capital gains withholding taxes on investments in which they hold less than a 25 per cent stake. For investments in which they hold 25 per cent or more, capital gains are taxable.

Barbados’s DTA with China is by far the most favourable, as it also exe­mpts capital gains regardless of the size of an investor’s holding. Ms Lai, however, notes that the agreement between China and Barbados could be revised in future.

For those investors based in tax havens not protected by China DTAs, they have until the end of the year to restructure. Options include rebasing themselves in jurisdictions with China DTAs, but they will have to demonstrate a real presence in their new homes.

Whatever solutions they do seize upon, they will have to move fast before the changes take effect next year. “These seven months are critical,” Mr Lee says. “Time is of the essence.”

 
  国民待遇 = 平等纳税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香港报道
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

中国全国人大今年3月通过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原本不会让任何人感到惊讶。

中国政府很早以前就表示,有意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此前,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只有15%,而内资企业的税率则为33%或更高。比如,据估计,总部位于上海的交通银行2004年曾交过高达70%的所得税。

根据新的法律,所有企业都将统一按25%征收所得税。外资企业为了获得市场准入,曾经大力争取“国民”待遇(即渴望得到平等对待),现在,它们没什么可抱怨的了。德勤(Deloitte)的税务服务合伙人贝克•莱(Becky Lai)表示:“新的税法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技场。”

如果新的统一税率能在新税法所涉及的范围内得到统一执行,那么,适应这一法律将非常容易。但在该法律的核心变化之外,其细微之处却包含着一些重要规定,可能迫使外资企业大幅改变它们的中国投资结构。

根据旧的税法,投资者可以游走在边缘之外。如果某家公司不是在中国设立的,那么它大可放心的一点是,即使要在中国大陆交税,那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因为钱是流动的,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将一笔财务往来入账,”莱说。

这一做法让所有外资企业的日子很惬意,不论是跨境从事“加工贸易”的香港公司,还是在英属维京群岛等避税天堂注册的投资者,都很满意。

但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根据中国新的税法,一家公司“实施有效管理的地点”将决定其税赋义务。对一家总部在香港的公司,如果其高管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内地,实际上在那里行使控制权,那么,该公司就可能被判定为在内地经营,从而适用其较高的税率。

因此,对此类公司而言,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香港建立真实存在的实体,并且能证明他们在香港行使运营控制权。对于那些将制造业务外包到内地“加工贸易”工厂的香港公司来说,这一点尤其关键。

“如果你是一个加工贸易商,你(可能会被视为在中国)拥有永久设施。你得在中国交税,”德勤的另一位税务合伙人李齐文(Lee Chee Wing,音译)说。“他们(中国税务当局)真的发出警告了。”

李齐文指出,甚至是那些大部分时间用于在内地进行IPO工作的香港投资银行家,可能也会被认为有缴税义务。“中国人可能只需简单说声‘非常感谢'就可以了。”

莱补充说:“你需要(在香港)雇人,需要在香港确立某种形式的存在。”否则,“你可能会掉入(中国)的‘住所'陷阱。”

对于那些的确在香港和内地两头经营、两头费心的公司和高管,为了控制潜在的税赋,李齐文和莱建议他们“圈定”他们在两地的活动,用文档记录“你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仅从事出口类加工贸易业务的投资者,还应该考虑调整模式,转变成全外资企业,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

一些投资者所在的避税天堂没有和中国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议(DTA),对这些投资者来说,中国的新税法可能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复杂了。目前,此类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无需缴纳预提所得税(withholding tax)。但从7月1日起,他们将需缴纳20%的预提所得税。

“对他们来说这是个很重要的变化,”莱说,“英属维京群岛在这一点上面临不利因素,因为它并未与中国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议。”

这一变化的受益者应该包括那些已与中国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的低税率地区。比如香港、巴巴多斯岛和毛里求斯等,都已与中国内地签有协议,将投资工具在红利、利息和版税等方面的预提所得税控制在5%到10%之间。

对总部设在香港和毛里求斯的投资者来说,如果他们在投资项目中所占比例不到25%,那么,他们的投资还可免交资本利得预提税。反之,他们的资本利得则需要纳税。

巴巴多斯与中国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是目前为止最有利的,因为不论投资占多少比例,在那里注册的投资者在中国都不用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莱指出,中国与巴巴多斯的协议将来可能会修改。

对于那些总部所在避税地未与中国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可利用年底之前这段时间进行调整。其选择包括注册到已与中国签署协议的地区,但他们需要证明在新地址有真实存在。

无论他们采取哪种方案,他们都需要快速行动,以赶在明年相关变革生效之前完成调整。“这七个月至关重要,”李齐文说,“时间就是一切。”

译者/何黎
 
Tuesday, June 26, 2007
  Viewpoint: The enduring appeal of Hong Kong as a venue for arbitration

By Peter Yuen
Published: June 19 2007, FT

Arbitration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dispute resolution for foreign investors in China.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foreign parties also prefer to arbitrate outside China.

However, the first question confronting any party wishing to arbitrate China-related disputes outside China is does Chinese law permit the parties to do so? The answer, at least for now, is a qualified Yes.

Mainland Chinese law permits the parties to a “foreign-related” contract to choose their method of resolving disputes. “Foreign-related” cases are those involving at least one foreign party or, if they are both Chinese parties, cases where either the facts establishing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occurred in a foreign country or the subject matter in dispute is in a foreign country.

This seems straightforward enough. However, foreign investors investing in China through China-incorporated subsidiaries sometimes do not realise that disputes involving these subsidiaries on the one hand, and pure Chinese domestic entities on the other, are “domestic” disputes, meaning that the parties must resolve their disputes within China, at least if they want their awards to be enforceable there.

But what about arbitrating in Hong Kong? Is Hong Kong arbitration “foreign” or “domestic” for this purpose? Since July 1997, Hong Kong has been part of China and therefore arbitrations in Hong Kong ought not to be regarded as “foreign” arbitrations.

How the Chinese courts will deal with applications to enforce such awards remains unclear, althoughI am not aware of any courts in China having refused to enforce a Hong Kong award on this basis.

What is true, however, is tha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omestic” contracts under Chinese law (where both parties are Chinese domestic entities) are providing for arbitration in Hong Kong.

For example,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re (HKIAC) was involved in 394 cases during 2006. Of those, 18 involved pure mainland parties whose arbitration clause specified Hong Kong as the place of arbitration.

This compares with 15 cases in 2005, 20 in 2004, 14 in 2003, 13 in 2002, seven in 2001 and five in 2000.

The trend contrasts with that of the Stockholm Chamber of Commerce, the traditional choice for conducting China-related disputes, where the number of China-related cases has fallen – from 15 in 2002 to five in 2006.

So why is Hong Kong gaining ground as a centre for arbitration for mainland contracts, even though its precise status is uncertain under mainland law?

One important factor is that Hong Kong has arbitration legislation that reflects best international arbitral practice. Hong Kong and Beijing have also agreed on a mechanism to allow reciprocal enforcement of arbitral awards.

However, most practitioners would agree that the territory’s real advantage over Stockholm – and other European venues – is the perception that its arbitrators are more culturally attuned to mainland business practice, together with the advantage of relatively close proximity to the Chinese parties.

There is also a readily available pool of qualified arbitration practitioners and counsel who are culturally sensitive to the needs of Chinese clients. Hong Kong has established specialist arbitration judges, and this, coupled with the pro-arbitration attitude of the courts, will ensure greater certainty and better judicial decisions that help facilitate the arbitration process.

Given these advantages, there is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at Hong Kong will continue to se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na-related arbitrations.

The writer is a partner in 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s Hong Kong office

 
  香港仲裁的“一国两制”
作者:英国富而德律师事务所香港办事处合伙人阮葆光(Peter Yuen)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仲裁是在华外国投资者解决纠纷的首选方式。出于各种原因,外国投资方也更倾向于在中国境外仲裁。

然而,倘若任何一方希望在中国境外就涉华纠纷进行仲裁,它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法律允许各方这样做吗?至少就目前而言,答案可以说是肯定的。

中国内地法律允许“涉外”合同的相关各方选择纠纷解决方式。“涉外”案件是指当事人至少有一方是外方,或者,如果当事人都是中方,双方建立法律关系的事实发生在外国或者纠纷标的物在外国的案件。

这似乎已经足够明确了。然而,通过在华组建的子公司进行投资的外国投资者有时并未意识到,当事一方是这些子公司、另一方是纯中国国内实体的纠纷,属于“国内”纠纷,这意味着,当事各方必须在中国境内解决纠纷——至少是如果它们希望仲裁结果能够在中国得以执行的话。

但在香港仲裁又如何呢?香港仲裁属于“外国”仲裁还是“国内”仲裁呢?自1997年7月开始,香港已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在香港进行的仲裁不应被视为“外国”仲裁。

中国法院将如何处理执行这些裁决结果的申请,目前尚不清楚,但就我所知,中国还没有哪家法院拒绝过执行香港法院的裁决结果。

然而,实际情况是,越来越多依据中国法律签订的“国内”合同(双方都是中国国内实体)都规定在香港进行仲裁。

例如,2006年,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re)处理了394宗案件,其中18宗的当事人都是中方,它们在仲裁条款明确规定将香港作为仲裁地。

相比之下,2005年有此类案件15宗,2004年20宗,2003年14宗,2002年13宗,2001年为7宗,2000年5宗。

这一趋势与斯德哥尔摩商会(Stockholm Chamber of Commerce)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斯德哥尔摩商会是处理涉华纠纷的传统之选,但这里的涉华案件数量已开始下降,从2002年的15宗,降至2006年的5宗。

那么为什么即便在根据内地法律,香港的确切地位并不确定的情况下,香港作为内地合同仲裁中心的地位还在不断上升呢?

一个重要因素是,香港拥有能反映最好国际仲裁实践的仲裁法。香港和北京还就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达成了共识。

然而,大部分从业者都会认同这一点:与斯德哥尔摩及其它欧洲仲裁地相比,香港真正的优势在于,人们认为香港的仲裁机构在文化上与内地的商业实践更为调和,同时相对而言也与中方更为亲近。

香港目前已经有了一批在文化上对中国客户的需求较为敏感的合格仲裁从业者和律师。香港有知名的专门仲裁法官,再加上法院倾向于仲裁的态度,这将提高确定性,确保做出更好的司法裁决,帮助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

鉴于这些优势,完全有理由相信,香港将接手越来越多的涉华仲裁案件。

作者是英国富而德律师事务所(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香港办事处合伙人。

译者/何黎
 
  最大笨蛋理论
期货证券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投机行为或赌博行为。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花20元去买走1股呢?因为你预期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从你那儿把它买走。这就是凯恩斯所 谓的“最大笨蛋”理论。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样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出更高的价格,从你 那儿把它买走。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 儿买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附:凯恩斯炒出来的“最大笨蛋理论”

1908-1914年间,凯恩斯什么课都讲:经济学原理、货币理论、证券投资等等。他因此获得的评价是“一架按小时出售经济学的机器”。凯恩斯赚课时费的动机是为了日后能自由而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然而,仅靠赚课时费是讲到吐血也积攒不了几个钱的。

凯恩斯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1919年8月他借了几千英镑做远期外汇投 机去了。仅4个月时间,他就净赚一万多英镑,在当时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投机客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开始那一跳往往有惊无险,钱就这样莫明其妙进了自 己的腰包。就在他飘飘然之际,他却忽然掉进了万丈深渊。3个月之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和借来的本金亏了个精光。赌徒往往有这样的心理:要从赌桌上把输掉的 赢回来。7个月之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狂赌一通并大获成功。受此刺激,他把期货品种做了个遍。还嫌不过瘾,就去炒股票。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已 赚得盆盈钵满。到1937年他因病金盆洗手的时候,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与一般赌徒不同,他给后人留下了极富魅力的赌经———最大笨蛋理 论,这可以视为他投机活动的副产品。

有人猜测凯恩斯可能参加过报纸选美有奖投票,否则,他不可能用这么一个例子:从100张照片中选择你认为最漂亮的脸蛋,选中有奖。当然最终是由最高票数来 决定哪张脸蛋最漂亮。你应该怎样投票呢?正确的做法不是选自己真的认为漂亮的那张脸蛋,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她一票,哪怕她丑得像时下出没于各种搞笑场 合、令人晚上做噩梦的娱乐明星。这就是说,投机行为应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猜测之上。期货和证券赌博也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 为什么你花二十块钱一股去买走呢?因为你预期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从你那儿把它买走。马尔基尔把凯恩斯的这一看法归纳为最大笨蛋理论: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出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儿买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对中外历史上不断上演的投机狂潮最有解释力的就是这最大笨蛋理论。1593年,一位维也纳的植物学教授到荷兰的莱顿任教,他带去了在土耳其栽培的一种荷兰人此前没有见过的植物———郁金香。没想到荷兰人对它如痴如醉,于是教授认定可以大赚一笔,他的售价高到令荷兰人只有去偷。一天深夜,一个窃贼破门而入,偷走了教授带来的全部郁金球茎,并以比教授的售价低得多的价格很快把球茎卖光了。

就这样郁金香被种在了千家万户荷兰人的花园里。后来,郁金香受到花叶病的侵袭,病毒使 花瓣生出一些反衬的彩色条或“火焰”。富有戏剧性的是病郁金香成了珍品,以至于一个郁金香球茎越古怪价格越高。于是有人开始囤积病郁金香,又有更多的人出 高价从囤积者那儿买入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1638年,最大的笨蛋出现了,持续了五年之久的郁金香狂热悲惨落幕,球茎价格跌到了一只洋葱头的售价。

始于1720年的英国股票投机狂潮有这样一个插曲:一个无名氏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无人知道这是什么公司,但认购时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把大门挤倒。没有多少人相信它真正获利丰厚,而是预期更大的笨蛋会出现,价格会上涨,自己要赚钱。饶有意味的是,牛顿参与了这场投机,并且不幸成了最大的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Sunday, June 24, 2007
  “帕累托最优”质疑
内容提要:对于“帕累托最优”状况,笔者认为它可能是一个伪命题或至少是一个无意义陈述。首先,在理论建构中,前提的有效性是理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但 “帕累托最优”的前提条件是不符合实际的;其次,所谓的“帕累托改进”也是不存在的;再次,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产生机制看,“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存在也是不可能的;第四,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判断依据看,“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也是有问题的。新的“帕累托最优”状况可重新表述为:在一种经济状态下,在某一社会客观标准下,如果没有一种办法能在不使任何其他人实际拥有财富(能进行客观估算的)变少的前提下,使某(些)人实际拥有的财富(能进行客观估算的)变得更多,这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配置已达到最优状况。

关键词:“帕累托最优” 质疑

所谓“帕累托最优” (Pareto Optimum),就是指在一种经济状态下,如果没有一种办法能在不使任何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某(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这就意味着一个社会在既定的生产技术和既定的消费者偏好函数条件下,生产资源配置已达到最优状况。“帕累托最优”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对经济学研究范畴的重要拓展之一。该范畴不仅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对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对于上述“帕累托最优”状况,笔者认为它可能是一个伪命题或至少是一个无意义陈述。下面谈谈理由。

首先,在理论建构中,前提的有效性是理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帕累托最优”的前提条件是不符合实际的。“帕累托最优”的前提条件是生产技术和消费者偏好都是不变的。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不仅生产技术在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样,一个人在一生中,其效用偏好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这里改变一个人效用偏好结构的因素是多元的。一是年龄因素。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效用偏好一般是不同的。二是生理因素。一个人生理条件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其效用偏好结构的改变,如有的人得了肝病,则原来饮酒的偏好将会随之改变。三是职业改变。一个人在一生中,职业的改变是常有的事,有的人一生中可能会改变职业五、六次以上,不同的职业必然具有不同的激励系统,相应一个人的效用偏好结构这时也会一定有所变化,以适应这种新情况。四是社会影响。社会影响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时尚对一个人效用偏好结构的改变所产生的作用。一个中国人,如果转到美国定居,其效用偏好结构肯定会发生变化,因为出于生活的需要,他只有在生活方式上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同样,由于社会潮流和时尚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即使一个人处在同一国家中,他也会为了适应形势和潮流而不断改变自己的效用偏好结构。从众行为的普遍性为人们随社会环境而改变效用偏好结构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基础。五是自然环境因素。人是适应环境的产物。不同的自然环境,必然会为人们提供不同的选择菜单。人们选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人自身的效用偏好结构必然会随所处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其次,所谓的“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也是不存在的。所谓“帕累托改进”,就是指资源的一种重新配置,它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改善,而其他人的处境至少没有变坏。

这里暂时假设“帕累托改进”可以实现,这时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所有人的境况都变好;第二种情况是有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另一部分人的境况至少没有变坏。

第一种情况与阿罗(K.J.Arrow)定理相矛盾。因为对原来的资源配置状态进行重新配置,必然涉及到要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多种方案(一般多于三个,若不到三个,可补充到三个以上,这里补充的方案是否合理不影响本文对问题的讨论)有一个选择的问题。根据阿罗定理,在满足一定的公理条件下,若人数不少于两个和方案数不少于三个,则不存在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公平分配程序。既然如此,则在多种资源的配置方案中选一个让任何人都认为公平和满意的方案是不可能的。这时,选任何一种资源的重新配置方案,必定会使一些人觉得不公平,从而产生不满意。不满意的这部分人,其效用水平应当是下降的。这里主要原因是:一个人的效用,不仅取决于实际绝对拥有资源量的变化,而且更重要取决于他与社会其他人相比较的相对资源拥有量的变化。对于一个社会人而言,他更看重的是相对拥有资源量的变化。一是人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但本质是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通过社会关系来体现的,而社会关系的深层内涵是一种通过比较而产生的社会相对性,既一个人更多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对比较来体现其在社会中的优越性和社会地位,体现其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对性本质上又是通过拥有资源的相对量来体现的。二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替代规律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人对来自绝对资源拥有量增加的效用有一个递减的趋势,同时,对来自资源相对拥有量的效用会有一个递增的趋势。三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上;在这五个层次需求的追求中,层次越高,资源相对拥有量所起的满足作用越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相对资源拥有量的变化更看重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如某甲和某乙各原有 50万私人财富,对于社会新增加的20万财富,按规定应当属于甲所有,但实际分配的结果是乙得到了18万,甲得到了2万。这时甲和乙的实际状况都得到了改善,按照“帕累托改进”标准,这种情况应当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但实际上,甲认为自己是吃亏的并且受到了歧视,其效用水平肯定是下降的。再比如,假设甲和乙原来都是一般干部,按规定,甲和乙条件一样,都应当升为处长,但实际甲升了处长,而乙只升为科长。按照“帕累托改进”标准,这种情况也应当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因为每一个人都较前有所进步,但实际上从乙的角度出发,乙认为社会对自己是不公平的,其实际的满意度和效用水平肯定也是下降的。所以,根据阿罗定理,要选择一种让每一个人效用水平都提高的资源重新配置方案是不可能的,这也就说明“帕累托改进”的第一种情况是不存在的。这里可能有的同志认为,我不改变社会每个人原有资源的拥有状况,而是平均给每个人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资源的拥有量。这种情况根据阿罗定理也不能提高所有人的效用水平。因为这种平均分配的规则肯定不符合一些人的偏好,这样就会降低这部分人的效用水平。比如,按贡献,甲应当分到20万元,乙应当分到2万元,但一平均,甲和乙各拿11万元,这时甲会认为自己是吃亏的,甲的满意度肯定会下降。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生活得到改善的这部分人的效用水平并非就一定是增加的,这里就有个个人对相对资源拥有量的评价和效用问题。有些人就认为自己是吃亏的,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第二种情况也不可能存在。第二种情况是有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另一部分人的境况至少没有变化。对于境况变好的一部分人而言,不仅资源的绝对拥有量增加了,而且与另一部分人相比,资源的相对拥有量也增加了,所以,这部分人的效用水平一般总体会得到提高。但对于境况没有得到改变的一部分人而言,由于与另一部分人相比,虽然资源的绝对拥有量没有发生变化,但相对资源拥有量发生了减少的变化,所以这部分人的效用水平总体应当是下降的。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伴随国民幸福水平的提高,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一方面,人们享受到了比原来更多的奶酪;另一方面,人们的痛苦也比原来更多。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分配不均衡问题也是紧密关联的。而分配不均衡的最终体现就是资源的相对拥有量变化不均衡,并且这种变化没有符合和满足一部分人的偏好和要求。

当然,如果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状态设定一些限制条件,我们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状况的一种“帕累托改进”。假设一个社会的人都是互相封闭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信息交流,并且他们之间就财富的分配也没有任何的信息交流。这时可通过对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成员增加相等的财富量或不等的财富量而实现“帕累托改进”。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产生资源绝对拥有量变化的效用,而不产生资源相对拥有量变化的效用。由于每个人的资源绝对拥有量是增加或至少是保持不变的,所以这时社会成员的状况要么是每个人都得到了不等的改善,要么是至少有一部分人得到了改善,另一部分人至少保持不变。这种情况表示“帕累托改进”得到了实现。但问题是,人们之间不可能没有任何信息交流。在现实社会,人们之间不仅有各种信息交流,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增加。有交流就必然产生资源相对拥有量方面的效用,同时,社会的等级性制度设定也更加放大了这种在资源相对拥有量方面的价值和效用。这也就表明,由于假设不符合社会实际情况,所以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帕累托改进”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由上讨论可知,产生“帕累托改进”的各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存在的。这表明可能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资源配置根本就没有“帕累托最优”状况存在;一种情形是任何一种资源配置状况都是“帕累托最优”状况。而这两种情形说明:“帕累托最优”要么是一个伪命题,要么是一种无意义陈述。

再次,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产生机制看,“帕累托最优” 状态的存在也是不可能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体系中,如果存在着竞争性均衡,那么这种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同时,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对于每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在满足有关个人效用函数(凸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函数(凸的生产函数)的某些条件下,总可以通过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但大家都知道,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体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抽象的理论中。

第四,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判断依据看,“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也是有问题的。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判断甲的状态是否较前有所改进,其依据是甲自己的主观效用和偏好,而不是社会统一标准和客观标准。这就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观偏好,从而对同一状况就会有不同的判断。在现实中,从其他人的角度看,甲的状态应当是改进的,但在本人看来,未必就认为是改进的。二是对同一个人而言,其欲望水平也是在不断升级的。随着客观生活状态的实际改善,一个人的需求和偏好也在变,这时基于个人效用偏好标准,其生活的快乐度和满意度并非就一定是绝对提高的。因为效用实质体现的是个人欲望水平与欲望水平实现程度的比较。如果欲望水平低,而欲望水平的实现程度高,则效用水平就一定高;如果欲望水平高,而欲望水平的实现程度低,则效用水平就一定低。例如,有些人从原来落后的地方转移到一个较先进的地方,从客观角度看,尽管其实际的生活水平可能较前有所提高,但其主观效用水平并非就一定是绝对提高的。因为这时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换了环境,有些人就有可能丧失一种相对优越感,从而减少了自尊和社会地位等产品所带来的收益效用。如有些人选择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就是因为更看重自尊和社会地位等所带来效用的缘故。二是随着社会交往和社会信息的增多,会激发出一个人更高的需求和欲望水平(假设这时实现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其效用水平的下降和生活快乐度的下降,而不是提高。所以,从判断标准看,“帕累托最优”状态有一个私人标准与社会标准,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相协调的问题。从个人标准推出社会标准,根据阿罗定理是不可能的。对于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二者虽互相影响,但二者毕竟属于不同的境界,并不能直接统一。主观标准属于主观世界,客观标准属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改变的内因是主观世界自身的改变,而客观世界的改变只是导致主观世界改变的基础和外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帕累托最优”境界的表述应当是一个伪命题,或者至少是一个无意义陈述。

当然,若对原有“帕累托最优”状态中的一些限定条件进行一些改变,这时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一种在现实中有可能实现和存在的“帕累托最优”境界。但此“帕累托最优”境界的表述已不同于原“帕累托最优”境界的表述。主要的改变是:一是将个人判断状况改善的标准设为某一不具有主观性的统一的社会客观标准,而不以个人的效用偏好为判断基础;二是将某人状况的改善仅限定为实际财富(能进行客观估算的)拥有量的增加,而不是效用的增加。三是将变“好”与变“坏”的表述改为变“多”与变“少”的表述。这时新的“帕累托最优”境界可重新表述为:在一种经济状态下,在某一社会客观标准下,如果没有一种办法能在不使社会任何其他人实际拥有财富(能进行客观估算的)变少的前提下,使社会某(些)人实际拥有的财富(能进行客观估算的)变得更多,这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配置已达到最优状况。

上述看法可能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正确与否,提出与大家共同讨论和商榷。
 
  欧美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
作者:张文木
《中国军事科学》2007年第1期

内容提要:国际政治重心在西方世界内部经历了由欧洲向美国的转移过程,这一重心转移主要体现为地缘战略力量结构的变化即大国的兴衰。在持续不断的竞争中,先是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和地缘战略力量的几度变迁,其后是美国霸权取代欧洲霸权。欧美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展现了西方外交与政治中的商业和实力思维,以及大国兴衰的历史逻辑。

关键词:欧美地缘战略格局 演变 规律启示

近代欧洲霸权体系的形成,以及这一霸权在20世纪中被美国所取代,其历史进程构成了典型的黑格尔“否定之否定”三段式。英国曾长期有着干涉欧洲大陆事务的传统,作为后来者的美国,即使在奉行“孤立主义原则”时期,也一刻没有忘记介入欧洲事务,在与欧洲各国力量消长中逐渐扩大自己的外交空间,并借机击倒欧洲成为世界性的大国。研究大西洋两岸的地缘政治力量的消长历程,有助于我们合理认识和把握大国兴衰规律。

一、16世纪英国在海上打败西班牙赢得了海权,17世纪英国在海上打败荷兰赢得了海上贸易垄断权,并在18、19世纪,英国与法国和俄国争夺海外市场则最终赢得了世界霸权。这一过程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的进程相一致,国际间的大规模财富转移本质上并不是靠交换而是靠暴力完成。

大国的兴起是一个体系,英国的近代兴起带动的是西方欧洲霸权体系的兴起和东方皇权体系的衰落。

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从欧洲封建堡垒中打开了缺口。当时,中南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北美洲的大部分则主要是英、法、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地,而亚洲大陆的中国则到19世纪中叶才进入衰落期。英国面临着巨大的来自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压力。作为近代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源头国家,英国资本主义的诞生,需要极强的力量反抗霸权并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世界体系。

16世纪初,英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力量都不及法国和西班牙,但在海外贸易方面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日趋尖锐,这迫使英国必须直面来自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压力。 1588年7月,英国在两天之内打败由西班牙130艘战船组成的“无敌舰队”,由此初步确立其对大西洋的制海权。1609年西班牙被迫与荷兰签订12年休战条约,实际上承认荷兰共和国独立。西班牙霸权由此衰落,并让位于荷兰。

17世纪中叶荷兰在航海、殖民、贸易等方面达到了鼎盛时期,远航商船已达好望角、马六甲和北美东岸,并在南美巴西等地拥有据点和殖民地。与此同时,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海外利益矛盾日益不可调和。英国决定同样直面来自荷兰的海上霸权压力,因此与荷兰前后30多年进行了三次海上战争。英国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一切在欧洲、非洲和美洲生产的商品,只有在英国船员管理的英国船上才能运入英国领土。荷兰拒绝接受,于1652-1654年爆发了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并被迫承认《航海条例》。1664年,英荷再次发生战争,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1686年改名纽约)。1672- 1674年英荷发生了第三次战争,荷兰战败,此后荷兰一蹶不振。到18世纪初,荷兰已丧失了海上优势及相应的贸易垄断地位,而英国赢得了海上的同时也是历史的主动权。

距英西海战整整100年的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胜利。胜利了的英国资产阶级上台之后面临的是在都铎王朝(1485-1603)、斯图亚特王朝和克伦威尔时期(1599-1658)通过一场场战争打下的已是比较宽松的海上安全环境。

除此之外,英国还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与19世纪亚洲日本完全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面对着的是一个已为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 814)在公元800年基本统一,却又极不幸地为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条约”中三分天下的天然破碎的欧洲。先天破碎的欧洲大陆地缘政治环境为新登上历史舞台的英国资产阶级提供了较后来的美国、日本等更为优越的先天条件。

二、英国工业革命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海外市场和投资的需求,这不可避免使英国与法国形成尖锐冲突。冲突到拿破仑时期到达高峰。尽管拿破仑对英国的挑战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也为英国的世界霸权培植起了“掘墓人”,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

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的胜利,加速了英国资本的世界扩张及由资本扩张带动的英国工业革命进程,英国工业革命又反过来刺激英国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投资的需求。这使在法国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Duc de Richelieu,1585-1642)、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和路易十五(Louis XV,1710-1774)时代,英国与法国的海外扩张形成了尖锐冲突。冲突的主要方向是北美和亚洲。

早在16世纪末,英国就开始涉足北美。1607年,伦敦公司(后称弗吉尼亚公司)来到詹姆士城,后来发展为弗吉尼亚殖民地。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麻萨诸塞海湾,建立了新普利茅斯移民区,奠定了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基础。到18世纪上半叶,英国殖民地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已建立了13块殖民地。与此同时,法国也在向北美殖民。1604年,法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的移民区罗雅尔港。1608年,法国殖民又扩展到圣·劳伦斯河流域,建立了魁北克殖民地,它成了法国在北美扩展其殖民势力的基础。1682年,法国殖民者沿密西西比河南下,直达河口,宣布沿河流域为法国所有,称路易斯安那。法国在北美由北向南,英国由东向西的扩展,使两国在空间上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1701-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纽芬兰的阿卡底亚地区。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法国惨遭失败,不得不把加拿大、俄亥俄河流域的全部地区和密西西比河东岸地区割让给英国,西岸地区让给西班牙。

17世纪始,印度逐渐成了英国与欧洲列强角逐的重要场所。15世纪以来,首先到印度的是葡萄牙人。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并于1612年击败葡萄牙舰队在印度西海岸苏拉特登陆,建立了第一个商站。1614年英国人再次击败葡萄牙人,获得印度洋的制海权。英国占领了印度的马德拉斯(1620年),加尔各答(1633年),到80年代占领孟买。法国1604年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但在1668年才在苏拉特地区设立海外商站。10年后法国在卡里阿提加建立了殖民侵略的据点。17世纪晚期,法国人占领孟加拉的昌德纳果尔。英法在印度也展开了争夺。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印度是重要战场之一。法国失败。根据巴黎和约,除少数城市作为商站外,法国几乎丧失全部印度殖民地。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失败,燃起了法国持续高涨的反英情绪及由此产生的法国人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同情。为报“七年战争”失败的一箭之仇,路易十六不惜巨资援助北美独立战争,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率先承认美国独立并与美国结盟打击英国。拿破仑时期,法英矛盾激化,其中既有法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抵御英国资本的性质,又有与英国争夺世界市场的帝国主义性质。为了打败英国,法国督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世界战略并几乎倾其全部国力实现这一战略。

1798年,拿破仑在打败第一次反法联盟后,开始考虑从东西两线即印度和美国,切断外围市场方式打击英国的战略。他说:“埃及是非洲的一部分。它位于古代世界的中心,在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是与印度通商的天然的货物集散地。”[1]“在占领埃及五十年以后,文明可能通过森纳尔、埃塞俄比亚、达福尔和费赞等地传播到非洲腹地去。”[2] “法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业已丧失,法国需要有能够抵得上美洲殖民地的新的大殖民地。”[3]他向督政府建议在准备渡海对英作战的同时,出兵埃及,进而占领印度,掐断英国所依赖的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线,截断其来自印度的财源。[4]他认为:“要在(印度)这样遥远的战场打胜仗,就必须有一个中途阵地作为进攻基地。埃及离土伦六百法里,离马拉巴尔(位于今印度果阿以南至科摩林角的海岸)一千五百法里,它正是这样一个进攻基地。法国如果能够在(埃及)这个国家里牢固站稳脚跟,那么它迟早会成为印度的主人。广大的东方贸易也会回到红海和地中海这条古道上来。这样,一方面,埃及会代替圣多明各和安的列斯群岛的地位;另一方面,它必然会成为征服印度的道路上的一个兵站。”[5] “牢固地占领(埃及)这个国家是远征印度整个计划的基础”,“出兵印度的日期一决定,一支包括十五艘主力舰、六艘巡洋舰和十五艘大运输舰的舰队,就应装载五千名兵士和大批粮食弹药从布列斯特出发。”[6]拿破仑1796年进攻意大利,击败奥地利,并入侵埃及。为打开通往印度的道路,1807年拿破仑与伊朗国王签订同盟条约,伊朗同意废除英伊同盟,对英宣战,派兵进攻印度并迫使阿富汗一同进攻印度;同意法国假道伊朗进攻印度、为法国供应粮食并为法军开放波斯湾一切港口。

另一方面,拿破仑也从北美入手打击英国。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1793年,英国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成为法国最高执政。1802年3月英国被迫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表示与法国和解。为了确保法国在欧洲大陆的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拿破仑并未因暂时休战而放弃打击英国的计划,1803年5月英法断交,转入军事对抗。1804年英俄奥就缔结反法联盟达成原则协议。就在英法关系大起大落之际,拿破仑对美政策也迅速变化,由因美国与英国的和解而产生对美国的怨恨转向迅速与美国和解。1801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1801—1809),上任伊始就与法国谈判,渴望购得路易斯安那。此时,法英关系转向缓和,拿破仑不仅不想让出路易斯安那,而且还要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佛罗里达。然而,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法英关系急剧恶化,开战在即,如何最终在世界范围摧毁英国的霸权地位,成了拿破仑的首要考虑。1803年1月11日,杰斐逊派门罗作为特使前往法国商谈。拿破仑态度急转,同意将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1804年,法美签订《路易斯安那条约》,美国以每英亩3美分的价格买下整个路易斯安那。美国领土一夜间扩大近两倍。 [7]

主动出让路易斯安那等于在英国的西面再造一个大国,而英国的世界霸权只有在东西两个大国即法国和美国的夹击下才能垮台。法国要最终打败其长期对手英国,除了经济军事手段外,还要在地缘政治上在英国的西面扶植一个像法国这样并与法国有同样版图的对手。如果美国起来了,美国和法国在大西洋两岸同时牵制英国,英国即使不垮,法国也会因美国的牵制而减轻来自英国的压力。反之,如果美国垮下去或分裂的话,英国就是法国永远的痛,英法矛盾就是世纪性的无解矛盾。为此,拿破仑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他采用英国传统的均势制衡原理,也为英国制造了美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一直不希望美国继续扩大版图。而在1803年3月法英矛盾在归还英占马尔他岛问题上激化后的一个月,拿破仑就把路易斯安那州卖给美国,这显然是针对英国的行动。不仅如此,拿破仑进一步挑拔美英关系,导致第二次英美战争于1812年6月爆发。此前一个月,美国宣布将佛罗里达并入密西西比地区。拿破仑让与路易斯安那及由此造成的美国领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神奇般地成倍扩大的后果,引起英国的巨大恐惧。1814年,美英战争形势对英国有利,拿破仑在欧洲也是败局已定。8月,英军占领华盛顿。 12月24日,英国与美国于签订《根特和约》。

尽管法国拿破仑对英国的挑战以失败而告终,但也为英国的世界霸权培植起了“掘墓人”,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出现已使英国看到自己的克星,而继法国之后托起这颗克星的则是俄国。

三、拿破仑失败后,英国面临来自俄国的战略压力,而俄国也利用一次次的欧洲乱局压缩欧洲的政治空间并试图主导欧洲事务。英俄矛盾取代英法矛盾,成为贯穿19世纪欧洲政治的主线。

拿破仑失败后,在列强分赃的维也纳会议上,俄国在制陆权和英国在制海权方面分别获得最大利益。俄国依恃其“功臣”身份,竭力扩大其在欧洲大陆的领土:与列强瓜分波兰,获波兰绝大部分土地;继续占领芬兰和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领土)。而英国这时则尽可能地扩展制海权:继续占领马耳他、法国殖民地多巴哥、圣路西亚(均位于西印度群岛)和毛里求斯(印度洋),并从荷兰手里夺取南非开普敦殖民地和锡兰岛(今斯里兰卡),从而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1815年9 月,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导下,俄、奥、普三国君主在巴黎发表宣言,缔结“神圣同盟”。不久,所有的欧洲大陆君主国先后都参加了这个同盟。俄国沙皇取代法国成了欧洲大陆的“盟主”并在欧洲进一步扩张俄国的势力范围,压缩英法在欧洲大陆的政治空间。

19世纪20年代,在沙俄策划下,神圣同盟镇压西班牙革命。30年代,沙皇派出12万大军镇压波兰起义。1828年至1829年对土耳其战争中,俄国占领了克里米亚、多瑙河口和高加索大片土地。在北面,从瑞典手中夺取了芬兰。在西面,则获取华沙公国的大部分土地,又从罗马尼亚割走比萨拉比亚。在不长的时间内,俄国的势力抵至巴尔干半岛,由此引起英法的警惕。1853年至1856年,俄国为控制黑海海峡和巴尔干半岛与英国、法国等在克里米亚发生大战。俄国战败,这反倒给5年后的美国南北统一战争的胜利预留了机遇。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为了打通南下通道,俄国试图从中亚打开进入海洋的大门。1865年,俄国占领塔什干,1867年,布哈拉汗国和浩罕国被强行并入俄国版图。1873年,沙俄大举进攻希瓦汗国,当年签订其为俄藩属的条约。俄国力量直逼阿富汗,这立即引起英国的堵截。1878年11月,英印军队三万多人侵入阿富汗,直到1893年才迫使阿富汗与其形成宗主国依附关系。然而,东方不亮西方亮。就在英军陷在阿富汗战场之际,1877年,俄国再次调头巴尔干,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对土耳其宣战,挥师越过多瑙河,进逼伊斯坦布尔。英国和奥匈立即对俄国提出警告,俄军不得不停止进攻并与土议和。

为了遏制俄国,英国破天荒地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越过欧洲,在太平洋西岸与日本于1894年和1902年签订条约,建立同盟关系,试图从远东地区牵制俄国对英国的压力。1905年,俄国国内爆发革命、俄日战争中俄国失败、伊朗国内爆发革命,再加上德国和日本的兴起,这些迫使俄国与英国妥协并于 1907年8月31日签订协约,协调各方在中亚的势力范围和战略利益。

四、在俄国与英国在欧亚大陆进行以牙还牙式较量的同时,对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将产生基础性动摇的力量在北美大陆形成,美国在关键时刻得到俄国的支持。

1860年11月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南方南卡罗来纳州于12月宣布退出联邦,接着又有六个州步其后尘。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各州同盟,公开打出分裂旗帜。由此爆发美国南北战争。5月13日,英国宣布对美国内战奉行中立政策,承认南方同盟为交战国,这是承认南方同盟为独立国家的重要步骤。同时英国秘密向南方提供金钱、武器和其他物资援助,英国还将海军开入美国海域,向联邦政府施加压力。

沙皇俄国也曾对美洲有着强烈的扩张野心。早在1799年就成立“俄美公司”殖民机构,计划将俄国控制范围从俄属阿拉斯加扩张到加利福尼亚。1821年9 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颁布《白令海航行敕令》,宣布俄属阿拉斯加的南部边界在北纬51度,规定在北纬51度以北的沿岸100海里以内的地区禁止一切外国船只航行。俄美关系曾为此一度紧张。1853年到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受到英法联军的打击,俄英关系严重恶化。这促使俄国“希望强大、统一的美国成为抗衡英国的力量”[8]。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俄国采取与英国完全对立的支持北方统一国家的立场,并于1863年9月派两支舰队分别驶入美国东西海岸的重要港口纽约和旧金山,成功阻止南方同盟舰队对旧金山海上攻击的计划。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之初,俄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正式向沙皇尼古拉一世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南北战争一结束,俄美就此商谈加速。

美国方面也意识到阿拉斯加的战略意义。马萨诸塞州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纳尼尔·班克斯认为,阿留申群岛这一“美洲与亚洲之间的吊桥”,能够使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获得新的权势,它将成为“各国命运与人类进步的控制器。”也有议员认为,购买阿拉斯加等于“把英国雄狮关进笼里”,使“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世界两大强国”这一天早日到来。[9]美俄双方最终于1867年3月30日正式签订了购买阿拉斯加的条约。1867年4月9日,美国参院以37:2的绝对多数表决批准该条约,次年,国会则以113:43通过该条约。这使美国成为一个拥有庞大地理版图的国家。以英国为龙头的近代资本中心尽管没有终结,但其丧钟已开始在其外围由美国人敲响。

五、18世纪末以来,美国利用欧洲国家之间矛盾获得了难得的兴起机遇,但利用这个机遇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既要被迫接受欧洲主要国家的战争威胁,又要直面几乎是铺天盖地的来自欧洲的文化打压。美国的兴起在初期也曾伴随屈辱。

1783年9月3日,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确认美国疆界为北接加拿大与大湖地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这样美国从独立战争初期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多万平方公里,在国家版图倍增的同时,美国面临的国家风险也同比增加。

从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和约》算起,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88年间,英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分裂美国的实际努力。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截击美国商船,阻挠美国与欧洲的贸易。1812年,美英开战。1814年8月,英国占领华盛顿,烧毁白宫、国会大厦,并借有利的战争形势企图肢解美国,向美国议和代表提出“沿美国边界成立一个中立的印第安缓冲国”[10]的要求。只是欧洲维也纳会议谈判不顺和法国国内的混乱,才使英国放弃这一要求并与美国于12月24日签订《根特和约》。1861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就曾宣布对美国内战奉行中立政策,承认南方同盟为交战国,同时英国秘密向南方提供援助,还将海军开入美国海域。只是由于后来的战场优势迅速倒向北方,“英国承认南方和干涉美国内战的计划彻底告吹”[11]。

此外,对美国兴起产生恐慌并试图对其遏制的还有法国和西班牙。1861年10月30日,英国、法国、西班牙三国签订了联合远征墨西哥的《伦敦协定》,试图从南部美国继南方叛乱州之后再强力插入一道遏制和围堵美国的藩篱,并对美国的国家统一形成巨大的威胁。1861年12月和次年1月,西班牙和英法远征军登陆墨西哥,后因与法国不和英西撤出。法国则单独以重兵对墨西哥发起攻击,至1863年6月法国攻下首都墨西哥城并扶持马克西米连上台。1864年4月10 日,拿破仑三世和马克西米连签订《米拉马协议》,规定:法军留驻墨西哥到1867年底。1865年,美国统一战争结束,北方取得统一全国的胜利,欧洲大国对美国必然南北分裂的愿望落空,在美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又鉴于俾斯麦(Otto First Von Bismarck,1815-1898)统一德国后对法国形成的巨大军事压力,拿破仑三世才被迫决定于1867年3月从墨西哥撤军。

在美国本土经受欧洲国家的军事围剿的同时,其国民精神也经历着欧洲的文化重压。在欧洲人眼中,位于欧洲一方代表“上帝的选民”,北美一方则代表“上帝的弃民”[12],欧洲人以贵族式的轻蔑眼光在矮化和丑化美国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较早提出这些偏见的,有些不是神学家,而是科学家和启蒙主义思想家,如法国自然学家布丰、哲学家伏尔泰和历史学家雷纳尔等。这些人不顾美洲大陆各地区差异,将北美的自然条件概括为:寒冷、潮湿和盐化。他们用这里的动物重量、体长和特征试图证明——用现在的话来说——这里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因而美洲不可能有发展。布丰在《动物的退化》一书中论证北美人种与整个北美动物一起处于一种“退化”状态。伏尔泰挖苦说,如果人们对美洲会出现苍蝇不感到奇怪的话,为什么对美洲会出现这一群人感到惊讶。[13]

不仅如此,当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后,欧洲也曾出现与今天 “文明冲突论”相类似的观点,即:将美国南北战争解释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竭力谋求在美洲大陆建立霸权的一场斗争,它构成了两个民族即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和高卢—拉丁民族冲突,而以林肯为首的美国北方人则是这场冲突中拉丁民族的主要敌人! 1863年,沙俄海军对美国北方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官方访问,以示对林肯政府的支持。法国《祖国报》有意将林肯与沙皇作为两个邪恶“轴心”并列一起,认为 “北方联邦是美国反叛各州的刽子手,沙皇俄国是追求自由民族的刽子手。”

而在南北战争之后,随美国迅速兴起,欧洲也曾出现过“美国威胁”论。先是渲染美国经济威胁论。1893年,埃米尔·巴比埃写了一本《在金元帝国旅行》指责美国商品——火车头、煤、丝织品、水果、棉花以及美国的葡萄酒——已充斥欧洲。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写道:“美国从一件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东西”,美国“已成为旧大陆的一个可怕的对手”;“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着在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14]。接着就是美国军事威胁论。1898年,美国拿下夏威夷,并向西班牙挑战,入侵古巴和菲律宾。这在欧洲掀起“美国威胁”论声浪。1899年有一个叫奥克塔夫·诺埃尔的人写了一本名叫《美国祸害》的书,认为:从门罗时期开始,美国“对旧大陆一直怀有很深的敌意”,“美国不久将必然与欧洲发生冲突”。[15]

美国人在欧洲的重压下经过两个多世纪反而强力兴起。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到 1894年跃进居世界第一位,工业生产量占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左右。从1860-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6倍。20世纪初,美国工业优势更加突出,1913年美国工业产品已占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四国工业产品的总和还要多。其中煤、铁、钢和石油的产量增长尤为显著。 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铁路增加14万英里。[16]一个从在半个多世纪前版图仅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狭长地带的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拥有位于北纬35 -70度之间庞大版图的强盛大国。

六:几点看法

在大国兴衰史中,兴起往往伴随着霸权国家的打压,压迫愈烈,崛起的力度及相应的扩张规模就愈大。英国是一个崛起难度最大,也是扩张范围最广的国家。当时英国的压力主要来自欧洲大陆君主国家:16世纪是来自西班牙、17世纪是来自荷兰挑战,18、19世纪又是来自法国拿破仑所施加的几乎是灭顶的压力,以及随后而来的与俄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在欧洲和亚洲地区的“冷战”。其结果是英国通过打败西班牙赢得了制海权,通过打败荷兰赢得海上贸易垄断权,通过与法国和俄国的交手最终赢得了世界霸权。欧洲在与英国的冲突和磨合中,既改变了英国——使英国从反霸国家异化为霸权国家,也改变了自己,即完成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近水楼台先得月。欧洲大陆在英国的拉动下,率先卷入发轫于英国的资本经济全球化,并与英国一道形成最初的资本中心国,由此形成对资本外围地区的殖民剥削和压迫。这种殖民压迫及其内在矛盾的展开,又在资本外围地区培植起欧洲的“掘墓人”,并由此展开了欧洲资本中心的“否定之否定”,即从反霸到称霸,最终再到被反霸国家打倒的完整过程。北美在被欧洲殖民、欺负、剥削中形成独立的利益和独立国家。美国利用欧洲大陆与英国的矛盾,最终成为颠覆整个欧洲殖民体系的力量。欧美近世以来地缘政治格局与地缘战略力量的变迁过程,反映了西方国际政治的运行特点,揭示了大国兴衰的重要规律。

不能与两个大国同时作对,更不能在世界强国之间四面出击。欧洲历史浓缩了大国兴衰的经验与教训。失败大国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在兴起过程中所寻求的战略目标过于庞大,以至于不得不与至少一个以上的大国作对。反之,最大限度地收缩战略目标,将国力用于最关键目标,往往能够达到利益扩展的目的。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为了打击支持美国独立的欧洲国家,英国宣布实行海上封锁。这不仅使英国与法国、西班牙结仇,而且与俄国及几乎所有欧洲海上国家结了怨。其结果是在没有任国大国支持的情况下,英国孤军作战失败并被迫承认北美独立。拿破仑在欧洲的扩张引起整个欧洲的抵抗,使法国与欧洲最强的国家英国和俄国形成两面冲突,其后三年便遭失败。20世纪40年代,希特勒开始跟英国作对,赢得西欧,1941年挥师俄国,其后又是三年便遭失败。

大国兴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兴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这是因为,国家力量是有限的,没有一个国家的国力可以无限支出。俾斯麦是对欧洲霸权政治的兴衰原因有深刻领会的政治家。他留给欧洲的,不仅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还有他的有限守成的外交哲学。他把实现德国统一和巩固统一成果作为有限的外交目标,每次重大对外行动都能获得一个欧洲大国的支持和一个以上的大国默契或中立,同时又避免与两个大国同期发生冲突。俾斯麦的地区性守成的外交政策使德国国力迅速上升。19世纪末,也就是俾斯麦辞职时,德国工业生产几乎赶上英国,在总产量方面甚至已超过英国。

国家扩张的力度受制于其他国家的反制力度,而反制力度取决于反制国家的实力及其与扩张国家地理接近程度:同等国力的国家对撞,距离越近,双方国力抵消的程度就越大,其扩张度就越小。19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兴起后,欧洲外围的政治空间大幅压缩,而俾斯麦德国的兴起又加剧了欧洲大国间的近距离挤压,这使得欧洲大国被迫收缩扩张。比如,由于拿破仑战争,在1812-1814年美英战争中本具优势的英国向美国让步;美国内战期间,英、法、西三国远征墨西哥,由于德国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对法国形成的压力,迫使法军从墨西哥撤回欧洲;由于19世纪末英国准备英布战争,才使美国于1898年一举突破英国、西班牙和德国的东太平洋的防线,夺得夏威夷并在获得英国中立的条件下挑起并赢得美西战争。美国在其诞生之初处于不管是地理板块还是政治板块都比欧洲更为破碎的状态。但美国人吸取欧洲力量内耗的教训,以铁腕阻止美国可能出现类似查理大帝子孙三分欧洲天下的局面,全力扩张意在防止在北美形成任何可构成与美国均势的国家或地区力量出现。另一方面,美国又运用老英国的均势谋略,破坏欧洲团结,保持德、法、英之间保持均势,使之内部相互牵制。

注释:

[1] 《拿破仑文选• 下卷》,22页,陈太先译,商务印书馆,1980。

[2] 《拿破仑文选·下卷》,39-41页。

[3] 《拿破仑文选·下卷》, 174页。

[4] 曾任印度总督的寇松称:“没有印度就没有大英帝国”。转引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262页,人民出版社,1962。

[5] 《拿破仑文选·下卷》,175页。

[6] 《拿破仑文选·下卷》,176-177页。

[7] 参阅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卷(1648-1814),346-352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2卷(1648-1814),361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9]转引自孔华润(Warren I. Cohen)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278页王琛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1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卷(1648-1814),357页。

[11]王绳祖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第2卷(1648-1814),360页。

[12] “上帝选民”,16世纪欧洲瑞士新教卡尔文教术语。卡尔文(1509-1564)出生法国,因接受新教受汉国政府迫害,遂流亡瑞士日内瓦。1536年发表《基督教信仰典范》一文,对新教原理作系统阐述。提出“先定论”,认为人的得救与否不先靠斋戒、忏悔和赦罪,而完全靠上帝的先定旨意。认为从创世时人类就有“选民”和“弃民”之分。“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受穷和失败。

[13] [法]菲利普·罗杰:《美利坚敌人——法国反美主义的来龙去脉》,12、68页,吴强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14]转引自[法]菲利普·罗杰:《美利坚敌人——法国反美主义的来龙去脉》, 140页。

[15]转引自法]菲利普·罗杰:《美利坚敌人——法国反美主义的来龙去脉》,148页。

[16]刘明翰、海恩忠主编:《世界史简编》,59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主要参考文献:

1 拿破仑文选.下卷.陈太先译.商务印书馆,1980

2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人民出版社,1962

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2卷(1648-1814).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4孔华润(Warren I. Cohen)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王琛 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5 [法]菲利普·罗杰.美利坚敌人——法国反美主义的来龙去脉.吴强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

6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中文版.波恩:Inter Nationes 出版社,1985

7 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赵一凡、郭国良主译.海南出版社,2003

8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

9 [法兰克]艾因哈德圣高尔修道院僧侣.查理大帝传.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79

10刘明翰,海恩忠主编.世界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Saturday, June 23, 2007
  中國勞工過剩不再 兩年後料勞工短缺
撰文 吳忠
2007/06/22, 週五

香港 --- 根據中國國家智庫的最新調查,兩年後中國將開始面臨全國性的勞工短缺問題,這比此前預測的提前了很多,原因是看似充足的農民工供應,其實正在逐漸萎縮。這趨勢將帶來重要的影響,迫使中國對目前嚴重倚賴出口導向、勞動密集加工製造業的經濟,進行徹底的結構調整。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最近對農村勞動力利用狀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勞動力的供應,並不像普遍認為的那樣充足。此次調查覆蓋17個省的2749個行政村。從調查結果看,74 %的村莊已再沒有可以進城打工的剩餘勞動力。

只有25%的受調查村子表示,它們還有一些40歲以下的勞動力剩餘。在中部、西部和東部地區,這一比例分別為24%、23.6%和28.4%,即中西部數字比東部要低。由此及見,在相對貧窮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廉價勞工的供應正日益減少。這還表明,勞力短缺正從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蔓延到勞力輸出的內陸地區。

中國社科院在上周四發佈的《2007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引述了這項調查結果,以支持其論點:中國正接近所謂的“劉易斯轉折點”(Lewisian turning point),即由勞動力過剩,向勞動力短缺的時代轉變。

“劉易斯轉折點”的依據,是諾貝爾獎得主劉易斯(Arthur Lewis,1915-91)的一則理論。劉易斯說,當來自農村的剩餘勞動力越來越少時,發展中國家的工資,就會開始大幅上漲。

中國社科院的報告說,中國經濟即將面臨勞力短缺問題。根據《2007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到2009年,甚至連農村地區都可能出現勞動力短缺。社科院較早前也有一份調查預言,到2010年,中國將面臨勞力短缺的問題。社科院的報告似乎證實了國家發改委較早前的估計:中國的新勞力供應,已於去年達到頂峰。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中國農村現時總共有5億勞動力。農業部估計,要維持中國的農業生產,至少需要1.7億勞動力,而且農村還需要數目不明但相當多的人從事其他勞動。估計農民自己開辦的鄉鎮企業,就需要1.5億勞動力。

根據不同的估計,在城裏務工的農民工人數約在8000萬與1.3億之間。那意味著,目前中國還有2000至7000萬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但這幾千萬的剩餘勞動力並算不多,因為單是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當前的勞動力缺口,就至少達200萬。

此外,隨著北京採取措施促進農村發展和提高農民收入,農村會吸收更多剩餘勞動力,勞工短缺問題可能更突出。社科院《2007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說,勞工短缺導致工資上漲的情況,最快有可能在三年內便會出現。

事實上,東部沿海地區幾年前已開始出現民工短缺現象,之後農民工的工資增長速度就逐步加快。根據《2007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2003年至2006 年,農民工的人均月工資從781元人民幣(折合102美元)漲到953元人民幣(折合125美元)。與上年相比,2004年農民工的人均月工資增長 2.8%,2005年增長6.5%,2006年增長11.5%,增速逐年加快。

而且,月工資600元人民幣以上的農民工,在全部農民工中所佔的比例也在上升,從2003年的43.2%增加至2006年的63.6%。去年,月工資在1000元以上的農民工,在全部農民工中所佔比例已達到25.9%。

勞動力成本的增加,觸及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外國投資者紛紛離開這個“世界工廠”,到別處尋找更廉價的勞工。這將迫使中國進行具有深遠意義的經濟結構調整。

事實上,正如《亞洲時報在線》6月7日題為“三年2600家港企敗走珠三角”的報道所說的,在珠三角地區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以及採取加稅措施之後, 8000多家香港中小型企業中有2600多家已撤離該地區。這些企業都是從事來料加工業務。一些香港投資者把他們的工廠從珠三角地區遷到內陸或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地區。

中國政府實施了30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和當前的勞力短缺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明確表示,在可預見的將來政府不會改變獨生子女政策,這是一項要“長期堅持下去的基本國策”。

分析家說,即便政府現在就改變獨生子女政策,這樣做也無助於緩解勞力短缺問題。正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

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的吳要武老師敦促政府,要在中國完全失去在勞動密集型製造行業的競爭優勢之前,趕緊調整經濟結構。例如,《2007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敦促政府加快對死板的戶籍制進行改革的步伐,取消其它限制,方便人口在全國流動。

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的另一名研究員都陽說,針對人口流動進行的戶籍制改革,將有助於延長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壽命,為調整經濟結構贏得寶貴的時間。

譯者:楊柳
 
Friday, June 22, 2007
  从全球化看海外华人经济
中国网 | 时间:2000 年07 月31 日 | 文章来源:

  经济全球化有三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大型跨国公司经济;一是移民族群经济;一是无政府经济。大型跨国公司在西方主要涉及飞机制造业、汽车工业、金融业、煤钢联合体等;移民族群经济主要是指传统的犹太人族群经济和现在比较引人注目的海外华人族群和海外印度人族群经济;无政府经济主要是指拉丁美洲地区出现的贩毒、非法移民、走私、倒卖护照和国际洗钱等。在这些趋势中,海外华人族群的经济活动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大的兴趣。尽管还没有很系统的研究专著问世,但零星的研究在全球化经济的各种论著中已可以读到了。《海外华人经济研究》(单纯著,海天出版社)是第一本在中国内地出版的海外华人经济研究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该书作者认为,海外华人经济的三个主体分布区域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一、在除新加坡外的东盟新兴工业化国家内,华人族群经济以原材料加工、日用工业品生产、商品零售批发为主。这是因为在西方殖民化的时代,华人在那里的经济活动主要限于中间商和矿场及种植园中的简单体力劳动。待殖民地宗主国淡出、东南亚的民族国家独立时,华人便利用原来积累的资金、技术和商业及社会关系从事进口日用品和初级工业品的生产,并在这些领域形成了较大的经济优势。二、以华人族群为主流的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形成了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金融、转口贸易、旅游、房地产、管理服务以及科技产品零部件加工等方面的经济优势。这些地方的华人经济之所以能够突破地域狭小的限制而获得较大的国际经济份额,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它们周边的中国内地市场、东南亚区域市场,由此进而扩大到亚洲和全球市场。三、海外华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移民国家,当然,主要还是美国,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潜力的电子高科技产业。享誉世界的美国硅谷就有三分之一的公司为华人所拥有。通过全球华人的商业网络运作,世界三分之一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为华人所占领。

  作者明确指出,海外华人经济的形成历史和特点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立国的社会,其文化价值观是按士、农、工、商这四个等级进行优劣排序的。华人经济在东南亚的最初形态是小商小贩和工厂及种植园的苦力。待经济条件改善之后又开始购置地产和经营农场。但凡经济条件许可,华人族群总是要为自己的后代谋求一条读书接受教育的出路。这是中华民族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尊重知识、崇尚贤人政治的体现。因此,与其他移民族群相比,华人族群的后裔在文化教育的水准上几乎总是最高的。随着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地位方面的改善,华人移民族群,特别是新生代的华人,在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将越来越突出,海外华人族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潜力也将越来越大。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海外华人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指出海外华人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海外华人引进资金和技术;一是通过海外华人引进市场经济运作的理念和基本原则;一是通过海外华人商业网络将中国经济连接在世界经济的整体性分工合作之中。中国已经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中国制造”已经通过全球华人商业网络进入了国际贸易体系,这为中国入关和WTO接受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准备和实践基础。

  关于中国人的民族性和海外华人经济的关系,作者在其著作中也指出,与其他族群相比,华人族群并不把民族的人种、地理位置概念置于民族的文化概念之上。在海外社会中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纽带的中华总商会总是在各方面对华人社会产生着最主要的影响。海外华人更趋向于通过体现中华传统的三缘或五缘文化开展经济活动。对海外华人来说,无论自己加入了哪国国籍,也无论自己的华人血统纯度怎样,只要还认同中华文化,那他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成员,他就会寻求通过环球华人商业网络开展经济活动。这一特征见诸于世界华商大会、世界客属总会以及国际潮汕人大会等海外华人的民族性聚会,表现都十分显著。

  该书没有对华人高科技产业经济列专章评述,没有将海外华人与海外犹太人、印度人、波兰人作比较,可视为美中不足。(李竹青: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所教授、北京国际科学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懒得离婚?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菡阁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分居5年后,乐乐终于还是决定离婚。做出这个决定时,她素日来往的那个被称为“广州富人圈”的社交圈子也跟着闹了一场不小的地震,几乎所有的人在万分惊诧之余只有共同的一句:My God,你真是超超超级勇敢啊!!!

他们很震惊乐乐只因为老公的一次背叛就给婚姻判了“死刑”,怎么也理解不了她成天把爱情挂在嘴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作风。而乐乐知道,无论是离婚前还是离婚后,至少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要被圈子里的人当成稀有动物来看。

其实这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从上世纪80年代那部以美国上层社会生活的场景为主要表述对象的肥皂剧集《豪门恩怨》轰动一时开始,几乎全世界都知道大多数的豪门婚姻通常会将利益考虑在爱情前面,不过也不时会有“王子爱上灰姑娘”,“公主下嫁货郎”这样的浪漫逸事发生,只是“逸事”到了广州豪门这里绝对就已经变成“神话”。基本上所有广州豪门里的男女都把“懒得结婚,懒得离婚”贯彻得很好,一旦结婚后都会变成最慵懒的惰性气体,互相交融影响,然后不离不弃。在他们眼里,倒不是婚姻有多神圣有多值得坚守,反而和他们天性里精明谨慎、特别害怕麻烦不无关系。因为结婚毕竟代表一个新的经济共同体的产生,而离婚则代表一个经济共同体的解散。所以一桩豪门婚姻和一桩普通人婚姻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离婚将是一件比原子弹爆炸还可怕的事,届时会有太多盘根错节的财务关系需要理清,这有可能成为一个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庞大工程,甚至有可能让个人的精力、耐性、风度、私有时间消失殆尽,而自己总想藏着掖着的那点可怜的隐私,现在终于由自己亲手端上了别人的餐桌,一遍又一遍作了熟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也正由于这点透彻,广州豪门总是把婚前的一些工作做得很足,他们更喜欢以寻找长期合作伙伴的理性态度来对待这场婚姻。他们需要安全的能够规避风险的经济共同体,由此最看重门当户对,也最忌讳来路不明,在他们的择偶标准里容貌反而是退居其次的。所以在广州真正的富贵之家里往往会看到一个最有趣的现象是——一家公司里,先生是CEO,太太是CFO;即使太太不是CFO,也一定是在CFO养成中。这些CFO太太们有很多是专业出身,有的甚至就是先在财务工作岗位上直接被培养成了CEO的合法配偶。这说明在血统之外的姻亲关系也是广州富人们最喜欢信任的关系之一。那种素日里只知道打麻将和扮靓丽的花瓶型太太在广州豪门里基本上也是属于稀有动物,广州富人从来很清醒地意识到,花瓶型应该属于另外一种身份的女人。

来自这种典型经济共同体模式里的乐乐,把她今天的坚持归结于她12岁被送出去做美国小留学生的经历,她说现在是明白了,原来她身上,“美国”还是多一点的,而她老公身上,“广州”就多太多了。
 
  有许多事比超越美国更重要
读者:YAOLICHENG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FT中文网编辑:

我看到你们刊登了《中国为什么一定会超越美国?》一文,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超越美国?

人们一直讨论的是中国将在何时超越美国,以及怎么超越美国,但大多的评论似乎忘了,中国为什么要超越美国,似乎超越美国成了目前中国的一个最主要的任务,而且是一个不可置疑的任务,这和中国的地方政府为了赢得更多的赞誉和更好的职务上的升迁机会几乎没什么区别。

做为中国政府,超越美国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做为一个民族,他的自尊心仍然十分的脆弱,总需要一些成绩来证明自己。

我之所以很讨厌以至于抨击这样的一个题目,是因为我一直强烈的反对把这个目标当作我们民族的一个目标,我们还需要做很多的事情,比如劳动法的执行。

作为一个长期和底层民众生活在一起的人,我更关注劳工权益的维护,更关注普通人买房时的拮据,更关注医疗体制的腐败和医疗道德的丧失,也更关注无节制的开发所造成的周围环境的恶化。

我一直相信,中国的普通民众可能是最环保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对于环境的恶化有着更深的体会,我知道农民为什么焚烧麦杆,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那有害,我知道拆迁的钉子户为什么死抱着那一栋房子不放,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实现自己改变生活的途径,我知道为什么行人总是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因为没有多少汽车(那是旧有的权贵阶层和新起的财富阶层)真的会停在斑马线前等着行人通过。

为什么地摊上没有任何的卫生条件却人流如炽?因为摆地摊的只是在谋生而已,吃地摊的没多少能进得了更高的消费场所。如果他们偶然的想要改变一下经常在家里吃的枯燥的话。

我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但这些都和我们是不是超越了美国没有必然的关系。

也许你要说,等我们超越了美国以后,我们就会有好日子过了,这是废话,事实上,中国现在已经有了第一的外汇储备,但对最普通的民众来说,除了疲于应对生活,这一切和十年前相比,并没有本质的改善。

你同样可以说,这些外汇储备可以用来实现更长远的目标,那么,我想问,还有什么目标是比改善本国人民的生活更长远的目标呢?

还有,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第一了,但这些第一在我看来,绝对没有比一个普通民众在路上捡到10块钱有更多的影响力,除了鼓动起人们的浮躁情绪以外。

我们一定要超越美国吗?我觉得这不是必然的答案,我们应该首先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自己住起来舒服的家可能比五星级的酒店更值得珍惜,如果我们需要未来有一个目标的话,我觉得这才是。

读者:YAOLICHENG
 
  Bad debt makes ABC a Chinese puzzle
Wednesday Jun 20 2007, FT

China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last and most difficult restructuring of its large lenders: that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ABC), a behemoth with nearly half a million employees, 27,000 branches and a stack of bad loans on its books.

China has restructured four of its five state banks, cutting tens of thousands of staff, at the same time as selling stakes in each institution to foreign investors before listing them offshore.

However, the ABC presents the greatest challenge because of the size of its bad debts, the opacity of its books and its relatively high reliance on the countryside – the least creditworthy par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Just how difficult a task can be gleaned from the response of local bank officials to a crisis in branches in Jining, a small city near the imperial-era grand canal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late 2004 and early 2005.

The crisis, detailed in a series of internal circulars sent to sub-branches by the Jining HQ, and seen by the Financial Times, underlines the challenges faced not just in restructuring the bank, but in discovering what is happening in its vast network in the first place.

The circulars outline how the officials at the Jinxiang sub-branch, on the eve of an inspection by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 the central bank, fixed the level of non-performing loans to be reported to their visitors.

The Jining officials also instructed their subordinates at the sub-branches how to manage the PBoC representatives, and retrieve any damaging documents that might fall into their hands. The circular said that after a study by the Jining branch, the sub-branches, such as the one at Jinxiang, should adjust their NPLs to “the following amounts”, listed in the documents. “This is compulsory. Your branch must complete this task. The category of various types of loans cannot by shifted,” the circular said.

ABC's headquarters in Beijing in a statement blamed the allegations on a disgruntled former employee, adding “most of the problems” reported by this person were “non-existent, baseless or incorrect”.

“We have corrected a small number of problems that were later discovered. As a result, there is absolutely no falsification of NPLs at Jining Branch at the moment,” the statement said.

In the period the documents cover, the Jining branch had serious difficulties with a number of key clients, something which would have left them with an embarrassingly high level of bad debts. In the first eight months of 2004, the ABC's Jining branches accumulated NPLs totalling Rmb332m ($42.3m), mainly as a result of the problems of two companies, the documents show.

The clients were the Jiujiu Group, an ethanol producer whose founder was later arrested for embezzlement, and Phoenix Textile, acquired by a private buyer.

ABC's accumulated bad loans in 2006 were Rmb729bn, or 23.4 per cent of all loans. To reduce them to 5 per cent, the unofficial benchmark used in the makeover of other large state lenders, would cost about $76bn.

In addition, a further $40bn would be needed to get ABC's capital adequacy ratio to 8 per cent,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China has signed on to, according to Victor Shih, an expert on Chinese finance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ven with China's bulging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potential bill of over $100bn to fund the restructuring has already sparked alarm in sections of the bureaucracy. Wu Xiaoling, the deputy-governor of the PBoC, said in March that any capital injection depended on the progress ABC made in its restructuring. The auditors,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s, are not expected to finish their work before the fourth quarter of this year at the earliest.

The auditor's job has been made more difficult by the multiple financial reporting platforms used inside the bank, which must all be reconciled to provide a complete and consistent picture of the state of ABC's books.

Mr Shih said even more than the other large state banks, ABC is caught “between the pressure for commercialisation and the persistent demands from politicians to meet political goals.”

“In the lead-up to the IPO,” he said, “there is little indication that this contradiction is diminishing in a significant way.”

 
  重组中国农行的艰难使命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北京报道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中国正对大型国有银行实施最后、也最为艰难的重组:目标是中国农业银行,这是一家拥有近50万员工、2.7万家分行、坏账累累的大型银行。

中国已对5家国有银行中的4家进行了重组,裁减掉数万名员工,同时在这几家银行赴海外上市前,将其部分股份卖给海外投资者。

不过,鉴于其坏账规模,账目的不透明性,以及对农村相对较高的依赖性,中国农行意味着一个最大的挑战。农村是中国经济体系中信用最差的领域。

不妨看看2004年底、2005年初时,农行分行管理人员对山东济宁市分行一次危机的应对之道,就可以明白这一任务何其艰巨。济宁是古代大运河河畔的一个小城市。

农行济宁分行向下属支行发送了一系列有关此次危机详细情况的内部通知,而英国《金融时报》看到了这些通知。此次危机不仅突显出重组农行所面临的挑战,还从一线暴露出农行庞大网络内部所存在的问题。

这些通知大致介绍了济宁金乡县支行管理人员如何在中国人民银行检查之前,敲定拟向检查人员报告的不良贷款水平。

济宁分行管理人员还指示其下属支行工作人员如何应付央行检查人员,以及如何拿回任何可能落入央行人员手中、对其不利的文件。通知称,经过济宁分行研究之后,金乡等支行应该将其不良贷款调整至文件中列出的“以下数目”。通知称:“这是强制任务。你支行必须完成这一任务。不能变更各类贷款的种类。”

农行北京总行在一份声明中,将这些指控归咎于一名心怀不满的前任员工,并补充称,此人报告的“多数问题并不存在,缺乏依据,或者是不正确的。”

声明中称:“我们已纠正了后来发现的少数问题。因此,济宁分行当时绝对没有在不良贷款问题上弄虚作假。”

在这些文件提及的期间内,济宁分行在许多关键客户方面遇到了严重问题,这些客户可能留给该行数目高得令人为难的坏账。文件显示,2004年头8个月,中国农行济宁分行累积不良贷款总数达3.32亿元人民币(合4230万美元),这主要源自于两家企业出现的问题。

这两家企业是其创始人后来因挪用公款被捕的乙醇生产商九九集团(Jiujiu Group),以及被私人买家收购的凤凰纺织(Phoenix Textile)。

2006年,中国农行的累积坏账金额为7290亿元人民币,占其贷款总额的23.4%。要想将坏账比例降至5%,可能需要投入约760亿美元。在其它大型国有银行的转型过程中,5%被作为非官方的坏账率基准。

此外,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中国金融专家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要想使农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符合中国签署接受的国际标准,还需再投入400亿美元。

即便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膨胀,但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的重组费用,也已令一些政府部门感到不安。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3月份表示,注资要取决于中国农行的重组进度。据估计,审计机构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s)最早要到今年第四季度才能完成对农行的审计。

农行内部使用多种财务报告平台,这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必须对这些不同的财务报告进行合并,才能提供一份完整、连贯的农行财务状况报告。

史宗瀚表示,与其它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中国农行在更大程度上被夹在“商业化与政府官员实现政治目标的持续压力”之间。

“在首次公开发行(IPO)筹备过程中,”他表示。“没有什么迹象表明,这种矛盾正明显消失。”

译者/何黎
 
Wednesday, June 20, 2007
  China safety regimes to benefit Halma
By Chris Bryant
Published: June 20 2007, FT

Better policing of health and safety standards in China is set to drive revenue growth at Halma, the safety, health and sensor technology group, which is looking to expand its presence in the country.

Halma last year established two "hubs"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and seven subsidiaries within the group established a local presence in China.

China represents 2 to 3 per cent of Halma's revenues, with Asia accounting for 10 per cent in total, but these numbers are expected to grow as awareness and the regulation of safety issues improves.

“China is clearly a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Andrew Williams, chief executive, said. “At the moment a lot of worker safety procedures have been imported by western companies that have created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in China.”

New safety legislation was starting to come through, Mr Williams said, but this is dependent on better policing and enforcement.

Halma's three divisions –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and health – make safety components including smoke detectors, water purification instruments and automatic door sensors. Its infrastructure customers include GE, Honeywell and Tyco.

In the year to March 31, the UK-based company completed five acquisitions for a total of £27.5m ($54.7m) but has no plans to slow its acquisition strategy, in spite of investors' concerns that good-value assets are becoming harder to find.

Halma has barely touched its £60m debt facility, which was put in place last year, and finished the year with a £7.7m of net debt, providing scope for further acquisitions.

The group's industrial safety unit recorded the strongest growth of the three arms, with increasing demand from the oil and gas sectors, which now represent 30 per cent of industrial revenues.
 
  中国医疗监管的商机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克里斯•布赖恩特(Chris Bryant)伦敦报道
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对于正在寻求扩大在华业务的豪迈集团(Halma)而言,中国加强医疗监管及安全标准,将推动这家安全、医疗及传感器科技集团的收入增长。

去年,豪迈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了两个“中枢”,该集团的7个下属公司也在中国建立了业务。

豪迈的总收入中有2%至3%来自中国,10%来自亚洲,但预计这些数字将出现增长,原因是该地区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监管正在加强。

“中国无疑是个巨大的机遇,”该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威廉姆斯(Andrew Williams)表示,“目前,许多工人安全措施都是那些已在中国建立了制造设施的西方企业引入的。”

威廉姆斯表示,新的安全法即将开始实施,但这依赖于更好的监管和执法。

豪迈的三个部门(工业、基础设施和医疗)制造包括烟雾探测器、水净化器和自动门传感器等安全组件。其基础设施客户包括通用电气(GE)、霍尼韦尔(Honeywell)和泰科(Tyco)。

在截至3月31日的一年中,这家英国企业完成了5次收购,总价值2750万英镑(合5470万美元),而且,尽管投资者担心物有所值的资产已变得越来越难寻,但该公司并不打算放慢收购策略。

去年,豪迈为自己安排了6000万英镑的信贷额度,但几乎没有动用;上年度结束时,净债务只有770万英镑,这使其有能力继续进行收购。

在该集团的三项业务中,工业安全部门创纪录地取得了最高增长,原因是石油及天然气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目前,该集团30%的收入来自这个领域。

译者/ 何黎
 
Tuesday, June 19, 2007
  Top 10 Watches: A few of my favourite things
By Michael Balfour
Published: June 8 2007, FT

Last month Renault recalled all 470,000 Clio IIs, so that a potential bonnet fault could be corrected.

An event of this type has never occurred in the watch industry. This highlights just how extremely sophisticated today’s watch production procedures have become. Even the least expensive of timepieces are marvels of micro-engineering. The choice for consumers in the wristwatch marketplace is enormous, but seemingly never disappoints.

To choose just ten watches from such an abundance is both pleasurable and unenviable: unenviable because, for example, no top twenty pop music chart has ever been able to claim that it really is just that. In the horological context it is estimated, by visitors to major trade fairs, that the number of new models and all their various versions launched worldwide so far in 2007 exceeds 10,000.

The ten watches featured below do not represent success either by sales unit volumes or turnover values alone. Five brands are privately owned and so such figures are not in any case available. Another point: none are limited editions, produced perhaps for the collectors' market, but on the contrary are regarded as “lifers” by their makers. They are given in alphabetical order of brand, and the prices shown are UK retail.

The Chronomat Evolution series from Breitling has long been a favourite among aficionados for complicated outdoor timepieces, with its calculation functions. Much favoured is the model in stainless steel and pink 18-carat gold on a two-tone pilot bracelet: it retails at £4,965.

Cartier launched the Tank Fran?aise in 1996. The 18-carat yellow gold quartz version for ladies is a delicious piece, with its silver-grained dial and roman numerals (£8,825).

Citizen claims to manufacture annually more wristwatches than any other company. Its Eco-Drive Calibre 8700 (model ref. BL 8000 – 54 L) has an astonishing range of functions for any follower of sporting pursuits. This blue-dialled version costs £269.

By contrast, Jaeger-LeCoultre goes on selling its stainless steel Reverso Duo (model ref. 271.84.10; £4,500) year after year, ever since its first introduction in 1931. It is one of the great classics and available in a wide choice of versions, many with additional functions such as two time zones.

Longines, another long-established Swiss brand, enjoys success with its quartz Grande Classique range; big, bold and simple, the stainless steel model L4.241.0.80.6 is set with diamonds and has a bezel also set with diamonds, surrounding a mother-of-pearl dial displaying diamond time markers (£1,740).

Ever since Neil Armstrong set foot on the Moon on 21 July 1969, Omega has celebrated Nasa's feat with its Speedmaster range. A perennial favourite is the quartz 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Moonwatch, a 42mm diameter wristwatch with a stainless steel case and bracelet. The model ref. is 3570.50.00, and the price is £1,675.

Patek Philippe is another great watch name, and its Calatrava range has had worldwide followers since its introduction in 1932. The selection here is the model ref. 5127J; £9,645.

The Parsifal for Ladies range from Raymond Weil is much enhanced by the rectangular model ref. 9740-STS-00995. This one, in stainless steel with an 18-carat yellow gold bezel set with diamonds, sells at £2,295. The range prices start at £875 and go up to £10,375.

The Rolex Oyster Perpetual Datejust is the iconic model from this famed maker, and the Rolesor version, with a steel and yellow gold bracelet, comes in gentlemen's, intermediate and ladies' sizes. The man's model (shown) is ref. 116233; the bracelet ref. is 63203, and the price is £4,120.

Rotary has been making dependable, inexpensive timepieces since 1898. The quartz Havana model (ref. GBO 2340/08) is cased in bi-colour stainless steel, and comes complete with a date window at 3 o'clock; it retails at just £130.
 
  十款最永恒的手表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迈克尔•巴尔弗(Michael Balfour)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上个月,雷诺(Renault)召回了全部47万辆Clio Iis车型,以便解决潜在的阀帽问题。

这种事情从未在钟表行业发生过。这突显出当今钟表生产程序已变得多么精密。即便是最便宜的钟表,也堪称微型工程奇迹。消费者在腕表市场中的选择很多,但似乎从未失望过。

从这么多手表中仅仅选择10款,这项工作既令人兴奋,又令人畏惧:畏惧是有原因的,比如,没有哪个流行歌曲排行榜能声称自己绝对权威。在钟表行业,参观过大型交易会的人们估计,2007年迄今为止,全球推出的新款手表和它们的所有改版,数量超过1万种。

下面提到的10款表,它们的成功既非仅仅从销量上评判,也不是单从销售额上评判。其中5个品牌是私人所有的,因此根本无法得到这些数字。另外一点:它们都不是可能为收藏者市场生产的限量版,相反,它们都被制造商视为“永恒”。以下按品牌字母排序进行介绍,显示的价格是其在英国的零售价。

百年灵(Breitling)的Chronomat Evolution系列因其计时功能,长期以来一直是复杂户外计时表迷们的最爱。最受追捧的一款由不锈钢制成,18K镀金,有双色pilot型表带:零售价为4965英镑。

卡地亚(Cartier)于1996年推出了Tank Fran?aise腕表。18K黄金石英机芯女表是一种精美款型,有银色粒面表盘和罗马数字(8825英镑)。

西铁城(Citizen)宣称每年制作的腕表比其它任何公司都多。其中,光动能Calibre 8700(款号为BL 8000 – 54 L)拥有一系列惊人的功能,能满足任何体育追逐者的需求。这款蓝色表盘腕表价格为269英镑。

相反,积家(Jaeger-LeCoultre)自1931年首次推出Reverso Duo以来,就年复一年地出售这款不锈钢腕表(款号为271.84.10;4500英镑)。这是一款伟大的经典款型,而且有广泛的选择版本,许多带有两个时区等附加功能。

浪琴(Longines)是另一个历史悠久的知名瑞士品牌,它的石英嘉岚(Grande Classique)系列非常成功:表款宽大、大胆、简约,这款不锈钢款型的款号为L4.241.0.80.6,镶嵌有钻石,周边凹槽也镶嵌有钻石,珍珠母表盘,表盘表面以钻石作为时间指示(1740英镑)。

自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于1969年7月21日踏上月球开始,欧米茄(Omega)就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壮举和自己的超霸 (Speedmaster)系列一起庆祝。超霸专业月相表(Speedmaster Professional Moonwatch)直径42毫米,有不锈钢表壳和腕带。款号为3570.50.00,价格1675英镑。

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是另一个伟大的手表品牌,它的Calatrava系列自1932年推出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追随者。这里选择的是编号为5127J的款型,价格为9645英镑。

蕾蒙威(Raymond Weil)的Parsifal女装表系列在很大程度上因款号为9740-STS-00995的这款表而得到提升。这款表由不锈钢制成,周边18K黄金凹槽中嵌有钻石,售价为2295英镑。这个系列的价格从875英镑至10375英镑不等。

劳力士(Rolex)的Oyster Perpetual Datejust是这个知名钟表制造商的标志性款型,其Rolesor款男装、中性和女装表都有钢和黄金制成的腕带,男装款号为116233;腕带款号为63203,价格为4120英镑。

Rotary自1898年起就一直制造可靠的廉价计时表。其石英Havana款型(款号:GBO 2340/08)用双色不锈钢制作,3点处有日期指示,零售价仅为130英镑。

译者/何黎
 
  Singapore groups lift holdings in ICICI

By Joe Leahy in Mumbai
Published: June 18 2007, FT

Singapore’s state-run investment groups have been given the go-ahead to increase their holdings in India’s largest private sector financial institution, ICICI Bank, beyond the normal ownership limits for foreign groups that are controlled by the same shareholder.

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 on Monday told the Financial Times it would approve of any move by the pair – Temasek and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 to increase their respective shareholdings to 10 per cent.

This represents an exemption to the usual rule that limits foreign investors controlled by the same entity to acquiring a total stake in an Indian bank of up to 10 per cent.

Temasek has a 7.37 per cent stake in ICICI, while GIC owns 2.24 per cent.

Any exemption could raise eyebrows among foreign investors not just in the banking sector but in other industries, such as telecoms, in which overseas buyers have faced strict controls on how much they can acquire of domestic companies.

Vodafone of the UK was grilled for weeks by the government this year over whether its plan to buy a controlling stake in domestic mobile operator Hutchison Essar conformed with foreign ownership limits.

The news on Temasek and GIC comes as ICICI is holding the largest share offering by an Indian company – a $5b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ollow-on issue that would provide a prime opportunity for the two Singaporean agencies to increase their stakes.

The share sale by ICICI is part of a wave of record-sized offerings by Indian companies including the country’s biggest domestic IPO, a $2.25bn listing by property developer DLF, and the nation’s biggest overseas listing, a $2.1bn issue by miner Sterlite Industries, which was to be priced in New York overnight.

The RBI said on Monday that Temasek and GIC would need to buy the shares in ICICI first, according to the usual procedure, after which the central bank would approve the purchase.

The central bank had conveyed to the two agencies its intention to approve such a transaction, a spokesperson at the RBI said.

However, a Temasek spokesperson on Monday declined to comment and a spokesperson at ICICI said that he was unaware of any notification from the RBI of the decision. The GIC was unavailable for comment.

Meanwhile, a person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 at 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 said on Monday that he move was a “one-off” reached as part of India’s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 with Singapore known as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Ceca).

 
  印度给新加坡开绿灯
英国《金融时报》李若瑟(Joe Leahy)孟买报道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印度给新加坡国有投资集团开了绿灯,准许它们把自己在印度最大私营金融机构——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 Bank)的持股比例,提高到印度政府对同一股东控制的外国集团设定的正常所有权限制水平之上。

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昨日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淡马锡(Temasek)和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把各自持股比例提高到10%的任何行动,它会给予批准。

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不用遵循通常的规则,即由同一实体控制的外国投资者在一家印度银行的持股比例总共不得超过10%。

译者/徐柳
 
  养鸡场里的死鸡哪里去了?
作者:蒋高明、唐爱民为环境网站《中外对话》撰稿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23年前,北方农村兴起了一种新的养鸡技术。将鸡由散养改为集中养殖,肉鸡的生长周期从200多天缩短到50多天;蛋鸡产量达每年近300个(有一种蛋鸡品种叫288,即每年产蛋可达288个之意),成为标准的产蛋“机器”。据说这样的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农民非常高兴,科学家们也为之欢呼。上动物学课程的时候,老师们还专门带领我们到齐河的农村去参观这个新技术。

二十多年下来,笼养鸡技术在全国普及开了,然而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由于严重违背了鸡的生物学规律,加上养殖空间狭小(每平方米7 -8只),要实现高产、高利润,养鸡户们需要给鸡吃大量的添加剂、抗生素和药物,并喂养对人体严重不利的激素。这样产出来的鸡肉,用养鸡户自己的话说“反正俺是不吃, 都卖给城里人了”。

即便养鸡户们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集中营”养鸡造成的大量死亡依然不可避免。规模大的养鸡场可养2-3 万只,平均每年死亡1000只以上,甚至上万只。那么,那些死亡的鸡哪里去了?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在北方几个省份展开了调查,结果令人不寒而栗 ──80%左右的死鸡进入了以人为消费主体的食物链。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去处,卖给小作坊加工火腿肠。因为死鸡价格便宜,约两三毛钱一斤,一些制作火腿肠的小作坊老板看好了死鸡这个重要资源。据村民们介绍,经常看到有收死鸡的在养鸡场外转悠;或者养鸡户和他们之间有专线联系,一旦有了死鸡便上门“服务”。一些病鸡,不等“咽气”也以很便宜的价格出卖了。火腿肠小作坊购来死鸡后,去毛和内脏后,取出“鸡”肉,再以高温处理,搀上淀粉和保鲜剂等,就是“很好”的火腿肠原料了。

第二种去处,加工烧鸡。看上死鸡的不仅仅是火腿肠小作坊老板,一些烧鸡店主更觉得病死鸡大有油水可捞,毕竟原料便宜很多倍。他们往往挑选的是还没等咽气、尚有余温的病鸡或者死鸡,快速处理加工成烧鸡。一些透着金黄色彩、令人“馋涎欲滴”的烧鸡就这样加工出来了。普通人怎么吃得出来?某禽病中心医生乘火车出差,上车之前匆忙买了只烧鸡,当他消受他的食物时,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该“鸡大夫”吃出来用“包心包肝”的死鸡制作的烧鸡。“包心包肝”指的是大肠杆菌感染后死鸡的病症,是在死鸡心脏或肝脏外形成的,厚约1毫米的蛋白分泌物,呈黄白色,看起来非常恶心。看来是烧鸡店老板没有来得及将此分泌物处理干净就做了烧鸡。专业人员能够吃出来,别的消费者怎么会知道呢?有了这个经历,他从此再也不吃鸡了。

第三种去处,喂养其它动物,间接进入食物链。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买死鸡喂养狐狸、貂皮等兽类,养殖户再卖毛皮;另外一种情况就非常危险,养猪户买来喂猪。华东地区有一大型禽病医院,每天处理死鸡50-100斤,这些鸡是全省养鸡户带来看病拿药供解剖用的。以前处理这些死鸡很头疼,需要雇人登三轮车拉到郊外掩埋。现在生意来了,养殖户上门来收,2毛钱一斤。解剖过的死鸡和毒鸡,就这样进入了食物链。禽病医院不用花钱雇人处理死鸡,且还可以赚到外快,乐得“睁只眼、闭只眼”看着毒死鸡去继续害人。

第四种去处,利用废井等就地扔掉。这个做法比起上述卖给人吃外是比较“讲良心”的,即养殖户良心发现,知道死鸡有害人的成分,自己处理了。然而,问题依然存在,即由于处理死鸡需要费用,他们只好选择最省事的做法。某城市近郊区一养鸡户,她将死亡的鸡顺手扔进废弃的井里。几年下来,废井快填满了。一到夏天,臭味好远就能闻到。这还不算,由于井是和地下水相连的,一些毒素和传染病菌直接污染了地下水。

第五种去处,就地焚烧。这种做法最好,但是有代价,养鸡户们多不采用。当禽流感发生的时候,死鸡处理往往会惊动政府。政府补助10元一只,养鸡户得到补助后就地焚烧。但是这笔钱很难拿到。为了保护地方利益,地方政府大都不愿意承认他们的地盘上发生了禽流感。即便发生了,申请政府补助的手续非常繁琐。首先需要向乡、县畜牧兽医站提出申请,然后再报省级主管部门鉴定,要跑很多“衙门”。农民体会得到这个补助很困难,就索性卖给上面小作坊、烧鸡店、养殖场,任其进入食物链。反正他们自己不吃——活鸡他们都不吃,更何况死鸡?

养鸡场的死鸡去处还有很多,如卖给饭馆做菜,卖给饺(包)子铺做陷,不再一一介绍。总之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任何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当饲料添加剂、瘦肉精、工业色素、剧毒农药、速效化肥,甚至今天的转基因等等进入市场的时候,谁也没有怀疑过它们的弊端。企业要的是利益;农民想的是尽快收回成本,赚更多的钱;某些政府部门不作为,这样消费者只能用自己的身体默默承受那些有害的东西。违背生物学规律的养殖,其后果必然是消费者倒霉。

出路在哪里?中国年均消费47亿只鸡,只有利用草原、开阔的山地和林地,将鸡们从笼子里解放出来,使它们的生命周期从30-40天还原回150-200天的时候,中国国民吃上放心鸡肉的那一天才会到来。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他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和“以自然力恢复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等观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唐爱民 中国科学发展观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他提出的”知识经济时代,贵州将如何发展”建议,受到贵州省、贵阳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中外对话”(http://www.chinadialogue.cn/)是一个致力于环境问题的中英双语网站,总部位于伦敦,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
 
Monday, June 18, 2007
  Corporate recruiters go back to school

By Della Bradshaw
Published: June 3 2007, FT

Industrial companies have traditionally favoured hiring “second-hand” MBAs – those who have cut their teeth in banking or management consultancy and want to move on. Now, this is changing.

In spite of recent concerns in the business school world that MBA degrees do not teach students skills that companies need, recruiters are increasingly giving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s a run for their money when it comes to recruiting newly minted MBAs directly from business school. These days companies such as BP, BT, Google, Pepsico, Samsung and Shell are names as familiar on the business school campus as investment banks and management consultancies.

The sea change came with the classes that graduated in 2002 and 2003.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in the US and subsequent economic uncertainty, management consultancies and bankers slashed staff numbers and stayed away from business schools. Industrial companies saw their chance.

The numbers tell the story. At London Business School, for example, only 15 per cent of recruiters were in industry in 2001, but by 2003 that figure had tripled to 45 per cent. Last year saw it fall to 33 per cent.

In addition to those corporate recruiters who began recruiting in 2002, the past three years has also seen a new breed of recruiter looking for future leaders. As a result, on-campus recruiter figures are on the up.

At the Kellogg School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nearly 250 organisations recruited on campus at Evanston this year, says Roxanne Hori, assistant dean and director of the Kellogg career management centre. “It’s crazy,” she adds.

At the Haas school at Berkeley it is a similar story. Abby Scott, career services director, reports that there were 23 per cent more recruiters on campus this year than last.

At the Tuck school at Dartmouth College, at least half of the on-campus recruiters were corporate, says Becky Joffrey. “It’s striking how many more companies came to Tuck rather tha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she says.

However, corporate recruiters face problems competing with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First, says Diane Morgan, head of career development at LBS, many corporate jobs need filling as soon as they fall vacant, not as part of an annual intake. And as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start hiring in September for appointments the following summer, corporate recruiters often miss the boat.

Nor do corporate recruiters have the recruitment budgets that the McKinseys and Goldman Sachs of the world can boast.

However, corporate recruiters are becoming much more savvy. Peter Abery, programme director of the Future Leadership Programme at BT (see left) says the company has learnt a lot since the programme started two years ago. “The time to be on campus in the US is in September,” he says. This year BT will be there.

BT is not the only company recently to commence an MBA recruitment programme. In the past two years, Ericsson and Nike have introduced MBA recruitment programmes in Europe, says Katty Ooms, director of MBA admissions and career services at IMD, where 70 per cent of the graduates enter the corporate world.

Certain industries are proving particularly popular this year, notably the energy sector, where MBAs aspire to work in alternative energy. “This category is very, very hot,” says Ms Scott.

Those companies that are successful with this approach mimic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searching through “face books” and bringing in teams of recruiters to select the candidates they like. They often have assessment centres and invite their chosen candidates to two or three-day events at the company. “These recruiters are becoming much more professional,” says Ms Ooms.

Interestingly, a growing number of corporate recruiters have set up fast-track leadership programmes for MBAs. Such programmes promise students the chance to move quickly to executive positions and it is a policy that is proving popular with participants, says Ms Hori at Kellogg. The idea of getting into a company and leading it “still resonates”, she says.

Ms Joffrey says that, in the past, MBAs would go to management consultancy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ey could then enter a corporation at a higher level. Fast-track development programmes now ensure that corporate recruits can get to the top just as rapidly. In 2006 and 2007, Tuck graduates went into such programmes at companies including Bausch & Lomb, Nissan, PepsiCo and Monster Worldwide.

The task for business school recruitment directors is to match the right graduate with the right corporate recruiter, the latter often having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rom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recruiter. In particular, says Ms Joffrey, industrial corporations often look for candidates with previous commercial experience, such as in sales or operations. They also seek those who have excelled in their previous career, irrespective of sector or function, as well as candidates who are willing to travel and work across the globe.

Corporate recruiters have also learnt that they have to pay competitive salaries, says Ms Joffrey. “Finally, companies have matched the ante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A graduate entering a marketing role in the late 1990s would get a starting salary of $70,000. Today, someone going into a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me would earn $130,000.

If nothing else, these salaries show that those who predicted the demise of the MBA may well have got it wrong.

In at the deep end: a new recruit gets hands-on with BT’s transformation

At his first day at work after getting his MBA, Emmanuel Lebaut was called into the chief executive’s office and given a project that would help change the way the company operated. It was a degree of visibility, he says, which most MBAs crave but never see in the traditional bank or consulting firm.

Mr Lebaut had been recruited by BT OneIT, the IT and technology arm of telecoms group BT, to be one of the first members of the company’s Future Leadership Programme. That was in 2005. Less than two years later, BT has recruited 54 MBAs to the team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visible corporate recruiters in the top cadre of US and European business schools.

A Frenchman and an engineering graduate, Mr Lebaut says he had never intended to work for BT when he graduated from his two-year degree at London Business School. But during his programme he had focused on change management and had been won over by the vast programme for transformation that was planned at BT.

“BT is changing itself radically, to adapt in advance to what it sees happening in the future,” Mr Lebaut says. “It is quite rare that you get such a scale of change in such a large company.”

The change programme was first implemented in OneIT, but groups from the programme are now working for all divisions within BT. Although 14 of the 54-strong team have moved on to work in other areas of BT, none have left the company, says Peter Abery, programme director of the Future Leadership Programme.

Typically, MBAs will see a project through to implementation, Mr Lebaut says. “We don’t do the nice pack of slides and then drop it over the wall for someone else. We run with it.”

 
  Asia Comment: China liberalisation creates HK opportunities
By Mark Konyn
Published: June 11 2007, FT

Any lingering thoughts that developments in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would be uncorrelated with Hong Kong's financial markets must now surely be abandoned. After market close on May 11 the mainland authorities announced that Chinese banks could offer products invested in Hong Kong listed companies for the first time as part of the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programme (QDII).

As a result, the following Monday witnessed massive turnover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with a record-breaking $12bn of shares transacted, beating the previous record by more than 17 per cent. This day of strong trading came hard on the heels of the previous week's record, when turnover on mainland bourses in a single day exceeded the combined turnover of all other Asian exchanges including those of Japan and Hong Kong with a staggering $49bn of shares traded.

The need for mainland authorities to deflate the ever-growing speculative bubble on China's stock markets is all too evident. Presented with a lack of investment choice, a rapidly growing economy and high levels of savings and financial liquidity, Chinese investors have disregarded any fundamental valuation references, invoking memories of the Japanese stock market in the late 1980s.

The effect of this speculation is clearly visible when comparing valuations between those companies with a listing in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In spite of the most recent price rises in Hong Kong after the announcement, Hong Kong H-shares still trade on average at over a 40 per cent discount to their A-share counterparts listed on the mainland markets. Back in 2005, and prior to share reforms in China itself, there was much discussion on price convergence of the two different listings. However, following subsequent share reforms in China and its rampant bull market, the gap has widened again.

Financial liberalisation in China also promises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 active in Hong Kong and beyond. Managers active in Hong Kong have long held the dream of being able to sell locally registered mutual funds into China under a so-called passport system. Concurrent with the announcement concerning eligibility of Hong Kong stocks being offered to mainland investors has been the announcement that Hong Kong registered mutual funds can also be offered on the mainland under the QDII programme. It appears the dream is about to be realised. ?

The details and conditions are now being carefully examined and assessed, as it appears that appropriately registered funds that meet certain other investment requirements can be offered to the growing market of mainland investors. The implications could be profound indeed. So far some $14.2bn of QDII quota has been issued by the authorities and it is estimated that less than $500m has been utilised. The hope is that a potential outflow of China's savings will take the heat out of the stock market speculation and ease the continued upward pressure on the currency. Realistically these quotas are unlikely to make an immediate difference and the opportunity will be longer term, as the quota is gradually increased.

For fund managers active in Hong Kong this liberalisation expands the mutual fund market well beyond the constraints implied by a relatively small but wealthy population of 7m people. It is also a great achievement for the Hong Kong financial authorities, who have delivered a tangible boost to the fund management industry ahead of other jurisdictions. There are currently almost 2,000 authorised funds registered in Hong Kong and these funds are domiciled across a number of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s - largely in Europe. Dependent on the precise requirements for distribution in China, this liberalisation may als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funds choosing a Hong Kong domicile. Currently, mostly only the funds organised for the Mandatory Provident Fund are locally domiciled, as is required.

Experience elsewhere in the Asian region, however, suggests that the take-up of internationally invested funds could be slow in building. Whereas the immediate attraction of Chinese companies listed in Hong Kong can be understood as investors seek to exploit the discount, the opportunity to diversify internationally through fund investment may be less well accepted.

First and foremost, as experience in other Asian economies has demonstrated, it is hard to persuade an investor to divert savings away from a strongly performing domestic market. This was the case in Taiwan, Korea and Hong Kong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mutual fund market development. Second, the prospect of allocating to an investment denominated in a foreign currency when the local currency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is less than compelling. This was the case for many years in Japan when the yen was a one-way bet.

Regardless of the expected development pace of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this recently announced change allows international managers to build a China entry strategy without having to consider a joint venture arrangement; these JVs remain focused on offering funds invested in China's domestic markets, providing investors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to fuel the speculation.
 
  中国资金向香港流?
作者:香港RCM Asia Pacific行政总裁康礼贤(Mark Konyn)
2007年6月18日 星期一

如果人们还认为,中国内地金融体系的发展与香港金融市场没有相关性,那么现在这类观点显然必须摈弃了。5月11日收盘后,中国内地政府部门宣布,将首次允许银行系统提供投资于香港上市公司的金融产品,以此作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计划的一部分。

结果,在此之后的周一,香港股市成交额激增,达到创纪录的120亿美元,比上一次所创纪录高出17%之多。就在这个强劲的交易日前,前一周也创下了纪录,内地股市单日成交额达490亿美元,超过包括日本及香港在内的所有其他亚洲市场之和,令人叹为观止。

显然,中国政府需要抑制日益膨胀的股市投机泡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储蓄和流动性水平居高不下,投资选择有限,投资者忽视基本面估价依据,这些都让人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股市。

将同时在香港与内地上市的公司估价进行对比,这种投机效应显而易见。尽管在前述通告发布后H股已有所上涨,但平均而言,H股股价仍只有其A股价格的60%。2005年中国进行股改前就有过许多关于A股与H股股价应当趋同的讨论,但股改及牛市使得两者的差距再次扩大。

中国金融业的开放也将对活跃于香港等地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活跃于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一直梦想,根据一个所谓的护照体系,获准在内地销售香港注册的共同基金。除了允许内地投资者通过QDII投资香港股市,前述通告同时宣布QDII可投资注册于香港的共同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的梦想似乎即将成为现实了吗?

有关细节和条件正在审核和评估之中,达到一定投资要求、注册恰当的基金似乎将能在日益增长的内地投资者市场上销售。意义可能十分深远。目前已批准的QDII投资额度约为142亿美元,已使用的额度估计不到5亿美元。有人寄希望于内地储蓄的外流使股市投机降温,并缓解持续加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事实上,QDII额度不太可能马上产生影响,随着额度逐步增加,这种机会是长期的。

对活跃于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内地金融业的开放将使共同基金市场扩展到香港之外,仅有700万人口的香港市场规模较小,但港人较为富裕。这对香港金融当局也是一大成就,香港金融当局在推动基金管理业发展方面领先于其他地区。目前香港登记的基金有近2000个,这些基金的注册地分布于全球许多司法辖区(主要是欧洲)。取决于在内地发行基金的要求,中国金融业的开放也可能会使以香港为注册地的基金数量增加。按照目前的要求,以香港为注册地的主要是强积金管理基金。

但亚洲其他地区的经验表明,投资者接受国际化投资基金的过程可能会较为缓慢。尽管投资于H股的近期吸引力容易理解,因为投资者可利用H股相对于A股的折价,但通过基金投资实现全球多样化的理念可能不那么容易被接受。

首要的一点,正如亚洲其他经济体的经验所显示的,说服投资者将资金从表现强劲的国内市场分散到其他市场是件很难的事。台湾、韩国和香港共同基金市场发展初期的情形就是如此。其次,在本币将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将资金分配到以外币为主的投资中,一点也不具有说服力。日元只升不跌的数年中,日本的情形就是如此。

无论国际多样化的发展速度如何,前述通告使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得以无需建立合资企业,就可以制定进入中国的战略;这类合资企业专注于提供投资内地股市的基金,使投资者有了更多助长投机的机会。

译者/红岭
 
  政治民主与经济自由的关系
2006年01月18日 来源:文新传媒

近日,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合作推出了2006年度“经济自由度指数”评比报告。该报告的编辑之一玛丽亚·奥格瑞迪1月4日在《华尔街日报》以“希望他们都像爱莎尼亚”为题撰文,而且该文的副标题是“民主不总是产生繁荣,以智利为例”。

奥格瑞迪比较了该文正、副标题提到的两个国家,爱莎尼亚在经济自由度指数上排名为第7名,而智利排名为14名。在文中,奥格瑞迪指出,爱莎尼亚在2001 年的国民年收入为3951美元,而到2004年的国民年收入几乎翻了一番,达到7500美元;而智利2004年国民年收入为5900美元,仅比2001年的4784美元高不了多少。奥格瑞迪无疑是更推崇爱莎尼亚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前途,认为爱莎尼亚才是发展中国家的榜样。

以我的理解,奥格瑞迪试图说明这样一个观点,自由经济体制和政策需要民主制度的支持,但民主制度不一定会自动带来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奥格瑞迪这样的观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对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改革有实际的意义,因为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在政治和经济制度上都需要改革,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和完善更民主、平等、和谐的体制,而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自由经济的制度和政策也应该更加完善,以帮助中国经济步入更加繁荣的阶段。

从智利等国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在发展中国家走向民主的过程中,许多实现民主的国家培养出一批有民主素质的政治家,国民也都建立起“当家作主”的民主理念。同时,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也需要一批能帮助政府制定有效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家,也需要更多的国民有自由经济的理念认同和支持,这正是许多已经民主化的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方面。

在美国,布什政府这些年推行的减税的“供应学派”经济政策,使得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高于4%,这是过去20年来的最好纪录,失业率低于5%。事实上,许多支持布什经济政策的选民并不指望能从布什的减税政策中得到退税的好处,但他们明白低税收能刺激经济的发展,能够创造就业,从而让富人和非富人都得到好处。

另外,许多并不富裕的美国人不支持全民公费医疗,因为公费医疗会有更大的浪费,并且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要增加税收来支付医疗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大选时曾提出,若选上总统,他要为所有的美国人提供如他作为参议员一样的免费医疗保险,但多数美国选民却没接受克里如此慷慨的许诺,最终克里输掉了大选。

那么,民主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选民会拒绝“克里式”的全民公费医疗的许诺吗?他们会支持减税的“供应学派”经济政策吗?并不富裕的普通选民会不会支持不提倡福利社会的政治家?智利等发展中国家的大多选民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换言之,尽管他们也是在一个民主的政治制度下,但他们与美国许多选民持有不同的经济理念。

其实,不仅是这些发展中国家,同属西方的一些欧洲国家比如法国、德国等的大多选民这些年也支持全民公费医疗、高税率、高福利的经济政策,而欧洲政界和经济学界的精英们也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而推行高税收、高福利的经济政策。由于欧洲国家的底子厚,福利社会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毕竟不能“坐吃山空”,如今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开始经济改革,德国的大学已开始收费,更具自由竞争经济理念的德国保守派也开始通过大选上台,由此可见,民主制度能使政府开始改变经济政策。

对于公费医疗、税收、福利等,我认为,中国的多数民众会选择高税收、全民公费医疗那样的政府控制经济政策。除了经济理念的原因外,更来源于中国民众对收入来源不法、社会机会不公的不满等因素。当有中国的经济学家提出不要以高税收“杀富济贫”的时候,自然会招致恶骂,因为很多人认为许多富人的赚钱不法不义,再不多交税,有何公义。此外,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劳方完全处于一种劣势的状态,当然就容易寻求最低工资的保护,当有经济学家提出最低工资不利竞争,甚至不利于增加工资时,自然会被扣上为资方说话的帽子。

在没有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下,由于得不到机会的平等,人们自然要寻求结果的均等。因此,民众的自由竞争的经济理念便难以建立和扎根,这并非能由经济政策本身和民众经济素质的提高来解决,而需要政治制度的改革,使民众能通过民主的体制将愿望表达出来,帮助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从而有利于自由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能使民众认同和支持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

过去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一方面,单靠民主的制度不能带来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自由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也受到政治制度的推进或制约,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开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应该有所例外。(袁晓明)
 
Wednesday, June 13, 2007
  特价机票何处求, “曲线救国”解忧愁
法兰克福机场法兰克福机场

完成了一个学期的辛苦学业之后,不少留德的莘莘学子都想回国轻松一下;而夏季也进入了工薪阶层度假的旺季。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今年的机 票比往年贵出不少:以往五百欧元左右往返中国的机票目前都到了七、八百欧元,7月15日之后学生结束考试之后回国的机票更是紧张。德国之声中文网采访了旅 行社和航空公司的相关人士:

往年各大航空公司经常推出各种往返中国的特价,五百欧元左右能买到含税含火车票的机票,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更是打出过三百欧元(含税)法兰克 福往返中国的超低价位。但是今年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好运了,虽然各个旅行社也经常打出三、四百欧元(不含税)的广告,但是往往打电话过去,却被遗憾的告知已 经没有便宜机票了,低价揽客只是各个旅行社的一个噱头。据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了解,7月15日学生放假之后,到十月份学生开学之前这段时间德国往返北京、 上海的机票价格都在七、八百欧元之间(含税与火车票)。

奥运效应提前发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今年的机票偏贵呢?旅行社和航空公司都提到了奥运的影响。

柏林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朱女士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德中的经济贸易交往更加频繁,票价也为之上扬。此外由于明年有奥运会这样的盛会,肯定有一些前期工作需要去做,所以价格偏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朱女士同时提到:“很多人一打电话到旅行社,总是问什么时候有特价啊?这让旅行社很为难。因为什么时候有特价并不是旅行社所决定的,而是由航空公司 决定的。航空公司也不可能提前通知说什么时候会有特价,这从销售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否则所有人干脆都不买票了,等着特价就是了。”

那么航空公司怎么说呢?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电话采访了国航法兰克负责机票销售的李静经理,李经理认为,与往年相比,国航在德中线路上的票价并没有太 多的提高:“整体票价偏高,肯定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以国航为例,国航是靠整体收入盈利的。如果从国内来德国的乘客多了,那么国航的收入就有了基本的保 障。换句话说,国内整体消费水平提高了,票价也就高了。”

李经理还向德国之声记者介绍了由德国出发的票务销售情况,也可以作为出行参考:每年的旺季基本上是七至十月,以及复活节期间(三月中旬到四月初);平季是每年十月的下半个月,十一月份以及四、五月份;淡季则是从十一月的下半月到来年的三月初以及六月。

奥运期间的票务销售属于商业机密,但是李经理还是提前发出了预警信号:“奥运8月8日开幕,可以预见的是,明年的七、八月份肯定是国航机票最贵的时候。”

曲线救国

目前来看,七月份从法兰克福直飞北京、上海已经很难找到七百欧元以下的机票,但这是否意味着就真的没有廉价机票了呢?德国之声记者经过调查采访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节省的方略供参考。

首先,适当的选择淡季出行,适当的避开回国的高峰期,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如果时间的关系一定要在旺季出行,那请您继续往下看。

其次,多询问几家不同的旅行社,由于旅行社也存在机票一级代理或者二级代理的问题,所以价格还是有差别的。

第三,注意各大航空公司网站公布的特价。去年汉莎三百欧元的特价机票仅仅是在网上销售,是各个旅行社也拿不到的价钱。今年芬航和荷航的网站也都打出了飞中国的特价。订阅各大航空公司的新闻简报,会经常收到各种不同的特价信息。

第四,选择“曲线救国”的道路。不要将目光仅仅集中在法兰克福起飞,也不要将回国地点仅仅锁定在北京、上海。举个例子来说,德国之声的记者就在票务 最紧张的七至九月份订到了往返德国只需要630欧元(含税和火车票的机票),具体路线怎么走呢?坐火车到慕尼黑,从慕尼黑乘卡塔尔航空飞多哈,由多哈飞香 港,再由北京或者上海折返。由于慕尼黑飞香港的价钱很低,所以这条线路的整体价格就下来了,道路是曲折了一些,但是“钱途”毕竟是光明的,是“曲线救国” 的不错选择。此外,荷航飞成都也有特价,具体情况可以向各大旅行社查询。
 
Tuesday, June 12, 2007
  马来西亚,云顶赌场
http://blog.sina.com.cn/u/4b2724fb010006z2

前不久,我和朋友一起去吉隆坡。

代办签证,全程免费。临行前,朋友这样承诺我。我很惭愧,也很感激他。此时他掏腰包请我出去,用心良苦。虽然我知道免费的东西其实都很贵,朋友对我一无所求,全在情份。但情份恰恰是最贵的,是要还的。我们取道香港,乘国泰航空的班机。当我踏入机舱,看见美丽的空姐春风荡漾的微笑,听到她用英语,马来语和标准的国语向旅客问候时,不禁想起钻石其实就在自己家后院的故事。

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我们飞行在马六甲海峡九千米上空,蓝天碧海,一览无余。我的座位恰好靠窗,放眼望去,水天一色,我仿佛已经溶化其中,胸怀无限博大,心在九天飞翔。人生的坎坷艰难,困境和危机,全被心灵的高度超越,生命旅程中的阴云密布,甚至暴雨狂风,在博大的胸怀里变得如此渺小,微不足道。

突然,海面上出现了奇景。很像一个巨大的棋盘,棋子大小不一,布局有序。不象礁石更不是岛屿,难道是船?我急忙招呼空姐探问究竟。“是船队。”她这样告诉我。这么大的船队,怎么可能?偷袭珍珠港,诺曼底登陆,日本海大海战,在我脑子里不断闪现。机上的服务体贴入微,空姐马上又返回我身边:“我问了机长,他说可能是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编队。”航母编队?!我跳了起来。“嘘”,是空姐可爱的手势阻止了我向整个机舱宣布这个消息。世间万事真的皆有可能,如果没有准备,它就与你擦肩而过。我后悔没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我们中国海军,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航母编队巡游在公海,国人就更加扬眉吐气了。

吉隆坡国际机场内的轻轨列车,把我们送至海关出口。刚出大厅,伴着热带雨林潮湿闷热的空气,一位西装笔挺,头发油亮的先生上前热情接待,毕恭毕敬递过一张名片。云顶贵宾部,中国大陆区域服务经理。哇,国人好赌,名扬海外。一辆奔驰E280,由黑白种混血的司机驾驶,载着我们沿高速公路直奔云顶。闲谈中得知,在马来西亚,除了云顶全国禁赌,连玩两块三块都会被抓进警局,十分严厉。九十分钟后,我已经站在云顶酒店的商务套房里,手中有一张刚办好的赌场贵宾卡,桌上放了一大堆朋友专门买来的马来西亚著名的水果特产,榴莲,木瓜,山竹。这时我才知道,此次出行,朋友精心准备,不惜破费周密安排了所有细节。金钱的力量巨大,它能把生活装点得金碧辉煌。但要享受这种辉煌,须靠自己一笔一笔辛勤描绘。它不管你过去是什么,也不关心你现在是什么,它只注重你付出的是什么。

云顶,云之上。白云在脚下,面前是晴空。你不能往下看,白云一片迷雾茫茫,根本不知道路在何方。你只能往前看,往上看,鹏程万里,任君翱翔。

我们先到了赌场大厅。面前的情景,让我怀疑这里是赌场,是需要掏钱出来才能下注的地方。人山人海,沸沸扬扬。几百台老虎机,上百张赌桌,大小点,三宫,二十一点,百家乐,轮盘,屏幕赛马等等,四下人满为患,处处座无虚席。好像是来领钱,好像钱根本不是钱,好像全世界只有这里随便就能得到钱。天花板上数都数不清的摄像镜头提醒我,这里的一切都是真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玩老虎机每次最少一块钱,其它赌桌为二十五至五百马币。所有参与赌局的人眼里都燃烧着欲望,热切企盼自己想要的结果。一堆堆的筹码,一次次的下注,每一回都有可能,每个结果都带来哀鸣和欢呼。我感受到一种强烈诱惑的氛围和气场,终于明白了赌场为什么不怕你赢钱,只怕你离去或者不来。一个人只要走进这种氛围和气场,它就能灌输给你一种意念,让你认为那怕口袋里输得只剩一块钱,都极有希望翻本捞回。而真正的结果往往是分文不剩,血本无归。

赌场就是个社会,也分三六九等。我踏上专用电梯,经过两道佩带警具的门卫,刷卡验明正身才得以进入云顶赌场的贵宾厅。这里显然是另一个世界。厚厚的地毯没及脚背,各色茶饮点心随意取用,附带的自助餐厅还提供几十种美味佳肴。以百家乐为主的二十几张赌桌,规定的最低至最高下注额有所不同。分别是一千至三万,两千至十万,五千至三十万,一万至五十万马币。坐在赌桌旁的客人面前,筹码少则七八万,多则几十上百万。在舒适悠闲的气氛掩盖下,这里进行的是更加惨烈的搏杀。我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里面有一千元人民币,不到五百马币。我笑了,笑自己人五人六真事一样站在这里,还时不时拿一杯热牛奶补充体力。我仔细观察贵宾厅里的每一个客人,想知道还有没有第二个像我这种身为贵宾,却几乎身无分文的人。好在口袋里穷只是穷一阵子,脑子里穷才会穷一辈子。我庆幸自己脑子里还不算穷。

一位浑身名牌,手上钻戒闪闪发光的年轻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近他身边,看到他的筹码盒里至少有一百多万,每次下注都在五万以上,转眼间输掉了三四十万,却仍能气定神闲。他回头看了我一眼,露出微笑,还挺灿烂。“哈罗”我以当地的习惯问候回应他。“压庄还是压闲?”他用略带江浙口音的国语问我。我笑着摇摇头,观棋不语真君子。实际上我很想奉劝他几句,因为他赌的方式已表明思绪大乱,心态极不正常。他开始次次加码,越输越加,想几把就翻本。赌钱不是赌气,赌输了少输就是赢。在赌场里输钱是正常的,赢钱是相对的。结果不出所料,没到一个小时,他已弹尽粮绝。望着他的背影,我心情很复杂。赢了不走,输了不走,不输不赢更不走,直至输光才走。赌场和赌客赌的是心态,赌场赢定的是人性的弱点。赌性就是人性,赌场里人的姿态就是人生百态。

赌博,不是去赌,而是去博。这是许多好赌之人挂在嘴边的话。敢拚才会赢,这也是时下很流行的话。不仅仅是赌钱,生活中的许多人都在拚搏自己的人生,在我看来是在赌人生,是以赌的心态对待人生。拚,不能盲目,搏,要有方向。能赢,才值得拚搏!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干的事情,有多少是能赢得人生辉煌,实现自己梦想的呢?我们拚的,搏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看看你口袋里有多少钱。”朋友对我说。他很清楚我只有一千元。我拿出给他看,一分不多,一文不少。“你没赌?别错过机会啊。”他很高兴的样子。我知道他想说什么。控制力,人必须能够控制自己。失控会造成大错,失去控制力的人将一事无成。我没错过机会。可以说,我是这个赌场里最大的赢家。
 
Monday, June 11, 2007
  当代英美哲学:应用伦理学和公共哲学的兴起
□江 怡 学习时报 2007.6.4

近20年来,英美哲学基本上还是在分析哲学的思维模式中,但也诸多新的进展,比如应用伦理学和公共哲学领域兴起。

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也是当代英美哲学家反对元伦理学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西方伦理学从单纯的理论构造和规范论证转向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结果。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政治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应用伦理学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前提。从70年代开始,美国哲学家开始大量讨论平等、公民的不服从、战争、堕胎等一系列现实的公共问题,涉及到政治、社会、技术文化以及人们的现实生活等各个领域。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标志着英美哲学界开始把伦理视角转向现实,随后出现的《哲学与公共事务》杂志为哲学家们讨论现实的道德问题提供了重要阵地。与此同时,各种由哲学家组成的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以及哲学与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也纷纷成立,逐渐成为英美大学哲学系从事伦理学研究的主要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应用伦理学的出现并不是把某些普遍的伦理原则应用于实践的结果,也不是对某些具体经验事实的简单汇集,更不是对以往的职业伦理的范围扩展;相反,应用伦理学是一种新的理论模式,代表着一种新的道德实践的行为程序,在一定意义上,它被看作是位于政治和哲学之间的独立学科:一方面它研究诸如属于道德哲学范畴的胚胎的道德地位这样的抽象问题,另一方面它也关注如堕胎这样的实践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应用伦理学是把传统伦理学中单纯追求道德规范的理论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在解决现实的道德问题中实现或完成对道德规范的追求。

应用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和原则来自西方民主和自由的主导思想,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公正性”、“责任”和“尊严”等基本的前提条件,根本的价值原则是“不伤害”,具体的自主原则是在不同的行为者或参与者之间达成程序共识。应用伦理学的实践平台是不同领域的伦理委员会,这是民主原则在伦理学中的推广,又是道德共识的形成机制。

虽然“应用伦理学”如今在西方仍然是一个非常笼统的名称,在它的名下包括了对医学、经济、政治、生态、科技以及国际关系等众多不同领域中的道德问题讨论,但经过哲学家与各个不同领域中的专家的共同努力,应用伦理学研究在一些领域中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引起了整个社会对应用伦理学作用的广泛关注,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是医学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法律伦理、生态伦理等。

应用伦理学和公共哲学是密切相关的,在不严格的意义上,应用伦理学就是对公共事务的道德干涉,是为公共事务提供道德论证的平台;同时,公共哲学也是政治哲学讨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初由桑德尔把正义和善的问题从自由主义的讨论中引入到对一般公共事务的讨论,强调了普遍理性对公共事务的作用。略为严格地说,公共哲学就是对公共事务或公共话题的哲学讨论,是把哲学的思考结果公众化,使得非哲学专业的一般知识分子都能理解和参与这种哲学讨论,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在公共哲学领域中比较有影响的英美哲学家是桑德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塞尔(John Searle)、内格尔等人。
 
Sunday, June 10, 2007
  香港出现温州炒股团 游走灰色地带
2007-06-08 09:02
作者:于晓娜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聪明的温州人正向着H股的方向,前进。"实际上,大陆客开户数正急剧上升,那些聪明的客户早就来了,就连以前不怎么炒股的温州人这次也加入了战团,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这次是集体涌港,规模很大。"某大型中资券商香港公司消息人士告诉本报。

  据其透露,这次温州军团涌港时间点十分"微妙":在内地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消息公布前一周左右,温州老板们就开始大批量开设港股账户。

  精明的温州人好像听到了什么"风声"。不过,这位拒绝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不愿做此假设。"我相信,这些温州老板相当聪明,做生意这么多年,经验非常丰富,一旦市场苗头不对,他们马上就能'嗅'出来,说白了就一句话,他们全都看透了。"该消息人士感慨道。

  6月5日,本报从大福证券执行董事兼及营运总监李耀荣处了解到,近2个月来,内地居民到香港开户的势头更加踊跃,而该公司的内地客户比例,也水涨船高,从此前的约占10%暴涨到4倍,每100个新开户客户中,就有将近40个来自内地。

  以此计算,大福证券目前的10万个客户当中,就有超过2万来自内地。如今,这种势头仍然只增不减。

  温州老板连夜"出逃"

  随着温州老板战团的加入,这波内地投资客涌港的大潮,必将显得比之前更壮烈,其"疯狂"程度,或许只能用"出逃"二字形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些温州人甚至曾把公司专责内地客户的两名员工,特意请到温州住了一晚,当晚为他们开了50多个账户,资金很快到位,最少的也有500多万元,最多的几千万元都有,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是这样,那么其它券商,尤其是内地券商,会是怎样?"该消息人士透露。

  据记者了解,最近无论中资、外资,还是港资券商,都开始毫不讳言,内地客户开户数量正在激增,而这种情况,对经营港股的券商来说,无疑是极大利好。

  大福证券表示,仅上半年,该公司新增客户人数就达1万人,考虑到有的客户会把证券、期货、外汇等账户一并开立,因此新增账户将近3万个,预计到本月底,账户数目则可突破30万个。

  一位内地中资券商人士告诉本报,实际上,内地客户在选择到什么机构开设账户的时候,可以有多种考虑和选择,因为香港各种背景的证券公司都有。

  换句话说,全球的大行,加上香港本地券商以及内地中资券商的香港分支,都可以成为内地投资客的落地平台。"一般而言,对内地客户来说,我们中资券商肯定有很大优势,因为熟悉,但也不能尽言,现在的竞争也很激烈,而且客户心态也比较微妙。"该业内人士告诉本报。

  根据他个人的经验,现在内地券商在香港生存是很不错的,因为有很大一批客户从内地过来,一般情况,他们还是会选择中资券商,但那些感觉自己资金有点"灰色"的,可能就跑到外资券商那儿去了。"做生意赚钱总是有一些灰色地带的,尽管很多都没有问题的,但客户自己可能比较担心,觉得万一出问题,中资券商容易遭查,所以就在外资开户。"据其介绍,对一般的大陆客来说,中资券商有一定优势,但那些资金量很大的客户,反而都是到外资开户的,"尤其是现在很多外资券商,招聘了不少内地海归过来,跟内地客户的沟通也没问题了。"

  由于内地客户开设港股账户本身也属于灰色地带,因此考虑到总部还在内地,在香港展业的中资券商招揽客户时,一般都非常低调,而那些香港本地券商声势较大,往往愿意对外宣称自己公司的内地客户很多。"实际上,我们的内地客户不知道比他们多几倍,但我们是不能说的,也不用说,说出来只是给自己惹麻烦。"该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以前就有中资券商过于高调,惹到几个高层受牵连的案例,可以说是前车之鉴。

  据其介绍,大部分中资券商的总部和香港公司之间都有转介机制,有一批人会专门负责将内地客户转介到香港开户,"不过,大部分营业部老总只会对很少一部分大客户推介,不会到处讲。"

  记者曾致电另一大型中资券商总部,表示要开设港股账户,对方工作人员立即表示,可以直接在大陆开设港股账户,所需材料只是身份证和一个3个月内的住址证明。

  看来,此前香港券商恪守的不在大陆开户的准则,也正逐渐被淡忘。

  7天一个亿

  为避免"麻烦",很多香港券商在内地只是通过讲座、培训、咨询等活动介绍如何到香港投资,然后尽量让有意向的客户亲自到香港开户,而避免在大陆完成相关手续,目的是不给监管部门以"口实"。

  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要"很小心"。

  但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实际上,内地监管部门从来没有正式的文件和法规规定不允许内地居民炒港股,而只是不允许非法换汇并将资金输出大陆。

  这才是炒港股的唯一障碍。

  而很多香港券商之所以一直恪守不在内地办理手续的原因,也是担心被内地政府怀疑帮助客户进行非法外汇转移而惹上麻烦。"正因为如此,退一步讲, 我们或许有可能帮客户在大陆开户,但我们绝对不会帮客户处理外汇。"上述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大客户们自己早就知道该怎么"处理"相关问题了,而且,是"非常简单"的。

  该消息人士透露,地下钱庄的运作非常简单,根据换汇规模和时间,费用有所不同。它最初并不是为了炒股而出现的。

  地下钱庄之所以兴起,是因为广东佛山、东莞等地有大量从事制造业的台商、港商,他们在内地需要大量外汇,但购汇额度往往根本不够用,加上几乎没有一家企业会把真正的盈利如实上报,因此获批额度就更少,在此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地下手段,在大陆以外进行换汇活动。"我自己就曾经帮朋友转了1个亿出来,前后只用了7天,中间只要有几个朋友帮忙就可以了,非常简单。"该消息人士说,他本身并不是专门从事这种交易的,都能够在7天时间轻松转1亿资金出境,可想而知那些专门从事此业务者的能力了,"一个星期转10个亿都有可能!"

  据本报了解,内地有部分知名券商会帮助较大客户进行换汇处理,100万的资金,大概2-3天就可以完成,一位曾经得到这种"服务"的客户,就对记者连赞该公司的服务"很快"。

  但上述消息人士所在的中资券商就拒不涉水,他们不会替客户处理外汇,"虽然处理起来会很方便,但如果查起来,就死了,因为涉及到非法外汇的问题。"

  大福证券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黄绍开告诉本报,这波内地炒股客疯狂涌港,根本原因还是A股估值太高所致,相比之下,港股的吸引力就变得难以抵抗。这也促使甚少碰股票的温州人,都纵身股海。"之前,我们的温州客户的确是很少,主要还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多。"上述业内人士介绍。

  据他透露,从深圳来港炒股的客户,其中竟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坐庄"港股的庄家。"原来很多内地老板要到香港坐庄,就到深圳开户。比如,有人在香港买了壳,就请一帮朋友帮忙'做'股价,为避免被查,就到深圳开户。只要过了深圳河,香港廉政公署、证监会就没办法查了,他们只需要在当地银行开几个账户,用内地手机打电话过来香港操作,即便廉政公署、证监会看出有问题,也没办法到深圳追查。其实也有香港的庄家,会用这个办法,他们到深圳开个小公司,请几个人装装门面,就可以操作了。
 
  外资行四大业务路径现状调查
2007-05-25
作者:王芳艳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资银行在房贷根植多年,一般都与开发商形成捆绑性合作———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一起发放,外资行要抢并不容易。

  四种业务路径

  上海西北角的购物中心龙之梦,人来人往。5月22日,花旗银行在这里开出了其成立法人银行后的第一家支行。

  就在离花旗支行不到几百米处,东亚银行的支行也刚刚开业。紧挨着东亚银行,则是招商银行( 21.47,0.13,0.61%)(600036.SH,3968.HK)和中国银行( 5.82,-0.06,-1.02%)(601988.SH,3988.HK)的网点。

  在银行扎堆的地方,这些新上任的外资行支行行长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赢得竞争。

  “法人银行开业一个月多了,从目前来看,外资行的中国业务招数除了网点布置,也就集中在三四个方向,还没真正发力。”一家外资行高管分析。

  第一个路径就是人民币理财产品,而这也是外资行的优势所在。4月26日,东亚银行随即推出“聚圆宝”投资产品–系列2,其最新款的QDII产品在5月23日开卖。转制后,花旗银行也发布了两款“结构性投资账户”,渣打对外公布了一个。

  “我们要保证每个月都有新产品,能让客户有选择的余地。”上述高管说。实际上,其发布的人民币产品与之前的外汇理财产品并无大的区别,但因为轻车熟路,外资行发布理财产品的速度和数量都有加快的趋势。

  第二个路径就是银保合作,花旗银行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一款新的保险产品,即“财富精选计划(B款)”,花旗自称其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试水”投资连结保险的外资银行。而东亚银行上海分行于4月27日起正式代理销售友邦聚财宝投资连结保险产品。

  “第三个路径则是相对有压力的业务———房贷。”上述高管说。

  据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说,花旗、汇丰、东亚和渣打等四家银行的支行人士,最近开始找他们商谈合作,但他认为,目前外资行房贷业务与中资银行相比,在利率、贷款成数甚至产品方面并无竞争优势,甚至境内居民还不能在外资行办理公积金贷款。

  令人惊讶的是,记者曾在一家外资行咨询房贷业务,但是该行的员工甚至推荐记者到中资银行开办业务。

  东亚银行执行董事兼副行政总裁陈棋昌说,中资银行在房贷根植多年,一般都与开发商形成捆绑性合作———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一起发放,外资行要抢并不容易。

  “到下半年,我们会找一个切入点,在房贷方面大举开展活动。”东亚银行另一高层说。

  第四个路径则是企业业务,这一点对于渣打银行来说,尤为明显。一家外资行内部员工透露,一些外资行在华零售业务到目前为止仍然亏损,相反企业银行是主要的盈利来源。

  5月8日,渣打银行面向企业和机构客户推出一站式电子银行平台———Straight2Bank,还针对中小企业推出“房产抵押贷款”。渣打银行大中华及日本区企业客户部董事总经理包明泽近日还专程来上海,宣布将其大中华区企业银行客户收入在未来五年内增长一倍,而策略是发展其优势领域———现金管理、贸易、及利率与外汇产品业务等。

  “不可能再坐在钱堆上了”

  “4月开展人民币业务以来,我们对成绩很满意。”花旗银行零售银行业务部总经理石安楠说。

  然而公开的表态,并不意味着真实。渣打银行5月22日发布了题为《被牙医修理的狼: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报告,却道出了另一个担忧:也许明年当这些外资银行的头头脑脑们返回总部报告业绩的时候,会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中国内地的利润增长不如预期中那般灿烂辉煌?

  央行上海总部近日发布的4月份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显示,当月,4家在中国境内进行注册的法人银行,其所在上海分行的新增存款金额达43.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增加4.1亿元。

  这个数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央行上海总部认为,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快速增长势头较为明显。但也有人指出,与中资银行存款量相比,4亿元存款仅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一家外资行内部员工私下里承认,现在所面临的业务压力很大,“记得2002年开放对境内居民的外币业务时,当时美元利息低,我们的产品利率有3%以上,当天很多国内居民跑过来储蓄,我们都忙不过来,坐在钱堆上,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可能了”。

  这种不可能,一方面是大环境的变化,目前A股火热,居民储蓄意愿降低,今年前四个月,上海市的各家商业银行有超过700亿元的储蓄存款流向了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是居民对外资行本身产品竞争力的担心,不少产品的投资回报率远远低于其他领域的投资回报。

  已经转制的某家外资银行对客户经理的平均考核指标是,每个月净增加2-3个账户,净增存款15万美金左右,不同级别的客户经理考核指标也有所不同。随着人民币业务开展,他们还将在7月出台新的考核标准,将人民币存款和开户数纳入考核体系。

  而渣打的上述报告,则分析了另外的现状。该报告指出,成为本地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并不意味着已迈进所有业务门槛,大量监管规则、机制有待明晰,外资非本地银行面临更大的挑战。

  但一些中资银行人士也表示,外资行在内部管理和本土化上,本来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适应中国内地的国情,“外资行刚刚开始,需要一个时间,让客户慢慢适应,需要一个培养期。预期下半年会有增长”。
 
  捆绑外资行的“四条绳索”
2007-05-25
作者:王志浩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捆绑外资行的“四条绳索”

  外资法人银行的成立带来了许多显著的变化,种种旧规新律意味着,这匹狼最锋利的牙齿已经被拔掉。


  成为本地法人银行带来的一大好处是统一的比率管理。对相应比率的要求,如资本充足率,适用于整个法人银行,而不再是每一家分支机构。对法人银行来说比较容易达标。但为什么资本金要拨付给每一个分支机构呢?尽管在特殊情况下,可不做相应要求,但这不是国民待遇。

  关于资本金还需指出一点,外资本地银行(及外资非本地银行)的发展壮大需要更多资本,但如果官方担忧外汇流入,那么当外资银行申请汇入更多外汇时,监管层并不会高兴得跳起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可能宁愿银监会降低对外资行的资本金要求、宁愿证监会允许他们在内地发行债券甚至股票。这对外资银行而言是重大利好。

  限制依然存在。

  首先是资本方面的制约。银行必须要有营运资金。《商业银行法》要求,商业银行资本金总额必须高于10亿元,每家分行资本金必须高于1亿元,每一家支行从主要分行获得的拨付必须达1000万元以上。外资法人银行须满足同样的资本金要求。与以前的资本金要求相比(外资银行对每家分支机构的拨付必须达到3亿元,以便开展人民币和外汇业务),更为理性和宽松。那么从理论上说,以同样的资本金,外资本地银行现在可以开设的分支机构是以前的3倍———但事实上仍然面临很多限制。

  再者,内地银行业环境之复杂超于预想。重组尚未完成的四大行不是按照单一的分-支行结构模式运营,相反,它们通常在每一个省份设立一个分行,而在二级市设立的主要分行被归类为“二级分行”。四大行分支机构的划分采取至少3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据我们所知,对“二级分行”没有1000万元资本金的要求。由此看来,外资本地银行与内地股份制银行同台竞技,但四大行则不是。

  然而,一些市场人士猜测,开设分支行的潜规则“1+1”(或“2+2”,或更多)模式还将延续。所谓“1+1”,即每年如果在沿海地区开设一家分行,也要在欠发达地区(如包头)开设一家分行(开设支行的程序与此类似,略为简化)。这种现状如何与国民待遇相匹配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某些产品和服务的监管亟待明晰。外资本地银行一经成立就应该能发放按揭贷款,但对于教育、购车贷款的界定则没那么明确;中资银行能够承销国债和公司短期债券,外资本地银行也希望分一杯羹,但没有相关规则的明确规定;外资本地银行对基金产品的代理业务(尽管网点数量有限)、开设股票交易账户怀有浓厚兴趣,但仍需要等待相关规则的出台。

  第四,其他挑战并非因为特殊规则(或规则缺失),而是来自于外资本地银行目前的市场份额和贷存结构。许多外资本地银行对75%的贷存比甚感头痛。现在,存款的增长必须快于贷款,才能满足贷存比要求。说来容易做来难。首先,增加存款最简单的办法是增加分支机构,但这受许多条件约束;其次,为储户提供比竞争者优惠的利率不被允许;第三,中资银行似乎仍然超级热衷于扩大存款,没有谁愿意降低存款利率。此外,据一些与我们交换看法的业内人士猜测,一些中资银行对大额存款的公司或保险公司客户给予额外的优惠激励。这样,他们在存款竞争中不受官方利率限制。

  曙光尚存的是结构性产品领域。对于为满足贷存比目标而战的外资本地银行来说,非存款融资方式的重要性略有减弱,但也不容小觑。非存款融资的主要方式有,第一,通过银行单独申请外债配额进行离岸融资,但今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将外资银行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削减40%;第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融资,但外资银行分行的拆借规模限额为分行资本金的1.5倍(该限制适用于所有外资银行);第三,双边贷款———幸而这种融资方式没有限制。但是,如果拥有充裕资金的中资银行知道外资竞争对手没有其他融资渠道,某些时候,后者只有挨宰的份儿了。

  2006年5月,我们在一篇分析文章的结尾说,“2006年以后,外资银行的活动空间和其拓展市场、开发产品、赢得利润的能力需要精心谋略。”时至今日,这个结论仍然成立。就像经过牙医修理的狼,凶猛依旧,但已温和了许多。

  (作者系渣打银行经济师)
 
Saturday, June 09, 2007
  集体与家庭合力应对老龄化
早报网 2007.6.9

  统筹人口老化课题的总理公署部长林文兴,率领成立不久的“银发业委员会”成员在日本考察如何应对社会老龄化,以及如何建设和经营老人设施等“银发产业”(silver industry)。从新闻报道看,部长此行颇受启发,收获不少。

  我们注意到,部长在参观后说:“日本不让老人远离社群,是一个很好的概念。要解决老人问题,靠群体力量总比单单依靠家人来得更有效率。往后,新加坡也可借镜这样的概念,鼓励国人组成一个互助网络,这还可协助人们减轻负担。”过去几十年,做为年轻的国家,我们多数人的想法都认为老人问题是各个家庭自己的问题,主要须由各个家庭自己去处理和解决,然而,当一个社会老龄化之后,老人人口越来越大,老人问题就日趋普遍,把老人问题单方面地归于家庭,毫不考虑社会资源配置和个别家庭的条件,已不切实际了;因此,把思维转向“群体力量”,应该会更有可能找到良好的应对方法。

  转向“群体力量”,事实上不表示家庭摆脱责任,而应该是家庭与社区两个力量更好地结合起来。林文兴一行虽然访问了日本国营和私营的老人院,但是,正如仙台市的老人院所介绍,日本老人也不喜欢被送到老人院,老人也要有隐私权,因此,日本虽然借助外国的福祉模式,但是老人院也注重保持与社区交流,并得到后者的协助。换言之,老人院其实仍是社区重要的一环。回看我们的社会,仅有的少数老人院或疗养院,仿佛是“隔离”于社区之外,而且,对许多家里有老人又照顾不来的中等或中低收入户来说,这些老人院或疗养院费用负担沉重,还未必能照顾得尽如人意。本报交流站就不时收到这类诉苦的来信。因此,如果社会能集合更大的集体力量来兴办老人院、疗养院或其他照顾老人的设施,不仅照顾面可以大为扩大,个别家庭的负担也可望减轻很多。

  思维转向“群体力量”,也不仅仅是扩大照顾老人的覆盖面,更有一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即是从中可以开发商机,也就是开发“银发产业”。日本的实例和数字显示,老龄化社会也带来银发产业的发达,到了 2010年,有关护理及保健业的市场规模就可达20万亿日元(约2500亿新元)。而据我国政府估计,到了2030年,我国单单65岁以上的人口就将占总人口的20%;5年后,战后“婴儿潮”的第一批65岁人口就涌现了;可见,我们同样也有一个“银发产业”的发展潜能尚待开发。从日本“银发产业”快速冒起的情况看,我们起步也不能迟。从提供照顾老人的援助架构、保健医疗体系,到提供老人便利超市,都可能发挥福利与盈利兼顾的效果。关键点就在于,我们是否在认识上、思维上都作了正确的调整,不再把老人问题视为个别家庭的“私事”,不再把老人视为社会的负担,而要看到老人的需要,也看到老人可提供的生产力和产业潜能。

  用积极又正面的态度应对老人问题,也能使一般民众更愉快地接受提高退休年龄的新要求。我们相信,只要照顾老人健康生活的集体机制建立好,多数老人可以活得更健康、更有生产力,医疗开支也可望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致形成过于沉重的负担。
 
Thursday, June 07, 2007
  成功人士=“社会闲杂”?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
2007年6月6日 星期三

如今好多有头有脸的成功人士喜欢称自己为“社会闲杂”。

这些人当中有经常在财经电视节目中露脸的特约嘉宾,也有将打下的一片江山交与职业经理人管理、自己处在半退休状态的老板,还有诸多投资银行界的人士。大概是因为资本运作玩得太多,或者是自己所处的行当太过高深,一时半会儿无法向人形象地描述所从事的职业,于是在外人眼里成了饭局上侃侃股市能红多久、电视上高谈阔论热钱到哪里去了、平时热爱更新自己名人博客的闲人。

典型的场景是,当有人问“请问您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他们会带着莫测高深的矜持微笑——仿佛等待这个问话已经很久,终于有机会说出早已准备好的答案一样——慢条斯理地吐出六个字:“我-是-社-会-闲-杂。”

这个说辞有点中国特色。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世说新语》里那些自诩闲云野鹤,而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伺机而动的谋略家或者名士们,他们喜欢捋着下巴上的胡子,一边表达出对社会秩序和功名利禄的漠视,一边热衷于结交权贵或者名士,尤其是著名的名士。

“我是社会闲杂”这句话还携带了几许优越感,就像80年代的“我是某公司总经理”、90年代的“我是某公司驻华首代”和2000年的“我是公司总裁”一样。这种优越感部分源自在行业中的权威地位,部分源自在媒体上的曝光率——“社会闲杂”们有资本认为,他们应该被相当一部分人认识。而对方竟然不认识,真是岂有此理!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想跟对方多解释。抬眼一看,估计是个行业内的小辈或者无知者无畏的小屁孩,说了他也不懂,不如一句话噎死他,叫他不要再问下去。只是社交场合这样做好像欠礼貌,既然出来社交,更专业的做法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开心。

我的朋友提到过他在一个私人聚会上遇到中国地产界名流潘石屹张欣夫妇的窘况。那是2000年左右,他那时还并不知道这对夫妇的大名。问人家:请问您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张欣愣了一下,然后笑道:造房子的。面对同样莽撞的问题,这个回答比“社会闲杂”务实得多。

(作者电子邮箱:sheisheishei@21cn.com
《朝九晚五》
 
  Ferry services: All aboard for good business
By Roger Bray
Published: May 14 2007, FT

It is relatively slow, unglamorous and, assuming the rest of the journey is by car, not eve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ut for business travellers needing to carry bulky presentation equipment of promotional paperwork, going by ferry can be a practical and inexpensive option.

Competition from low cost airlines and, in the case of short crossings between the UK and northern Europe, the Channel Tunnel, has ensured that ships have become smarter and more comfortable. Some ferry companies offer lounges where passengers can work or relax in peace, away from the leisure travel hordes. And while corporate ferry travel is rarely if ever prolific enough to justify negotiated fare deals, operators do offer discounts and sometimes other benefits to frequent customers.

Many business travellers between the UK and continental Europe prefer to take their own cars, often because they need to carry bulk promotional material or audio-visual presentation equipment. Major events such as trade fairs attract a significant number. The Paris Air Show in mid-June provides a perfect example. Executives with no pressing engagements in central Paris can stay outside the city and avoid the often appalling, snail's pace traffic between there and the Le Bourget showground.

However, figures illustrating the value of business travel to individual ferry companies, let alone the industry as a whole, are generally hard to come by. The best indication comes from Stena Line, which operates services across the Irish Sea, between the UK and the Netherlands and between Scandinavian and German ports. It estimates that business passengers account for about 6-10 per cent of its customers. On UK-Ireland routes the proportion is more like ten per cent and in Scandinavia 5-6 per cent.

Stena has just introduced a new incentive scheme for frequent travellers on its UK-Ireland services. Customers making 20 or more single trips qualify for 10 per cent discounts; those making 60 or more get 12.5 per cent off; and travellers who make 100 or more save 15 per cent. Membership allow customers to book via a dedicated “hotline”. Online credit accounts are available, enabling corporate customers to pay by direct debit in sterling or euros. Helen Galley, marketing executive who looks after business travel on those routes, says an earlier loyalty programme generated £1.4m in revenue but it was too early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new scheme. She believes security delays at airports are encouraging business customers to use ferries.

Baltic operator Tallink, which took over the Finnish Silja Line last year, cannot provide exact figures for the number of business customers it carries as it does not ask the purpose of a trip. However, they constitute a sufficiently large proportion to make it worthwhile to negotiate contracts with corporate clients whose employees use its services frequently. Tallink says that of all its routes, that between Helsinki and the Estonian capital Tallinn attracts the highest number of business travellers. It claims crossing on its high-speed craft, which take 1hr 40min, with a minimum check-in time of 30min, is quicker than flying. Tallink's rival, Sea Containers' SuperSeaCat, which operates similarly quick crossings between the two capitals, offers frequent customers one bonus trip for every ten one-way journeys.

UK-based P&O Ferries says that while the vast majority of its passengers crossing the English Channel are leisure customers, a significant number travel on business.

A spokesman says: “They can load their cars with all their presentation gear, for example. We get a lot of business passengers going to big events such as trade fairs, such as the Geneva Motor Show.” P&O offers discounted blocks of tickets to frequent travellers.

They cost £300 for five round trips if the passenger returns within five days and £450 for five trips of unlimited duration. The tickets must be used within 12 months.

Like most ferry companies, P&O provides premium lounges. Its spokesman says: “They were originally designed to allow passengers to work. They have desks and laptop power points. We are looking at ways of installing technology which would allow travellers wifi access to the internet.

“The problem lies in getting agreement on a mobile service provider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French authorities. There are ways around this, by us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but it is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for consumers and we are exploring ways of bringing the cost down.”

When it comes to attracting business passengers, the most potent competitor for English Channel operators is clearly Eurotunnel, though the company is unable to provide a figure for the proportion of its traffic they represent.

Andrew Burch, who is responsible for business development at London-based travel management company Hillgate says: “I would estimate 90 per cent of business travellers who take cars use Eurotunnel.”

The best that companies such as P&O can hope for is that such travellers prefer to trade off the tunnel shuttle's shorter journey time for the undeniably greater comfort of its lounges.
 

ARCHIVES
August 2006 / September 2006 / October 2006 / November 2006 / December 2006 / January 2007 / February 2007 / March 2007 / April 2007 / May 2007 / June 2007 / July 2007 / August 2007 / September 2007 / October 2007 / November 2007 / December 2007 / January 2008 / February 2008 / March 2008 / April 2008 / May 2008 / June 2008 / July 2008 / August 2008 / Sept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November 2008 / December 2008 / January 2009 / February 2009 / March 2009 / April 2009 / May 2009 / June 2009 / July 2009 / August 2009 / September 2009 / October 2009 / November 2009 / December 2009 / January 2010 / March 2010 / April 2010 / August 2010 / Octo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February 2011 / March 2011 / April 2011 / June 2011 / July 2011 / Octo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December 2011 / January 2012 / February 2012 / July 2012 / December 2012 /


Powered by Blogger